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karion
2022-02-07T07:30:10+00:00
大家好,我是水区非专业公考申论讲师毒蛇KISS。
我最近连续更新了几次申论批改作业福利帖,也收获了一批热爱学习的新同学。
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的申论基础基本为零,可以说全靠自学成才。
每每被问及“申论是不是玄学?到底有没有评分标准?”,以及听到“我明明都‘踩点’了,感觉已经写得很好了,为什么只得了50分?”的时候,我都会觉得很尴尬。
你们觉得自己很努力,其实只是在申论的大门外拼命地挠墙而不自知。
这个帖子,我来讲一道最简单的概括题。
同学们自己体会一下,你认为很好的答案,到底差在哪里。
------------------------------------------这里是分割线,上面是闲扯-------------------------------------------------
咱们先看题目。
材料:
3月19日,F市水利局在官网上公布了关于开展第二届“限水体验日”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在3月22日‘世界水日’这天,由市主城区范围内的4家供水公司对其供水范围内用水户(不包括企业、医院、学校及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停水。”通知还指出,“各县区活动实施范围为各县区政府驻地,活动时间和具体要求与市主城区相同,停水时间为当天的上午09:30分至晚上08:30分,共计11个小时。”
3月20日,F市水利局在当地晚报上刊登了F市“限水体验日”活动宣传公告,在公布停水区域及时间段的同时,还希望广大市民对活动给予理解与支持。
F市水利局领导向闻讯前来采访的记者表示:“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限制用水这个方式,进一步增强大家的节水意识,创建一个节约用水的城市氛围。”同时还说明,“市区内大部分的地方会停水,但是学校、企业、医院和生产经营单位都会保障供水。”
记者还了解到,“限水体验日”活动已经是该市第二年举办。去年采用的是“减压供水”,今年为了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目的,改为了“实施停水”。
F市许多市民看到相关通知后表示,在用水高峰时段停水11个小时,确实有点儿“狠”,这个“限水体验日”应该叫“最狠体验日”。
记者随机走访了一些市民,询问对此事的看法。王女士表示停水一天时间太长,“孩子刚满2个月,洗洗涮涮的,很多地方都需要用水,停水一天肯定会很不方便。”
“刚听隔壁邻居说的,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这事社区应该提前告诉我们呀。再说了,去年减压供水已经够让人感到用水紧张了。”李先生感到非常不理解。
“一直要停到晚上八点半,晚上做饭和洗漱都成问题了。停水的初衷是好的,但这么重大的事情应该事先征求市民意见。”赵女士说。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区水利局工作人员表示,接到通知时他们也感到诧异,担心市民会有意见,并向上级反馈了,但是结果如何他们也不好说,上面有要求,下面就得执行。
记者同时走访了相关部门,了解到在F市主城区就有65万人口,下属县区政府驻地还有近8万人口,如果停水,这部分人中的绝大多数都将受到影响。
3月21日下午,F市水利局发布了《F市关于对“世界水日”献水活动进行调整的通知》。通知称,鉴于市民对限水体验活动的不同意见,经统筹研究,决定3月22日停水活动调整为自愿节水活动,希望能更好地营造全民节水氛围,鼓励全市市民为保护珍贵水资源,共创和谐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感谢广大市民对节水活动的关注,诚挚邀请社会各界对节水活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记者了解到,对于这一临时改变,许多市民表示长舒了一口气,原本以为一天都没有水用,现在不用担心了。还有一些市民说,自己已经做好了停水准备,所以接了很多水备着,现在一下子又说不停水了,接了的水太占地方只能倒掉,有点浪费。
也有市民建议:“活动初衷不错,只不过以后可以改变一下形式,比如开展参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之类更加灵活多样的活动。”
问题:
请根据“给定资料”,概括F市组织“限水体验日”活动存在的问题。(15分)
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这是2021年湖南公考申论真题(节选)。
-------------------------------------这里是分割线,上面是闲扯-----------------------------------
一道标准的小概括题。
同学们可以先做一下,然后再往下看。
我呢,先给你们贴一份答案。
这是某著名公考机构给出的参考答案。
1.曲解限水本义,减压供水让人用水紧张,实施停水更狠。
2.用水高峰时段停水11小时,给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3.事先未征求市民意见,社区未提前告知。
4.下级部门只能按上级要求执行。
5.实施范围广,关涉人群多,主城区、各县区驻地大多数人受影响。
6.临时改通告,备水市民只能倒水,造成浪费。
以你们现在的眼光。
看看,这个机构给出的这个参考答案有没有问题?
