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oqwe
2021-06-17T11:12:37+00:00
钟利时博士在《授时与经度》(1655年第二版)一书中写到:“如果给我一支天下无敌的舰队,我最想进攻的国家是英国,最想占领的地方是格林尼治村。”
然而同样,钟博士也告诉我们,纬度是可以天然确定的,而经度却只能人为地划分。既然如此,当初太白天文台草创,钟博士为什么不以太白天文钟的处所确定本初子午线呢?钟博士自己有过虎头村“海拔低、多台风、多雨,不是一个理想的天文台台址”的说法,但凭着钟博士自身渊博的知识和当今技术的积累,确定本初子午线成了一个基础的天文学问题。再说,两京光复之后,钟博士领衔创建的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台,也不能成为本初子午线的所在吗?而非要确定在万里之外、名不见经传的小村格林尼治?更匪夷所思的是,太白天文台草创于1632年,《授时与经度》初版于1645年,格林尼治天文台却建立于1675年,由英国人直接建造在钟博士所确定的本初子午线上,将钟博士的心血据为己有(或者说钟博士平白赠送给了英国人)。虎头村观测条件再怎么不好,起码有天文台,有太白大学,不是远胜于当时一片荒烟蔓草的格林尼治吗?
《授时与经度》三版时,由真理办公室审定,删去了格林尼治的相关章节,公开说法是收录了假设性的语句,有损钟博士爱好和平、文明的形象,也有损宋英两国人民的友谊。然而根据对比,我发现删掉的内容远不止这些,这也使得我一直无法理解钟博士的本意所在,更难理解的是,钟博士远在澳洲时,就已经预先定下了编制经纬的大纲(但是根据公开的资料,直至两京光复之前,钟博士从未涉足西洋,更没去过格林尼治)。
作为一个天文学爱好者,我一直敬仰钟博士,绝对没有半点质疑的意思。我年轻的时候,也旁听过一次钟小英先生的授课。当时,她以耄耋之年,仍然精神矍铄,坚持言传身教,为钟博士的学术传承发扬、为元老院和大宋的未来培养栋梁,令人动容。
以上是我的一点小小的疑惑,希望有人解答。
然而同样,钟博士也告诉我们,纬度是可以天然确定的,而经度却只能人为地划分。既然如此,当初太白天文台草创,钟博士为什么不以太白天文钟的处所确定本初子午线呢?钟博士自己有过虎头村“海拔低、多台风、多雨,不是一个理想的天文台台址”的说法,但凭着钟博士自身渊博的知识和当今技术的积累,确定本初子午线成了一个基础的天文学问题。再说,两京光复之后,钟博士领衔创建的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台,也不能成为本初子午线的所在吗?而非要确定在万里之外、名不见经传的小村格林尼治?更匪夷所思的是,太白天文台草创于1632年,《授时与经度》初版于1645年,格林尼治天文台却建立于1675年,由英国人直接建造在钟博士所确定的本初子午线上,将钟博士的心血据为己有(或者说钟博士平白赠送给了英国人)。虎头村观测条件再怎么不好,起码有天文台,有太白大学,不是远胜于当时一片荒烟蔓草的格林尼治吗?
《授时与经度》三版时,由真理办公室审定,删去了格林尼治的相关章节,公开说法是收录了假设性的语句,有损钟博士爱好和平、文明的形象,也有损宋英两国人民的友谊。然而根据对比,我发现删掉的内容远不止这些,这也使得我一直无法理解钟博士的本意所在,更难理解的是,钟博士远在澳洲时,就已经预先定下了编制经纬的大纲(但是根据公开的资料,直至两京光复之前,钟博士从未涉足西洋,更没去过格林尼治)。
作为一个天文学爱好者,我一直敬仰钟博士,绝对没有半点质疑的意思。我年轻的时候,也旁听过一次钟小英先生的授课。当时,她以耄耋之年,仍然精神矍铄,坚持言传身教,为钟博士的学术传承发扬、为元老院和大宋的未来培养栋梁,令人动容。
以上是我的一点小小的疑惑,希望有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