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e
2020-05-13T16:22:58+00:00
最近逛泥潭,发现泥潭网友对于5G的应用和优点认识还比较模糊,于是收集了一些关于5G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下,主要内容参考自“’得道APP”上的一篇课程《前沿科技.吴军讲5G》,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得道上看看全文,个人觉得作为普通人了解5G,这个课程讲得是比较全面和通俗的。
5G绝不只是让你的手机下载速度更快而已!!!
5G很可能成为下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基石
5G绝不只是让你的手机下载速度更快而已!!!
1、5G的诞生:4G和5G的主要区别 ...
5G的诞生可以说是因为4G拥有的一个缺点,尽管从理论上讲4G的网速可以变得很快,但是,当很多人同时上网,他不仅不够快,甚至连不进去。举例来说,在一个数万人的会场中,即使每个人的4G信号是满格的,但是如果你拍一张照片想在朋友圈中分享,能否分享成功,全靠运气。这是因为4G的网络传输是要通过基站通信的,若一个基站能够覆盖半径一公里的范围,通常这一公里范围内的人不会同时上网,因此分给每个上网的人的带宽的足够用的,但是当大家都要发照片时,总的传输率超过了信道的总带宽,根据香农第二定律,出错率是100%,大家都传递不了信息。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种自然的想法就是增加带宽,但是,虽然在4G上增加2~3倍带宽并非难事,但如果想增加1~2个数量级就不行了。这是因为,在4G基础上,大幅度增加带宽一方面需要增加基站功率,这将导致基站附近电磁辐射太强导致不安全,另一方面需要增加通信频率,但无线电波频率越高,越过障碍的能力就越差,因此在城市高楼会严重影响通信。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提高频率的同时,把基站建得非常密,这样在你的附近有基站,通信传输就不会被建筑物所阻拦。这就是5G概念被提出的源头。4G的方案是在1公里的范围建一个基站,负责方圆一公里的通信,而5G则是在1百米范围建设一个基站(当前的方案是基站平均距离200~300米左右),负责1百米范围内的通信。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种自然的想法就是增加带宽,但是,虽然在4G上增加2~3倍带宽并非难事,但如果想增加1~2个数量级就不行了。这是因为,在4G基础上,大幅度增加带宽一方面需要增加基站功率,这将导致基站附近电磁辐射太强导致不安全,另一方面需要增加通信频率,但无线电波频率越高,越过障碍的能力就越差,因此在城市高楼会严重影响通信。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提高频率的同时,把基站建得非常密,这样在你的附近有基站,通信传输就不会被建筑物所阻拦。这就是5G概念被提出的源头。4G的方案是在1公里的范围建一个基站,负责方圆一公里的通信,而5G则是在1百米范围建设一个基站(当前的方案是基站平均距离200~300米左右),负责1百米范围内的通信。
2、5G比4G的好处 ...
既然5G与4G在方案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基站的数量和覆盖范围,那么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1)范围内分享带宽的人少了,每个人可以分得的带宽增加了。一个5G基站可以提供和4G基站一样的带宽,方圆一公里范围内的人口是1万人,方圆百米范围内就会下降到100人,这样每个人可以分到的带宽就可以增加100倍。
(2)由于基站的通信范围可以从1公里减少到100米,则基站功率可以降低2个数量级,这样,在基站周围电磁辐射也会大大降低,我们的生活环境反而变得安全了。
(3)由于基站密度提高,通信传输被建筑物阻拦的几率降低,就可以使用更高的通信频率,同样也就提高了带宽。
(1)范围内分享带宽的人少了,每个人可以分得的带宽增加了。一个5G基站可以提供和4G基站一样的带宽,方圆一公里范围内的人口是1万人,方圆百米范围内就会下降到100人,这样每个人可以分到的带宽就可以增加100倍。
(2)由于基站的通信范围可以从1公里减少到100米,则基站功率可以降低2个数量级,这样,在基站周围电磁辐射也会大大降低,我们的生活环境反而变得安全了。
(3)由于基站密度提高,通信传输被建筑物阻拦的几率降低,就可以使用更高的通信频率,同样也就提高了带宽。
3、5G不是伪需求 ...
