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wzet
2024-10-24T11:00:51+00:00
楼主17年毕业,双非本科,老家在西南某三线城市,家里人都是体制内上班,家父是单位一把手,本来毕业之前家里人就让楼主回老家发展,自己头铁不听,非要去成都闯一闯。我爸当时还语重心长的给我说“你如果要去成都的话,我是帮不了你什么忙的哦,你要想好了”,楼主当时哪管那么多,于是乎、、、
1.初到成都:实习是在成都做销售,毕业的时候就在成都投简历,第一份工作是在成都某设备公司工作,做了3个月,18年年初正好赶上合作的单位设计院下属单位扩岗扩招(不然也轮不到楼主),就进了新成立的市场部门,做市场开发和招投标相关工作,勉强也算进了国企,当时还挺沾沾自喜,以为凭自己本事进了国营单位,在成都也算立足了。家里人知道我进国企后,也不怎么催我回去了。
2.事业小成:当时进去因为是新成立部门+都是新人,大家工资都很低,到手就3000+(基本工资2000+绩效),但是有五险二金,楼主自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还觉得挺满意的,想着毕竟是国企,只要沉得下心以后还能稳定提升的,殊不知这个工资构成为以后埋下了伏笔。部门领导也是外聘的,一个以前自己开公司的老板,这个人也确实有能力性格也很好相处,第一年就给工资签了很多单子,第一年楼主到手估计7w+,当时觉得真不错啊,好起来了,工作也和打了鸡血一样很有动力。
3.感情受挫:新员工第一年加班很多,通宵班估计就加过20多天不止,国企基本又是自愿加班,加班是没有补贴的,当时基本就是一心扑在工作上。19年初的时候,楼主的发小42给楼主表白,两个人关系一直都还行,当时她是乡镇公务员和楼主相距200km,楼主其实也是对她有点感觉的,但是当时楼主工作刚刚有点起色不想异地也不想去乡镇,于是是问了她一下愿不愿意来成都,她也舍不得自己铁饭碗,两个人不想异地又不想互相迁就对方去对方那里,于是感情不了了之。后来楼主也就单身至今
4.二问归家:感情失败的楼主更是一心放在工作上,给自己也是定了明确的规划,2年助工,4年中工,建造师,资料员等等对工作有帮助的证书都考。后来疫情来了,很多单位停发工资,我们基本工资(2000)还是照发,当时觉得这个公司真不错啊,这也有保障。21年,公司改制成集团公司,楼主当时是真心觉得公司好起来了,未来有希望了,前途光明,不枉领了低保3年。当年年底确实好起来了,收入来到了历史性的10w+。同年,家父工作调动升任老家的市委领导班子,他第二次问我要不要回老家发展,说老家新成立了几个国投公司正是缺人的时候,楼主可以作为技术人才引进回去。楼主当时依然头铁,大言不惭“我在省国企都拿10w+,还回地方上?”,我爸也不再说什么,尊重我的选择,让我继续留在成都。
5.初见端倪:时间来到23年,慢慢的,感觉怪了起来。楼主也见过一些年轻人来分公司做了几个月,就火速被调往总公司,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某某领导的子女之类的。人情社会,你不用人情,有的是人用人情。楼主不说工作多优秀,至少5年3个先进还是可以证明。但是呢,加薪?没有;(这里说的加薪是指基本工资,前2年虽然多了几w,但是都是按绩效算的)升职?也没有。甚至绩效都开始发的断断续续,楼主来公司5年,岗位最多只是平调,工资依然还是基本工资2000+绩效,虽然是五险二金,但是也是最低那一档。当楼主接手部门台账的工作才知道,之前为什么能年年升薪,原来都是打着预支绩效的名义提前发放的绩效。后来领导在部门聚会上给我们画饼,说明年都会好起来,今年工资低只是因为大环境不好,也偷偷给楼主说很看好楼主,明年公司可能把几个部门合并,到时候给楼主一个副部长当当。楼主这时候还傻搓搓的,嗯,今年一定是大环境的问题,明年怎么都会好起来的。
6.彻底暴雷:23年底,公司在某项目上垫资的几百万因为项目停工,施工单位申请财产保全冻结,公司宣布年终奖金停发,领导自掏腰包象征性给了部门每人5000就当过年了,自此事情开始走向不可挽回的地步。24年开年,绩效停发,公司规定绩效核定以项目实际收款为准,我们部门前几年都是预支绩效,现在自然是一毛都发不出来。23年财报一出来,负债率高达90%+,更随着资金缺口越来越来大,公司开始挪用项目款用于发放基本工资和购买社保(准确说去年就开始这么干了),只要项目上不收钱,当月的工资就得晚个几天。拖欠供应商工程款更是常态,我经手的几个项目就有拖欠了1年以上没有付款的。这个时候,“基本工资”的魅力就体现出来了,楼主今年至今,拿了10个月的2k工资,在新一线,在成都!还不如我们单位门口的守门大爷。至于去年领导画的大饼,当然是一个都没有实现。7月,公司陆陆续续有传言说准备裁员;8月,又传言说不裁了,你猜为什么?因为发不出来裁员补偿金。公司现在的意思很明确,就给你员工们一个月2k拿着,忍不了的自己自然会滚。
所以,我准备滚了。在打出这篇文章的时候,楼主也准备在下周提交辞呈,回老家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就业机会,就算工资一般般,生活成本也远低于成都。
后话:家父今年也退居二线了,算是错过了最好的回家发展机会,当我把辞职的想法给他说的时候,我爸只是告诉我:“你自己想通了就行,之所以没有替你做决定,还是希望你能想明白有些事,如果帮你做决定,不管结果是好是坏,都难免会埋怨做父母的。”
