[历史] 浅谈朱元璋是怎么布局清洗功臣集团的

Cursr-avatar

Cursr

2020-12-24T09:58:23+00:00

朱元璋在清洗功臣集团时,做的第一层布局,就是全面接管帝国的行政系统。这里所说的行政系统,是一个大而化之的行政系统,它包括狭义上的行政系统,也包括广义上的司法、监察、经济系统。因为在这个权力运作过程中,功臣集团在军事系统的影响力地位,一直能得到保证,所以功臣集团与朱元璋的矛盾,并没有公开化。因此在这种磨刀霍霍背景下,李善长作为大明帝国第一功臣、第一重臣,就只能退出退居二线了。

大明功臣集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缘特点,那就是这个集团人员成分主要由淮西人构成。这种功臣集团,对皇权的威胁是非常惊人的。因为这个群体交流密切圈子比较小,能量太过集中,很容易实现某种默契。所以,朱元璋在计划清洗他们时,也一直小心翼翼,苦心布局二十多年,才敢正式动手。而淮西集团的文臣首脑就是李善长。皇帝朱元璋的态度很简单,李善长的权力影响力太大了,所以他必须得退出权力核心。让李善长那样的大佬,坐在丞相的位置上,很容易让帝国的权力重心发生偏移;尤其是朱元璋的一些施政举措,让功臣集团感到失望时,李善长得到他们的背后支持,突然一脚把朱元璋踢翻在地,也未必就是不可能的。对此,谁也别说谁神功无敌。当大家都站在你的对立面时,你再神功无敌,你再高高在上,也会叫天天不应的。

为了让李善长提前退休,有三个人走入了权力舞台的最前排。第一个人,就是刘基。第二个人,就是杨宪。第三个人,就是汪广洋。这三个人有都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非淮西系的开国功臣。他们进入朱元璋集团的时间,相对较晚,又不是淮西系的成员,而且与军方大佬并无渊源。让他们取代李善长,朱元璋自然容易有安全信任感。这三个人,都是绝顶聪明的人,他们自然知道自己受到皇帝重用的原因。

刘基在担任监察系统大佬时,就给李善长为代表的淮西功臣集团一点颜色瞧瞧。李善长的亲信犯事了,刘基直接把他当成大老虎抓了出来。李善长百般向刘基求情,刘基就是一根筋,非要法办李善长的这个亲信;于是李善长这个亲信,就这样被清理出局了。但是,李善长不是好惹的角色,关键是,李善长背后的淮西集团更不是好惹的。刘基扔出这块板砖,并拍翻一只大老虎后,终于因为压力太大,主动申请退休了。虽然说,他是以朱元璋的金牌打手身份出现,但是真惹得淮西集团大举反攻之时,朱元璋真会保护吗?估计是不会的。给皇帝当鹰犬的人,通常都是处于这种两难尴尬的境地中。于是,刘基在这件事之后,就处于半退隐之中了。这是洪武元年的事。后来,虽然朱元璋一再表示,可以让他取代李善长,但是刘基也表示谦让。毕竟,这种位置说起来风光无限。因为作为皇帝的金牌打手,那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它需要承担的风险、与压力,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你这个打手,当得好了,自然可以风光无限;当不好了,你不背黑锅,谁背黑锅?一旦真的弄出无法收拾的事情来,皇帝肯定就是一副老年痴呆,被你欺骗蒙蔽的样了。现在,皇帝终于恍然大悟了,自然要拿你的人头平息大家的怨气。到时,杀不杀你的全家?也得看皇帝的心情、压力。事实上,刘基虽然退隐江湖了。但是淮西功臣集团也不愿意放过他,最终还是对他百般打击。而刘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死去的。有一种说法,刘基是被朱元璋猜忌死的。其实呢,刘基从哪个角度都够不着朱元璋猜忌的。在淮西功臣集团空前强大的背景下,就刘基这种角色想挑战朱元璋权威,恐怕都不够朱元璋塞牙缝的。

刘基面对这种重任,吃了二两饭干了二两活就表示退缩了。于是轮到杨宪登场了。杨宪明白自己的身份,所以坐在那里,就是和李善长死磕;并且一副要把李善长踩到土里的架式。但是,他大约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淮西集团的实力,最后只能被皇帝抛弃去当替罪羊了。皇帝杀他时,一方面是迫于淮西集团的压力。另一方面,也真是感觉他办事不力。换而言之,皇帝让你打压、牵制淮西系,并没有让你激化矛盾啊。既然你把事弄得天怒人怨,工作不能展开,不祭出你的人头,还能怎么办呢?经过这两轮博弈。就弄出一个相对折衷的格局。那就是淮西系的胡惟庸、非淮西系的汪广洋分别担任左相、右相。然后呢,自然李善长就退休了。这件事,发生在洪武4年。那一年,李善长59岁。

