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nited
2021-01-31T23:02:39+00:00
+预警:长文预警,多图预警。个人考据,欢迎讨论。主要内容为王猛396年12月至次年灭燕经过,以军事为主。多图。疆域图来源历史地图网。地形图为笔者爬梳史料整理,参考文献见文末。
黑体为史料/论文。如果你对史料不感兴趣只是想看我扯淡可以不看。由于本文时间线采取《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四》,故引述自《资治通鉴》的文献不会注明来源。其余在文末注出。
不要被预警骗了,正文内容很贫。
版本更新:修复了图片不能看的bug
2.10更新:见20L
前情提要:
公元369年:
(燕)又遣散骑侍郎乐嵩请救于秦,许赂以虎牢以西之地。
东晋桓温大军压境,前燕瑟瑟发抖,向它的好邻居前秦求助,此时的前燕并不知道他的好邻居也想来揍他一顿。
此时的前秦内部,对于要不要救这个倒霉邻居也很纠结。以前呐,前秦也让桓温揍过一次,前燕在旁边看戏,而且当时前燕的国力整体上还是强出前秦很多的。前秦的一把手苻坚就觉得,别人打我你不来,你挨揍了拉我垫背,坑爹呢,不去![s:ac:怒]
但是前秦的二把手是个明白人。
王猛密言于坚曰:“燕虽强大,慕容评非温敌也。若温举山东,进屯洛邑,收幽、冀之兵,引并、豫之粟,观兵崤、渑,则陛下大事去矣。”
前秦的二把手叫王猛。他说,虽然前燕是个sb,绝对打不过桓温,但是放任他sb,等桓温干翻他过来收拾完我们,就轮到我们SB了。
这段话首先引出了本文的另一个主角:慕容评。这个人是前燕太宰,国防政治一把抓。如果说有一个好的领导可以达到成功的一半,那么前燕就在慕容评的带领下光荣地达到了成功的负一半。
其次,它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前燕的几个战略要地: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09/-7Q8ftt-d421ZeT3cSn0-ja.jpg.thumb.jpg[/img]
记不住没关系,我们后面还会看到这张图很多次……你只需要记住:邺城,是前燕的首都,晋阳和上党是两座门牙塔,拔了这局翻盘就难了。
苻坚一听,好像是有那么点道理,于是:
八月,遣将军苟池、洛州刺史邓羌帅步骑二万以救燕,出自洛阳,军至颍川。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09/-7Q8ftt-ek2oK2aT1kShl-av.jpg.thumb.jpg[/img]
燕是要救的,但是你会发现前秦这帮人稍微绕了点路,顺便薅了点洛阳的情报。
这点情报,就像二渡赤水时留在岸边为四渡准备的渡船一样,成了前燕雪崩时第一片勇闯天涯的雪花。
公元369年12月:
简而言之,桓温因为这次北伐时nt的后勤举措和另一个叫慕容垂的同学的英勇表现退兵了。前面许诺给前秦割让洛阳的慕容评决定反悔。
前秦一看,这可真是太……好了。
正愁没机会开团,你ad自己上来送,这不打还是人?
初,燕人许割虎牢以西赂秦。晋兵既退,燕人悔之……秦王坚大怒,遣辅国将军王猛、建威将军梁成、洛州刺史邓羌帅步骑三万伐燕。十二月,进攻洛阳。
一场六万人击败三四十万人的灭国之战,就此拉开帷幕。
正文:
行军总览: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09/-7Q8fts-g2oyZoT3cSth-k7.jpg.thumb.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09/-7Qso4h-k37lZeT3cSn0-ja.jpg.thumb.jpg[/img]
叙述开始前我们先看一下总行军路线,进行一下整体把握。 没什么用,但是这个图我都做了就给个面子看一眼吧。
为刚才的刺探情报
我们的故事从开始
·攻洛阳
公元370年:
一月:
秦王猛遗燕荆州刺史武威王筑书曰:“国家今已塞成皋之险,杜盟津之路,大驾虎旅百万,自轵关取鄴都,金墉穷戍,外无救援,城下之师,将军所监,岂三百弊卒所能支也!”筑惧,以洛阳降,猛陈师受之。燕卫大将军乐安王臧城新乐,破秦兵于石门,执秦将杨猛。
乍一看下,这一段好像非常魔幻现实主义。给人一种王景略凭借高超的吓人手段虎旅百万给慕容筑吓懵了的感觉。而且洛阳那么重要慕容评你是常凯申吗怎么都不带救的?
