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kiavanger
2021-05-16T12:26:52+00:00
一个小虞在金营吃牢饭的文学……
借用了书友圈里 @Narkissos 太太在文中关于小虞的妻子,张大统领的女儿的一些设定,已获得她的授权。
金人对处置宋人俘虏一事本应该是驾轻就熟的,毕竟靖康之变他们几乎抓获了整个赵宋皇室,连道君皇帝和渊圣皇帝都曾落在他们手中。但自白马和议之后,他们已经太久没有处理这样的事情了。犹豫了再三,大金的魏王殿下还是将这事丢给了洪涯去做,他已经心力交瘁,不愿意再分出任何精力在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而其他金人将领对虞允文是谁并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是赵官家身边的近臣,又听说还是赵官家亲点的探花,然后赐婚,做了张荣的女婿。高庆裔听人这样说起的时候还只当是笑谈,作为渤海高氏后裔,他不会不知道这样一个出身清贵的探花意味着什么,他怎么会娶张荣那个目不识丁的渔夫的女儿?
但他又想起来,在南边那个赵官家手下,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不然他们又如何会被逼到这样的境地?
虞允文的身上还有鞭子抽出来的伤,已经凝固的血液粘在白色的丝绸衬衣上,从最开始的鲜红逐渐变成灰褐色。他伸手去摸自己的靴子里,那里本来应该藏了一把匕首,那是他的妻子在他随北伐大军出征前坚持要他带上的。
他当时只是笑妻子太过操心:“我就在官家身边,还有那么多御前班直护卫着,又怎么会用得上这个?。”
“战场上的事情,谁又说得准呢,”张梨花当时只是低头,翻来覆去地把玩着手中的一匹锦缎。虞允文贵为官家身边的近臣,又领军事统计司的差事,平日里的赏赐总是不缺的,但张梨花还是将那些珍贵的锦缎都收了起来,她觉得那些锦缎太冷了,触感犹如一捧雪水,从指尖浸入皮肉,再渗到骨髓里去,总让她想起小时候曾经在街上远远瞥见过的,那些衣着华美的淑女公子们。
她知道那些人乃至道君皇帝的锦衣玉食背后是用她的乡亲们的血汗劳动供养的,她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张梨花其实不太擅长针线活,当年她父亲还是梁山泊的大统领的时候,没人会要求她学这个,母亲去世得太早,她的童年和少女时代是跟在那帮叔叔伯伯身后,让她摆弄针线,还不如下河去捉一条滑溜的鲫鱼。
“在塌上能看清吗?也不怕伤了眼睛。”虞允文见她低头忙活着,忍不住凑得近了些,把几案上的油灯也向里挪了挪,斜靠到妻子身边看她做手上的活计。
“能。”张梨花说,她执意要用她平日里舍不得拿去做衣服的蜀锦为虞允文缝一个护身符,又下几针后她接着道,“真打起来以后,人太多,太乱了,官家未必照看得到你。”
虞允文默然不语,他其实很想说,要是金军都能杀到这么近的地方了,那就算多了一把匕首又有什么用呢?但他终究还是什么都没说,因为他知道,在这种事情上,他的妻子显然比他更有生活阅历,更有发言权。
最后张梨花小心翼翼地剪了一小缕头发,圈了一个结,放进缝好的护身符里从背后给他戴在脖子上:“可别弄坏了,我的头发是很宝贝的。”她眼中的笑意隐含着些许不舍和担忧。
但他想的也没错,张梨花的确是过分操心了,因为真当那把匕首也许能派上用场的时候,金人自然不会忽略掉俘虏身上任何可能的武器。
金军甲士们把虞允文拖到了一个小营帐里,他望着墙壁上的油灯,火苗闪烁了两下,悄悄地熄灭了。在应下赵官家前来劝降的差事后,他就已经不打算去操心以后的事,因此即使心中怀疑自己的命运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他也能靠着理智让自己保持缄默,所以他只是冷眼靠在草料上,看着那些往来的仆役们每天来给自己送饮水和食物。
金人的刑讯没什么有趣的花样,也只不过把他绑起来抽了一顿,看得出来他们一定认为他还有用,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他用身体没伤的那一侧靠着墙歇了一会,换了个相对舒服的姿势躺下歇息。他挪了挪身子,背上和腰上的伤口让他现在只能刻意地小口喘气,这样做让身体分外紧张,非常不舒服,但总比放松后的剧痛好忍得多,因为他还得打起精神来应付来人。
“如果是来劝降的,那就不必开口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事情是你可以告诉我的吗?”虞允文打起精神问,他的嗓子哑得厉害,差点连他自己也听不清自己在说什么,于是他又问了一遍。
那人没有说话,但映在帐篷上的影子表明他又向前走了几步,虞允文仔细瞧了瞧那人,看不出他到底多大年纪,但一定是个中年人。
那人也同样在打量他,只是眼里少了些好奇,多了些其他意味。
“你认识我,”虞允文笃定地下了结论,“我们在哪见过?”
