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helm
2020-05-18T07:01:22+00:00
如题,因为有熟人,先匿了。
本人在体制内工作,近些年接触了一些新入职的90后,95后的应届毕业生,这几天也看到论坛里有一些帖子,诸如助理不打扫卫生啊,新入职事业单位2周写不完一票稿子啊,突然想到自己这几年遇到的一些人和事,和大家分享。
首先,一个很直观的感觉是90后,95后和80后,70后相比,更独立自主,更有自己的想法。前几年我们招的一个90后的应届毕业生,试用期内突然提出要辞职,这个没法挡,试用期内双向选择,但以前从没遇到过此类事情,我和他谈了谈,他表示同学弄了个英文培训机构,自己想去,因为体制内不能兼职,就辞职了。我问他和父母商量了吗,他表示这有什么好说的,自己是成年人了,这种决定不需要父母同意,还反问我,单位有规定辞职要父母的意见吗。我表示没有,后来按程序走了。大概2个月后,接待了他的父母,上来就劈头盖脸说我一顿,说单位不负责,辞职这么大的事儿不通知父母。我当时三个黑人问号,然后表示他们不同意孩子辞职,要求单位重新办手续给他录用。我表示无能为力,之后断断续续闹了1个月,还向上级人事主管部门投诉,人事主管部门负责干部监督工作的人和我沟通了解情况后,也表示黑人问号。之后这个事儿就这么过去了。直到去年,这个小孩来到局里,和他当时所在部门接替他岗位的一个新人沟通合作事宜,沟通的方式大家都知道,乙方和甲方如何沟通,后来我请他吃了顿饭,问了问近况,当时英文培训机构弄了不到2个月倒了,之后3年换了七八个工作,这份工作刚好和单位有交流,他曾经在这边呆过的履历让他有了一个位置。然而,如果他当时留下,可能就是另外一种光景。
然后,和80后,70后相比,90后,95后对领导的认同度要更低,通俗的说就是在你要我干什么,和我该干什么上会很较真,并不像80、70后那样,把领导的安排和决策部署放在第一位,说的通俗一些,缺乏对领导的敬畏。我们曾经录取过一个有2年投行经历的员工,很年轻,终面结束聊到待遇时,他表示就要平台,自己这辈子的钱都赚够了。入职后第二天,他的直属领导向我们反馈,不能落实领导的决策部署。我和他谈话问什么情况,他说入职第二天,领导给他一叠材料让他复印,他表示不干,凭什么,你们给我发工资就是让我给你们复印东西吗,我的工作职责里有帮领导复印东西的职责吗,我说岗位设置里有句话:完成其他领导交办的相关工作。他表示,相关工作就是和我职责相关的,我的职责不包括文印。就这样没谈妥,过了段时间,放到下属企业去做投融资方面的工作,也做的很不顺,因为不理解体制内的运作机制,加之女朋友在香港,隔三差五就要往那边跑,而体制内出境审批很麻烦,再往后试用期没过辞职了。
最后,和80后,70后相比,90后,95后在单位更加的活跃。这个活跃是既有褒义也有贬义。单位要参加上级组织的文艺汇演、各类比赛,90、95后往往是主力,很积极,很努力,而且在这方面也很有建树。但在其他方面有时候过于活跃也不是好事,举几个例子,我们单位年轻同志有一个中午吃饭的小团体,大概十几个人,有一次民主推荐期间,其中几个人感觉自己明白内幕,在吃饭的时候和小团体里的人大放厥词,表现的自己很清楚很懂,当然我觉得这个休闲时期吹个逼不是什么特别过分的事情,结果往后就变了味,十几个人商量,互相找人做工作,给某人投票,实际上他们要投票的这个人也是大家公认的能力很不错的干部,但就他们中午这么一折腾,这个干部因涉嫌到在选人用人期间拉票,这次提拔硬是拖了1年。再比如有一次单位开大会,最后一把手对青年干部在单位发挥的作用提出了表扬(单位青年同志多,领导经常会鼓励),然后会议即将结束,一把手看看其他班子成员,问还有没有什么要说的(这里向体制外的人解释一下,这类会议,在结束前,一把手都会象征性的问问其他班子成员是否有话要说,一方面是礼貌,一方面也是示意会议即将结束),可能是领导刚才的一席话鼓舞了他们,有个青年干部突然举手说有话要说,然后把小团体中午吃饭的时候很多抱怨,很多不合时宜的建议在全体干部会议上侃侃而谈十多分钟,这个青年干部其实很有想法,能力也不错,但就是过于活跃,参加这个圈子那个圈子,觉得自己是某个圈子的意见领袖,目前这个干部从重点培养的岗位调到一个每天可以按时回家的岗位,是福是祸,也不清楚。
