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心得] 吐吐苦水,嘚巴一下毕业这几年的工作经历以及工地上养成的坏习惯终究还是害了自己

Elvin-avatar

Elvin

2024-09-15T14:45:51+00:00

大学本科学的环境工程,等毕业的时候才知道这是天坑专业,虽然学校的这个专业排名还行但是因为西北地区的环保行业就业很一般,于是就随波逐流跟着一些同学去了工地。

(大学专业一定要选好,我们那帮同学现在后悔的也挺多的,我们14年毕业,张雪峰15年开始做高考咨询,后悔自己报专业的时候没有人好好指导一下)

刚毕业的时候没有多想签了中水电,因为自己缺少调查和建议,第一份工作签的稀里糊涂的,去培训一个月之后直接被分配到西昌大凉山里面水电站项目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不对劲,第二天就背着行李跑路了,自此职业生涯的第一步算是栽了一个大跟头。

(刚毕业第一份工作一定要好好找,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对自己要有清晰的认知,现在看我们这个专业现在过的最舒服的除了出国读博那几个,剩下的就是研究生出来直接考公或者进国企相关的环保部门了,同是干设计和工程的几个同学因为行业影响现在要么辞职转业,要么就是继续吊着等后面有没有转机)

从四川回来之后在西安找工作,找到了校友所在的基准方中西安分公司,那个时候进设计院算是一个相对比较体面的工作了,不过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基准是出了名的血汗设计院,不过在基准工作那会儿总体而言其实也是挺开心的,因为同期进来的同事都年纪相仿,那会儿大家都能玩到一块去,时不时晚上加班到十一二点然后出去一块吃个炒细面然后回办公室继续画图。当时觉得没什么,但是时间长了才发现自己身体根本撑不住这个强度。

到了19年中的时候,因为一直熬夜加班,再加上公司换办公地点,新办公室刚装修完各种超标,整个人身体特别不对劲,脱发,偏头痛,耳鸣,突然有一天一个耳朵听不见了,去医院医生诊断结果是突发性耳聋,那会儿觉得继续干这个工作我真的可能会转生异世界,然后就果断辞职回家了,回家之后也是找各种方法,针灸中药偏方都试了一轮也没有什么用,按照医生的说法好像是神经上有不可逆损伤,现在回想当时怎么不想办法弄个工伤之类的东西让公司补偿或者报销一些治疗费,刚毕业那会儿真的是缺乏各种工作的尝试认知,现在也只能宽慰自己过去的都过去了。

(现在看到各种毕业生维权的新闻啥的感觉还是挺好的,希望大家一定要维护自己的权益。)

辞职之后本来打算的是休息一下然后20年过完年找工作的,但是因为一些外部因素吧,一直拖到了20年的五月份,也算是在家里找关系的情况下进了一个管委会的环保局工作,虽然是劳务派遣,但是那会儿说有渠道从劳务派遣转聘任,正好我专业也符合就过去了,工资虽然不高但是也刚够自己生活的,自此就开始在政府单位开展工作了,不过好景不长,在管委会的工作也没有太久,主要还是以下的几个原因。

第一点就是21年年初给所有劳务派遣员工降工资了,本来之前的工资刨除房租水电出行之类的费用刚刚够用,降工资之后每个月就得开始管家里要钱了。

第二点就是劳务派遣转聘任制的渠道收缩了,从原来的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变成了百分之五的概率,那会儿觉得在这继续耗着也没啥意义,所以就准备撤了。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主要还是对工作内容的不满意,20年是我国蓝天保卫战决胜年,年底针对大气环境各种各样的政策和行动频出,让我最感到反胃的就是散煤治理相关的行动,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个农村老头在看田的小棚子里面烧煤炉子,然后环保局就带着人去没收煤炉了,还有各个村子里面不让烧炕,那会儿晚上跟着各种检查,虽然大伙都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监测站的大气数据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让我觉得我的工作内容相当荒唐,每天晚上看到PM10和二氧化硫数值上来我们就知道新区领导肯定要在工作群里面发疯咬人了,我们也只能出去巡逻然后想办法找点东西来提交上去,其实村子里面倒也是有别的方法取暖,通天然气通电,用空调和壁挂炉取暖,说到这的时候我感觉就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感觉了,且不说这个事的成本高低,就我所知在我们所管辖的区域里面,电压和气压都是不够的,本地的基础建设支撑不起村子里面所有人家里都开空调取暖或者都用壁挂炉取暖,还有就是体制内领导的各种风气习惯以及“离开环保局,你什么都不是”这类爆典让我觉得我可能真的不是很适合这个工作,然后就在21年的年中选择辞职了。

