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terMusdi
2024-11-15T06:58:56+00:00
一句话总结:满足了我的既要又要还要,什么还有惊喜!
背景:家里已经有两辆电车,model3 和深蓝 sl03,自己一直开的深蓝总觉得差点意思,出去玩开特斯拉舒适性不够,后排憋屈。再加上担心25年上海可能会没有免费绿牌(自己没有大牌),然后刚好又有置换补贴,就想赶在元旦前置换一辆。
去年底详细整理了自己的用车需求,最后两张图,预算30 个以内,当时市面上还没有这样的车,后面也曾在model y,阿维塔 07,小鹏 G9,智己 ls6,乐道 l60 之间反复横跳,最终各有各的问题,选了 R7,100 度 MAX,目前开了800km左右,平均能耗16+(高速高架多,下来之后能耗明显下降)。
惊喜嘛就是:标配空悬,选装基金可以选 100 度大电池。
再说下几点遗憾和不足:
1. 星闪 还是没有等到。因为我喜欢开车的时候用手机听书,所以车机再好,我也要用手机听。这点是想着配合华为星闪手机可以高码率听歌,现在没得,所以没得 L2HC。
2. 100 度电池充电倍率只有 2.8C,80 度电的好像是 3.2C。
3. 没有hud,但是有一个远端屏,可以平替。方向盘上有两个按钮单独切换这个远端屏的模式,喜欢极简风的我表示不太喜欢。
4. 我的遗憾:四驱没舍得上。
一些提车后才发现的事情,调教有关,算不上缺点:
1. 动能回收,只有两档可调,还有一个减速缓行模式,抬电门会极速动能回收,我喜欢,但是没有特斯拉的保持模式,减速到一定速度,会低速缓行,停不住,需要踩刹车停住。
2. 地图和导航都是华为自己的,ADS 里的,不好换,没有语音包。本来以为华为的车机是自己爱用哪家用哪家,事实上不是,可能还更糟。
3. 应用商城里没有高德,读书 app 只有2 个,没有我用的。
4. 还是导航:我上班的路线有一条新高架,已经开通 4 年了,高德每次都往那导,我也已经走习惯了,但是华为自家的导航从来不会主动往那导,就如同没有那条路一般。导航的路线和我走的路线的不一致,就会有点麻烦。
5. 智驾的开启方式是短按左旋钮,长按是巡航。
6. 椭圆形方向盘到目前为止还是觉得没有圆形的好用,中间的喇叭按钮是圆形的,只要按了就很大声(反正按了几次都很大声),没有办法像其他车子按边缘可以小点声。
7. 后视镜(中控屏上方的后视镜)视野很小,被后备箱挡住了很多,我又贴了膜,黑乎乎的,视野更差。
8. 刹车太软,容易踩出点头。
9. 802的cltc换成综合续航大概是635km,对,它叫综合里程,不叫wltc。
10. 电池大,如果用的太多再去冲,22点到6点8个小时的谷电可能充不到90%。
11. 前备箱开启方式真好评。
提车后遇到的问题:
1. 车机:开始以为是没适应,用了一段时间发现问题蛮多。
a. 流畅是流畅,萌宠主题好评,但整体总感觉差点意思,找东西老是找不到,逻辑别扭。
b. 桌面除了好玩其实没什么卵用,默认打开ADS应用看地图更好,一些常用功能放到docker栏更好。
c. 仪表盘浪费了两个按钮,部分按钮看到的选项没太大用,很浪费。自定义按钮就一个,不太够用。
d. 超级桌面不好用,开高德导航的话,仪表盘是看不到导航的,只能看中控屏。
e. docker栏好像不能自定义(有会的朋友望告知一二),我想把设置放到docker栏home键右侧,不行!
