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技术干货分享][水木论坛转帖]浅谈国产双电机DHT混动系统(比亚迪/长城/广汽/奇瑞/东风)的技术异同

Brunden-avatar

Brunden

2021-05-19T08:30:52+00:00

之前坛友treefern已经分享了一篇水木大佬FHWYSH的文章 [干货分享][转帖]市面各车企混动技术路线分析及对比——水木大佬超长文分享 [url]https://bbs.nga.cn/read.php?tid=26011497&fav=e5f3a43d[/url]

头两天大佬又发文,继续转过来~已整合图文,方便大家阅读~

关于国家新政策方面: 插混车型免征购置税新规仅2款车型满足,插混新能源将“换血” [url]https://bbs.nga.cn/read.php?tid=26905318&_ff=-343809[/url]

喜欢混动技术的坛友可以三个帖子连起来看看~

原文地址:[url]https://www.newsmth.net/nForum/#!article/GreenAuto/759735[/url]

——————————————————————————————————————————————————————————————
如之前帖子所述,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目前已有(1+4)家车企公布了自家研发的“双电机同桥耦合DHT混动系统”(以下简称DHT混动)的车型落地量产/预量产计划。
这其中,1家已经实现车型量产交付(比亚迪),另外4家已经发布车型预量产计划(长城、广汽、奇瑞、东风)。

其它还有一些车企虽然也在研发DHT混动系统,但是目前还没有进入车型预量产阶段(包括但不限于:五菱、吉利、一汽、北汽等)。
对这些还没有进入预量产阶段的车企暂不予详细讨论,以下主要针对(1+4)家已经进入预量产/量产阶段车企的DHT混动系统,比较它们的技术异同。

一、这几家车企的DHT混动系统分别是什么?

(1)已量产/预量产的车企:
比亚迪:DMi混动-EHS;
长城:柠檬DHT混动;
广汽:绿擎混动-GMC第二代;
奇瑞:鲲鹏DHT混动;
东风:马赫DHT混动。

(2)尚未SOP的车企(预计最早于2022年量产):
五菱:菱擎DHT混动;
吉利:GHS第二代混动;
北汽:魔方DHT混动;
一汽:尚未命名。

特别点名:
有两家国内车企目前仍然处于梦游状态,尚未开始自主研发DHT混动系统:
长安:坚持迷信欧洲的落后单电机架构,P2单电机拿来主义一百年;
上汽:上汽EDU第一代混动采用DHT架构,上汽EDU第二代混动却开历史倒车去拣起了P2.5单电机架构。


二、这五家(预)量产车企的DHT混动系统的相同点是什么?

1. 这五家车企的DHT混动系统都是由同桥双电机直接集成后与发动机进行动力耦合,从而实现A1-发电机独立直连驱动、A2-电机独立直连驱动、A3-增程式驱动、A4-发动机+电机同时直连驱动这4种动力源耦合模式,最大化地利用发动机、电机的不同高效区特性对全工况区间进行交叉覆盖。

与这一类混动系统架构形成对比的,是另外两类混动系统:

单电机Add-on混动系统及其变种结构:
包括P0单电机、P1单电机、P2/P2.5单电机、P3单电机,以及(P0单电机、P1单电机、P2/P2.5单电机、P3单电机)+后桥P4电机的变种结构。
这种混动系统无法全部实现A1~A4这4种动力源耦合模式,或者无法在发动机/电机的高效区分别实现这4种模式。

吉利/领克epro混动系统、长安蓝鲸混动系统、上汽EDU第二代混动系统、大众汽车混动系统、宝马汽车混动系统、奔驰汽车混动系统都是属于这种类型。

单增程式混动系统:
只能实现A2、A3这2种动力源耦合模式,无法让发动机、电机的高效区交叉覆盖全工况区间。
岚图free、赛力斯sf5、理想one都是属于这种类型。

下图显示了DHT混动系统在车辆能耗方面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的能力。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25/-7da9Q2o-7davZuT3cSz9-9m.jpg[/img]