和你们的水平比起来,是高是低?
接下来我说下,我怎么做这道题。
------------------------------------这里是分割线,上面是闲扯--------------------------------------
题目要求什么?“存在的问题”。问题,就是错误。
去年“减压供水”,今年直接停水,这肯定有问题。
我提炼出了一个关键字:“曲解加码”。
曲解加码是错误吗?
咱们总说,南辕北辙。世界水日,本意是通过宣传,让群众节约用水。结果搞成了利用公权力,限制用水。反而引起了群众的反感。这就歪曲了世界水日的本来意义。歪曲本义,就是错误。
而且,咱们也说“过犹不及”、“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由限水到停水,逐年加码。加码过了,就是错误。
有错误了,那么这一条就是答案之一。
后面几段,都包含了一个话题。就是停水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影响,这是事实。
而这几段,还讲了一个话题。就是各界对停水活动的看法。
这是两层意思。
比如:王女士说,给孩子洗洗涮涮需要用水,停水不方便这是事实。
王女士说,停水一天时间太长,这是看法。
李先生说,去年减压已经很紧张了,言外之意是今年这么加码会更加紧张这是事实。
看法是社区应该提前告知停水。
赵女士说,停水了做饭和洗漱都成问题,这是事实。应该征求市民意见,这是看法。
市民表示“用水高峰时段停水11个小时”,对生活有影响,这是事实。
认为这个活动有点狠,这是看法。
每一段都是两层不同的意思,这两层意思,都是“错误”。
那么,我们又总结出两条答案。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区水利局工作人员”反映的问题有“错误”吗?
有错误。
反馈渠道不畅通,基层和群众声音传不到上层耳朵里。
这和前面两条没有什么密切联系,前面讲的都是群众的角度。这一条是从基层单位的角度来看问题。所以,它们是并列关系。无论从内容,还是条理来讲,这都是单独的一条答案。
记者采访了解总体情况,讲的是“群众,事实”,所以它应该归入到群众讲事实的那一条中。
后面由解决方案引出的新问题也是错误。
那么能和前面的那些事实放在一起吗?
咱们分析一下。
前面的问题是什么?
是还没有发生的。
是群众的担忧。
而接水这个问题,是已经发生的事实。
所以,它们不能混在一起。
这一条答案,必须单列。
到这里。
答案基本就要出炉了。
划重点,总结中心思想,排列条理顺序。
一是加码。
二是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三是群众看法。
四是反馈渠道不畅。
五是临时改通知,造成浪费。
这个骨架、脉络就有了。
咱们还得把这个骨架、脉络,写成标准的答案。
第一条,曲解加码。写这几个字能得高分吗?肯定不行。得把事说清楚,把道理讲明白。
曲解加码是外在表现。为什么会曲解加码?因为是领导拍脑袋想出来的,没有遵循客观规律。
所以,反映出的问题是。
不经过调查研究,就盲目制定政策。对节日内涵理解出现偏差,活动内容与主题不符。为求效果,活动力度逐年加码,不考虑对群众产生的实际影响。
那么,这个回答就完美了吗?肯定不完美啊。没有废话,不代表不啰嗦;不啰嗦,不代表语言精练。也就是说,这个回答距离满分答案,还差了两个级别。
这一个回答66个字。都是这个篇幅的话,5条得占多少个格子?330个格子。
而这道题一共就给200字的篇幅。
所以,一条答案占38个格子左右才算正常。
怎么办呢?精炼语言,提升文笔。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抠。哪个词可以用更准确的词代替?哪句话,可以用成语来表达?
水平就是这么一点点练习着提高的。
所以这一问,我怎么答?
盲目开展活动,闭门造车;曲解节水本义,措施失当;要求逐年加码,脱离实际。
36字。精炼不精练?摆布的好看不好看?
第二条,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那么这个影响,应该是讲个例,还是讲共性?