(这也算是个人对体制内的一点看法吧,如果当时的我有编制的话可能就得过且过凑干了,但是一来没编制,二来这个工作真的太消耗我的精气神了,选择工作的时候除了考虑钱,有时候还是得考虑一下自己的心情)

下一份工作也是目前为止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份工作了,从21年年底到23年年底,去了中铁下面的一个监理公司当监理了,自此我就开始了最半吊子的工作,21年年底刚入职就赶上我们那边的一波封锁,然后就从22年开始整个工程行业变动,上半年还是开工动一动,到了下半年整个工地管理人员就比工人多了,到了23年更甚,随之而来的就是绩效被砍福利被砍,不过感觉那会儿的我已经在工地堕落了,得过且过,能过一天是一天, 天有不测风云,年底我被调到另一个项目,去了一个月就在宿舍摔骨折了,腰椎右二横突骨折,虽然不是很严重但在腰椎上也不得不重视,所以就找公司请了病假回家养伤了,到24年年初公司通知那边的项目也快完工了,本省已经没有项目了,再结合当时了解的行业情况,我就直接辞职然后回家准备换专业方向了。

(土木工程,狗都不干,虽然那会儿我是管水暖电安装的,现在回头看工地会消磨人的意志这句话真的太对了,能早脱坑还是早脱坑啊)

辞职回家后家里给的方向是民用航空器维修这个口,因为是大学专业是工程类专业,可以直接报考,之前笔试的科目都很轻松直接过了,反而是最后一门实操变成我们班唯一一个挂科的人了,这个事让我收到的打击莫名的大,一方面是转行这个事没那么好弄,这次挂科下次补考中间浪费的时间可能会有别的变故,另一方面是回首发现自己已经二十八接近三十岁了,仍旧一事无成,很多时候的心态还和学生时代一样就有点难以接受,然后就有一种我什么都做不好做不到的深深的无力感。

最开始听到挂科的时候我觉得完全不可能,明明都是按照工序做了为什么就挂我一个,但是在找到培训机构和从业的同学了解情况之后才发现扣分点最多的地方不是技术,而是工作素养方面,工具落地,现场未清洁干净,力矩扳手使用后未归最小值等平时不太注意的小细节,这些问题占的分值相对较高,东扣西扣然后就直接挂掉了(考试100分及格80分,工具落地这点会直接扣3分)

现在回想在上实操课的时候我的态度确实挺随意,想着操作动手拆装零件这种事不是有手就行?还是用工地那会儿差不多就行的态度上课,然后就忽略掉了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到这突然就想起来同样干机务的同学,他们班组有一次工作之后发现一个螺丝刀不见了,整个班组连带旁边几个班组的人都一起过来找,当事人都快急哭了,不过好在最后找到了,因为这个事当事人那个月也被罚钱了。

写到这的时候觉得挂科这个事也未尝不是好事,算是在我正式踏入新行业之前给我了一个教训以及提了个醒,在真正进入这个行业之前让我了解到这些工作重要的点,总比我在岗位上出现问题之后再反思要强得多,况且那会儿再反思的话可能就已经晚了。

突然想到许秀的那句“失败总是贯穿人生始终,这就是人生”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然后一步步走向成功,加油互勉吧
SchnitzelRUSH-avatar

SchnitzelRUSH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你没有你想的那么差 至少你是有主动的寻求突破和成长
TheOneShrub-avatar

TheOneShrub

认真看完了,我24了,辞职不久,也是没找到方向,迷茫中
Ftor-avatar

Ftor

24年28快30岁,14年毕业,18岁大学毕业,你要是跳级选环境工程而不是基础学科,是有点浪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