2. (比亚迪/长城/广汽/奇瑞)这四家的DHT混动系统都采用了扁线/油冷/高速电机,实现了电机的小型化、高效化、低损耗,电机功率密度高达5.6~6kW/kg,高效区从双85%到双90%以上。电驱动系统也做到了高度集成化,双电机的电控器不但与电机集成,而且从控制板层级已经合为一体,共用冷却系统。
例外:由于种种原因,东风的DHT混动系统暂时没有采用扁线电机,预计在下一代改型中会使用。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采用另外两类混动系统的车企绝大多数都是使用较低效率、较低密度的圆线电机;有的车企还在使用分体式电驱动产品,还没有做到最基本的电驱动三合一。

3. 这五家车企的DHT混动系统都采用了混动专用发动机,包括阿特金森发动机与深度米勒循环发动机,热效率40%以上,BSFC最优值190~220g左右,排量1.5~2.0L。
(广汽、东风的满血版混动专用发动机预计今年底前开始量产,长城、奇瑞的满血版混动专用发动机预计今年底至明年开始量产。)

4. 这五家车企的DHT混动系统都能同时兼容HEV、PHEV车型,同时兼容两驱(前桥DHT双电机)/四驱(前桥DHT双电机+后桥P4电机)车型。


三、五家车企的DHT混动系统的区别是什么?

1.最大区别:
这五套国产DHT混动系统采用的动力传输档位路线不一样。

在动力传输方式上,DHT混动系统分为3个大类、4个小类:

(1)第一大类:单档传输路线
发动机、电机两个动力源都只有1个动力传输档位。
代表:本田i-MMD混动,比亚迪DMi混动,东风马赫DHT混动,五菱菱擎DHT混动,广汽GMC第一代混动;
该类型的拓扑示意图见下图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25/-7da9Q2o-1wq8K2kT3cSt4-r4.jpg[/img]

(2)第二大类:无级传输路线
发动机、双电机三个动力源由行星齿轮组进行耦合,通过功率分流对三个动力源实现无级动力传输。
代表:丰田THS混动,通用voltec混动;
该类型的拓扑示意图见下图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25/-7da9Q2o-1m5lKpT1kSbx-e7.jpg[/img]

(3)第三大类:多档传输路线
发动机、电机两种动力源有2个以上动力传输档位。
该类型的拓扑示意图见下图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25/-7da9Q2o-1m4kKtT1kSeb-gc.jpg[/img]

根据换档结构的不同形式,这一大类下面又包括两个小类:

第一小类:同步器换档结构
采用同步器、同步环、固定齿轮组进行换档;
代表:长城柠檬DHT混动,上汽EDU第一代混动;
该类型换档结构的示意图见下图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25/-7da9Q2o-bsrqKnT1kSbc-6y.jpg[/img]

第二小类:行星齿轮换档结构
采用行星齿轮组进行换档;
代表:广汽绿擎GMC第二代混动,吉利GHS第二代混动,奇瑞鲲鹏DHT混动;
该类型换档结构的示意图见下4涨图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25/-7da9Q2o-6ffiKiT1kSex-9l.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25/-7da9Q2o-dnhfKzT1kSb8-9p.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25/-7da9Q2o-1gf9K17T1kSgb-9k.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25/-7da9Q2o-5oe0KtT1kSfb-7n.jpg[/img]

2. 这一点最大区别在本质上意味着什么?
(1)动力传输的平顺性不同:
单档传输类型的平顺性>行星齿轮换档类型的平顺性>同步器换档类型的平顺性。

(2)动力传输系统的零件复杂性/可靠性不同:
行星齿轮换档类型的零件复杂性>同步器换档类型的零件复杂性>单档传输类型的零件复杂性,
单档传输类型的可靠性>同步器换档类型的可靠性>行星齿轮换档类型的可靠性。

(3)动力源耦合模式的多样性/可玩性不同:
行星齿轮换档类型的耦合多样性/可玩性>同步器换档类型的耦合多样性/可玩性>单档传输类型的耦合多样性/可玩性。

在同步器换档类型、单档传输类型的DHT混动系统中,1号电机、2号电机分别担当GM发电机、TM驱动电机的角色。
在行星齿轮换档类型的DHT混动系统中,1号电机、2号电机可以分别担当GM/TM、TM的角色。