说了上面这么多,我想表达的并不是要diss那些90后,95后,因为他们没有错,有句话说的好,你让年轻人在20岁的年纪活成40岁的样子,那40岁活什么。
在第一个例子里,辞职有错吗?没错,马云当年不辞职,哪有淘宝,我们也有处级干部辞职后去民企后来干到年薪几百万的岗位。然而你一定要想明白,要规划清楚,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走入社会,你要负责的不止是自己,还有家庭,你辞去公职和你上学时候辞去学生会职务,是完全两回事,然而很多年轻人想不明白这一点,很草率的做出了决定自己一生的选择。
在第二个例子里,我从内心觉得那个年轻同志说的没错,单位发工资确实不是让他来复印东西的,但你既然进入了体制内,就要遵守规矩,这个规矩很重要,我个人感觉,这个规矩的核心在于你对领导要有敬畏之心,很多年轻人都觉得自己直属领导就是sx,什么都不如自己,然而,这么想吃亏的必然是自己,缺乏对领导的敬畏之心,会让你在做很多事,说很多话的时候坏了规矩。当然,这个敬畏绝不意味着无限的妥协甚至违反纪律规矩,只是说你要用这种敬畏,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遵守我们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
当然,单位也要与时俱进,很多体制内的单位大环境就不适合青年发展,我们要明白,这个世界终究是年轻人的,要琢磨如何为我所用,而不是把所有的棱角都磨平,但这个并不是我们这个层面能够考虑的问题,我们目前能考虑的就是人在屋檐下,就要学会低头,但也千万别低头久了,放弃抬头的能力。
本人在体制内工作,近些年接触了一些新入职的90后,95后的应届毕业生,这几天也看到论坛里有一些帖子,诸如助理不打扫卫生啊,新入职事业单位2周写不完一票稿子啊,突然想到自己这几年遇到的一些人和事,和大家分享。
首先,一个很直观的感觉是90后,95后和80后,70后相比,更独立自主,更有自己的想法。前几年我们招的一个90后的应届毕业生,试用期内突然提出要辞职,这个没法挡,试用期内双向选择,但以前从没遇到过此类事情,我和他谈了谈,他表示同学弄了个英文培训机构,自己想去,因为体制内不能兼职,就辞职了。我问他和父母商量了吗,他表示这有什么好说的,自己是成年人了,这种决定不需要父母同意,还反问我,单位有规定辞职要父母的意见吗。我表示没有,后来按程序走了。大概2个月后,接待了他的父母,上来就劈头盖脸说我一顿,说单位不负责,辞职这么大的事儿不通知父母。我当时三个黑人问号,然后表示他们不同意孩子辞职,要求单位重新办手续给他录用。我表示无能为力,之后断断续续闹了1个月,还向上级人事主管部门投诉,人事主管部门负责干部监督工作的人和我沟通了解情况后,也表示黑人问号。之后这个事儿就这么过去了。直到去年,这个小孩来到局里,和他当时所在部门接替他岗位的一个新人沟通合作事宜,沟通的方式大家都知道,乙方和甲方如何沟通,后来我请他吃了顿饭,问了问近况,当时英文培训机构弄了不到2个月倒了,之后3年换了七八个工作,这份工作刚好和单位有交流,他曾经在这边呆过的履历让他有了一个位置。然而,如果他当时留下,可能就是另外一种光景。