首先是王猛提到的几个地名:
虎牢关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09/-7Qbvrr-a4x9K1kT1kSfv-f1.jpg.thumb_s.jpg[/img]
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
轵关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09/-7Qbvrk-8ok6KvT1kSez-di.jpg.thumb.jpg[/img]
轵关,位于河南济源城西22公里处的封门口村东
盟津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09/-7Qbvro-lbiyK1kT3cSjp-eg.jpg.thumb_s.jpg[/img]
即孟津渡口。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是在河心沙洲,还有一个说法是在河南岸。虽然我标在了这里,但是我只是采用了相对比较好找的说法罢了。
放这几张主要是给大家感受一下这个地势的险要。通俗点来说,你看这里又是河谷又是山地,又有山又有水的,水运便利,后勤补给有保证。很容易打伏击战,而且因为还有个渡河的问题,可以说是进攻方的噩梦。
当我们把它们和洛阳放在同一张图上的时候: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09/-7Qbvrn-1746ZdT3cSsg-ed.jpg.thumb.jpg[/img]
洛阳南枕伊阙,再南遥峙熊耳、少室诸山;西控崤、函之险;东扼虎牢、黑石等关。
?有没搞错?慕容筑你tmd坐拥天时地利人和你怎么就投了呢?
这个问题,司马温公没有给出答案。但是我们的房玄龄巨巨进行了解答:
暐遣其将慕容臧率精卒十万,将解筑围。猛使梁成等以精锐万人卷甲赴之,大破臧于荥阳。[1]
俄而坚遣其将王猛率众伐,攻慕容筑于金墉。遣慕容臧率众救之。臧次荥 阳,猛部将梁成、洛州刺史邓羌与臧战于石门,臧师败绩,死者万余,遂相持于石 门。筑以救兵不至,以金墉降于猛。梁成又败慕容臧,斩首三千余级,获其将军杨 璩,臧遂城新乐而还。[2]
这是晋书的记载。
整理时间线如下:王猛攻打金墉(慕容筑)→慕容臧来救人→慕容臧到荥阳→梁成、邓羌在石门与慕容臧大战,打败慕容臧→慕容臧与梁成邓羌在石门战略僵持→慕容筑等不来救兵→王猛给慕容筑写信→慕容筑投降→慕容臧又被梁成击败→慕容臧后撤至新乐→慕容臧在新乐击败杨猛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09/-7Qbvrl-cocvZdT3cSsg-ed.jpg.thumb_s.jpg[/img]
石门
此处有图,传不上来。
石门是古汴河入黄河的河口
因为各种乱改道找得我很是头苦,参考文献《关于汴河源流和汴口的几个问题》徐海亮 可自行搜索
F:王公呐!您就带着三万人就跑去打洛阳城了,您是头很铁很自信,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捏?1[s:ac:羡慕]
Q:这个啊,就要说到古代攻城战和近现代战争的一个不同了。[s:a2:jojo立3]古时候的那些城池捏,其实都没有现在的这么大,加上五胡十六国时期攻城手段其实很有限,无论你带了多少部队,同时能发起攻城的人数是恒定不变的,带得人太多反而会空耗粮草。君不见孙十万还在合肥城头挂着呢。当然三万人真的有、夸张,王景略宁头是真滴铁。
那么为什么他头这么铁呢?