在行星齿轮换档类型、同步器换档类型的DHT混动系统中,发动机动力源有两种以上的动力输入模式;
在单档传输类型的DHT混动系统中,发动机动力源有一种动力输入模式;
在行星齿轮换档类型中,行星齿轮组的数量越多,发动机、1号电机的输入档位数量也就越多。

所以,这5家国产DHT混动系统的档位数量分别是:
奇瑞鲲鹏DHT混动:11档;
广汽绿擎混动-GMC第二代:≥3档;
长城柠檬DHT混动:2档;
比亚迪DMi混动:1档;
东风马赫DHT混动:1档。

3. 从上一点中,也就衍生出了以下区别:

(1)行星齿轮换档类型、同步器换档类型的DHT混动系统,对于控制软件算法的要求很高,如果仿真计算与参数标定稍微有一点偏差,在转速/扭矩匹配/换档过程中就容易发生动力顿挫情况。

(2)在单档传输类型、同步器换档类型的DHT混动系统中,1号电机、2号电机的角色分别是GM电机、TM电机;2号电机是主电机,功率大于1号电机,在100~160kW左右。

在行星齿轮换档类型的DHT混动系统中,1号电机、2号电机的角色分别是GM/TM电机、TM电机;一般1号电机的功率大于或接近于2号电机,在70~90kW左右。

也就是说,行星齿轮换档类型的DHT混动系统中的单个电机的最大功率低于单档传输类型、同步器换档类型的DHT混动系统,降低了两个电机的体积需求,降低了DHT内部的空间布置难度;同时,换档机构又增加了DHT内部的空间布置难度。


四、五家车企的DHT混动系统的量产/预量产车型能耗情况

(注:
PHEV车型的综合油耗=纯电里程+一部分亏电里程的能耗加权平均值。
所以PHEV车型的 “亏电油耗”≠“综合油耗”。
对于PHEV车型而言,按照“亏电油耗”口径进行比较才有意义。

但是由于一部分车型尚未正式上市交付,所以目前它们还没有公布“亏电油耗”,需注意甄别“亏电油耗”与“综合油耗”这两个不同的口径。)

1. 比亚迪DMi混动系统:
A级轿车(PHEV):亏电油耗3.8L
A级SUV(PHEV):亏电油耗4.4L
B级SUV(PHEV):亏电油耗5.3L

2. 长城柠檬DHT混动:
A-级SUV(HEV):综合油耗4.6~4.7L
A-级SUV(PHEV):综合油耗0.8L
A级SUV(HEV):综合油耗4.9L
(预计年底前量产)

3. 广汽绿擎混动-GMC第二代:
A级轿车(HEV):综合油耗3.6L
(明年中后期量产)

4. 广汽绿擎混动-THS第四代:
B级SUV(HEV):综合油耗5.5L
(预计年底量产)

5. 奇瑞鲲鹏DHT混动:
B级SUV(PHEV):综合油耗<1L
(预计年底前量产)

6:东风马赫DHT混动:
A级轿车(HEV):综合油耗4.8L
(预计年底前量产)

其中,第2~6项的车型尚未正式上市交付,其油耗数值仅供参考,在批量交付后进行众测评估才能获知它们的实际油耗情况。

五、为什么这五家车企的DHT混动系统投放的车型种类不一样?

1. 从第四节中可知,这五家车企的DHT混动系统投放的车型种类分别为:
(1)比亚迪DMi混动系统: PHEV车型;
(2)长城柠檬DHT混动: HEV车型,PHEV车型;
(3)广汽绿擎混动-GMC第二代: HEV车型;
(4)广汽绿擎混动-THS第四代:HEV车型;
(5)奇瑞鲲鹏DHT混动:PHEV车型;
(6)东风马赫DHT混动:HEV车型。

2. HEV车型、PHEV车型的区别是什么?

(1)对于车企的区别:
车型成本不同:
HEV车型 = DHT混动系统 + 微型电池/小电池(0.5kWh~1.8kWh);
PHEV车型 = DHT混动系统 + 大电池/超大电池(8.3kWh~45kWh);
所以,对于同一家车企而言,PHEV车型的成本会显著高于HEV车型,混动型电池的价格约为700~1100元每kWh。