f. 虽然深蓝的车机ota频率低,但是界面布局与hud的配合还算合理,而R7的这个中控屏和仪表盘的配合真的是一般般。仪表盘左侧看里程、胎压就会失去一半导航。
期望就是:仪表盘两侧的几个菜单合并到一侧,释放一个自定义按钮;中控屏分屏,一侧是ADS,一侧是音乐播放+一些快捷菜单,左右可切换;docker栏开放自定义。
2. 智驾:有时候很好用,对于我来说 0 接管不可能。
a. 开启方式,model3 是右怀档下拨两次,下拨一次只有巡航,我经常下拨一次使用。R7 的开启方式是短按左旋钮,长按左旋钮才是巡航,略微麻烦。
b. 高速超车的时候,左侧超车总是喜欢先减速,明显增多了和大卡车并行的时间。右侧超车反而不减速。特斯拉的 ap正好相反,右侧超车会减速,左侧超车不怎么减速。
c. 堵车的时候跟车好评,丝滑。特斯拉 ap 会急加速急减速。
d. 高速上偶尔莫名其妙的降限速,限速 120 的高速降到 80,自己减速,妥妥的接管。
e. 早上高速换高架,边上护栏的影子投到车道线旁边,被误识为车道线,好几次,以为我压线了,给我提醒。
f. 快要下高速的时候会提前2km往右边,提前1km会变道最后侧车道。其实还有 1km 多,但是刚好右侧有慢车,其实可以超过去,变过去就只能慢慢跟着了,这个也无可厚非。
吐槽一点:回家路上,离高速出口2km的地方,中间车道有坑,每次我都会格外小心,因为大卡车可能紧急变道绕开,我也会避免走中间车道。而R7则会提前2km从最左侧往右变,每次都会压过中间车道的坑!
g. 还是变道,自己感觉还没到变道的时候,它自己给我变了,吓了一跳,还得适应。
h. 智能泊车好评,速度也挺快,但是还是要自己看好,小心刮蹭,我强行接管过几次。可以自定义车位,但是貌似不会记忆,比如我自定义之后让车停的靠右点,下次又不记得了。
总结:如果你喜欢激烈驾驶,肯定不能 0 接管。如果你不喜欢激烈驾驶,不介意偶尔龟速档,0 接管是有可能的。但是不管怎么样,还是要熟悉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做好随时接管的准备。




背景:家里已经有两辆电车,model3 和深蓝 sl03,自己一直开的深蓝总觉得差点意思,出去玩开特斯拉舒适性不够,后排憋屈。再加上担心25年上海可能会没有免费绿牌(自己没有大牌),然后刚好又有置换补贴,就想赶在元旦前置换一辆。
去年底详细整理了自己的用车需求,最后两张图,预算30 个以内,当时市面上还没有这样的车,后面也曾在model y,阿维塔 07,小鹏 G9,智己 ls6,乐道 l60 之间反复横跳,最终各有各的问题,选了 R7,100 度 MAX,目前开了800km左右,平均能耗16+(高速高架多,下来之后能耗明显下降)。
惊喜嘛就是:标配空悬,选装基金可以选 100 度大电池。
再说下几点遗憾和不足:
1. 星闪 还是没有等到。因为我喜欢开车的时候用手机听书,所以车机再好,我也要用手机听。这点是想着配合华为星闪手机可以高码率听歌,现在没得,所以没得 L2HC。
2. 100 度电池充电倍率只有 2.8C,80 度电的好像是 3.2C。
3. 没有hud,但是有一个远端屏,可以平替。方向盘上有两个按钮单独切换这个远端屏的模式,喜欢极简风的我表示不太喜欢。
4. 我的遗憾:四驱没舍得上。
一些提车后才发现的事情,调教有关,算不上缺点:
1. 动能回收,只有两档可调,还有一个减速缓行模式,抬电门会极速动能回收,我喜欢,但是没有特斯拉的保持模式,减速到一定速度,会低速缓行,停不住,需要踩刹车停住。
2. 地图和导航都是华为自己的,ADS 里的,不好换,没有语音包。本来以为华为的车机是自己爱用哪家用哪家,事实上不是,可能还更糟。
3. 应用商城里没有高德,读书 app 只有2 个,没有我用的。
