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读书无用,而是古代科举换算到现在门槛比想象的高多了

mArio-avatar

mArio

2020-05-22T08:14:24+00:00

古代没有有效的选拔人才手段
能接受教育的也是少数
因此科举不得已而为之
按比例计算,再乘十倍(毕竟生产力发展了

清末4亿人,3年一次,平均每年进士100人
换算至今,1年一次,平均每年350人,多一点按400算吧
十倍4000
也就是教授这个级别

清末举人每年不到600个
换算过来再多加一些,十倍两三万人

再放宽一倍,差不多985博士这个级别

现在的普通全日制本科比较优秀的勉强算个秀才,混日子的童生都不够
Meadow Troll-avatar

Meadow Troll

性质根本不一样,科举是选拔新统治阶级成员的渠道,现在这套中考高考读研的升学路子是么?
liloh-avatar

liloh

封建社会的文盲率太高,生产力也不能养活太多脱产农业生产的人员
科举这人才比例算法总归和现代社会全民普及教育的人才率不一样
Cheme-avatar

Cheme

把科举和高考相提并论的人肯定对古代的生产力没概念[s:pst:偷笑][s:pst:偷笑],小一点的地主家都养不起脱产全力读书参考的人,按和总人数比例来说考上秀才已经比现在考进清北更强了
crystal-avatar

crystal

你以为科举是高考,实际科举是公务员考试[s:ac:哭笑]
toxicmix-avatar

toxicmix

进士可以当县令,也就是现在的县委书记。
可想而知,难度大一点也说得过去。
世界-avatar

世界

古代98%的文盲率,只有有钱人和地主能读书,还有就是,他们读的只有文科,而且是纯文科,也就是文学类的
Google Chrome-avatar

Google Chrome

老了,这标题我想半天没把"读书无用论"和"科举""现在"联系起来。

封建时代,积累三代人的财富才能供养一个脱产读书人,还得三代不造天灾人祸。知识是划分阶级的门槛。不光读书人是特权阶级,读书本身就是一种特权。我想在那个时代读书无用论不存在。

在现代,读书学习已经不是少部分人的特权,而是义务教育,是因为生产力发现的需要,文盲会制约生产力,特权阶级都会强制你学习一定程度的知识,好参加劳动。从个人来说,读书需要基础知识也是基本生存条件。这也不存在读书无用论。

具体到我们国家,普通人上升通道相对公平的就是义务教育,高考及进一步专业领域细分的学习,研究了。这也不会读书无用论啊。

社会结构趋向稳定的时候,读书这条路可能是唯一比较畅通的上升通道。所以教育公立公平真的是普通人最应该重视的权利。
Static-avatar

Static

马云不会英语能有阿里?马化腾不会编程能有腾讯?雷军读不了武大会有小米?[s:ac:茶]
requis-avatar

requis

你要算进士在读书人口里的比例啊,文盲率超过90%的社会条件下谈这个是不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