车型的新能源积分不同:
HEV车型的新能源积分 = 0分;
PHEV车型的新能源积分 = 1.6分;
在碳排放交易市场上,2020年新能源积分的售价是每分3000元。

所以,对于车企而言,它们考察的是和两项之间的成本差距汇总之后,最终的成本增加值能否对市场中的同类燃油车型/节油车型保持价格竞争力。

(2)对于消费者的区别:
车辆购买成本不同:
PHEV车型购买时缴纳的购置税(国税) = 0;
HEV车型购买时缴纳的购置税(国税) = (车辆开票价÷1.13)×10%;

车辆使用的全电里程与动力储备不同:
PHEV车型的全电行驶里程>43公里,一般>50公里;
HEV车型的全电行驶里程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大电池的存在,PHEV车型缓存于电池中的动力储备>HEV车型。

所以,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车型级别类似、车辆能耗与动力性能类似的情况下,当车辆售价的浮动程度<购置税数额时,PHEV的优势>HEV。

3. 所以,车企会如何选择HEV车型、PHEV车型?

如五.2.(1)所述,车企会将自己的生产成本控制能力与市场中同类燃油车型/节油车型的差价进行比较:

(1) 当(五.2.(1).+五.2.(1).)的成本增加数值<与市场中同类燃油车型/节油车型的差价时,它们就会选择生产PHEV车型;

(2) 当(五.2.(1).+五.2.(1).)的成本增加数值>与市场中同类燃油车型/节油车型的差价时,它们就会选择生产HEV车型。

如果在第(2)种情况下,车企仍然生产PHEV车型,结果会怎么样?
结果就如同本田丰田,它们的PHEV车型比同类燃油车型贵7万以上,由于溢价过高导致销量比例极小:
丰田RAV4 PHEV 低配版:24.88万
丰田RAV4 燃油车 低配版:16.98万

本田CRV 燃油车 低配版:15.98万
本田CRV PHEV 低配版:27.38万

4. 这几家车企的双电机DHT混动系统将推广使用于哪些车系?
(1)比亚迪DMi混动系统: 王朝车系(轿车/SUV/MPV);
(2)长城柠檬DHT混动: 哈弗、WEY车系(SUV);
(3)广汽绿擎混动-GMC第二代: 传祺车系(A-级/A级/A+级车型);
(4)广汽绿擎混动-THS第四代: 传祺车系(A+级/B级/C级车型);
(5)奇瑞鲲鹏DHT混动:瑞虎车系(SUV);
(6)东风马赫DHT混动:风神车系(轿车/SUV),小康车系,赛力斯车系,岚图车系;
(7)五菱菱擎DHT混动:宝骏车系(轿车/SUV/MPV);
(8)一汽DHT混动:红旗车系(轿车/SUV);
(9)吉利GHS第二代混动:吉利车系(轿车/SUV),领克车系(轿车/SUV)。


六、双电机DHT混动系统在乘用车市场大面积推广的转折点标志是什么?

1. 双电机DHT混动系统对国内车企的意义是什么?
(1)最重要的意义:
双电机DHT混动系统技术通过对燃油车平台的彻底改造,搭建了全新的混动专用平台,使整车在能耗、动力、平顺三大方面的表现全面超越燃油车。

采用双电机DHT混动系统后,由于不再需要燃油平台发动机、燃油平台变速箱,车辆动力系统的三大核心部件转变为:混动专用发动机、双电机DHT、混动专用功率型电池。

这种转变对国内车企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车辆核心部件上,国内车企不会再被卡脖子;
意味着欧美日韩老牌车企在燃油车核心部件上的垄断优势荡然无存。
混动专用发动机:日美韩车企先行但是不垄断;欧洲车企既不先行也不垄断,技术进度反而落后于国内车企。
双电机DHT:日美车企先行但是不垄断;欧韩洲车企既不先行也不垄断,技术进度反而落后于国内车企。
混动专用功率型电池:中国、日韩企业平分天下,欧洲美国企业大幅落后。

(2)不太重要的意义:
满足新能源双积分要求、满足能耗限值要求。
这一点只是国家进行产业政策引导的一种方式。而这种引导的最终目的,就是落回到了第(1)点:让国内汽车行业在核心技术上不再受制于人,可以与欧美日韩车企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竞技。

2. 双电机DHT混动系统对消费者的意义是什么?

