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
2021-12-09T02:39:33+00:00
前言
最近在村子里看了很多帖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深圳相亲只有鹅厂和华为,其它都不算人》
《我这样算硬伤吗》
《应该如何追妹子》
《越南妹子如何起手》
其实这些帖子里都有一些误区,同时有一些怀才不遇的莫名愤怒以及努力后的自暴自弃。
这些帖子的共同点就是通过错误的认知,并没有找到真正的矛盾点,而是过分夸大了男女对立,从而可以在心理上比较好的安慰自己。
——你看,这都是对面的错。
总纲
作为一名资深的程序员,我深知所有的开发行为,都应该从需求出发。
只有从需求出发,才能真正明白别人这么做的理由,以及你优化的角度。
大部分的事情背后都有着它的底层逻辑(有些他妈的确实没有),从需求出发,你也许才能看清楚为什么。
我们就用第一篇 《深圳相亲只有鹅厂和华为,其它都不算人》作为例子,来讲解这背后的逻辑需求思路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先把自己当成用户,也就是女方来考虑。
假设你是一个适龄待嫁的女性, 真心想要解决自己的婚嫁问题。怀着这样的想法,你加进了一个相亲群。
群里500人,男生女生都在做自我介绍,你也怀着真诚,敲下去了一份自我介绍。
很快有三个人来找你,A,B,C
A 在深圳外包公司写代码,兴趣爱好是宅+游戏,喜欢拼手办,喜欢看电影,喜欢二次元,年收入 20W
B 在深圳做财务会计,兴趣爱好是宅+游戏,喜欢拼手办,喜欢听音乐会,喜欢二次元,年收入 18W
C 在深圳鹅厂做游戏,兴趣爱好是宅+游戏,喜欢拼手办,喜欢旅游,喜欢二次元,年收入 40W
你蒙了,你发现这三个人不能说一模一样(我们先假设大家的长相都一样,排除干扰),只能说完全相似。
你纠结了一小会,你选择了在鹅厂上班的小哥哥作为深入聊下去的对象,因为他收入最高。
Q:通过上面的行为,我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吗:
A B相亲不能成功,都是因为钱太少了。这个社会太悲哀了,现在的女人太现实,啥都只看钱,都尼玛是什么人啊。
很遗憾,上面的结论或许有点点对,但是核心的矛盾确不是这个,如果你把所有的矛盾都归于收入问题,那你一定就产生心态上的失衡了。
其实核心的矛盾在于同质化太严重,导致只能通过收入来筛选。简单的来说,你就没有给人家太多的选择空间。
物种的多样性是一定存在的,把各种各样条件作为自己的择偶观的女性肯定会有很多。
但是木桶理论会让我们在做到均衡的同时,失去真正擅长的东西。
一旦失去了真正擅长的东西,你就失去那部分潜在的客户。
突然不想写了,逻辑论证好累啊,想到后面还有如何告别木桶理论,如何筛选那些可以作为短板,哪些可以作为长板,我就不想写了,我们快点结束把,你们根据标题名字自己论证一下就好了
让我们把A B C三个人的自我介绍都改一下
A 在深圳外包公司写代码,兴趣爱好是宅+游戏,喜欢拼手办,喜欢看电影,喜欢二次元, 特别喜欢打游戏,英雄联盟6赛季王者,擅长中野,不送包C,年收入 20W
B 在深圳做财务会计,兴趣爱好是宅+游戏,喜欢拼手办,喜欢听音乐会,喜欢二次元,特别喜欢摄影,经常会去拍摄二次元coser,并且修图修的不错,年收入 18W
C 在深圳鹅厂做游戏,兴趣爱好是宅+游戏,喜欢拼手办,喜欢旅游,喜欢二次元,年收入 40W
稍微修改一下,A,B,C的潜在用户都变了,并且互相之间具有一定隔离性,而且经过了天然一层筛选,可能反而更加适合你。
直接跳到总结
在恋爱中有缺点一点都不重要,一点都不影响。有没有真正的优点,才是你应该关注的东西。不要张口闭口就是自己没有钱所有没有对象,这是极其严重的错误认知。
我随便给你举例几个没有钱也可以发展的优点,打游戏打得好,唱歌唱得好,写字写得好,画画画的好。
当然,我也没有钱,你要问我擅长什么,我标题就告诉你了
我,擅长微积分,而这,一样的能找到对象....吗?
放弃木桶理论,专心研究,发展自己的优点(真正要花时间,花精力去研究呐),真正做一个和大家有一点点不一样的人。
不一样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之一,等她归来坐下对我讲,故人旧时容颜未沧桑,我们仍旧想要当初想要的不一样
活出自己独特的人生,哪怕没有爱情,至少你也能收获生活,不是吗?
