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ooDxD
2022-05-30T07:07:45+00:00
趁着多多读书月买了一套沙丘,现在最影响阅读的是同一个人一会用名,一会用姓来称呼,同一页来回换,我得想一会才能反应过来是同一个人[s:ac:喷]
我唯一因为人名读不下去的书是《希腊棺材之谜》,踏马的开头几章这人名又多又长又拗口,还像你说的不同关系互相称呼的名字还不一样[s:ac:晕]试了好几次都记不住谁是谁
其实更为可怕的在已经读了很多外国作品适应了之后,开始读匈牙利的书。
其实还好了。读国外小说,一个人一般要记三个名字就行了:姓氏,名字,和昵称。
我遇到过的最恶心的情况是有一次有篇小说借一个角色之口讲一对父子的故事。然后那人提这对父子的时候还都是用姓“Walter”,区别是提父亲用的“Mr. Walter”讲儿子的时候是“Walter”.结果我整个人都看懵了[s:ac:哭笑]
俄国小说也是这样的,一个名字不同场合不同的叫法[s:ac:晕]
在于无意义的字的组合太多了,伊利丹怒风,希尔瓦娜斯风行者这种翻译就比较取巧。另外之前短视频讲电影也用老四二丫这种替代原本的名字。
古早的小说还有各种简化的爱称[s:ac:哭笑]
其实最头疼的是时空背景,比如只要提到唐宋元明清民国,或是东北西北川渝两广,大部分人心里就马上浮现出一个差不多的氛围。
但是放在西方……就远远不如本地人敏感了
缅因州和肯塔基州的区别是什么?
玫瑰战争和百年战争的区别是什么?
都铎王朝和金孔雀花王朝的区别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赵大赵二的性格特点,但你知道拿破仑一世和二世的特点吗?
教区主教和炮兵上校都是干什么的,哪个权利大?
包括象形文字和字母的敏感度,也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一个名字里带“森”的人化名“林木”,中国人一看就懂,外国人就完全看不懂。
你要跟外国人玩飞花令,外国人可能要抓狂。
反之也一样,比如说老外经常玩一个游戏,说一个单词,另一个人举出完全相同的字母组成的另一个词,换中国人来也一样不行。
如果是异世界,感觉随便给个不像中文名的代号就行,没必要整那么复杂
薇薇安莉莉丝玛玛蒂不挺好记的么[s:ac:哭笑]
刘备 刘玄德 刘豫州 刘大耳 刘皇叔
老外看了是不是更懵逼
[s:ac:哭笑]不谈正儿八经的国外译名,其实部分国内作者在创造外国人名字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些中文的结构/表义/组成词的美感之类
比如当初看乔贞案卷的时候,《歌洛卡》这个名字除了一眼就强调出性别外,“歌”字也算一个方便的记忆锚点,后文读到这个词一眼就能联想到人物
如果换成普通点的:葛洛卡、戈罗卡、哥洛卡……就比较不容易记住,会需要其他情节或是描写来侧向回忆
看中文版的书还好,汉字有形象的,有时候也不是记得多清楚,大概有个印象就能看得下去
原版才麻烦,英语名字虽然不长,但就是入不了脑,mr和mrs什么的一眼看上去区别也不大,需要很努力记名字
我记得是不怎么熟的叫姓?熟悉的叫名字/名字的一部分音节
[quote][pid=614967107,32143892,1]Reply[/pid] Post by [uid=41892224]actun[/uid] (2022-06-01 15:35):
其实还好了。读国外小说,一个人一般要记三个名字就行了:姓氏,名字,和昵称。
我遇到过的最恶心的情况是有一次有篇小说借一个角色之口讲一对父子的故事。然后那人提这对父子的时候还都是用姓“Walter”,区别是提父亲用的“Mr. Walter”讲儿子的时候是“Walter”.结果我整个人都看懵了[s:ac:哭笑][/quote]有时候需要记教名
[quote][pid=614970541,32143892,1]Reply[/pid] Post by [uid=61811620]抠脚巨兽[/uid] (2022-06-01 15:49):
如果是异世界,感觉随便给个不像中文名的代号就行,没必要整那么复杂
薇薇安莉莉丝玛玛蒂不挺好记的么[s:ac:哭笑][/quote]神特么妈妈地[s:ac:哭笑]
俄国小说这一点最恶心,动不动搞什么爱称,昵称;然后对长辈,对小辈,对同辈朋友,经常同一个名字能有不同的叫法[s:ac:哭笑]
以前的中文小说也经常换的:猴王、悟空、大圣、行者⋯⋯[s:ac: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