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7on S4mA
2021-09-04T00:38:57+00:00
同样的产能[s:ac:哭笑]同样的人工,如果有技术生产光刻机,为什么要生产纺织品呢[s:ac:哭笑]公司利润不同势必造成工人工资不一,现在互联网企业的狂热不正是如此吗?互联网企业利润高,相应的整体工资也会高,制造业内有的工厂注定就是劳动密集型的,利润很难提高,所以全产业链和共同富裕是背道而驰的[s:ac:哭笑]想要共同富裕必然要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s:ac:茶]
转移出去 中国凭现有的高端产业赚取的外汇 能买回来足够满足14亿人生活的工业品吗?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为什么不通过技术革命把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解放出来呢?培训进行中高端制造不香吗
Reply to [pid=547208051,28362778,1]Reply[/pid] Post by [uid=63222646]股份二电厂[/uid] (2021-09-04 08:46)那就另一条路,用机械臂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工,但必然造成大量失业[s:ac:晕]只能说任重道远
实际上是对的。资本逐利,不赚钱的肯定外包或者放弃。放在行业上低端产业就会变成美国那样空心化。只能在提高效率产能满足现有需求的前提下强制一部分人做这个事情,用尽量少的人做这些
[quote][pid=547208455,28362778,1]Reply[/pid] Post by [uid=39689187]土也犭讠犬小鬼[/uid] (2021-09-04 08:48):
以后让机器做不行么
问题是机器做岗位就少了[/quote]是整个社会需要的总工作时间减少,每个人需要工作的时间减少
现在在工厂一天12小时工作,将来更多的人每天可能只需要8小时,或者6小时
经过努力和社会进步,逐渐像欧美一样
产业结构有非常大的调整空间。
企业管理有非常大的优化空间。
研发经费也有非常大的优化空间(昨天刚发文,允许经费结余,不必突击浪费经费)。
这已经不是过去的时候了,靠过量提取劳动剩余就能扩大再生产了。
一大家子人怎么打眼儿瞪小眼儿也造不出光刻机,不是嘛?老老实实做配套产业布局,老老实实让真懂技术的人去做技术管理和研发设计。
老老实实提高技术人员的待遇,不要把那些脑子最好的一批人赶到硅谷和BAT,赶到华尔街和四大,赶到深圳去当中学老师。而是创造条件,让他们安安心心去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绵阳的研究院所里搞研究,做设计。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看的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其工科行业,每年都在流失大把大把的3-10年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他们都因为经济压力而转行或者去二线城市转行了。
霍尼韦尔、西门子、波音空客这样的企业,拉开我们国内同行的差距太大了。如果我们未来依然是上一段那样的人才流动形式,那以后就别提产业升级了。
理论上只有印度和中国行,因为发达国家的人口加起来和中国差不多,我们全产业链会有很强的马太效应
。。。。制造光刻机和一般的纺织工厂怎么可能是同一批工人。。。。而且,什么是利润,是售价减去成本,有些高大上的产业利润其实不高,有些低端产品单个利润可能不大但架不住量大啊。。。。。
共富又不是大家一样大锅饭。再怎样也有低端工作,和低学历人口。昨天流水线,今天去搞光刻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