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简单聊聊汽车零部件的内在逻辑和选股思路

Moog-avatar

Moog

2021-12-08T05:00:45+00:00

10月底开始,汽配普涨20%以上
近期汽配风格变了,从全面开花变成了今天这几个涨停,明天那几个涨停
看起来很神秘,很难追,简单讨论一下汽配股

1.中低端制造业淘汰和向外转移的避风港

中低端制造业外移,特别是纺织、电子产品装配等劳动力密集产业现在大量外迁
低端制造业国内竞争优势逐步丧失
但是汽配很难或者说不可能外移
主要原因一是制造优势还在,二是运费和时效性要求太高,外迁不现实
现在的大的汽配厂一般是在汽车厂附近建厂
以汽车玻璃福耀玻璃为例
在上海(苏州)、广州、湖北、郑州、天津等汽车厂密集地区都有工厂分布
对应服务上汽、广汽、长安、日产、北汽等汽车集团下的汽车厂
相反的,2019年开始,国内汽配行业在逐步的去内卷状态
所有的供应商盈利都得到大幅改善
各位可以去看汽配厂家的报表
作为从业人员,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管客户是谁,现在没有20%毛利我不会接单

2.新能源汽车爆发驱动的标的,普遍是垃圾和泡沫

主三电相关的个股,目前大多都在高位,而且泡沫相当大,超短可以玩玩,中长线尽量远离,绝对不是稳定增长标的
甚至很多什么热管理、电机之类的,市场格局还没定,三电作为核心,车厂会尽最大能力保障可控
所以大部分会自己下场去做,真正能活下来的没有几家
好比发动机,你认为长安会买奇瑞的发动机变速箱么?永远不会
同样的,论坛里经常吹捧的充电桩、换电站也是同一思路,这碗饭轮不到他们去吃
技术上有优势都没用

3.寻找有一技之长或专精的标的
制造业是一个管理和技术优势逐步积累的过程
一旦优势建立很难被超越
如福耀玻璃,在国内从来没有产生过像样的竞争对手
今年不会有,明年也不会有
10年之内都不会有能吃掉20%市场份额的第二名
比如京威股份,一个阳极氧化饰条,吃定了奥迪和奔驰
不过膨胀了去投资新能源,是主业之外的另外一个故事


4.我朋友在xx上班,xx是个垃圾厂
永远不要被这样的评论误导
制造业本身就是枯燥、工资涨得慢、工作时间长的行业
员工的抱怨不能否定公司价值
业务在增长,要去xx开个新厂的汽配大厂,都是好的标的

5.找国产替代确定性高的优质赛道
总是听到轮胎吹,但是国产轮胎目前装车、评价都还有很明显的劣势
你自己换轮胎会买么?先问问自己不是最简单的么
短线当我没说

6.找可能被汽车厂收购的标的
这类标的我个人判断在明年会大爆发
主要原因是国内长城、比亚迪、上汽都是这个路子,能自己做的,都希望能自己做
分拆成子公司,给自己供货
要的就是挣自己的钱, 让供应商见鬼去吧
我先说结论,这是一条好的路
比如华域汽车,上汽旗下的,目前是非常成功的
我认为如果华域各子公司拆分上市的话,总市值应该比上汽高
但是很多东西现在从头来,布局太晚了,所以收购是很好的一条路
他们是想做下一个丰田纺织,我比较认同这种路线
在这种路线里,只要按模块去选供应商就行了
比如轮胎自己干,行不行?好像不行,目前差距还比较大,不能踢开国外供应商
那天窗呢?天窗这个东西不算难,但是被巨头垄断了,利润率超高,我认为是可以自己干的
汽车玻璃呢?想都不要想,玩不起
那汽车座椅呢?


按以上思路筛查之后,汽配这块你应该很难赔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