洛阳西北军防重地,城小,但十分坚固。[5]
十六国时期洛阳城荒残,金墉城遂成为戍守攻战要地。[6]
事实上当时洛阳城已经凋敝,虽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仍然认为慕容筑是在洛阳被围,但结合史实我认为房玄龄在晋书中给出的版本更为可信,也能与王猛写的书信相互呼应。即慕容筑当时是在戍守金墉。
故当时:
1.从慕容评的视角来看,洛阳萎缩为小小的金墉,战略地位下降
2.秦燕之前就约定割虎牢关以西给前秦
所以从慕容评的角度来看,他当时的防守态度并不积极。他认为一个小小的本来就被割让出去的金墉城不值得他投入大量兵力去解围。对于慕容评来说慕容臧能救则救,不能救其实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损失。慕容筑作为金墉守军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人家来支援就是意思意思装装样子,实际上并不会出多少力。故而在看到慕容臧军败后,收到王景略书信决定投降。
慕容评是这么想的,但洛阳对前秦的战略意义很大。第一洛阳交通便利,有许多水运航道,缩短了后勤供给的距离,对前秦进一步讨伐邺城和并州有重要意义。第二,洛阳本来就易守难攻,相当于在燕国心脏位置的一根钉子,王猛不是慕容筑,一旦前线不利,退守洛阳也是能守住的。
但是等等,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啊?这洛阳不是很重要嘛,王景略带三万人装b装nm呢?[s:ac:怒]
乐安王臧进屯荥阳,王猛遣建威将军梁成、洛州刺史邓羌击走之;留羌镇金墉,以辅国司马桓寅为弘农太守,代羌戍陕城而还。
筑惧而请降, 猛陈师以受之,留邓羌镇金墉,猛振旅而归。[1]
这就要结合上下文了。
前情提要:慕容评这弟兄把洛阳割让了。坚头可生气了,王猛带兵过来是因为这个。
一点提示:玩战术的心都tmd脏。[s:ac:哭笑]
后文提示:打完洛阳王猛带着部队回家了[s:ac:抠鼻]
王猛这么做是为了麻痹慕容评,让他以为自己出兵的战略目的就只是为了打下洛阳城。带三万人打洛阳都显得捉襟见肘,更不要说远去伐燕了。苻坚当时大怒,可最后实际拿出来的兵力只有这么点,打完洛阳不但没有更进一步追击败军之将慕容臧,反而留下部分守军之后撤兵了。加上苻坚那个仁厚的人设[而慕容评忽视了苻坚的车骑将军并没有这个人设],种种迹象让慕容评以为前秦只不过是惦记他没有按盟约交出去的洛阳,而并不敢有真的和他动手的想法。
从后文慕容评对自己的盲目自信可以看出王猛这一出心理战玩得相当成功。
补充说明为什么他自己跑了还把邓羌留下了:因为洛阳真的很重要,开什么玩笑,拿到了你慕容评还想拿回去嘛?[s:ac:哭笑]
王景略先下一城,三大战略目标1/3,拿下洛阳。
[1]《晋书·载记十三》(苻坚载记)
[2]《晋书·载记十一》(慕容暐载记)
[3]《十六国春秋别传·前燕录》
[4]《十六国春秋别传·前秦录》
[5]《前秦史》蒋福亚
[6]《洛阳伽蓝记》肖荣译注本注释
——tbc——
黑体为史料/论文。如果你对史料不感兴趣只是想看我扯淡可以不看。由于本文时间线采取《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四》,故引述自《资治通鉴》的文献不会注明来源。其余在文末注出。
不要被预警骗了,正文内容很贫。
版本更新:修复了图片不能看的bug
2.10更新:见20L
前情提要:
公元369年:
(燕)又遣散骑侍郎乐嵩请救于秦,许赂以虎牢以西之地。
东晋桓温大军压境,前燕瑟瑟发抖,向它的好邻居前秦求助,此时的前燕并不知道他的好邻居也想来揍他一顿。
此时的前秦内部,对于要不要救这个倒霉邻居也很纠结。以前呐,前秦也让桓温揍过一次,前燕在旁边看戏,而且当时前燕的国力整体上还是强出前秦很多的。前秦的一把手苻坚就觉得,别人打我你不来,你挨揍了拉我垫背,坑爹呢,不去![s:ac:怒]
但是前秦的二把手是个明白人。
王猛密言于坚曰:“燕虽强大,慕容评非温敌也。若温举山东,进屯洛邑,收幽、冀之兵,引并、豫之粟,观兵崤、渑,则陛下大事去矣。”
前秦的二把手叫王猛。他说,虽然前燕是个sb,绝对打不过桓温,但是放任他sb,等桓温干翻他过来收拾完我们,就轮到我们SB了。
这段话首先引出了本文的另一个主角:慕容评。这个人是前燕太宰,国防政治一把抓。如果说有一个好的领导可以达到成功的一半,那么前燕就在慕容评的带领下光荣地达到了成功的负一半。
其次,它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前燕的几个战略要地: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09/-7Q8ftt-d421ZeT3cSn0-ja.jpg.thumb.jpg[/img]
记不住没关系,我们后面还会看到这张图很多次……你只需要记住:邺城,是前燕的首都,晋阳和上党是两座门牙塔,拔了这局翻盘就难了。
苻坚一听,好像是有那么点道理,于是:
八月,遣将军苟池、洛州刺史邓羌帅步骑二万以救燕,出自洛阳,军至颍川。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09/-7Q8ftt-ek2oK2aT1kShl-av.jpg.thumb.jpg[/img]
燕是要救的,但是你会发现前秦这帮人稍微绕了点路,顺便薅了点洛阳的情报。
这点情报,就像二渡赤水时留在岸边为四渡准备的渡船一样,成了前燕雪崩时第一片勇闯天涯的雪花。
公元369年12月:
简而言之,桓温因为这次北伐时nt的后勤举措和另一个叫慕容垂的同学的英勇表现退兵了。前面许诺给前秦割让洛阳的慕容评决定反悔。
前秦一看,这可真是太……好了。
正愁没机会开团,你ad自己上来送,这不打还是人?