概括题吗,受影响的群众不只是那几位。每一位都列出来的话,篇幅肯定超了,所以只能讲共性。
这一条答案,应该是高度概括性的,把所有人的问题,归类成一个问题。
主城区及县区政府驻地等大范围区域中,绝大多数群众都将因为这次限水活动受到影响。停水时间段为用水高峰期,且停水时间11个小时,大部分群众生活上会出现各种问题。
这个中心思想,还是和前一条一样,意思上没毛病,就是啰嗦,咱们给它精炼一下。
停水涵盖区域广、影响人数多、涉及需求大、持续时间长,给群众带来诸多不便。
这是第二条。
第三条,群众看法。
也就是群众反映的那些意见。这些意见包括:普遍反映停水“狠”,时间长;还有反映社区没通知到位,活动没征求群众意见。
这几条看上去,似乎是不挨着的几件事。但是它们有共性,就是:不负责任,心里没有群众,不和群众沟通、不向群众征求意见,通知不到位。
所以这一条,错误是什么呀?
相关责任部门缺乏责任心,没有和群众事先沟通,征求意见,活动时间和内容安排引起群众的广泛质疑。只在晚报上发布停水公告,基层组织通知群众不到位。
落到纸上应该是什么样的?
服务意识淡薄,不能听民声、顺民意;责任心缺失,通知渠道单一,传达不力。
服务意识淡薄、责任心缺失是总纲,后面的几句话都是责任心缺失的表现。
四是反馈渠道不畅。
基层水利部门已经感觉到可能会出问题,向上级反映,没有得到回应。所以说,上级没有纠错机制。
下级呢?明知有错,反映了没有回应,就按错误的命令执行,执行命令很机械。
所以这一条,错误是什么呀?
工作流程机械,缺乏监督和纠错机制;反馈渠道梗阻,忽视基层和群众意见。
工作流程怎么样?机械。
反馈渠道怎么样?梗阻。
在文笔这一方面来说,这就是对应。
缺乏机制对应忽视意见。
监督和纠错对应基层和群众。
这样写出来,就显得特别的工整。
同学们总觉得,我该写的关键点都写到了,怎么就拿不到高分呢?得高分的秘诀在哪呢?
秘诀就在这些细节上。
同样的关键点,我写出来就是比你们的好那么一点点。
多大一点点?就肉眼可见的那么一点点。
这一点值多少分呢?可能就值1分。
但是,我文章卷面排布上比你好,阅卷老师多给了我1分;我文章内容比你精炼,用词比你准确,阅卷老师又多给了我1分。
也就是说,在咱们关键点抓的都很准、很全,条理都很清晰,字数都适当的情况下,我就能比你高出2分。
三、四道小题目、加一篇文笔占分很重的大作文,我高你15分很正常。
或者说,分怎么挣来的?基础的60多分的套路大家都会,最后的提分点都在这些细节上。你不懂这些细节,再练10年也到不了80分。
接着说。
五是临时改通知,造成浪费。
造成浪费的原因是什么?一是政策临时改变,这是大家都能一眼看出来的。
还有别的原因吗?
咱们仔细看看材料:“接了的水太占地方只能倒掉”。
这水只能倒掉吗?
宣传节水。那么对这种接出来的水,如何回收或者使用,有没有相应的处理方案?洗衣服、洗澡、冲厕所,浇花、养鱼、熬米汤。别说一桶、一盆了,在家里,我要是敢把一茶杯干净水倒了,我媳妇都能跟我急眼。
所以。
二是什么?工作不到位。你只管改通知,后面宣传也好,具体措施也好。一点儿没有跟上。这就是错误。
所以,这一条怎么写?
通知朝令夕改,导致群众大量存水浪费;缺乏跟进措施,宣传指导用水不到位。
这一条不就齐活了吗。
我的回答:
1、盲目开展活动,闭门造车;曲解节水本义,措施失当;要求逐年加码,脱离实际。
2、停水涵盖区域广、影响人数多、涉及需求大、持续时间长,给群众带来诸多不便。
3、服务意识淡薄,不能听民声、顺民意;责任心缺失,通知渠道单一,传达不力。
4、工作流程机械,缺乏监督和纠错机制;反馈渠道梗阻,忽视基层和群众意见。
5、通知朝令夕改,导致群众大量存水浪费;缺乏跟进措施,宣传指导用水不到位。
同学们比较下自己的答案、机构参考答案和我的答案,能分出档次来吗?
你们的解题思路,又和我的解题思路,差在了哪里?
