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应该增强工具性,降低艺术性

╲⎝⧹FilthyCasual⧸⎠╱-avatar

╲⎝⧹FilthyCasual⧸⎠╱

2022-04-24T09:43:59+00:00

如果说数学可以细分成代数、分析、拓扑、统计学等多个领域,其中有很多知识99%的人一辈子也用不上
那么语文也同样可以分成修辞学、文学、翻译学、写作等多个领域,如果说减少英语课时是因为英语没用,那么增加语文课时就应该加到有用的部分去。例如着重培养学生用言语清晰准确简洁表达自己思想、辨析他人或权威机构言论中的逻辑错误、撰写各种场景中所需要的沟通文段等用的上的能力
….-avatar

….

不如把语文考试标准化客观题化
XuanCheng-avatar

XuanCheng

最该教的逻辑学我们好像一直都没有
・❥・chō ・❥・-avatar

・❥・chō ・❥・

中文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艺术性啊
╲⎝⧹FilthyCasual⧸⎠╱-avatar

╲⎝⧹FilthyCasual⧸⎠╱

[s:ac:吻]大家看好了哦,一楼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缺乏语文工具性教学的例子,看帖不看内容就提取关键词然后随便回复,宛如一个机器人
Sanchez-avatar

Sanchez

让点正常人来改教材吧,温儒敏有多远滚多远,至少要在一线教过书再来编教材吧
BigDaddyMike-avatar

BigDaddyMike

修辞学啥的只会让你把本来清楚的话讲不清楚,参考汉弗莱[s:ac:哭笑]
能满足你的要求的应该是逻辑学
Simang-avatar

Simang

很多人把语文错误的理解为简单的交流沟通工具,这不是语文这是汉语普通话,语文是综合性超强的学科,她包含了很多内容。
那些把语文和英语化等号的人真怀疑是否上过学
Park-avatar

Park

连本民族语言都作为工具来教学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放七十年前你说强调工具性降低艺术性还可以理解,现在你说这个,中国是朝不保夕了咋地?
kumaa-avatar

kumaa

Reply to [pid=605670569,31621104,1]Reply[/pid] Post by [uid=60642400]玉米高又高[/uid] (2022-04-24 17:57)

既然这么复杂那就更应该拆开细说,而不是学了好像又没学。
Jgebs-avatar

Jgebs

[quote][pid=605672063,31621104,1]Reply[/pid] Post by [uid=27004455]seohee219[/uid] (2022-04-24 18:03):

最该教的逻辑学我们好像一直都没有[/quote]确实很奇怪
我发现面向低龄的培训机构的课外辅导都有教很基础的逻辑学
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正规教材里却没有
wotr-avatar

wotr

可惜就算教育部有一天真的知道怎么改
下面的教师都不会教....

我怎么感觉语文老师混子太多了
是不是小学重背诵
初中重语法
高中讲逻辑判断

这样比较好
abbytapple-avatar

abbytapple

其实各方面都是需要的,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你所谓的艺术性,都有意义,整个意义不只是应用,还包括审美,包括塑造民族认同,等等。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整个搞语文教育的人,从顶层设计课纲的,到具体编写教材的,到考核评价教师的,再到各地管理教学工作和教学科研的,最后到一线教师,有一个算一个,都严重缺乏基本的自然科学素养和常识。

这就造成了语文这门学科的底层逻辑和其他学科是完全矛盾的,造成很多语文教学的内容就很诡异。
Mahamies-avatar

Mahamies

艺术性没有生活体会不了啊

高中学沁园春雪,会背会默就完了,历史背景联系到一起也不懂啊
Mahamies-avatar

Mahamies

另外逻辑学 包括一部分语文的修辞,和数学的集合论
这俩都是高一一开学的内容

语文数学中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工具,都是隐藏的屠龙刀
Yumi-avatar

Yumi

经验学科的惯性太强了。
kanewA-avatar

kanewA

主要是中学阶段并不是以教育为目的的,而是以高考选拔为目的的。
如果你教实用性的东西,对提高全民语文素质是有帮助,但是大家都学会了怎么考试?
[s:ac:哭笑]
人均140+?那么就很难把排名梯度区分开。考的难了,整个教学面向的又是更有实操难度+深度的考题。那么其实也不是很实用。
既然目的就不是让人学东西,你说那些实用性的内容只能是个人自己领悟学习了。
[s:ac:哭笑]
ZupaSnipaSK-avatar

ZupaSnipaSK

其实就是逻辑性,既不能清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也无法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

我中学语文一直不好,一直到高中有一章专门说语法单位才开窍,词、词组、句子、句群、段落、文章,大致这么个结构吧,也就是说一个句子可以分成几个词组,然后主谓宾再一排查,就能搞清楚这句子里每个词组的作用是什么,想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哪些是核心意思,哪些是修辞手法,然后上升到句群和段落,就是一个段落它分成几个句群,那么显然就是这个段落里面分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了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递进还是并列,这样几个句群意思搞明白了,这个段落要表达的也就明白了,然后还能想一下,为什么这几个句群要组成一个段落,而不是自己单独成为段落,说明它们有共性。

总之,从那时候开始,我看文章算是能看明白了,而这语法,其实和数学差不多,讲究逻辑,这也是很多老师说的,到了高中,逻辑更重要,男孩子开始发力,包括之前一直是女生强项的语文和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