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部分,大多都用得上好吗,这兵法是思维方法,不是具体操作。。
人家是军事哲学
随便抓一句“善战者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这一段就可以论证朱可夫有多了不起了
这有问题吗?基础的那些理论和思路,和时代没关系的。
这点好比初等代数几何已经是数千年前的东西了,不也一样大多数地方能用莫。
[quote][tid=25195123]Topic[/tid] Post by [uid=62289022]金色六翼[/uid] (2021-01-20 17:03):
有没有大佬说下?[/quote]建议最好还是读一下孙子兵法再来讨论。我百度一下帮你贴上一段。
孙子兵法·计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你自己买本看看不就行了吗?
就算真穷的没有钱买你上网也可以找到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不管是什么年代的战争中情报一直都很重要吧
这是给你提供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指导思想,要学会因地制宜,活学活用
战略永不过时
围魏救赵,围点打援这些大战略什么时候会过时?
《孙子兵法·谋攻篇》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辕辊,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瘭,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