想明白了,恭喜你,你已经入门了。
-----------------------------------这里是分割线,上面是闲扯----------------------------------------------
私教团即将开组,黄金坑位待填。
PS:三月联考的别报名了、三月联考的别报名了、三月联考的别报名了......时间真的来不及。
我最近连续更新了几次申论批改作业福利帖,也收获了一批热爱学习的新同学。
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的申论基础基本为零,可以说全靠自学成才。
每每被问及“申论是不是玄学?到底有没有评分标准?”,以及听到“我明明都‘踩点’了,感觉已经写得很好了,为什么只得了50分?”的时候,我都会觉得很尴尬。
你们觉得自己很努力,其实只是在申论的大门外拼命地挠墙而不自知。
这个帖子,我来讲一道最简单的概括题。
同学们自己体会一下,你认为很好的答案,到底差在哪里。
------------------------------------------这里是分割线,上面是闲扯-------------------------------------------------
咱们先看题目。
材料:
3月19日,F市水利局在官网上公布了关于开展第二届“限水体验日”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在3月22日‘世界水日’这天,由市主城区范围内的4家供水公司对其供水范围内用水户(不包括企业、医院、学校及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停水。”通知还指出,“各县区活动实施范围为各县区政府驻地,活动时间和具体要求与市主城区相同,停水时间为当天的上午09:30分至晚上08:30分,共计11个小时。”
3月20日,F市水利局在当地晚报上刊登了F市“限水体验日”活动宣传公告,在公布停水区域及时间段的同时,还希望广大市民对活动给予理解与支持。
F市水利局领导向闻讯前来采访的记者表示:“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限制用水这个方式,进一步增强大家的节水意识,创建一个节约用水的城市氛围。”同时还说明,“市区内大部分的地方会停水,但是学校、企业、医院和生产经营单位都会保障供水。”
记者还了解到,“限水体验日”活动已经是该市第二年举办。去年采用的是“减压供水”,今年为了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目的,改为了“实施停水”。
F市许多市民看到相关通知后表示,在用水高峰时段停水11个小时,确实有点儿“狠”,这个“限水体验日”应该叫“最狠体验日”。
记者随机走访了一些市民,询问对此事的看法。王女士表示停水一天时间太长,“孩子刚满2个月,洗洗涮涮的,很多地方都需要用水,停水一天肯定会很不方便。”
“刚听隔壁邻居说的,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这事社区应该提前告诉我们呀。再说了,去年减压供水已经够让人感到用水紧张了。”李先生感到非常不理解。
“一直要停到晚上八点半,晚上做饭和洗漱都成问题了。停水的初衷是好的,但这么重大的事情应该事先征求市民意见。”赵女士说。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区水利局工作人员表示,接到通知时他们也感到诧异,担心市民会有意见,并向上级反馈了,但是结果如何他们也不好说,上面有要求,下面就得执行。
记者同时走访了相关部门,了解到在F市主城区就有65万人口,下属县区政府驻地还有近8万人口,如果停水,这部分人中的绝大多数都将受到影响。
3月21日下午,F市水利局发布了《F市关于对“世界水日”献水活动进行调整的通知》。通知称,鉴于市民对限水体验活动的不同意见,经统筹研究,决定3月22日停水活动调整为自愿节水活动,希望能更好地营造全民节水氛围,鼓励全市市民为保护珍贵水资源,共创和谐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感谢广大市民对节水活动的关注,诚挚邀请社会各界对节水活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记者了解到,对于这一临时改变,许多市民表示长舒了一口气,原本以为一天都没有水用,现在不用担心了。还有一些市民说,自己已经做好了停水准备,所以接了很多水备着,现在一下子又说不停水了,接了的水太占地方只能倒掉,有点浪费。
也有市民建议:“活动初衷不错,只不过以后可以改变一下形式,比如开展参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之类更加灵活多样的活动。”
问题:
请根据“给定资料”,概括F市组织“限水体验日”活动存在的问题。(15分)
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这是2021年湖南公考申论真题(节选)。
-------------------------------------这里是分割线,上面是闲扯-----------------------------------
一道标准的小概括题。
同学们可以先做一下,然后再往下看。
我呢,先给你们贴一份答案。
这是某著名公考机构给出的参考答案。
1.曲解限水本义,减压供水让人用水紧张,实施停水更狠。
2.用水高峰时段停水11小时,给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3.事先未征求市民意见,社区未提前告知。
4.下级部门只能按上级要求执行。
5.实施范围广,关涉人群多,主城区、各县区驻地大多数人受影响。
6.临时改通告,备水市民只能倒水,造成浪费。
以你们现在的眼光。
看看,这个机构给出的这个参考答案有没有问题?
