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hiKVampTTV
2020-04-02T12:34:21+00:00
今天一大早得知瑞德西韦的首个回顾研究发布 赶紧趁着周末查房开小会跟同事们研究了一下 下班回来看到泥潭两个帖子认为瑞德西韦一败涂地,不少人认为和莲花清瘟一个水平,冒着被大家再喷一顿的风险把我们讨论的内容拿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先给结论 :从今天发布的结果看 瑞德西韦似乎有效,而且效果还不错,超过了我们的预期,但是这次的结果并不一锤定音,缺陷也很多,下面给科普。原文链接:[url]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007016?query=featured_coronavirus[/url]
本次发布的是一个多个医院联合的回顾性回顾性研究,回顾了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共53个同情用药瑞德西韦的病人的数据,这里有两个关键点,回顾性研究:因此是没有对照组的 同情用药:病人往往是危重病人,没有更好的合理方案医生才会考虑同情用药,这也是没有对照组的另一个原因了,病人都要同情用药了还设立对照组显然不符合伦理。
来看结果:53个病人,其中30个是插管,4个ECMO,7个无创呼吸机,10个低流量吸氧,2个没有吸氧,后面12个轻症患者有刷战绩嫌疑,我们先放一边,
7个无创呼吸机的病人治疗后5个已经出院,1个恶化改为插管,1个死亡,效果不错,但是样本太小
34个插管/ECMO病人治疗后8个出院,8个不再吸氧,3个改为无创,6个死亡,其余9个继续插管,这里就是我们认为说明瑞德西韦有效的关键了
这34个病危病人在用了瑞德西韦之后(19/34,56%)改善了,死亡率是(6/34,17.6%),这可比目前其他没有用瑞德西韦的预后报告好太多了,比如我们来看中国2月24日发在JAMA上的72000多人的回顾性研究报道,病危病人(critical cases)死亡率可是(1023/2087,49%)。再比如中国3月13日发的回顾报道,接受插管的病人死亡率是(44/67, 65.7%)。老美华盛顿州3月19日发的回顾报道病例比较少,但是重症患者死亡率也是67%,所以说瑞德西韦在这个研究里对于重症病人疗效可以说是相当好的
甚至好的超过我们预期,因为学界很多人的的认识里重症患者主要的问题在于细胞因子风暴,几个生成单抗的厂商都摩拳擦掌,点名托珠单抗...抗病毒治疗能有这么好的效果其实是没想到的。
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小样本的病案报道,有几个问题,9个继续插管的病人后续如何了?如果全部恶化的化那数据就没有这么好看了,其次是囊括的这几个国家客观上医疗水平还是比中国高,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变量因素很多,呼吸机的调参,基础支持治疗,甚至是每张病床有多少医生护士的有很大影响,所以瑞德西韦这次只能算是曙光初现,真正有力量的结果还得看5月份开始陆续揭盲的RCT研究(第一个应该就是武汉的轻症患者研究),以及后续的META分析。其实我挺不看好武汉的研究的,轻症患者本来预后就不错,想有疗效没那么容易,老哥们要喷可以等到那时火力全开[s:ac:上]
先给结论 :从今天发布的结果看 瑞德西韦似乎有效,而且效果还不错,超过了我们的预期,但是这次的结果并不一锤定音,缺陷也很多,下面给科普。原文链接:[url]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007016?query=featured_coronavirus[/url]
本次发布的是一个多个医院联合的回顾性回顾性研究,回顾了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共53个同情用药瑞德西韦的病人的数据,这里有两个关键点,回顾性研究:因此是没有对照组的 同情用药:病人往往是危重病人,没有更好的合理方案医生才会考虑同情用药,这也是没有对照组的另一个原因了,病人都要同情用药了还设立对照组显然不符合伦理。
来看结果:53个病人,其中30个是插管,4个ECMO,7个无创呼吸机,10个低流量吸氧,2个没有吸氧,后面12个轻症患者有刷战绩嫌疑,我们先放一边,
7个无创呼吸机的病人治疗后5个已经出院,1个恶化改为插管,1个死亡,效果不错,但是样本太小
34个插管/ECMO病人治疗后8个出院,8个不再吸氧,3个改为无创,6个死亡,其余9个继续插管,这里就是我们认为说明瑞德西韦有效的关键了
这34个病危病人在用了瑞德西韦之后(19/34,56%)改善了,死亡率是(6/34,17.6%),这可比目前其他没有用瑞德西韦的预后报告好太多了,比如我们来看中国2月24日发在JAMA上的72000多人的回顾性研究报道,病危病人(critical cases)死亡率可是(1023/2087,49%)。再比如中国3月13日发的回顾报道,接受插管的病人死亡率是(44/67, 65.7%)。老美华盛顿州3月19日发的回顾报道病例比较少,但是重症患者死亡率也是67%,所以说瑞德西韦在这个研究里对于重症病人疗效可以说是相当好的
甚至好的超过我们预期,因为学界很多人的的认识里重症患者主要的问题在于细胞因子风暴,几个生成单抗的厂商都摩拳擦掌,点名托珠单抗...抗病毒治疗能有这么好的效果其实是没想到的。
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小样本的病案报道,有几个问题,9个继续插管的病人后续如何了?如果全部恶化的化那数据就没有这么好看了,其次是囊括的这几个国家客观上医疗水平还是比中国高,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变量因素很多,呼吸机的调参,基础支持治疗,甚至是每张病床有多少医生护士的有很大影响,所以瑞德西韦这次只能算是曙光初现,真正有力量的结果还得看5月份开始陆续揭盲的RCT研究(第一个应该就是武汉的轻症患者研究),以及后续的META分析。其实我挺不看好武汉的研究的,轻症患者本来预后就不错,想有疗效没那么容易,老哥们要喷可以等到那时火力全开[s:ac: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