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uffyRules
2021-11-14T08:08:48+00:00
日语中虽然有汉字,但是其含义与读音与汉语完全不一样啊,把它们强行赋予日语中的含义使用是不是不合理。比如“参上”,“暴走”,“配信”。
很奇怪这种现象,是因为日语继承了部分汉字吗?这不就等于把英语中的“gun”当成“滚”,把“ban”当成“板”。个人觉得很不合理。
君中国语本当上手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机能,以前都用“性能”。
这词在日语里是“功能”的意思,
常见句类似“就switch那机能,肯定糊成狗”
这东西都互相渗透的,没办法。
人山人海的英文都能进牛津字典,更别说都是汉语体系的中日两国。
[s:ac:哭笑]因为念本音的话,那些刷的欢的看不懂啊
唐朝时候日本把汉字“借鉴”走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人提出过楼主这样的问题
近代以来很多新词汇就是日语进口词,现在只是在做同样的事罢了
好歹也是汉语传出去的再收回来,总比日语引进的外来词好,尽是些八死ki的保之类
用着用着就混合了……
我司中国人大家已经习惯打合,合意,检讨,指摘了[s:ac:哭笑]
只要理解意思其实也还好
说起来迷惑是不是也有点混同了
[quote][pid=567008064,29491217,1]Reply[/pid] Post by [uid=35898707]KOTOWARU[/uid] (2021-11-18 16:14):
机能,以前都用“性能”。
这词在日语里是“功能”的意思,
常见句类似“就switch那机能,肯定糊成狗”[/quote]机能在汉语语境里应该是被看做“机器(机械/机构)性能/(功能)”的缩写了。
因为很多词本来是小圈子里用的,就像黑话一样,没有翻译的必要。
用着用着慢慢就出圈了,这时候很多人已经接受了,再改词除非有必要,否则就比较难了。
这个现象可能能追溯到100年前[s:ac:哭笑]
这个真没必要太紧张
首先,并不是完全不一样,而是大部分一样小部分不一样。
其次,搞出这种事的是因为不懂日语,所以只能观形辨意。有个“赛式翻译法”就是典型。
最后,其实近年来日本人也开始这么干,把一句日语中的假名删掉,当成中文发出来。
山本我日你先人,简单易懂
yamamoto我日你先人,人家寻思压马摩托是个啥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