双电机DHT混动系统的四项主要技术:
混动专用发动机;
双电机DHT;
混动专用功率型电池;
混动控制软件算法。

这是3大类硬件+1类控制软件,各家车企的最终系统实现效果,就与这(3大类硬件+1类控制软件)共4个方面的技术水平与研发能力有关。虽然各家车企在这4个方面的技术水平各有长短,从而导致整车落地后的系统效果各有高低,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最重要的是:
采用双电机DHT混动系统的车辆,在能耗、动力、平顺三个维度的表现已经全面超越了燃油车。

3. 双电机DHT混动系统在乘用车市场大面积推广的转折点标志是什么?

分为三个等级的转折点:
(1)第一等级:搭载双电机DHT混动系统的HEV车型与同级别燃油车的价格基本一致;

(2)第二等级:搭载双电机DHT混动系统的PHEV车型与(同级别燃油车+购置税)的价格基本一致;

(3)第三等级:搭载双电机DHT混动系统的PHEV车型与同级别燃油车的价格基本一致。

达到以上三个转折点时,燃油车就不会被政府强制淘汰,而是被消费者自发淘汰。
Juan-avatar

Juan

这个原理将的明白,评价标准非常迷幻的科普作者只要看前一半就行,后一半的评价部分自行判断[s:ac:哭笑]
不然靠爱写文章嘛
Dxtz-avatar

Dxtz

看的脑壳疼。咱能总结下嘛?[s:ac:汗]
Tree-avatar

Tree

大工程啊,上次我是靠划了半天水整理完的,累的一批。可惜就是泥潭各种人太浮躁了,这么好的文章看的人不多。

现在其他几家DHT的混动都还是以“综合油耗”来进行宣传,“馈电油耗”没有比较权威的参考数据,很难对比出油耗方面和dmi的真实区别。
quehacker-avatar

quehacker

二手市场目前仍然不接受混动和纯电
是影响我购买欲望的最大阻力
[s:ac:冷]
Zuko-avatar

Zuko

请问:
一是DHT车辆好像都没有搭载p4电机的计划,有什么难点吗?丰田搭载一个40kw的后置电机就干到5.9s了。

二是柯尼塞格Gemera的p2+双p4电机的模式100km续航和超快加速,国产车可能平价实现吗?

三是限制p2电机模式不如dht省油的原因主要是发动机效率不高还是电机不够强呢?
`NiKiChan ♫💎-avatar

`NiKiChan ♫💎

[quote][pid=518899831,26905125,1]Reply[/pid] Post by [uid=13201233]flyinloong[/uid] (2021-05-25 16:44):

请问:
一是DHT车辆好像都没有搭载p4电机的计划,有什么难点吗?丰田搭载一个40kw的后置电机就干到5.9s了。

二是柯尼塞格Gemera的p2+双p4电机的模式100km续航和超快加速,国产车可能平价实现吗?

三是限制p2电机模式不如dht省油的原因主要是发动机效率不高还是电机不够强呢?[/quote]1.发电机功率问题,国内这些DHT都是主电驱动的,并没有更多电力来支撑双电机
2.大功率放电电池组很贵的
3.单P2电机没法优化市区馈电工况
Tree-avatar

Tree

[quote][pid=518899831,26905125,1]Reply[/pid] Post by [uid=13201233]flyinloong[/uid] (2021-05-25 16:44):

请问:
一是DHT车辆好像都没有搭载p4电机的计划,有什么难点吗?丰田搭载一个40kw的后置电机就干到5.9s了。

二是柯尼塞格Gemera的p2+双p4电机的模式100km续航和超快加速,国产车可能平价实现吗?