初,燕人许割虎牢以西赂秦。晋兵既退,燕人悔之……秦王坚大怒,遣辅国将军王猛、建威将军梁成、洛州刺史邓羌帅步骑三万伐燕。十二月,进攻洛阳。
一场六万人击败三四十万人的灭国之战,就此拉开帷幕。
正文:
行军总览: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09/-7Q8fts-g2oyZoT3cSth-k7.jpg.thumb.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09/-7Qso4h-k37lZeT3cSn0-ja.jpg.thumb.jpg[/img]
叙述开始前我们先看一下总行军路线,进行一下整体把握。
为刚才的刺探情报
我们的故事从开始
·攻洛阳
公元370年:
一月:
秦王猛遗燕荆州刺史武威王筑书曰:“国家今已塞成皋之险,杜盟津之路,大驾虎旅百万,自轵关取鄴都,金墉穷戍,外无救援,城下之师,将军所监,岂三百弊卒所能支也!”筑惧,以洛阳降,猛陈师受之。燕卫大将军乐安王臧城新乐,破秦兵于石门,执秦将杨猛。
乍一看下,这一段好像非常魔幻现实主义。给人一种王景略凭借高超的吓人手段虎旅百万给慕容筑吓懵了的感觉。而且洛阳那么重要慕容评你是常凯申吗怎么都不带救的?
首先是王猛提到的几个地名:
虎牢关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09/-7Qbvrr-a4x9K1kT1kSfv-f1.jpg.thumb_s.jpg[/img]
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
轵关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09/-7Qbvrk-8ok6KvT1kSez-di.jpg.thumb.jpg[/img]
轵关,位于河南济源城西22公里处的封门口村东
盟津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09/-7Qbvro-lbiyK1kT3cSjp-eg.jpg.thumb_s.jpg[/img]
即孟津渡口。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是在河心沙洲,还有一个说法是在河南岸。虽然我标在了这里,但是我只是采用了相对比较好找的说法罢了。
放这几张主要是给大家感受一下这个地势的险要。通俗点来说,你看这里又是河谷又是山地,又有山又有水的,水运便利,后勤补给有保证。很容易打伏击战,而且因为还有个渡河的问题,可以说是进攻方的噩梦。
当我们把它们和洛阳放在同一张图上的时候: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09/-7Qbvrn-1746ZdT3cSsg-ed.jpg.thumb.jpg[/img]
洛阳南枕伊阙,再南遥峙熊耳、少室诸山;西控崤、函之险;东扼虎牢、黑石等关。
?有没搞错?慕容筑你tmd坐拥天时地利人和你怎么就投了呢?
