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r
2021-01-19T13:49:58+00:00
当刘备在襄樊前线撤退,在当阳遭到截击惨败时,这对于荆州抗曹态势影响极大。曾经左右摇摆不定的文聘,也在此时选择投降了曹操。当初刘琮希望文聘与自己一起投降,文聘对此置之不理。后来文聘见到曹操时,曹操问他:“你怎么这么晚才来投降啊?”文聘说:“我追随刘表多年,不忍心背弃他,现在大势难改,我只能投降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说完放声大哭。这段历史记载,否定了陈寿三国志的说法。在《三国志·文聘传》里说,文聘投降曹操以后,还参与了追击刘备的军事作战,致使刘备在当阳溃败。如果文聘参与了追击刘备的军事任务,这说明文聘在曹操赶到襄阳之前就已经投降曹操了,这就说明文聘是和刘琮一起投降曹操的,曹操又怎么会说文聘投降晚呢?后面《资治通鉴》也没有提及文聘追击刘备的事,司马光也认为这段史料不靠谱。荆州一共七个郡,曹操明面上已经控制了六个半(剩刘琦半个),那半个江夏郡就是文聘带给他的。面对如此厚礼,即使文聘说自己投降是不得已而为之,曹操也只能好好地安抚文聘。以后大家应该抛弃门派之别,共同团结在汉献帝周围,让天下早日实现和平统一。
荆州主战派陷入如此危局,即使是刘备,恐怕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惶恐准备往更遥远的交州跑路。因为此时的荆州几乎已经是曹操的囊中物了,而与江夏接壤的江东目前态度未明。如果江东也是投降派占据上风,那么曹操和孙权东西夹攻,刘备也只能乖乖地束手就擒了。刘备的下场会怎样?请参照吕布。这种养不熟喂不亲的乱世枭雄,对于曹操而言只是一个祸害。此时的曹操之所以没有把集中精力去搭理刘备,是因为此时并不适合与孙权开战,着手整合荆州才是当头要务。首先需要安排的是刘琮。曹操任命刘琮为青州刺史,从职位上看是平级调动,不算亏待刘琮。而且,把刘琮从荆州调到青州,也杜绝了刘琮复起的可能。因为刘表的门生故吏基本都在荆州,刘琮离开荆州前往青州任职,也只能当个花瓶而已。此后的刘琮要级别有级别,要地位有地位,钱够花,觉够睡,美女也不缺。总而言之,会成为一个漂亮的面子工程。刘琮不会有实权,但一定会在大会的前排就坐。因为,这就是曹操统战工作中的样板。如果刘琮最终没有好待遇好下场,那曹操以后的统战工作还要怎么开展呢?乖乖投降的刘琮都被你曹某人弄得下场凄凉,以后谁还会哭着求着投降你呢?不止是刘琮,荆州的其他投降派,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赏。我们主要说三个人,他们分别是韩嵩、桓阶和刘巴。
在官渡之战时,刘表派遣韩嵩出使许都,希望韩嵩帮他争取割据荆州的权力。但韩嵩在许都受到了曹操的礼遇,回到荆州以后就力劝刘表投降曹操。刘表认为韩嵩背叛了自己,直接把韩嵩胖揍一段,关进了监狱。韩嵩在监狱不屈抗争,这一关就是八年。曹操入主荆州之后,立刻把韩嵩从监狱中放出来,任命他为大鸿胪。同时以朋友的理解对待韩嵩,请他品评荆州人物,推荐官员。韩嵩只是劝降刘表,却因此进了监狱。而桓阶则是在官渡之战时深入敌后,煽动荆州南方四郡以武装叛乱的方式响应曹操。桓阶在荆州发动叛乱,刘表却只能想办法笼络桓阶。而桓阶面对刘表的笼络,却从来都是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曹操入主荆州之后,立刻重用桓阶,征聘他做丞相掾主簿,在丞相府典领文书,参与机要。在曹丕时代,桓阶依然混得风生水起。被曹丕任命为尚书令,直接对曹丕负责,总揽一切政令。曹操在当阳击败刘备,进而顺利占据江陵之后,希望桓阶能够替他经营荆州南部四郡。桓阶说:“有个人比我更合适。”这个人就是刘巴。刘巴的祖父曾担任苍梧太守,刘巴的父亲曾担任江夏太守。刘巴有着不可低估的家族背景,同时刘巴也有着过人的勇气和毅力。曹操兵败赤壁以后,刘备反攻南郡。刘巴抵挡不住,准备逃到益州。刘备亲自劝说刘巴:“只要你跟着我,我绝对不会亏待你。”但刘巴压根看不上刘备,最终还是跑到了益州。刘璋决定请刘备入川时,刘巴坚决反对。刘备入主益州后,刘巴依然拒绝与刘备合作。刘巴在刘备看来,估计额头朝天牛逼到天上去了。但刘备却依然不愿得罪刘巴,还是下达了一条命令:“谁若伤害刘巴,诛灭三族。”直到此时,刘巴才勉强向刘备低头。看到刘巴终于低头,刘备依然非常高兴。