和你们的水平比起来,是高是低?
接下来我说下,我怎么做这道题。
------------------------------------这里是分割线,上面是闲扯--------------------------------------
题目要求什么?“存在的问题”。问题,就是错误。
去年“减压供水”,今年直接停水,这肯定有问题。
我提炼出了一个关键字:“曲解加码”。
曲解加码是错误吗?
咱们总说,南辕北辙。世界水日,本意是通过宣传,让群众节约用水。结果搞成了利用公权力,限制用水。反而引起了群众的反感。这就歪曲了世界水日的本来意义。歪曲本义,就是错误。
而且,咱们也说“过犹不及”、“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由限水到停水,逐年加码。加码过了,就是错误。
有错误了,那么这一条就是答案之一。
后面几段,都包含了一个话题。就是停水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影响,这是事实。
而这几段,还讲了一个话题。就是各界对停水活动的看法。
这是两层意思。
比如:王女士说,给孩子洗洗涮涮需要用水,停水不方便这是事实。
王女士说,停水一天时间太长,这是看法。
李先生说,去年减压已经很紧张了,言外之意是今年这么加码会更加紧张这是事实。
看法是社区应该提前告知停水。
赵女士说,停水了做饭和洗漱都成问题,这是事实。应该征求市民意见,这是看法。
市民表示“用水高峰时段停水11个小时”,对生活有影响,这是事实。
认为这个活动有点狠,这是看法。
每一段都是两层不同的意思,这两层意思,都是“错误”。
那么,我们又总结出两条答案。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区水利局工作人员”反映的问题有“错误”吗?
有错误。
反馈渠道不畅通,基层和群众声音传不到上层耳朵里。
这和前面两条没有什么密切联系,前面讲的都是群众的角度。这一条是从基层单位的角度来看问题。所以,它们是并列关系。无论从内容,还是条理来讲,这都是单独的一条答案。
记者采访了解总体情况,讲的是“群众,事实”,所以它应该归入到群众讲事实的那一条中。
后面由解决方案引出的新问题也是错误。
那么能和前面的那些事实放在一起吗?
咱们分析一下。
前面的问题是什么?
是还没有发生的。
是群众的担忧。
而接水这个问题,是已经发生的事实。
所以,它们不能混在一起。
这一条答案,必须单列。
到这里。
答案基本就要出炉了。
划重点,总结中心思想,排列条理顺序。
一是加码。
二是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三是群众看法。
四是反馈渠道不畅。
五是临时改通知,造成浪费。
这个骨架、脉络就有了。
咱们还得把这个骨架、脉络,写成标准的答案。
第一条,曲解加码。写这几个字能得高分吗?肯定不行。得把事说清楚,把道理讲明白。
曲解加码是外在表现。为什么会曲解加码?因为是领导拍脑袋想出来的,没有遵循客观规律。
所以,反映出的问题是。
不经过调查研究,就盲目制定政策。对节日内涵理解出现偏差,活动内容与主题不符。为求效果,活动力度逐年加码,不考虑对群众产生的实际影响。
那么,这个回答就完美了吗?肯定不完美啊。没有废话,不代表不啰嗦;不啰嗦,不代表语言精练。也就是说,这个回答距离满分答案,还差了两个级别。
这一个回答66个字。都是这个篇幅的话,5条得占多少个格子?330个格子。
而这道题一共就给200字的篇幅。
所以,一条答案占38个格子左右才算正常。
怎么办呢?精炼语言,提升文笔。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抠。哪个词可以用更准确的词代替?哪句话,可以用成语来表达?
水平就是这么一点点练习着提高的。
所以这一问,我怎么答?
盲目开展活动,闭门造车;曲解节水本义,措施失当;要求逐年加码,脱离实际。
36字。精炼不精练?摆布的好看不好看?
第二条,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那么这个影响,应该是讲个例,还是讲共性?
