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内容] 在某购物网站买到假货,决定起诉,想听听大家建议以及分享心得

TSB Spectre-avatar

TSB Spectre

2024-07-29T09:12:56+00:00

首次在nga发贴,以前都是提问些游戏问题或者看别人讲。突然手痒,分享欲控制不住了
  • 起因:因为宿舍空调太猛吹的,每天早上起来都会觉得头疼, 2024年6月9月,我决定在网上买个睡帽。原本已经确定要买某工厂的帽子了,结果突然看到另一家店卖款式相似但是宣传为纯棉的帽子,果断退货换这个纯棉的帽子。但是我的朴素法感告诉我,卖家也许会使用一些误导性的描述 (之前就看过买个rtx3060显卡结果rtx是品牌名哭笑) 。于是我向卖家确认是不是纯棉材质,结果卖家回复主要材质是棉 (这tm果然和我想得没错哭笑) ,于是我再次确认,主要材质以外还添加了什么,最后卖家回复是棉的(还是不说是不是纯棉是吧)。为了以防万一防止之后扯皮,我又补了句“纯棉而不是主要材质是棉对吧,那我拍了”。
  • 发现消费欺诈:2024年7月4日,早上醒来手欠翻开了帽子,看到了里面的标签,说是纯棉,结果标签标着35%cotton。哪怕主要材质是棉,你棉的含量也要过半数吧,这就35%是什么鬼。立刻找到卖家对线,结果先是说超出售后期,然后又说因为不影响使用愿意补偿5元(5元,你知道消费欺诈要赔至少500吗反对)。
    眼看沟通无果,于是又联系平台客服,平台说要我直接接受卖家的方案就可以了,我直接咦咦咦,就算不按《消保法》至少500元的赔偿,平台商品详情页和订单页都写着假一赔四,卖家都承认自己售假了(虚假宣传?),结果你还站卖家那边?假货这么猖獗,和平台不作为有脱不开的关系,我这卖家都承认虚假宣传结果就给退5元;对于那些没有这么明显造假的卖家,我们消费者到底该怎么举证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呢?连平台自己承诺的事项都不愿意履行(平台甚至赔完钱后还可以找卖家追偿却依然不愿意支持消费者假一赔四)。于是决定起诉(实际上发现商家售假就决定告了,但原本只想告商家,现在决定带上平台)。
TSB Spectre-avatar

TSB Spectre

向杭州互联网法院起诉
查了有关消费者保护的法条,《消保法》第55条规定了销售者有欺诈行为的可以主张至少500的损失,第44条规定了购物平台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利用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1. 立案第一步,选择案由。打开杭州互联网法院官网,立案第一件事就是选择案由,到底选择什么案由起诉,究竟是告合同违约还是侵权。如果选择告侵权纠纷的话,则我需要举证卖家的销售行为造成了我的身体或者财产上的损失,如果是选择告买卖合同违约的话,则只需要举证证明卖家存在欺诈行为即可。考虑到这两个案由均有《消保法》第55条作为裁判依据的现实案例,为了减少我的举证负担,我决定选择买卖合同这一案由。
    2.如何让平台承担责任。正如《消保法》第44条所规定的,要想让平台也承担责任,必须证明平台明知或应知销售者利用平台侵害消费者权益而为采取必要措施。则我们需要证明(1)平台知道销售者利用平台售假(2)平台没有采取必要措施。(1)如何证明平台知道售假。为了让平台知道售假行为,我又一次联系了平台客服,向平台出示了相关聊天记录,表明卖家确实承认了自己销售的商品并非纯棉材质,而商品详情页确实宣传为纯棉商品。平台客服表示从我联系平台时起,平台就一直可以看到我与卖家的聊天记录。这不就表明卖家已经知道销售者利用平台售假(或虚假宣传)了吗?(2)如何证明平台未采取必要措施。要想证明未采取必要措施,首先应当界定什么是必要措施。我的思路是去平台自己制定的各种规则里找,如果平台自己都说了应当对违规用户做出哪些处罚,那这些处罚应当是平台自己所认为的必要措施,也就省去了我证明何为必要措施的麻烦。在平台的《xx(平台名)市场管理规范》第三条明确规定了对售假商家的处罚措施,然而截止到现在,平台并未告知我,且我也无法知悉平台对违规销售者做出过任何处罚,相关商品仍在正常销售。以上,我认为足够证明卖家的售假行为。
  • 存在的问题:一些问题在我第一次向杭州互联网法院立案时没有考虑到,事后觉得确实是问题的问题。
  1. 案由选择。如果以买卖合同纠纷作为案由,那平台不是本案的当事人,难以作为被告。因为买卖合同是卖家和买家签订的,是消费者从销售者那里购买商品,平台只是提供了一个媒介,不是买卖合同中的某一方,所以难以作为被告。其实立案的时候就发现这件事了,只不过因为检索案例的时候发现即使用“买卖合同纠纷”这个案由,也有法院受理了平台作为被告的案例。
  2. 杭州互联网法院的坑——案件当事人。杭州互联网法院比较方便的是,如果你用购物平台账户登录,则可以自动填写相关订单中的商家信息,不用你去证明被告和本案的关系了。但如果你在填写案由的时候平台选择的是“淘宝”、“天猫”、“京东”等特定平台,又选择了信息网络买卖合同这一案由,则只能将商家/卖家/销售者作为被告,不能将平台作为被告。而根据法院管辖的规定(能否在这个法院立案),只能在合同履行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立案,这也就是说,如果选择买卖合同纠纷作为案由—>只能选择卖家作为被告—>只能在卖家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如果卖家不在杭州则杭州互联网法院没有管辖权,无法立案。
  3. 购物平台的坑——管辖法院。之所以在杭州互联网法院立案还因为平台的用户协议,协议约定用户同意在平台发生的纠纷由杭州互联网法院管辖。当时由于忌惮该约定(约定管辖优先于法定管辖),所以没有在合同履行地或侵权行为发生地法院立案。但实际上,根据最高法有关判例以及法院网的文章,此种约定属于格式条款,平台没有尽到合理的提示说明义务、排除了用户的权利、且买卖合同当事人不包括平台而被排除适用,同时如果是侵权纠纷案由适用该条款有架空侵权纠纷管辖权规定的嫌疑,很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相关案例也证明确实如此)。因此完全可以由合同履行地也就是收货地址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也因此,杭州互联网法院没有受理我的起诉,因为(1)本案当事人(卖家)不在杭州,法院没有管辖权;(2)平台不是买卖合同当事人,不是适格被告。因此我最终决定转战北京互联网法院,并以侵权纠纷作为案由,这样可以同时将平台和卖家一起作为被告。
nicoo-avatar

nicoo

你这么介意材质为什么6月9号买的7月4号才看材质?
TSB Spectre-avatar

TSB Spectre

+ by [萱] (undefined)

你这么介意材质为什么6月9号买的7月4号才看材质?

是7月4号才发现标签,他标签在帽子里边,我那天把帽子翻过来才发现。而且他标签不符合法律规定
TSB Spectre-avatar

TSB Spectre

+ by [萱] (undefined)

你这么介意材质为什么6月9号买的7月4号才看材质?

我现在去北京互联网法院了,他除了成分造假,标签也不符合国家标准
Plush-avatar

Plush

给空调罩上
TSB Spectre-avatar

TSB Spectre

+ by [quennacindy] (undefined)

给空调罩上

宿舍共用的,罩上不得杀了我
Plush-avatar

Plush

避免空调的风直接吹人的
不记得叫什么了

是给空调下面,弄个半罩好像是

其实找块雨布,拿胶带一沾也行
只要不是直接对着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