看看上述几人的表现,大家可以想象整个荆州豪强是个什么情况,那绝对是标准的水很深。曹操为什么在当阳截击之后不再继续追击刘备?因为荆州内部太多实力派急需安抚。看看这些大大小小的实力派,曹操的工作量有多大,不言而喻。此时,曹操却在荆州内部未稳的时候选择了大举东征孙权。贾诩规劝他不可在此时用兵,因为荆州还需要花费大量精力需要稳定。但在曹操看来,此时的江东朝堂以张昭为首一片投降论调。如果不抓住这个大好时机,等孙权安抚好投降派,再想东征就难了。于是曹操在荆州内部将稳未稳之时,做出了东征孙权的决定。曹操如此做法,也是在赌,赌江东会像荆州一样,孙权会像刘琮一样,望风而降。可是这一次,曹操赌输了,而且输得很惨。
荆州主战派陷入如此危局,即使是刘备,恐怕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惶恐准备往更遥远的交州跑路。因为此时的荆州几乎已经是曹操的囊中物了,而与江夏接壤的江东目前态度未明。如果江东也是投降派占据上风,那么曹操和孙权东西夹攻,刘备也只能乖乖地束手就擒了。刘备的下场会怎样?请参照吕布。这种养不熟喂不亲的乱世枭雄,对于曹操而言只是一个祸害。此时的曹操之所以没有把集中精力去搭理刘备,是因为此时并不适合与孙权开战,着手整合荆州才是当头要务。首先需要安排的是刘琮。曹操任命刘琮为青州刺史,从职位上看是平级调动,不算亏待刘琮。而且,把刘琮从荆州调到青州,也杜绝了刘琮复起的可能。因为刘表的门生故吏基本都在荆州,刘琮离开荆州前往青州任职,也只能当个花瓶而已。此后的刘琮要级别有级别,要地位有地位,钱够花,觉够睡,美女也不缺。总而言之,会成为一个漂亮的面子工程。刘琮不会有实权,但一定会在大会的前排就坐。因为,这就是曹操统战工作中的样板。如果刘琮最终没有好待遇好下场,那曹操以后的统战工作还要怎么开展呢?乖乖投降的刘琮都被你曹某人弄得下场凄凉,以后谁还会哭着求着投降你呢?不止是刘琮,荆州的其他投降派,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赏。我们主要说三个人,他们分别是韩嵩、桓阶和刘巴。
在官渡之战时,刘表派遣韩嵩出使许都,希望韩嵩帮他争取割据荆州的权力。但韩嵩在许都受到了曹操的礼遇,回到荆州以后就力劝刘表投降曹操。刘表认为韩嵩背叛了自己,直接把韩嵩胖揍一段,关进了监狱。韩嵩在监狱不屈抗争,这一关就是八年。曹操入主荆州之后,立刻把韩嵩从监狱中放出来,任命他为大鸿胪。同时以朋友的理解对待韩嵩,请他品评荆州人物,推荐官员。韩嵩只是劝降刘表,却因此进了监狱。而桓阶则是在官渡之战时深入敌后,煽动荆州南方四郡以武装叛乱的方式响应曹操。桓阶在荆州发动叛乱,刘表却只能想办法笼络桓阶。而桓阶面对刘表的笼络,却从来都是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曹操入主荆州之后,立刻重用桓阶,征聘他做丞相掾主簿,在丞相府典领文书,参与机要。在曹丕时代,桓阶依然混得风生水起。被曹丕任命为尚书令,直接对曹丕负责,总揽一切政令。曹操在当阳击败刘备,进而顺利占据江陵之后,希望桓阶能够替他经营荆州南部四郡。桓阶说:“有个人比我更合适。”这个人就是刘巴。刘巴的祖父曾担任苍梧太守,刘巴的父亲曾担任江夏太守。刘巴有着不可低估的家族背景,同时刘巴也有着过人的勇气和毅力。曹操兵败赤壁以后,刘备反攻南郡。刘巴抵挡不住,准备逃到益州。刘备亲自劝说刘巴:“只要你跟着我,我绝对不会亏待你。”但刘巴压根看不上刘备,最终还是跑到了益州。刘璋决定请刘备入川时,刘巴坚决反对。刘备入主益州后,刘巴依然拒绝与刘备合作。刘巴在刘备看来,估计额头朝天牛逼到天上去了。但刘备却依然不愿得罪刘巴,还是下达了一条命令:“谁若伤害刘巴,诛灭三族。”直到此时,刘巴才勉强向刘备低头。看到刘巴终于低头,刘备依然非常高兴。
看看上述几人的表现,大家可以想象整个荆州豪强是个什么情况,那绝对是标准的水很深。曹操为什么在当阳截击之后不再继续追击刘备?因为荆州内部太多实力派急需安抚。看看这些大大小小的实力派,曹操的工作量有多大,不言而喻。此时,曹操却在荆州内部未稳的时候选择了大举东征孙权。贾诩规劝他不可在此时用兵,因为荆州还需要花费大量精力需要稳定。但在曹操看来,此时的江东朝堂以张昭为首一片投降论调。如果不抓住这个大好时机,等孙权安抚好投降派,再想东征就难了。于是曹操在荆州内部将稳未稳之时,做出了东征孙权的决定。曹操如此做法,也是在赌,赌江东会像荆州一样,孙权会像刘琮一样,望风而降。可是这一次,曹操赌输了,而且输得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