三是限制p2电机模式不如dht省油的原因主要是发动机效率不高还是电机不够强呢?[/quote]这个是转帖,原帖在水木。我简单回答一下我的理解吧:

一、DHT车辆都是家用省能耗取向,P4电机技术上没有难点,问题在于增加一个纯输出的电机的机械复杂度、能耗以及成本上面。毕竟车做出来是要卖的,单纯为了加速性能甚至不如增加同桥电机功率来实现了。

二、100km续航和超快加速并不是混动上的技术难点,类似的方案其实比亚迪的dm 3.0(即dmp)已经玩了很多年了。不然唐dm的4.5秒是怎么整出来的。这个方案的卖点是动力和四驱,缺点就是能耗和馈电下的平顺性了,这俩对于经济性用户来说更敏感,所以只能作为上一代技术被逐渐淘汰并且细分至对性能有诉求的垂直领域了。

三、机械结构上差异就导致p2模式无法完成全部工况下最优效率,具体关于工况效率与混动系统的关系看我搬运的上一篇长篇,原作者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Tree-avatar

Tree

[quote][pid=518898557,26905125,1]Reply[/pid] Post by [uid=42521202]索米啦[/uid] (2021-05-25 16:39):

看的脑壳疼。咱能总结下嘛?[s:ac:汗][/quote]一句话总结:碳中和大方向下各国产车企都在逐渐发力混动,而且PHEV式混动是未来一长段时间的最好解决方案,马上就要百花齐放了。给比亚迪dmi的时间窗口只有不到2年时间。
Dxtz-avatar

Dxtz

[quote][pid=518905125,26905125,1]Reply[/pid] Post by [uid=34684217]treefern[/uid] (2021-05-25 17:02):

一句话总结:碳中和大方向下各国产车企都在逐渐发力混动,而且PHEV式混动是未来一长段时间的最好解决方案,马上就要百花齐放了。给比亚迪dmi的时间窗口只有不到2年时间。[/quote]那不就是丰田跟本田希望的道路?你们都来跟我们玩,把盘子做大。然后再来竞争?毕竟好说不说丰田本田早起步了很多年。[s:ac:汗]
Tree-avatar

Tree

[quote][pid=518907051,26905125,1]Reply[/pid] Post by [uid=42521202]索米啦[/uid] (2021-05-25 17:08):

那不就是丰田跟本田希望的道路?你们都来跟我们玩,把盘子做大。然后再来竞争?毕竟好说不说丰田本田早起步了很多年。[s:ac:汗][/quote]本田的技术积累都是在HEV上,混动技术领先20年但是停滞了20年,对比国内领先者以及没有了技术/成本优势。

丰田的immd有一定竞争力,但是受限于行星齿轮组的技术难度和成本,导致它的技术并不是混动最优解决方案,成本也没有优势。


所以,这是我国新开辟出来的独特道路,弯道超车的愿望正在实现。[s:ac:上]
Tree-avatar

Tree

[quote][pid=518907051,26905125,1]Reply[/pid] Post by [uid=42521202]索米啦[/uid] (2021-05-25 17:08):

那不就是丰田跟本田希望的道路?你们都来跟我们玩,把盘子做大。然后再来竞争?毕竟好说不说丰田本田早起步了很多年。[s:ac:汗][/quote]当前国内混动整车制造技术无自主能力的只有发动机设计,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各家混动专用高效率发动机均是和AVL等发动机设计公司合作购买的。

但是好消息就是,混动专用发动机当前干到了43%的热效率已经接近发动机的效率能耗最优区间(极限热效率50%左右),后续就算被禁止合作,43%热效率的量产混动专用发动机也足够国内车企保持不落后地位直到固态电池平价量产、纯电车型占领市场的那一天。

现在可以挺起胸口说,中国人造车,不怕美帝再搞一次手机芯片式的卡脖子了。
`NiKiChan ♫💎-avatar

`NiKiChan ♫💎

[quote][pid=518907840,26905125,1]Reply[/pid] Post by [uid=34684217]treefern[/uid] (2021-05-25 17:11):