这个问题,司马温公没有给出答案。但是我们的房玄龄巨巨进行了解答:
暐遣其将慕容臧率精卒十万,将解筑围。猛使梁成等以精锐万人卷甲赴之,大破臧于荥阳。[1]
俄而坚遣其将王猛率众伐,攻慕容筑于金墉。遣慕容臧率众救之。臧次荥 阳,猛部将梁成、洛州刺史邓羌与臧战于石门,臧师败绩,死者万余,遂相持于石 门。筑以救兵不至,以金墉降于猛。梁成又败慕容臧,斩首三千余级,获其将军杨 璩,臧遂城新乐而还。[2]
这是晋书的记载。
整理时间线如下:王猛攻打金墉(慕容筑)→慕容臧来救人→慕容臧到荥阳→梁成、邓羌在石门与慕容臧大战,打败慕容臧→慕容臧与梁成邓羌在石门战略僵持→慕容筑等不来救兵→王猛给慕容筑写信→慕容筑投降→慕容臧又被梁成击败→慕容臧后撤至新乐→慕容臧在新乐击败杨猛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09/-7Qbvrl-cocvZdT3cSsg-ed.jpg.thumb_s.jpg[/img]
石门
此处有图,传不上来。
石门是古汴河入黄河的河口
F:王公呐!您就带着三万人就跑去打洛阳城了,您是头很铁很自信,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捏?1[s:ac:羡慕]
Q:这个啊,就要说到古代攻城战和近现代战争的一个不同了。[s:a2:jojo立3]古时候的那些城池捏,其实都没有现在的这么大,加上五胡十六国时期攻城手段其实很有限,无论你带了多少部队,同时能发起攻城的人数是恒定不变的,带得人太多反而会空耗粮草。君不见孙十万还在合肥城头挂着呢。当然三万人真的有、夸张,王景略宁头是真滴铁。
那么为什么他头这么铁呢?
洛阳西北军防重地,城小,但十分坚固。[5]
十六国时期洛阳城荒残,金墉城遂成为戍守攻战要地。[6]
事实上当时洛阳城已经凋敝,虽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仍然认为慕容筑是在洛阳被围,但结合史实我认为房玄龄在晋书中给出的版本更为可信,也能与王猛写的书信相互呼应。即慕容筑当时是在戍守金墉。
故当时:
1.从慕容评的视角来看,洛阳萎缩为小小的金墉,战略地位下降
2.秦燕之前就约定割虎牢关以西给前秦
所以从慕容评的角度来看,他当时的防守态度并不积极。他认为一个小小的本来就被割让出去的金墉城不值得他投入大量兵力去解围。对于慕容评来说慕容臧能救则救,不能救其实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损失。慕容筑作为金墉守军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人家来支援就是意思意思装装样子,实际上并不会出多少力。故而在看到慕容臧军败后,收到王景略书信决定投降。
慕容评是这么想的,但洛阳对前秦的战略意义很大。第一洛阳交通便利,有许多水运航道,缩短了后勤供给的距离,对前秦进一步讨伐邺城和并州有重要意义。第二,洛阳本来就易守难攻,相当于在燕国心脏位置的一根钉子,王猛不是慕容筑,一旦前线不利,退守洛阳也是能守住的。
但是等等,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啊?这洛阳不是很重要嘛,王景略带三万人装b装nm呢?[s:ac:怒]
乐安王臧进屯荥阳,王猛遣建威将军梁成、洛州刺史邓羌击走之;留羌镇金墉,以辅国司马桓寅为弘农太守,代羌戍陕城而还。
筑惧而请降, 猛陈师以受之,留邓羌镇金墉,猛振旅而归。[1]
这就要结合上下文了。
前情提要:慕容评这弟兄把洛阳割让了。坚头可生气了,王猛带兵过来是因为这个。
一点提示:玩战术的心都tmd脏。[s:ac:哭笑]
后文提示:打完洛阳王猛带着部队回家了[s:ac:抠鼻]
王猛这么做是为了麻痹慕容评,让他以为自己出兵的战略目的就只是为了打下洛阳城。带三万人打洛阳都显得捉襟见肘,更不要说远去伐燕了。苻坚当时大怒,可最后实际拿出来的兵力只有这么点,打完洛阳不但没有更进一步追击败军之将慕容臧,反而留下部分守军之后撤兵了。加上苻坚那个仁厚的人设[而慕容评忽视了苻坚的车骑将军并没有这个人设],种种迹象让慕容评以为前秦只不过是惦记他没有按盟约交出去的洛阳,而并不敢有真的和他动手的想法。
从后文慕容评对自己的盲目自信可以看出王猛这一出心理战玩得相当成功。
补充说明为什么他自己跑了还把邓羌留下了:因为洛阳真的很重要,开什么玩笑,拿到了你慕容评还想拿回去嘛?[s:ac:哭笑]
王景略先下一城,三大战略目标1/3,拿下洛阳。
[1]《晋书·载记十三》(苻坚载记)
[2]《晋书·载记十一》(慕容暐载记)
[3]《十六国春秋别传·前燕录》
[4]《十六国春秋别传·前秦录》
[5]《前秦史》蒋福亚
[6]《洛阳伽蓝记》肖荣译注本注释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