自我反省一下,年轻的时候缺乏眼界和格局,老是自以为是,回头想想还是需要多听听过来人的意见。还好,现在还不算晚
1.初到成都:实习是在成都做销售,毕业的时候就在成都投简历,第一份工作是在成都某设备公司工作,做了3个月,18年年初正好赶上合作的单位设计院下属单位扩岗扩招(不然也轮不到楼主),就进了新成立的市场部门,做市场开发和招投标相关工作,勉强也算进了国企,当时还挺沾沾自喜,以为凭自己本事进了国营单位,在成都也算立足了。家里人知道我进国企后,也不怎么催我回去了。
2.事业小成:当时进去因为是新成立部门+都是新人,大家工资都很低,到手就3000+(基本工资2000+绩效),但是有五险二金,楼主自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还觉得挺满意的,想着毕竟是国企,只要沉得下心以后还能稳定提升的,殊不知这个工资构成为以后埋下了伏笔。部门领导也是外聘的,一个以前自己开公司的老板,这个人也确实有能力性格也很好相处,第一年就给工资签了很多单子,第一年楼主到手估计7w+,当时觉得真不错啊,好起来了,工作也和打了鸡血一样很有动力。
3.感情受挫:新员工第一年加班很多,通宵班估计就加过20多天不止,国企基本又是自愿加班,加班是没有补贴的,当时基本就是一心扑在工作上。19年初的时候,楼主的发小42给楼主表白,两个人关系一直都还行,当时她是乡镇公务员和楼主相距200km,楼主其实也是对她有点感觉的,但是当时楼主工作刚刚有点起色不想异地也不想去乡镇,于是是问了她一下愿不愿意来成都,她也舍不得自己铁饭碗,两个人不想异地又不想互相迁就对方去对方那里,于是感情不了了之。后来楼主也就单身至今
4.二问归家:感情失败的楼主更是一心放在工作上,给自己也是定了明确的规划,2年助工,4年中工,建造师,资料员等等对工作有帮助的证书都考。后来疫情来了,很多单位停发工资,我们基本工资(2000)还是照发,当时觉得这个公司真不错啊,这也有保障。21年,公司改制成集团公司,楼主当时是真心觉得公司好起来了,未来有希望了,前途光明,不枉领了低保3年。当年年底确实好起来了,收入来到了历史性的10w+。同年,家父工作调动升任老家的市委领导班子,他第二次问我要不要回老家发展,说老家新成立了几个国投公司正是缺人的时候,楼主可以作为技术人才引进回去。楼主当时依然头铁,大言不惭“我在省国企都拿10w+,还回地方上?”,我爸也不再说什么,尊重我的选择,让我继续留在成都。
5.初见端倪:时间来到23年,慢慢的,感觉怪了起来。楼主也见过一些年轻人来分公司做了几个月,就火速被调往总公司,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某某领导的子女之类的。人情社会,你不用人情,有的是人用人情。楼主不说工作多优秀,至少5年3个先进还是可以证明。但是呢,加薪?没有;(这里说的加薪是指基本工资,前2年虽然多了几w,但是都是按绩效算的)升职?也没有。甚至绩效都开始发的断断续续,楼主来公司5年,岗位最多只是平调,工资依然还是基本工资2000+绩效,虽然是五险二金,但是也是最低那一档。当楼主接手部门台账的工作才知道,之前为什么能年年升薪,原来都是打着预支绩效的名义提前发放的绩效。后来领导在部门聚会上给我们画饼,说明年都会好起来,今年工资低只是因为大环境不好,也偷偷给楼主说很看好楼主,明年公司可能把几个部门合并,到时候给楼主一个副部长当当。楼主这时候还傻搓搓的,嗯,今年一定是大环境的问题,明年怎么都会好起来的。
6.彻底暴雷:23年底,公司在某项目上垫资的几百万因为项目停工,施工单位申请财产保全冻结,公司宣布年终奖金停发,领导自掏腰包象征性给了部门每人5000就当过年了,自此事情开始走向不可挽回的地步。24年开年,绩效停发,公司规定绩效核定以项目实际收款为准,我们部门前几年都是预支绩效,现在自然是一毛都发不出来。23年财报一出来,负债率高达90%+,更随着资金缺口越来越来大,公司开始挪用项目款用于发放基本工资和购买社保(准确说去年就开始这么干了),只要项目上不收钱,当月的工资就得晚个几天。拖欠供应商工程款更是常态,我经手的几个项目就有拖欠了1年以上没有付款的。这个时候,“基本工资”的魅力就体现出来了,楼主今年至今,拿了10个月的2k工资,在新一线,在成都!还不如我们单位门口的守门大爷。至于去年领导画的大饼,当然是一个都没有实现。7月,公司陆陆续续有传言说准备裁员;8月,又传言说不裁了,你猜为什么?因为发不出来裁员补偿金。公司现在的意思很明确,就给你员工们一个月2k拿着,忍不了的自己自然会滚。
所以,我准备滚了。在打出这篇文章的时候,楼主也准备在下周提交辞呈,回老家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就业机会,就算工资一般般,生活成本也远低于成都。
后话:家父今年也退居二线了,算是错过了最好的回家发展机会,当我把辞职的想法给他说的时候,我爸只是告诉我:“你自己想通了就行,之所以没有替你做决定,还是希望你能想明白有些事,如果帮你做决定,不管结果是好是坏,都难免会埋怨做父母的。”
自我反省一下,年轻的时候缺乏眼界和格局,老是自以为是,回头想想还是需要多听听过来人的意见。还好,现在还不算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