李善长虽然退休了,但是他在大明帝国的影响力,依然是举足轻重的。第一、胡惟庸以前是李善长的亲信;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胡惟庸现在也是李善长的继承代理人。第二、李善长的弟弟、儿子裙带关系依然在朝廷任职。第三、李善长虽然退休了,但是李善长说自己是大明帝国第二重臣,第一重臣还真不好找。因为李善长的头衔实在太牛逼了,而且朱元璋在分赏功臣时,李善长就是排在第一位。第四、李善长一直也只是半退休状态。毕竟这样的元老重臣,朱元璋总得让他出来,象征性的干点工作。否则,也实在好说不好听。当然了,基于爱护李善长的角度,通常不会让他干太重要、太繁重的工作。当年杨坚是这样对杨素的,李世民也一度这样对房玄龄。总而言之,以你们的尊荣身份,根本不用像其他人一样天天打卡上班,就算上班,也不用干那些琐碎小事啊。当然了,这仅限明君对贤相能够这样玩,你说刘禅敢这么搞肯定会被诸葛亮抄板砖拍翻的。在现实中如果你上司的这么安排,如果是对一个底层的打工仔说,这个打工仔肯定会非常感动,因为这就是普遍打工仔的人生理想,工资照发活少干。问题是,当你成了公司高管,听到上司这种话,肯定想操他大祖宗的。

是不是有点扯远了?为了让汪广洋能切实起到应有的作用。朱元璋对汪广洋极尽推崇之能。总而言之,你就是我的张子房啊,你就是我的诸葛亮!汪广洋也是聪明人,他知道皇帝这样重用自己,是因为什么;但是,他更知道,与淮西集团硬扛的下场。所以,他坐在权力中枢,那就是上班摸鱼和稀泥。在这种背景下,朱元璋对汪广洋非常不满意,但是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在淮西集团实力巨大的背景下,非淮西系的人坐在权力中枢当丞相,除了和稀泥,还能干什么呢?最后,朱元璋感觉布局完毕准备收网,对胡惟庸重拳出击时,就希望汪广洋给自己站站台;总而言之,有人说胡惟庸当年谋杀了刘基,我打算拿这个内容来做文章,丞相你说猴不猴啊?在这个关键时候,汪广洋再一次选择装晕。总而言之,我刚睡醒,我不知道!朱元璋一看他就这样和自己耍滑头,当时就火了,因为我这样把你当个人物看,你关键时候,怎么这么不给力啊?于是,朱元璋一怒,汪广洋就这样被清理出局了!

皇帝权力来源,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皇帝如果不能成功制约既得利益者集团,皇帝的权力,就永远得与既得利益者共享。而且到底谁的权力更大,也实在难说的很。最简单而言,皇帝权力大,还是元老院权力大?这是博弈出来的。皇帝把元老们挨个砍翻了,什么元老不元老,就算不解散,元老院也只是一个摆设。否则,皇帝永远也不敢说自己可以凌驾于元老院之上。再简单而言,皇帝高高在上,他一定可以凌驾于元老功臣势力之上吗?显然是不确定的,对此只要看看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就可以知道了。大明朝开国之后,帝国的体制会成为什么样的体制,当时谁也不知道。更主要的是,基于功臣集团的意愿,自然是构建一个元老院的格局。换而言之,皇帝虽然高高在上,但是也必须得尊重功臣大佬(或是他们的代理人)。这种相对平衡的局面,就这样磕磕碰碰的维持了八九年。最终朱元璋终于开始收网了,他以胡惟庸专权为借口,不但杀了胡惟庸,还重拳打击了淮西集团,更把帝国行政系统的权力,全面收回了。
!Krssp-avatar

!Krssp

好!!!!
dromadus-avatar

dromadus

朱允文:我顶你个肺!
HazrdousPenguin-avatar

HazrdousPenguin

没了?再加更5毛
Fang-avatar

Fang

很好[s:ac:茶]
Knewbi-avatar

Knewbi

太长了8[s:ac:哭笑][s:ac:哭笑]
skzzz-avatar

skzzz

以前那个馋身子的电视剧我看了之后就知道了一个词,淮西 兄贵 勋贵
Maxo Blasto-avatar

Maxo Blasto

很有道理,皇帝也不好当
Cylie-avatar

Cylie

gkdgkd
ᴹʳᴾᵃʳᵏ-avatar

ᴹʳᴾᵃʳᵏ

[s:ac:黑枪]吃顿好的
Σσς-avatar

Σσς

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
Tyler🦋-avatar

Tyler🦋

[url]https://zhuanlan.zhihu.com/p/306739486[/url]
valentine-avatar

valentine

虽然对占据全国人口99%以上的老百姓而言,这些“功臣”不“功臣”的都不过是头顶上多的一双脚,少一个说不定还少点盘剥。
也就那些做梦以为会成为这些“功臣”中一员的人会对此耿耿于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