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o Futaba
2021-04-17T19:41:50+00:00
有些人开dm-i高速再加速,觉得动力乏力,有人觉得挺有劲
有一个客观因素是,他们的车再加速只能进入串联模式,无法进入并联模式,因为他们的车跑上高速的时候大概率处在低soc;
就算上了高速开始充电拉高soc,也需要几十分钟,如果有人高速、城区混跑,那soc就更没机会充上去
这款车如果长期当油车市区开,一般人都会设置成“智能保电”,这个模式下soc无论你设置成多高,它都会控制最高在25%左右;
此时电池的电压是较低的,电池推不动电动机,需要发动机串联发电,上了高速,那就是只有130kw左右的电机在输出动力
而比亚迪当初介绍工作模式的时候明确表示“并联状态用于高速再加速”,即发动机直驱+电动机输出,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4/26/-7da9Qj2d-iqzxK2iT3cSwu-iy.jpg[/img]
而此时就需要电池有较高的soc才能全额推动130kw的电动机,然后加上发动机直驱,此时才进入并联
比亚迪一开始发布dm-i的时候就着重介绍了4大工作模式,其中的并联对高速再加速的能力至关重要;
------------------------------------------------------------------------------------------------------------------------
以上是关于dm-i高速再加速乏力的一个客观因素的解释,是标题的前半段,下面来说后半段;
dm-i 智能保电下 无论soc设置高低,都是25%,而且是在一个范围内波动,我猜大概是10-25%这样,但是绝对不充多,到了25%差不多就不充了
但是如果说电池电量只是蓄水池的作用的话,那么soc高低与否都与能耗关系较小,你在低电量范围内波动跟高电量范围内波动,理应是差不多的,后者的动力还更好
如果说这个结论成立的话,那“智能保电只保持在25%soc,无论你的设置高低”的逻辑,大概率只是照搬的dmp(而不是为了更省油),推断思路是:dmp跟dmi保养要求、soc设置说明几乎相同,再结合dm-i潦草上市的情况,工作逻辑搬运dmp是有可能的,卖了车先,反正这个可以ota
dmp下的智能保电的逻辑跟使用场景是,你每天充电,出门100%,优先用电,用到25%,再低就充电,但也就只冲到25%,不会多充,因为:
1.dmp的发电是靠最大功率25kw的bsg皮带传动机,低速下跟发动机是固定传动比,发电效率更低,8kw左右,nvh也很糟糕,所以尽量不让它发电
2.你大概率马上回家能充电,多充不就浪费了,所以我就充一点,不要把电池榨干损坏即可
但是dmi不能用这个逻辑,因为:
1.dmi发电是isg 最大功率70kw多,且跟发动机是电传动,想发多少就发多少,效率、nvh都是专门优化的
2.dmi用户大概率没电桩,你少发电,以后还是要发,没有桩给你补充
比亚迪其实是知道这个问题的,dmi、dmp都有这样一句话: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4/26/-7da9Qj2d-37iiK1fT3cSm8-bp.jpg[/img]
(经济性、舒适性都是针对dmp的“回家就充电”、“发电很吵”)
更符合dmi实际情况的应该是,在你soc设置点附近波动,而非25%,即使长期城区开也是如此
而强制保电,则是在一个更小范围soc内波动
------------------------------------------------------------
这是我一点小小的推测,我很早就发现这个情况,也发过类似的帖子,
[url]https://bbs.nga.cn/read.php?tid=26328551[/url]
dm-i车主大多都是城区开车,体验无太大差别;
但是上了高速,并联相比串联对动力提升的作用就较明显了,反之,串联下有人觉得动力乏力也是正常的,不能用“01加速8s”和“总功率160kw”来反驳,跟油车逻辑不是一回事
比亚迪至今不见解释,它不解释的东西多了,什么保养麻烦(大概率也是照抄了很多dmp没必要的步骤),什么“每周要充满电一次”(也是针对dmp说的),反正这车企见怪不怪了,现在还有人问“1.5L高速加速咋开”、“能不能不充电开”
至今也没看到一个头部媒体的自由测评,都是拉到总部去规定体验流程的测试,这能说缺点嘛?说得出缺点嘛?
