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du
2020-04-08T02:46:58+00:00
首先杀马谡,我觉得是很不对的,
三国演义里也明确指出了,“当此用人之时,而杀有能之士”,
马谡虽然兵败,可以降职,可以杖责,
但是杀掉,难道不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蜀国本来就没几个人才,马谡虽然这次兵败,但是说不定以后就痛定思痛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才呢?
其次诸葛亮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这就说明他的领导能力是有问题的,
至少也说明他不会放权,或者说他对别人都充满不信任,
最后活活累死,简直有点悲哀。
他一个荆州来的外地人 要治理巴蜀 本来也没什么人可用 要是本地人用多了 就跟后面谯周一样 倒戈卸甲以礼来降 仍不失封侯之位 岂不美哉
诸葛死后,蜀国的中流砥柱都是他提拔推荐的.
这还不能说明问题?
有问题,但是不是很大的问题。抛开上帝视角很少有人能和他做的一样好。
[s:ac:喷]军令如山啊老哥
不谈军令谈刑法也是罪刑责统一
你办砸一件事把公司大战略都弄崩盘了还想着降职降薪了事?
至于不放权就要考虑到蜀国内部政治派系斗争的问题了
[quote][tid=21274021]Topic[/tid] Post by [uid=10315413]清风拂过的气息[/uid] (2020-04-14 10:54):
首先杀马谡,我觉得是很不对的,
三国演义里也明确指出了,“当此用人之时,而杀有能之士”,
马谡虽然兵败,可以降职,可以杖责,
但是杀掉,难道不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蜀国本来就没几个人才,马谡虽然这次兵败,但是说不定以后就痛定思痛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才呢?
其次诸葛亮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这就说明他的领导能力是有问题的,
至少也说明他不会放权,或者说他对别人都充满不信任,
最后活活累死,简直有点悲哀。[/quote]马谡,有杀的理由,也有不杀的理由
起码把2边的理由都缕缕清楚,才好说该杀或者不该杀
随便找个"可以不杀的理由"就说杀马谡不对?
有点可笑
马谡违背节度,最严重的是溃败之时潜逃。
杀是没问题的。
硬要说用人问题的话,一个是杨仪,没想到这人后期膨胀到这样。
还有个是郭攸之。出师表里提了一下这人,可惜这人从此默默无闻了,“中郎郭演长,从人者耳,不足与经大事。”是个善良忠厚的老实人,不是经世致用之才。
其他人会有样学样,不听你战略指挥按自己的想法上去浪,成功了博取军功名望,失败了不过是降职痛定思痛等几个月再来一次
马谡不仅是战败,最最最最大的问题是作为主将败仗后孤身弃军而走。
谁也保不了,谁也救不了。
马谡是溃败后逃走被抓回来正法的……演艺只是为了剧情需要美化了他的品格
还是那句话
马谡的失败,内有魏延盯着,外有反对北伐的人盯着
杀了马谡,诸葛亮尚且要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不杀马谡,你是想让诸葛亮索性当曹操吗?
马谡必须死的原因,是他在街亭之后畏罪潜逃回成都,这就没法救了
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打败仗被斩还有待商榷,但是马谡是跑路了……
演义是小说,想了解正史请去看三国志。都0202年了怎么还有人把小说当成正史的?
败仗不可耻,逃兵可耻,马谡跑了以后没去找丞相,而是到熟人那躲起来想运作关系去了,性质完全不一样了[s:ac:哭笑]
[s:a2:你看看你]呵呵 圆嘟嘟不香了吗? 现在开始质疑韩信诸葛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