概括题吗,受影响的群众不只是那几位。每一位都列出来的话,篇幅肯定超了,所以只能讲共性。
这一条答案,应该是高度概括性的,把所有人的问题,归类成一个问题。
主城区及县区政府驻地等大范围区域中,绝大多数群众都将因为这次限水活动受到影响。停水时间段为用水高峰期,且停水时间11个小时,大部分群众生活上会出现各种问题。
这个中心思想,还是和前一条一样,意思上没毛病,就是啰嗦,咱们给它精炼一下。
停水涵盖区域广、影响人数多、涉及需求大、持续时间长,给群众带来诸多不便。
这是第二条。
第三条,群众看法。
也就是群众反映的那些意见。这些意见包括:普遍反映停水“狠”,时间长;还有反映社区没通知到位,活动没征求群众意见。
这几条看上去,似乎是不挨着的几件事。但是它们有共性,就是:不负责任,心里没有群众,不和群众沟通、不向群众征求意见,通知不到位。
所以这一条,错误是什么呀?
相关责任部门缺乏责任心,没有和群众事先沟通,征求意见,活动时间和内容安排引起群众的广泛质疑。只在晚报上发布停水公告,基层组织通知群众不到位。
落到纸上应该是什么样的?
服务意识淡薄,不能听民声、顺民意;责任心缺失,通知渠道单一,传达不力。
服务意识淡薄、责任心缺失是总纲,后面的几句话都是责任心缺失的表现。
四是反馈渠道不畅。
基层水利部门已经感觉到可能会出问题,向上级反映,没有得到回应。所以说,上级没有纠错机制。
下级呢?明知有错,反映了没有回应,就按错误的命令执行,执行命令很机械。
所以这一条,错误是什么呀?
工作流程机械,缺乏监督和纠错机制;反馈渠道梗阻,忽视基层和群众意见。
工作流程怎么样?机械。
反馈渠道怎么样?梗阻。
在文笔这一方面来说,这就是对应。
缺乏机制对应忽视意见。
监督和纠错对应基层和群众。
这样写出来,就显得特别的工整。
同学们总觉得,我该写的关键点都写到了,怎么就拿不到高分呢?得高分的秘诀在哪呢?
秘诀就在这些细节上。
同样的关键点,我写出来就是比你们的好那么一点点。
多大一点点?就肉眼可见的那么一点点。
这一点值多少分呢?可能就值1分。
但是,我文章卷面排布上比你好,阅卷老师多给了我1分;我文章内容比你精炼,用词比你准确,阅卷老师又多给了我1分。
也就是说,在咱们关键点抓的都很准、很全,条理都很清晰,字数都适当的情况下,我就能比你高出2分。
三、四道小题目、加一篇文笔占分很重的大作文,我高你15分很正常。
或者说,分怎么挣来的?基础的60多分的套路大家都会,最后的提分点都在这些细节上。你不懂这些细节,再练10年也到不了80分。
接着说。
五是临时改通知,造成浪费。
造成浪费的原因是什么?一是政策临时改变,这是大家都能一眼看出来的。
还有别的原因吗?
咱们仔细看看材料:“接了的水太占地方只能倒掉”。
这水只能倒掉吗?
宣传节水。那么对这种接出来的水,如何回收或者使用,有没有相应的处理方案?洗衣服、洗澡、冲厕所,浇花、养鱼、熬米汤。别说一桶、一盆了,在家里,我要是敢把一茶杯干净水倒了,我媳妇都能跟我急眼。
所以。
二是什么?工作不到位。你只管改通知,后面宣传也好,具体措施也好。一点儿没有跟上。这就是错误。
所以,这一条怎么写?
通知朝令夕改,导致群众大量存水浪费;缺乏跟进措施,宣传指导用水不到位。
这一条不就齐活了吗。
我的回答:
1、盲目开展活动,闭门造车;曲解节水本义,措施失当;要求逐年加码,脱离实际。
2、停水涵盖区域广、影响人数多、涉及需求大、持续时间长,给群众带来诸多不便。
3、服务意识淡薄,不能听民声、顺民意;责任心缺失,通知渠道单一,传达不力。
4、工作流程机械,缺乏监督和纠错机制;反馈渠道梗阻,忽视基层和群众意见。
5、通知朝令夕改,导致群众大量存水浪费;缺乏跟进措施,宣传指导用水不到位。
同学们比较下自己的答案、机构参考答案和我的答案,能分出档次来吗?
你们的解题思路,又和我的解题思路,差在了哪里?
想明白了,恭喜你,你已经入门了。
-----------------------------------这里是分割线,上面是闲扯----------------------------------------------
私教团即将开组,黄金坑位待填。
PS:三月联考的别报名了、三月联考的别报名了、三月联考的别报名了......时间真的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