韩路拿到车了,下周会发视频,不过大概率也不会解释这些“边角料”问题,1不知道 2也不在乎反正看的人大部分不会买 真会买的人也不会指望他测什么 我为了了解dm-i看了一大堆“三无”up 无字幕、糟糕收音、节奏冗长混乱(更有30分钟纯说话)的视频,哎,谁让这技术太诱人呢[s:ac:哼]
有一个客观因素是,他们的车再加速只能进入串联模式,无法进入并联模式,因为他们的车跑上高速的时候大概率处在低soc;
就算上了高速开始充电拉高soc,也需要几十分钟,如果有人高速、城区混跑,那soc就更没机会充上去
这款车如果长期当油车市区开,一般人都会设置成“智能保电”,这个模式下soc无论你设置成多高,它都会控制最高在25%左右;
此时电池的电压是较低的,电池推不动电动机,需要发动机串联发电,上了高速,那就是只有130kw左右的电机在输出动力
而比亚迪当初介绍工作模式的时候明确表示“并联状态用于高速再加速”,即发动机直驱+电动机输出,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4/26/-7da9Qj2d-iqzxK2iT3cSwu-iy.jpg[/img]
而此时就需要电池有较高的soc才能全额推动130kw的电动机,然后加上发动机直驱,此时才进入并联
比亚迪一开始发布dm-i的时候就着重介绍了4大工作模式,其中的并联对高速再加速的能力至关重要;
------------------------------------------------------------------------------------------------------------------------
以上是关于dm-i高速再加速乏力的一个客观因素的解释,是标题的前半段,下面来说后半段;
dm-i 智能保电下 无论soc设置高低,都是25%,而且是在一个范围内波动,我猜大概是10-25%这样,但是绝对不充多,到了25%差不多就不充了
但是如果说电池电量只是蓄水池的作用的话,那么soc高低与否都与能耗关系较小,你在低电量范围内波动跟高电量范围内波动,理应是差不多的,后者的动力还更好
如果说这个结论成立的话,那“智能保电只保持在25%soc,无论你的设置高低”的逻辑,大概率只是照搬的dmp(而不是为了更省油),推断思路是:dmp跟dmi保养要求、soc设置说明几乎相同,再结合dm-i潦草上市的情况,工作逻辑搬运dmp是有可能的,卖了车先,反正这个可以ota
dmp下的智能保电的逻辑跟使用场景是,你每天充电,出门100%,优先用电,用到25%,再低就充电,但也就只冲到25%,不会多充,因为:
1.dmp的发电是靠最大功率25kw的bsg皮带传动机,低速下跟发动机是固定传动比,发电效率更低,8kw左右,nvh也很糟糕,所以尽量不让它发电
2.你大概率马上回家能充电,多充不就浪费了,所以我就充一点,不要把电池榨干损坏即可
但是dmi不能用这个逻辑,因为:
1.dmi发电是isg 最大功率70kw多,且跟发动机是电传动,想发多少就发多少,效率、nvh都是专门优化的
2.dmi用户大概率没电桩,你少发电,以后还是要发,没有桩给你补充
比亚迪其实是知道这个问题的,dmi、dmp都有这样一句话: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4/26/-7da9Qj2d-37iiK1fT3cSm8-bp.jpg[/img]
(经济性、舒适性都是针对dmp的“回家就充电”、“发电很吵”)
更符合dmi实际情况的应该是,在你soc设置点附近波动,而非25%,即使长期城区开也是如此
而强制保电,则是在一个更小范围soc内波动
------------------------------------------------------------
这是我一点小小的推测,我很早就发现这个情况,也发过类似的帖子,
[url]https://bbs.nga.cn/read.php?tid=26328551[/url]
dm-i车主大多都是城区开车,体验无太大差别;
但是上了高速,并联相比串联对动力提升的作用就较明显了,反之,串联下有人觉得动力乏力也是正常的,不能用“01加速8s”和“总功率160kw”来反驳,跟油车逻辑不是一回事
比亚迪至今不见解释,它不解释的东西多了,什么保养麻烦(大概率也是照抄了很多dmp没必要的步骤),什么“每周要充满电一次”(也是针对dmp说的),反正这车企见怪不怪了,现在还有人问“1.5L高速加速咋开”、“能不能不充电开”
至今也没看到一个头部媒体的自由测评,都是拉到总部去规定体验流程的测试,这能说缺点嘛?说得出缺点嘛?
韩路拿到车了,下周会发视频,不过大概率也不会解释这些“边角料”问题,1不知道 2也不在乎反正看的人大部分不会买 真会买的人也不会指望他测什么 我为了了解dm-i看了一大堆“三无”up 无字幕、糟糕收音、节奏冗长混乱(更有30分钟纯说话)的视频,哎,谁让这技术太诱人呢[s:ac: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