本田的技术积累都是在HEV上,混动技术领先20年但是停滞了20年,对比国内领先者以及没有了技术/成本优势。

丰田的immd有一定竞争力,但是受限于行星齿轮组的技术难度和成本,导致它的技术并不是混动最优解决方案,成本也没有优势。


所以,这是我国新开辟出来的独特道路,弯道超车的愿望正在实现。[s:ac:上][/quote]你是不是把本田和丰田弄反了
Dxtz-avatar

Dxtz

[quote][pid=518909379,26905125,1]Reply[/pid] Post by [uid=34684217]treefern[/uid] (2021-05-25 17:16):

当前国内混动整车制造技术无自主能力的只有发动机设计,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各家混动专用高效率发动机均是和AVL等发动机设计公司合作购买的。

但是好消息就是,混动专用发动机当前干到了43%的热效率已经接近发动机的效率能耗最优区间(极限热效率50%左右),后续就算被禁止合作,43%热效率的量产混动专用发动机也足够国内车企保持不落后地位直到固态电池平价量产、纯电车型占领市场的那一天。

现在可以挺起胸口说,中国人造车,不怕美帝再搞一次手机芯片式的卡脖子了。[/quote]不啊。我的意思就是不讨论技术问题。单纯从企业目标来看丰田本田肯定更希望大家都走这条路啊。就算国产有竞争力,难道还能比大众压力大嘛?做生意,肯定要先把盘子做大啊。大家都去玩纯电去了,丰田本田不是更没有优势了?[s:ac:汗]
ZAKMANIA16-avatar

ZAKMANIA16

[quote][pid=518905125,26905125,1]Reply[/pid] Post by [uid=34684217]treefern[/uid] (2021-05-25 17:02):

一句话总结:碳中和大方向下各国产车企都在逐渐发力混动,而且PHEV式混动是未来一长段时间的最好解决方案,马上就要百花齐放了。给比亚迪dmi的时间窗口只有不到2年时间。[/quote]但即使dmi被别家超越,比亚迪依旧可以靠动力电池混的很好,未来可期。(股票啥时候涨啊[s:a2:妮可妮可妮])
WidowmakersSideHo-avatar

WidowmakersSideHo

所以我一直觉得,phev必将成为过渡时期(至少十年)的主要销售类型。
Juan-avatar

Juan

[quote][pid=518912133,26905125,1]Reply[/pid] Post by [uid=19880657]Moshii[/uid] (2021-05-25 17:26):

所以我一直觉得,phev必将成为过渡时期(至少十年)的主要销售类型。[/quote]phev的技术也分很多种。不过十年不一定也可能二十年。就看什么时候电池或者充电技术有重大突破
Bayse-avatar

Bayse

[quote][pid=518910472,26905125,1]Reply[/pid] Post by [uid=42521202]索米啦[/uid] (2021-05-25 17:20):

不啊。我的意思就是不讨论技术问题。单纯从企业目标来看丰田本田肯定更希望大家都走这条路啊。就算国产有竞争力,难道还能比大众压力大嘛?做生意,肯定要先把盘子做大啊。大家都去玩纯电去了......[/quote]丰田是最希望把这个盘子做大的,ths系统更复杂,成本更高,入局的厂家少的话,很难把成本降下来。但是国内厂家显然大部分不太愿意对ths系统进行仿照或二次研发。
iTZ_DeVoLuMeTTV-avatar

iTZ_DeVoLuMeTTV

发一个长城dht phev版的馈电油耗数据 应该是玛奇朵的 来源是工信部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25/-7da9Q2o-9x92ZcT3cSqd-hu.jpg.medium.jpg[/img]
WidowmakersSideHo-avatar

WidowmakersSideHo

[quote][pid=518912725,26905125,1]Reply[/pid] Post by [uid=62517891]Dataminer123[/uid] (2021-05-25 17:28):

phev的技术也分很多种。不过十年不一定也可能二十年。就看什么时候电池或者充电技术有重大突破[/quote]肯定细分会有发展,比如从p2电机发展成现在趋势的dht,这十年也能决定很多东西。
不过市场特点不一样,以后欧洲市场、国内市场区别还是会有,国内普遍没有家桩条件,市区拥堵路况多,和欧洲市场差不少,所以欧洲市场很可能过渡期短很多,大众奔驰也都直接发力纯电了,因为欧洲堵车还是比国内少多了,车库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