然后,和80后,70后相比,90后,95后对领导的认同度要更低,通俗的说就是在你要我干什么,和我该干什么上会很较真,并不像80、70后那样,把领导的安排和决策部署放在第一位,说的通俗一些,缺乏对领导的敬畏。我们曾经录取过一个有2年投行经历的员工,很年轻,终面结束聊到待遇时,他表示就要平台,自己这辈子的钱都赚够了。入职后第二天,他的直属领导向我们反馈,不能落实领导的决策部署。我和他谈话问什么情况,他说入职第二天,领导给他一叠材料让他复印,他表示不干,凭什么,你们给我发工资就是让我给你们复印东西吗,我的工作职责里有帮领导复印东西的职责吗,我说岗位设置里有句话:完成其他领导交办的相关工作。他表示,相关工作就是和我职责相关的,我的职责不包括文印。就这样没谈妥,过了段时间,放到下属企业去做投融资方面的工作,也做的很不顺,因为不理解体制内的运作机制,加之女朋友在香港,隔三差五就要往那边跑,而体制内出境审批很麻烦,再往后试用期没过辞职了。
最后,和80后,70后相比,90后,95后在单位更加的活跃。这个活跃是既有褒义也有贬义。单位要参加上级组织的文艺汇演、各类比赛,90、95后往往是主力,很积极,很努力,而且在这方面也很有建树。但在其他方面有时候过于活跃也不是好事,举几个例子,我们单位年轻同志有一个中午吃饭的小团体,大概十几个人,有一次民主推荐期间,其中几个人感觉自己明白内幕,在吃饭的时候和小团体里的人大放厥词,表现的自己很清楚很懂,当然我觉得这个休闲时期吹个逼不是什么特别过分的事情,结果往后就变了味,十几个人商量,互相找人做工作,给某人投票,实际上他们要投票的这个人也是大家公认的能力很不错的干部,但就他们中午这么一折腾,这个干部因涉嫌到在选人用人期间拉票,这次提拔硬是拖了1年。再比如有一次单位开大会,最后一把手对青年干部在单位发挥的作用提出了表扬(单位青年同志多,领导经常会鼓励),然后会议即将结束,一把手看看其他班子成员,问还有没有什么要说的(这里向体制外的人解释一下,这类会议,在结束前,一把手都会象征性的问问其他班子成员是否有话要说,一方面是礼貌,一方面也是示意会议即将结束),可能是领导刚才的一席话鼓舞了他们,有个青年干部突然举手说有话要说,然后把小团体中午吃饭的时候很多抱怨,很多不合时宜的建议在全体干部会议上侃侃而谈十多分钟,这个青年干部其实很有想法,能力也不错,但就是过于活跃,参加这个圈子那个圈子,觉得自己是某个圈子的意见领袖,目前这个干部从重点培养的岗位调到一个每天可以按时回家的岗位,是福是祸,也不清楚。
说了上面这么多,我想表达的并不是要diss那些90后,95后,因为他们没有错,有句话说的好,你让年轻人在20岁的年纪活成40岁的样子,那40岁活什么。
在第一个例子里,辞职有错吗?没错,马云当年不辞职,哪有淘宝,我们也有处级干部辞职后去民企后来干到年薪几百万的岗位。然而你一定要想明白,要规划清楚,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走入社会,你要负责的不止是自己,还有家庭,你辞去公职和你上学时候辞去学生会职务,是完全两回事,然而很多年轻人想不明白这一点,很草率的做出了决定自己一生的选择。
在第二个例子里,我从内心觉得那个年轻同志说的没错,单位发工资确实不是让他来复印东西的,但你既然进入了体制内,就要遵守规矩,这个规矩很重要,我个人感觉,这个规矩的核心在于你对领导要有敬畏之心,很多年轻人都觉得自己直属领导就是sx,什么都不如自己,然而,这么想吃亏的必然是自己,缺乏对领导的敬畏之心,会让你在做很多事,说很多话的时候坏了规矩。当然,这个敬畏绝不意味着无限的妥协甚至违反纪律规矩,只是说你要用这种敬畏,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遵守我们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
当然,单位也要与时俱进,很多体制内的单位大环境就不适合青年发展,我们要明白,这个世界终究是年轻人的,要琢磨如何为我所用,而不是把所有的棱角都磨平,但这个并不是我们这个层面能够考虑的问题,我们目前能考虑的就是人在屋檐下,就要学会低头,但也千万别低头久了,放弃抬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