5G相比4G最大的不同就是单位范围内带宽的提升(即单位范围内可连接通信的设备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有很多人可能会说,要那么多带宽干嘛,平时我又用不到?很显然,在当前时代,必须要5G才能解决的场景并不常见。但是,一项技术是不是伪需求并不是由当前的用途决定的。5G被提出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就是物联网(IOT)。当前的物联网设备,要么是通过蓝牙和你相连后再上网,要么是通过家里的WI-FI联网,总之不能直接联网。今天的智能手表,离开了手机就难以通行,家里的监控摄像头,离开了WI-FI就不工作。而蓝牙、WI-FI、移动通信,这其实是不同的系统,当前的做法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而5G的实施为物联网提供了新的基础,即所有的设备都可以在5G网络中独立存在,且通过设计新的网络标准,让海量的设备同时上网,使万物互联变得名副其实。因此,从5G发展的必要性看,它其实是互联网发展的需求,当所有的东西都要上网通信后,就必然需要5G。而到了5G后,网速提高1至2个数量级,这样不仅IOT使用足够了,对于大多数人家,其实也就不在需要拉宽带,装WI-FI了,这样,互联网和通信网络的融合和统一也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4、5G的市场前景 ...
从上面描述的万物互联的场景可以看出,5G的出现对于互联网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它不只是一个市场,而是一个时代。第一代互联网时代是PC电脑,整体规模只有大约10亿台联网设备,2011年是全世界PC机出货量最高的一年,大约3.65亿台,之后一直下滑。第二代互联网时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规模大约是30多亿部手机,2017年的下半年到2018年的上半年,出货高峰到达高峰,2018年全世界智能手机出货量大约是14.4亿部。而5G很可能引领第三代互联网时代,也就是万物互联的时代,而从上网的IOT设备数量来看,有保守估计是500亿个设备,当然这些设备有大有小,小的如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大的如智能汽车,工厂设备,据估计到2030年,5G和IOT的市场规模可以在今天互联网和电信市场的基础上翻一番,也就是达到8万亿美元以上,或者说,造就一个4万亿美元的新市场。
5、华为与5G ...
每一次时代的变革都会引起一轮头部企业的洗牌,许多公司会因此受益,许多会因此淘汰。遗憾的是,在上两个时代,中国并没有出现好的选手,甚至连上台比赛的资格都没有。第一代互联网时代是微软和英特尔的时代,无论你是什么牌子的电脑,都必须使用他们的操作系统和处理器;第二代互联网是是Google和ARM的时代,一个拥有绝大多数手机的操作系统—安卓,一个提供了几乎所有手机处理器的设计方案。而Ggoole一家企业占了互联网收入的30%。第三代互联网时代,华为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参与竞争的选手。一方面,华为拥有不少5G专利。另一方面,IOT还没有一个统一成熟的操作系统,无论是华为的鸿蒙还是Google的Fuchsia都还不够合格,但至少华为已经站在了赛道上,而国内很多企业还不够有站在起点的资格。
6、5G标准争的是什么 ...
每一代通信都要有通信的标准,5G也是如此。5G的设想最早是2008年由美国提出,2012年前后各国正式开始讨论5G标准。主管制定标准的机构叫做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今天世界上主要的通信厂家,包括中国的华为等企业,都在其中。标准的制定不是由某一家说了算,涉及技术、利益等多个方面。通常、参与者各自提供自己的想法,大家讨论、修改、形成共同意见。3GPP会在某一个阶段,冻结所有需求,然后发布一个版本,叫做一个Release,中文通常把它简写成R。关于5G的标准,在2018年底,确定了第15版,这个版本经过了78次开会,无数次讨论还价和妥协。在R15中,参与者确定了几大原则,有兴趣的可自行上网查阅,这里主要说明的是,当前的方案并不是最终方案,标准中很多细节都没有确定,5G的国际标准原计划是2020年3月才最终确认,现在由于疫情等原因还没有正式消息。也就是说目前无论是中国、美国还是韩国(只有这三个国家是真正决定建设5G的),目前的建设其实都是在抢跑,依靠自身的资金实力,在国际标准还没正式发布前,提前建设并运行,这样当别人还是纸上时,有实力的国家已经做足了试验,也就提高了在国际标准制定时的话语权。当然,这种做法有成本风险,但是,以中国目前的实力,是能够承担这个风险的。而美国在这个时候不断打压华为等中国通信公司,未尝不存着拖延时间的想法。为什么要争这个标准,最直接的利益就是,无论是华为还是高通,在5G上都拥有很多可以用到的技术专利,而通过制定国际标准,可以让标准中的很多方案必须用到它的技术,这不仅是一家公司是否能躺着挣钱,更是一个国家未来在5G应用发展上话语权的竞争。而对中国而言,拥有一家处于世界领先的科技公司,是梦寐以求的事情
5G很可能成为下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