本来此处应有教程,但是由于我的懒惰,先行鸽掉。
最近在村子里看了很多帖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深圳相亲只有鹅厂和华为,其它都不算人》
《我这样算硬伤吗》
《应该如何追妹子》
《越南妹子如何起手》
其实这些帖子里都有一些误区,同时有一些怀才不遇的莫名愤怒以及努力后的自暴自弃。
这些帖子的共同点就是通过错误的认知,并没有找到真正的矛盾点,而是过分夸大了男女对立,从而可以在心理上比较好的安慰自己。
——你看,这都是对面的错。
总纲
作为一名资深的程序员,我深知所有的开发行为,都应该从需求出发。
只有从需求出发,才能真正明白别人这么做的理由,以及你优化的角度。
大部分的事情背后都有着它的底层逻辑(有些他妈的确实没有),从需求出发,你也许才能看清楚为什么。
我们就用第一篇 《深圳相亲只有鹅厂和华为,其它都不算人》作为例子,来讲解这背后的逻辑需求思路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先把自己当成用户,也就是女方来考虑。
假设你是一个适龄待嫁的女性, 真心想要解决自己的婚嫁问题。怀着这样的想法,你加进了一个相亲群。
群里500人,男生女生都在做自我介绍,你也怀着真诚,敲下去了一份自我介绍。
很快有三个人来找你,A,B,C
A 在深圳外包公司写代码,兴趣爱好是宅+游戏,喜欢拼手办,喜欢看电影,喜欢二次元,年收入 20W
B 在深圳做财务会计,兴趣爱好是宅+游戏,喜欢拼手办,喜欢听音乐会,喜欢二次元,年收入 18W
C 在深圳鹅厂做游戏,兴趣爱好是宅+游戏,喜欢拼手办,喜欢旅游,喜欢二次元,年收入 40W
你蒙了,你发现这三个人不能说一模一样(我们先假设大家的长相都一样,排除干扰),只能说完全相似。
你纠结了一小会,你选择了在鹅厂上班的小哥哥作为深入聊下去的对象,因为他收入最高。
Q:通过上面的行为,我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吗:
A B相亲不能成功,都是因为钱太少了。这个社会太悲哀了,现在的女人太现实,啥都只看钱,都尼玛是什么人啊。
很遗憾,上面的结论或许有点点对,但是核心的矛盾确不是这个,如果你把所有的矛盾都归于收入问题,那你一定就产生心态上的失衡了。
其实核心的矛盾在于同质化太严重,导致只能通过收入来筛选。简单的来说,你就没有给人家太多的选择空间。
物种的多样性是一定存在的,把各种各样条件作为自己的择偶观的女性肯定会有很多。
但是木桶理论会让我们在做到均衡的同时,失去真正擅长的东西。
一旦失去了真正擅长的东西,你就失去那部分潜在的客户。
突然不想写了,逻辑论证好累啊,想到后面还有如何告别木桶理论,如何筛选那些可以作为短板,哪些可以作为长板,我就不想写了,我们快点结束把,你们根据标题名字自己论证一下就好了
让我们把A B C三个人的自我介绍都改一下
A 在深圳外包公司写代码,兴趣爱好是宅+游戏,喜欢拼手办,喜欢看电影,喜欢二次元, 特别喜欢打游戏,英雄联盟6赛季王者,擅长中野,不送包C,年收入 20W
B 在深圳做财务会计,兴趣爱好是宅+游戏,喜欢拼手办,喜欢听音乐会,喜欢二次元,特别喜欢摄影,经常会去拍摄二次元coser,并且修图修的不错,年收入 18W
C 在深圳鹅厂做游戏,兴趣爱好是宅+游戏,喜欢拼手办,喜欢旅游,喜欢二次元,年收入 40W
稍微修改一下,A,B,C的潜在用户都变了,并且互相之间具有一定隔离性,而且经过了天然一层筛选,可能反而更加适合你。
直接跳到总结
在恋爱中有缺点一点都不重要,一点都不影响。有没有真正的优点,才是你应该关注的东西。不要张口闭口就是自己没有钱所有没有对象,这是极其严重的错误认知。
我随便给你举例几个没有钱也可以发展的优点,打游戏打得好,唱歌唱得好,写字写得好,画画画的好。
当然,我也没有钱,你要问我擅长什么,我标题就告诉你了
我,擅长微积分,而这,一样的能找到对象....吗?
放弃木桶理论,专心研究,发展自己的优点(真正要花时间,花精力去研究呐),真正做一个和大家有一点点不一样的人。
不一样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之一,等她归来坐下对我讲,故人旧时容颜未沧桑,我们仍旧想要当初想要的不一样
活出自己独特的人生,哪怕没有爱情,至少你也能收获生活,不是吗?
本来此处应有教程,但是由于我的懒惰,先行鸽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