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led
2021-02-22T10:03:08+00:00
有些点评直接就说出了喜剧的创作思路
就是先贴近现实,符合常识的逻辑上,然后在此基础上在进行二次创作,这样才能让观众发自内心的笑出来
如果单纯为了搞笑而创作出某些包袱,其实观众也不容易笑出来
现在某些小品团队的作品就有点这个毛病,包袱千奇百怪
再延伸到相声创作上,大家知道的某些比较经典,出名的段子都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也不是演员天天坐家里瞎琢磨出来的,要去生活中寻找灵感
我觉得不太行,总是用剧来说作品,观众哪看的出那么多,我觉得西游记那个就很好看。
[quote][pid=495379114,25655385,1]Reply[/pid] Post by [uid=43135620]信念热血结冰了吗[/uid] (2021-02-23 18:16):
我觉得不太行,总是用剧来说作品,观众哪看的出那么多,我觉得西游记那个就很好看。[/quote]我觉得西游记那个挺尬的
陈佩斯被封杀这么多年可不是白坐着吃干饭的 他刚复出演话剧那时候有几个采访记得很深 他已经有了自己的艺术思路了 而且很清晰 这种在喜剧上自己走出来自己的道路的 国内不多 已经可以称之为大师了
另一个和他相似的可能是周星驰 俩人都是有自己的风格和思路 但是没有完整的归纳总结 著书立说过 陈佩斯的优势在于小品这个表演类别是他先走出来的 而且这个类别不像周立波所谓的海派清口是脱口秀换皮 大家都认 如果陈佩斯有生之年能自己摸索出点什么理论经验 那一个巨匠位置都有可能
陈佩斯的小品有一个特点,
就是在人物设置和背景铺垫的时候,就已经有笑点了。或者说已经有喜剧的戏剧冲突了。当然,大部分都是用的反差的手法
《主角与配角》,事实上是一个正角和丑角互换身份的设置。让一个丑角去演正面人物,只需要把丑角的表演加到正面人物上就很好笑了。
《警察与小偷》,让一个小偷去假扮警察,小偷只需要说出自己身份的台词,套在警察这个身份上就很好笑了。”你在哪儿工作啊? ““第四监狱”“那工作很辛苦吧”“可不是吗,真得干活”
他的作品在开始之前就已经有包袱了,就像蓄满了水的水池,表演开始就是把水龙头拧开,笑点表现的很自然。
而现在很多表演者就像他说的。只想着说一个接一个的搞笑段子,这些段子之间还没有有机的联系,跟别说人物设置和背景铺垫了。典型例子就是有段时间春晚的小品集体抄网络段子,又跟自己的作品契合的不好,反而很尬。
[quote][pid=495391476,25655385,1]Reply[/pid] Post by [uid=17454557]hhth trhtr htrs[/uid] (2021-02-23 19:01):
陈佩斯的小品有一个特点,
就是在人物设置和背景铺垫的时候,就已经有笑点了。或者说已经有喜剧的戏剧冲突了。当然,大部分都是用的反差的手法
《主角与配角》,事实上是一个正角和丑角互换身份的设置。让一个丑角去演正面人物,只需要把丑角的表演加到正面人物上就很好笑了。
《警察与小偷》,让一个小偷去假扮警察,小偷只需要说出自己身份的台词,套在警察这个身份上就很好笑了。”你在哪儿工作啊? ““第四监狱”“那工作很辛苦吧”“可不是吗,真得干活”
他的作品在开始之前就已经有包袱了,就像蓄满了水的水池,表演[/quote]嗯,确实是这样
这一期里面,开心麻花那个段子,笑点有点太低级了
平时不太看喜剧的人觉得还行,但是看的多了就觉得无聊了
相反,之前有一个出租车司机那个,我感觉笑点倒是还可以,比开心麻花的还是强一些的
[quote][pid=495377693,25655385,1]Reply[/pid] Post by [uid=1413365]感谢新年[/uid] (2021-02-23 18:11):
好像听说过,主角配角王爷邮差这俩是小品祖师爷吧?[/quote]小品就是陈佩斯和朱时茂造的新词好像
[quote][pid=495377693,25655385,1]Reply[/pid] Post by [uid=1413365]感谢新年[/uid] (2021-02-23 18:11):
好像听说过,主角配角王爷邮差这俩是小品祖师爷吧?[/quote]我听说是严顺开1983的《阿Q的独白》
早他们俩 一年
他俩1984才登春晚
[quote][pid=495472210,25655385,1]Reply[/pid] Post by [uid=1512714]小沈阳[/uid] (2021-02-24 01:54):
我听说是严顺开的《阿Q的独白》
早他们俩[/quote]严顺开那个算话剧。小品从陈佩斯朱时茂算得。第一个正式的小品《吃面条》
Reply to [pid=495400919,25655385,1]Reply[/pid] Post by [uid=62600442]crossm[/uid] (2021-02-23 19:40)
开心麻花的现场还是很可以的 按lz所说贴近现实笑果很好
但是搬到春晚上嘛
陈佩斯确实厉害,一个作品大家都能看出他不好,但是怎么不好,怎么进步说不出来。陈佩斯的点评完,可以让选手清楚的看到问题,更好的解决。
[quote][pid=495472559,25655385,1]Reply[/pid] Post by [uid=41780820]Hercious[/uid] (2021-02-24 01:58):
严顺开那个算话剧。小品从陈佩斯朱时茂算得。第一个正式的小品《吃面条》[/quote]随便一百度
就是这个
当然