“我没有见过你,”那人叹了口气,“但建炎三年,我曾与万俟经略有约……”
“建炎三年?“虞允文喃喃地重复道,这听起来有些太远了,他一时反应不过来,毕竟当时他说不定还在进京赶考的路上。
“那种事情,就算是与万俟经略交情极好的人,他也绝不会提起,”那人慢悠悠地说道,“像虞学士这样日理万机的贵人,自然不会知道我这样的小人物。”
“洪涯。”像是为了反驳他,虞允文干脆利落地念出了这个名字,“曾经的伪齐国相,如今的金国枢密院都承旨。”
眼前的人沉默了,他不确定虞允文究竟知道了多少。
“我的确不认识你。”虞允文最后说道,他低头轻轻笑了一声,“既然你出现在这里,那么就什么都不必说了。你现在想做什么?”说完他就躺倒在了草料上,他的双臂一直在发抖,到此刻再也支撑不住,因此他索性躺下来,等着洪涯的回复。
“我只能尽力保住您的性命,”洪涯叹了口气,“金兀术也从来没有真正信任过我,军队里都是女真人,我什么也做不了。”
虞允文沉默了,或者说他本来便也没有指望洪涯这种人能做些什么,只是最后临走之时,洪涯忽然出声道:“像我这样的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一步错,步步错,如今也只不过是徒劳费力,做一些不让自己问心有愧的事罢了。但虞学士这样的身份,只要努力活下去,日后必将位列宰执的。”
他这是怕自己一时冲动不愿受辱,去寻了短见?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洪涯从怀中掏出了一把匕首递了过来,正是虞允文之前藏在靴子里的那把:“我想金人肯定不会乐意看见你随身带着这种东西,所以之前我自作主张地收了起来,现在是该物归原主了。”
“有趣。”虞允文接过匕首,终于抬头认真地打量起洪涯,他再也不能轻视他了,“虽然我不知道官家是否真的会赦免你,洪承旨,但我会记着你的好意。”
他最后将那把匕首在衣服上草草擦了擦,就着匕首的反光端详了自己的倒影片刻后,又把匕首藏回了皮靴里。
借用了书友圈里 @Narkissos 太太在文中关于小虞的妻子,张大统领的女儿的一些设定,已获得她的授权。
金人对处置宋人俘虏一事本应该是驾轻就熟的,毕竟靖康之变他们几乎抓获了整个赵宋皇室,连道君皇帝和渊圣皇帝都曾落在他们手中。但自白马和议之后,他们已经太久没有处理这样的事情了。犹豫了再三,大金的魏王殿下还是将这事丢给了洪涯去做,他已经心力交瘁,不愿意再分出任何精力在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而其他金人将领对虞允文是谁并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是赵官家身边的近臣,又听说还是赵官家亲点的探花,然后赐婚,做了张荣的女婿。高庆裔听人这样说起的时候还只当是笑谈,作为渤海高氏后裔,他不会不知道这样一个出身清贵的探花意味着什么,他怎么会娶张荣那个目不识丁的渔夫的女儿?
但他又想起来,在南边那个赵官家手下,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不然他们又如何会被逼到这样的境地?
