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_Don_
2021-10-10T14:54:14+00:00
虽然一直有说法称,科举是古代少有的阶级跨越手段,但这个东西的实际门槛据说很高?
看过分析,普通农民要能供一个人读书,貌似需好几代积累。各种成本特别高。
还不提本身难度。范进中举[s:ac:晕]
很早以前看过个论文,清代科举名额平摊下来,一个县好像只有一人能当官,这还包括了世家子弟。。
说真的,水区老哥们穿回去,练个一年字,绝对举人保底
[quote][pid=558571848,28980122,1]Reply[/pid] Post by [uid=63520149]magicassassin[/uid] (2021-10-15 23:01):
说真的,水区老哥们穿回去,练个一年字,绝对举人保底[/quote]拉倒吧,一年时间,怕是四书五经都看不全,写八股文连想都不要想
韩愈三次落榜才中进士
蒲松龄71岁才考了个贡生
有没有觉得自己比韩昌黎文章写得好的水区老哥?
寒门难出贵子
但是寒门也是门,大多数老百姓算不上“门”
[quote][pid=558571848,28980122,1]Reply[/pid] Post by [uid=63520149]magicassassin[/uid] (2021-10-15 23:01):
说真的,水区老哥们穿回去,练个一年字,绝对举人保底[/quote]别吹了,一年?人中举的四书五经都是能背诵如流还要会注解的,你一个现代人回去繁体毛笔字都写不利落的还想举人?童生都难
[s:ac:哭笑]莆田陈氏,古代算是大族了,一个宗族几万户
集全宗之力,也只能供养几十个“有天分的学子”去冲击科举,其他人顶多就是学个医方、账房等功能性识字,没能力供养其以脱产科举为目的的学习
老哥们穿越回去是要直接拉队伍陈胜吴广的开什么玩笑费那时间背四书五经。
转个知乎的考题 大家做一下呗...
1889年1月18日出版的《申报》上看到当时安徽学政钱大宗师出给敝地学子的观风题,相当于今天的高考模拟题,地方色彩很浓厚。
第一大题
[四书文]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第二大题
[经文]
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第三大题
[试帖]
赋得'士先器识',得'文'字。
第四大题
[赋]
'李白月夜著宫锦袍,泛舟采石',赋以'顾瞻笑傲,旁若无人'为韵
第五大题[杂作]1. 拟李白《当涂赵少府粉图山水歌》2. '三江既入'解3. 《礼记·王制》为'殷制'考4. '明堂'、'太庙'、'灵台'、'辟雍'异同辨5. 六书转注说6. 平当'以经明《禹贡》,使行河'论7. 拟张载《剑阁铭》8. 拟王勃《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申报原文为'宇文德汤完秋夜山亭宴序',疑手民之误)
作者:古水
链接:[url]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17899/answer/93007487[/url]
来源:知乎
连接里有教怎么破题的...
科举还分常科和制科,常科还分进士和明经……
科举还得看时代,唐朝通榜行卷,明清八股文……
这都影响到考试的难易程度,当然天资卓越外加运气好的怎么样都能考上,比如16岁就高中的王勃和压根就没资格去考的李白。
[s:ac:擦汗]脱产考试很难的,古代出名那些寡妇养出来的进士状元,财力上大都有背后宗族支持。
但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前,都有一个不变的道理:只要你是天才+一部分运气,总会有人资助你的。
经注学透要看机缘的
什么叫机缘?
家学或者族学的老师如何?
师承什么派别
例如
你在明朝徐阶做阁老的时候
你的师承是理学或者关学这些,不是心学你就很难
心学还有右派 南中王派 闽粤王派 北方王派 泰州学派好几个分支
古时候你就算拜错了师门,像改换门庭很难
[quote][pid=558571848,28980122,1]Reply[/pid] Post by [uid=63520149]magicassassin[/uid] (2021-10-15 23:01):
说真的,水区老哥们穿回去,练个一年字,绝对举人保底[/quote]算了吧,有些人学一辈子写毛笔字也到不了那个水平,网上有很多状元写的文章,可以看看人家的字是怎么样的,这个还只是门槛
[quote][pid=558573731,28980122,1]Reply[/pid] Post by [uid=13177209]chtc88168[/uid] (2021-10-15 23:10):
[s:ac:哭笑]莆田陈氏,古代算是大族了,一个宗族几万户
集全宗之力,也只能供养几十个“有天分的学子”去冲击科举,其他人顶多就是学个医方、账房等功能性识字,没能力供养其以脱产科举为目的的学习[/quote][s:ac:哭笑]可是聊斋里好多穷书生啊
还有什么十年寒窗苦读…说的也是穷书生吧
[quote][pid=558574655,28980122,1]Reply[/pid] Post by [uid=62931691]能动手就不逼逼[/uid] (2021-10-15 23:14):
经注学透要看机缘的
什么叫机缘?
家学或者族学的老师如何?
师承什么派别
例如
你在明朝徐阶做阁老的时候
你的师承是理学或者关学这......[/quote]机缘?
关系?
古代官府和地主,把绝大多数老百姓死死压在勉强饿不死不造反的程度,想让一个年轻男子全脱产学习,对99%的农民家庭来说太奢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