你可以说百度这些人都是胡扯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24/-7Q68wm-4jj8ZiT3cShs-qs.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24/-7Q68wn-7mcoZoT3cShs-qu.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24/-7Q68wo-8zgwZfT3cShs-ck.jpg.medium.jpg[/img]
[quote][pid=495473539,25655385,1]Reply[/pid] Post by [uid=1512714]小沈阳[/uid] (2021-02-24 02:08):
随便一百度
就是这个
当然
你可以说百度这些人都是胡扯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24/-7Q68wm-4jj8ZiT3cShs-qs.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24/-7Q68wn-7mcoZoT3cShs-qu.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24/-7Q68wo-8zgwZfT3cShs-ck.jpg.medium.jpg[/img][/quote]小品最早是演艺界考试学员艺术素质和基本功的面试项目,一般由录取单位老师现场出题,应试者当场表演。1983年在第一届央视春节联合晚会上严顺开表演的《阿Q的独白》,首次运用了“小品”这一表演形式。
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吃面条》使小品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1985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80班的一个观察生活练习《卖花生仁的姑娘》,作为一个戏剧小品被搬上了春节联欢晚会,岳红、高倩、丛珊、曹力诸明星们朴实的表演,诙谐幽默的风格赢得了观众、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从此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有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小品”。
你咋不随便百度下这个呢?严顺开的作品不是什么话剧,是滑稽戏改编的,也是小品的一种,但是真正开山立派的就是吃面条。
[quote][pid=495473539,25655385,1]Reply[/pid] Post by [uid=1512714]小沈阳[/uid] (2021-02-24 02:08):
随便一百度
就是这个
当然
你可以说百度这些人都是胡扯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24/-7Q68wm-4jj8ZiT3cShs-qs.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24/-7Q68wn-7mcoZoT3cShs-qu.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24/-7Q68wo-8zgwZfT3cShs-ck.jpg.medium.jpg[/img][/quote]这个肯定是胡扯
小品的起源 你要么从逛厂甸算 要么从吃面算 说什么算不到独白头上 甚至独白你看一遍绝对不会认为那是个小品
[quote][pid=495474334,25655385,1]Reply[/pid] Post by [uid=38029532]买菜市民刘先生[/uid] (2021-02-24 02:17):
小品最早是演艺界考试学员艺术素质和基本功的面试项目,一般由录取单位老师现场出题,应试者当场表演。1983年在第一届央视春节联合晚会上严顺开表演的《阿Q的独白》,首次运用了“小品”这一表演形式。
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吃面条》使小品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1985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80班的一个观察生活练习《卖花生仁的姑娘》,作为一个戏剧小品被搬上了春节联欢晚会,岳红、高倩、丛珊、曹力诸明星们朴实的表演,诙谐幽默的风格赢得了观众、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从此中央电视[/quote]1.话剧不是我说的,是别的坛友说的
2.我随便百度了3个我都贴了
3.你说是就是呗。百度上的东西也不是我写的。我贴的这几个可能是他们在胡扯吧! 那就按照你说的定。
[quote][pid=495474647,25655385,1]Reply[/pid] Post by [uid=1512714]小沈阳[/uid] (2021-02-24 02:21):
1.话剧不是我说的,是别的坛友说的
2.我随便百度了3个我都贴了
3.你说是就是呗。百度上的东西也不是我写的。我贴的这几个可能是他们在胡扯吧! 那就按照你说的定。[/quote]网上能搜到83和84的春晚,你可以自己看一下,小品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就是给吃面条报幕,而且严那个真和小品相去甚远,更像话剧,陈佩斯小品祖师爷这个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