虞允文的身上还有鞭子抽出来的伤,已经凝固的血液粘在白色的丝绸衬衣上,从最开始的鲜红逐渐变成灰褐色。他伸手去摸自己的靴子里,那里本来应该藏了一把匕首,那是他的妻子在他随北伐大军出征前坚持要他带上的。
他当时只是笑妻子太过操心:“我就在官家身边,还有那么多御前班直护卫着,又怎么会用得上这个?。”
“战场上的事情,谁又说得准呢,”张梨花当时只是低头,翻来覆去地把玩着手中的一匹锦缎。虞允文贵为官家身边的近臣,又领军事统计司的差事,平日里的赏赐总是不缺的,但张梨花还是将那些珍贵的锦缎都收了起来,她觉得那些锦缎太冷了,触感犹如一捧雪水,从指尖浸入皮肉,再渗到骨髓里去,总让她想起小时候曾经在街上远远瞥见过的,那些衣着华美的淑女公子们。
她知道那些人乃至道君皇帝的锦衣玉食背后是用她的乡亲们的血汗劳动供养的,她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张梨花其实不太擅长针线活,当年她父亲还是梁山泊的大统领的时候,没人会要求她学这个,母亲去世得太早,她的童年和少女时代是跟在那帮叔叔伯伯身后,让她摆弄针线,还不如下河去捉一条滑溜的鲫鱼。
“在塌上能看清吗?也不怕伤了眼睛。”虞允文见她低头忙活着,忍不住凑得近了些,把几案上的油灯也向里挪了挪,斜靠到妻子身边看她做手上的活计。
“能。”张梨花说,她执意要用她平日里舍不得拿去做衣服的蜀锦为虞允文缝一个护身符,又下几针后她接着道,“真打起来以后,人太多,太乱了,官家未必照看得到你。”
虞允文默然不语,他其实很想说,要是金军都能杀到这么近的地方了,那就算多了一把匕首又有什么用呢?但他终究还是什么都没说,因为他知道,在这种事情上,他的妻子显然比他更有生活阅历,更有发言权。
最后张梨花小心翼翼地剪了一小缕头发,圈了一个结,放进缝好的护身符里从背后给他戴在脖子上:“可别弄坏了,我的头发是很宝贝的。”她眼中的笑意隐含着些许不舍和担忧。
但他想的也没错,张梨花的确是过分操心了,因为真当那把匕首也许能派上用场的时候,金人自然不会忽略掉俘虏身上任何可能的武器。
金军甲士们把虞允文拖到了一个小营帐里,他望着墙壁上的油灯,火苗闪烁了两下,悄悄地熄灭了。在应下赵官家前来劝降的差事后,他就已经不打算去操心以后的事,因此即使心中怀疑自己的命运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他也能靠着理智让自己保持缄默,所以他只是冷眼靠在草料上,看着那些往来的仆役们每天来给自己送饮水和食物。
金人的刑讯没什么有趣的花样,也只不过把他绑起来抽了一顿,看得出来他们一定认为他还有用,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他用身体没伤的那一侧靠着墙歇了一会,换了个相对舒服的姿势躺下歇息。他挪了挪身子,背上和腰上的伤口让他现在只能刻意地小口喘气,这样做让身体分外紧张,非常不舒服,但总比放松后的剧痛好忍得多,因为他还得打起精神来应付来人。
“如果是来劝降的,那就不必开口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事情是你可以告诉我的吗?”虞允文打起精神问,他的嗓子哑得厉害,差点连他自己也听不清自己在说什么,于是他又问了一遍。
那人没有说话,但映在帐篷上的影子表明他又向前走了几步,虞允文仔细瞧了瞧那人,看不出他到底多大年纪,但一定是个中年人。
那人也同样在打量他,只是眼里少了些好奇,多了些其他意味。
“你认识我,”虞允文笃定地下了结论,“我们在哪见过?”
“我没有见过你,”那人叹了口气,“但建炎三年,我曾与万俟经略有约……”
“建炎三年?“虞允文喃喃地重复道,这听起来有些太远了,他一时反应不过来,毕竟当时他说不定还在进京赶考的路上。
“那种事情,就算是与万俟经略交情极好的人,他也绝不会提起,”那人慢悠悠地说道,“像虞学士这样日理万机的贵人,自然不会知道我这样的小人物。”
“洪涯。”像是为了反驳他,虞允文干脆利落地念出了这个名字,“曾经的伪齐国相,如今的金国枢密院都承旨。”
眼前的人沉默了,他不确定虞允文究竟知道了多少。
“我的确不认识你。”虞允文最后说道,他低头轻轻笑了一声,“既然你出现在这里,那么就什么都不必说了。你现在想做什么?”说完他就躺倒在了草料上,他的双臂一直在发抖,到此刻再也支撑不住,因此他索性躺下来,等着洪涯的回复。
“我只能尽力保住您的性命,”洪涯叹了口气,“金兀术也从来没有真正信任过我,军队里都是女真人,我什么也做不了。”
虞允文沉默了,或者说他本来便也没有指望洪涯这种人能做些什么,只是最后临走之时,洪涯忽然出声道:“像我这样的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一步错,步步错,如今也只不过是徒劳费力,做一些不让自己问心有愧的事罢了。但虞学士这样的身份,只要努力活下去,日后必将位列宰执的。”
他这是怕自己一时冲动不愿受辱,去寻了短见?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洪涯从怀中掏出了一把匕首递了过来,正是虞允文之前藏在靴子里的那把:“我想金人肯定不会乐意看见你随身带着这种东西,所以之前我自作主张地收了起来,现在是该物归原主了。”
“有趣。”虞允文接过匕首,终于抬头认真地打量起洪涯,他再也不能轻视他了,“虽然我不知道官家是否真的会赦免你,洪承旨,但我会记着你的好意。”
他最后将那把匕首在衣服上草草擦了擦,就着匕首的反光端详了自己的倒影片刻后,又把匕首藏回了皮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