4. 还是导航:我上班的路线有一条新高架,已经开通 4 年了,高德每次都往那导,我也已经走习惯了,但是华为自家的导航从来不会主动往那导,就如同没有那条路一般。导航的路线和我走的路线的不一致,就会有点麻烦。
5. 智驾的开启方式是短按左旋钮,长按是巡航。
6. 椭圆形方向盘到目前为止还是觉得没有圆形的好用,中间的喇叭按钮是圆形的,只要按了就很大声(反正按了几次都很大声),没有办法像其他车子按边缘可以小点声。
7. 后视镜(中控屏上方的后视镜)视野很小,被后备箱挡住了很多,我又贴了膜,黑乎乎的,视野更差。
8. 刹车太软,容易踩出点头。
9. 802的cltc换成综合续航大概是635km,对,它叫综合里程,不叫wltc。
10. 电池大,如果用的太多再去冲,22点到6点8个小时的谷电可能充不到90%。
11. 前备箱开启方式真好评。
提车后遇到的问题:
1. 车机:开始以为是没适应,用了一段时间发现问题蛮多。
a. 流畅是流畅,萌宠主题好评,但整体总感觉差点意思,找东西老是找不到,逻辑别扭。
b. 桌面除了好玩其实没什么卵用,默认打开ADS应用看地图更好,一些常用功能放到docker栏更好。
c. 仪表盘浪费了两个按钮,部分按钮看到的选项没太大用,很浪费。自定义按钮就一个,不太够用。
d. 超级桌面不好用,开高德导航的话,仪表盘是看不到导航的,只能看中控屏。
e. docker栏好像不能自定义(有会的朋友望告知一二),我想把设置放到docker栏home键右侧,不行!
f. 虽然深蓝的车机ota频率低,但是界面布局与hud的配合还算合理,而R7的这个中控屏和仪表盘的配合真的是一般般。仪表盘左侧看里程、胎压就会失去一半导航。
期望就是:仪表盘两侧的几个菜单合并到一侧,释放一个自定义按钮;中控屏分屏,一侧是ADS,一侧是音乐播放+一些快捷菜单,左右可切换;docker栏开放自定义。
2. 智驾:有时候很好用,对于我来说 0 接管不可能。
a. 开启方式,model3 是右怀档下拨两次,下拨一次只有巡航,我经常下拨一次使用。R7 的开启方式是短按左旋钮,长按左旋钮才是巡航,略微麻烦。
b. 高速超车的时候,左侧超车总是喜欢先减速,明显增多了和大卡车并行的时间。右侧超车反而不减速。特斯拉的 ap正好相反,右侧超车会减速,左侧超车不怎么减速。
c. 堵车的时候跟车好评,丝滑。特斯拉 ap 会急加速急减速。
d. 高速上偶尔莫名其妙的降限速,限速 120 的高速降到 80,自己减速,妥妥的接管。
e. 早上高速换高架,边上护栏的影子投到车道线旁边,被误识为车道线,好几次,以为我压线了,给我提醒。
f. 快要下高速的时候会提前2km往右边,提前1km会变道最后侧车道。其实还有 1km 多,但是刚好右侧有慢车,其实可以超过去,变过去就只能慢慢跟着了,这个也无可厚非。
吐槽一点:回家路上,离高速出口2km的地方,中间车道有坑,每次我都会格外小心,因为大卡车可能紧急变道绕开,我也会避免走中间车道。而R7则会提前2km从最左侧往右变,每次都会压过中间车道的坑!
g. 还是变道,自己感觉还没到变道的时候,它自己给我变了,吓了一跳,还得适应。
h. 智能泊车好评,速度也挺快,但是还是要自己看好,小心刮蹭,我强行接管过几次。可以自定义车位,但是貌似不会记忆,比如我自定义之后让车停的靠右点,下次又不记得了。
总结:如果你喜欢激烈驾驶,肯定不能 0 接管。如果你不喜欢激烈驾驶,不介意偶尔龟速档,0 接管是有可能的。但是不管怎么样,还是要熟悉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做好随时接管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