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蚂蚁式的杠杆,另外说下个人观点,其实我觉得福报马在大气层。

Your Friendly Satan-avatar

Your Friendly Satan

2020-10-30T10:36:06+00:00

整个这场闹剧到现在,我其实觉得
首先,对国家是好事,国家早就再开始清理不良小贷,而这件事起到了很好的反面宣传案例。一个新的政策法规,之前也许只有万分之一的人关注,现在可能多了很多倍。
其次,从某些深层次的层面,可能这不一定是对蚂蚁或者马云的一件坏事。
因为很多人下意识的觉得,这肯定要让马云少赚钱了,对他是坏事。但又有多少人想过,他真的在乎少赚这些钱么?
分三个部分解释下吧。

1、到底是逆势而为,还是顺势挨打?
国家清理不良信用贷款是早就开始的事情了。
15年的高杠杆股灾或者跟早的时期开始,让很多70-90后开始意识到贷款早就走进了个人的生活中,整个数万亿级的市场开始膨胀,不受控。
于是几年前,国家就开始清理,从担保能力最差(也就是最容易爆雷)的P2P开始到现在,已经走向了一条不可逆的规范化的个人贷款政策之路。
蚂蚁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做大,然后获得IPO的申请许可,必然是获得了国家大势的认可的。
如此明显的政策走向,普通百姓都很清楚,福报马怎么可能不清楚呢?小贷规范政策,12月前已经开始征集意见了,而这些具体条款,福报马只可能知道的更早,也很清楚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他为何要这个时候挨打?还要这么公开的挨联合部委的打?
我认为他不是在反抗什么,而是在断人的后路。

2、他断的后路是什么?是模式。
如果从最开始关注这个事情,应该知道官方渠道最开始发布马云言论信息的时候,20多分钟的视频只摘了两句核心:“银行是当铺思想,巴塞尔协议是老年人俱乐部”。
其实我觉得他的演讲里也有其他一些话挺有意思,比如“将风险控制为零就是最大的风险”。
但为啥官方要专门说这两句?因为这直指蚂蚁及其他小贷公司高杠杆漏洞的核心。
我看论坛里有不少人在科普这个,确实有点不好懂,我画个图来说试一试。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05/-7Q5-9o87K1uT3cSsg-fo.jpg.medium.jpg[/img]
图里就是能玩转这个模式的最核心部分:
抵押和证券化——用信用模式来代替传统抵押模式。
好了,现在点题如此明显,官方如此聚焦,以后就再也不会有这个模式了。
大家乖乖的交保证金,最多10倍杠杆。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蚂蚁的IPO招股书里说了:大部分贷款将是和银行合作贷款。你看有意思么?之前这么做,然后上去喷,但IPO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老老实实。


3、回到最开始,蚂蚁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他会失去IPO么?
不会,会延迟,也许会补充资料的同时补足资本金。但实际上他已经在这么做了,贷款模式也在招股书里说的很清楚,已经在调整。
他会少赚钱么?
会,一方面他的本金不足,贷款的条件一定会比以前严,另一方面,大家也对个人贷款有了更谨慎的态度。
但是,他会得到
从此,再没有能够有类似方式膨胀起来的对手。
而且他IPO成功了,手握3万亿级的经营规模入了局;3万亿是什么概念,人保集团的经营业绩也就年一万亿左右。
他入的局,是四大行和招商局的局,而且在这个局里具有个人贷款业务的话语权;挨了打,挨了骂,但大宅院让他爬进了这扇门,然后把门关了。
赚500亿和赚800亿的区别很重要么?对他来说,入局并且没有对手的话语权远比这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