ƈǟʟǟʍɨȶʏ
2022-01-26T08:22:04+00:00
前言:有人一直追着我,要求我说清楚为什么对自己的车满意、觉得自己的车买的值那个价格。这个事情挺无厘头的,因为这属于个人体验,既跟别人无关,而且大部分人也没兴趣看,所以我一直懒得回应。否则写出来发出来,大家又是“哇这么多字肯定是水军不给钱谁会上网写那么多啊“。但是他们却对此非常热衷,势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么趁这个新春佳节,我就劳动一下手指给大家伙助个兴。
我在10年购入个人的第一辆车,初代科鲁兹。
尽管考驾照更早,家里也有车,但我开的时候并不多。购买这辆车时我相当于是个新手司机,所以我买车的要求以及对这辆车的期望是:安全、性价比,对于具体的驾驶操控空间要求都不高。买的时候颜值也很重要,不过这个就不列入了。
用后验证:
安全性方面无法验证,应该跟当初同级别比不算差吧。
性价比,账面配置价格当年比过,马马虎虎差不多。
驾驶,买之前知道动力弱油耗高顿挫大,觉得自己新手开开无所谓,再差能差到哪去。结果是真特么的差,前两年时还能接受,后面越开越不爽。
然后重头戏来了,令人崩溃的可靠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7da9Q2p-gvfaKcT1kSa8-8h.png.thumb.jpg[/img]
有些内容可能看起来不像故障。比如电瓶,我列入是因为我其他车基本五年才换电瓶,这车平均两年一次。电瓶坏之前没什么征兆,突然没电了就不能打火要叫救援,跟出一次故障的体验没什么差别。比如变速箱油,是因为不是按照保养周期正常更换,而是刚换了没多久又说要换。我当时还以为他们说变速箱油里有金属屑是他们为了增项吓唬我,后来才知道他们是早就明知变速箱有问题了,就想让我换变速箱油来拖延和多赚钱。比如低速刹车异响,我其他车不响,而且这个车并没有刹车表现更优秀(如果是刹车更好材质特殊造成的异响,可以认为是一种代价),所以我也认为是问题。
其他更是实打实的故障,点火线圈坏都是路上正常行驶突然就整个车抖得像要跳起来,而且这车点火线圈换起来四个一组必须全换;渗油、空调、大灯、内饰顶棚、后备箱按钮,都是费钱或者影响使用体验的。
而以上这么多故障,加起来都没变速箱大修一项更严重,让我对这辆车本来已经不高的满意度被彻底击穿,提前决定换车。是的,我家的车基本都要开十年以上,五年半换车已经是提前了。
不过真换车以后,这车倒是意外的加分了:跟后面的车对比中发现,这车底盘不错,过起伏路面时贴服感是我三辆车里最好的。还有静音不错,也是三辆车里最好的。不过然并卵,加完以后总分仍然是负分。而且当时买的时候并没有以后的通用车那么便宜大碗,连“买车时便宜了后面吃点亏能接受”的心理安慰都没法做。
之所以要从第一辆车开始说起,是因为经历是人的一部分,塑造了人的观念思路。这辆车的经历使我形成了以下观念:
1、 提高了我对车的可靠性的耐受度,我特么这样的车都经历过了还怕啥。当然了,谁都希望自己的车可靠性更好一点,不出问题是最好的。
2、 可靠性不能用一辆车或一款车型一棒子打死整个车企,因为刚好我家那时还有一部通用车,买的比这个更早还没啥问题。3、 对变速箱的可靠性最重视,因为我觉得,变速箱一旦挂就只能马上修了,而且还是大修,大修完了再卖等于亏两笔。而发动机问题一般就是烧点机油什么的,不想修的话能凑合顶一阵,在修和卖之间二选一,只挨一刀。
4、 底盘、隔音等表现,不是长期使用对比,真难感受到优劣。对一辆车的综合评价,也是一个长期过程,会随着其表现和自身对比经历而产生变化。
上面这些加上我本来就重视的安全和舒适,构成了我选车的理念。
后两部车408和思域由于长期双持,体验评价更多来自双方对比,而且也是这次话题的焦点,大家更为关心,我放到一起说。
首先说下我的“双标”:我对思域的要求会更加高,打平就等于输了。这是因为:
1、 思域落地价格17.4万,408落地价格14.3万。3.1万的价差在这个价位是很大的差距,更贵的车要求更高,很合理吧?
2、 思域不论是按上市年代看还是按我购买的年代看,都比408晚两年。我从科鲁兹换408时感觉几乎所有方面(除了上文提到的两个)都是巨大的跃升,我觉得是四五年间汽车行业的进步。那么再买入思域的时候,我的预期是提升幅度或许没有那么大但也应该提升不小,没问题吧?
3、 408就算在当初也是存在争议,不被许多人看好的。思域则被公推为同级别最好,甚至加价也值。评价高的期望度高,没毛病吧?
下面开始逐条对比。
安全性:虽然穷,买来买去都是十几万的车,但命还是要的。安全性不求比更贵的车和后来的新车,起码不能比同年代同价位的差。本来这一条无法验证,不过刚好出现了中保研。408胜。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7da9Q2p-kw8jK1zToS8w-cj.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7da9Q2p-3iujZ11T3cSu5-fg.jpg.medium.jpg[/img]
空间:思域的空间利用率确实很强,在车身尺寸和造型吃亏的情况下,按传统“几拳几指”的测量方法,跟408几乎一样。本田空间大师名不虚传。但是,在真正满载(后排安全座椅+两个成年人,或者三个成年人)时,还是体现出了空间的物理局限。我在实际用这两辆车分别带全家出游了几次后发现,相对来说还是408空间更大。因为后排满载时人不是按照设计的标准坐姿来乘坐的,而是互相借开身位来尽可能利用车内的空间容积,这时候,车的物理实际空间的作用就被体现出来,而通过座椅坐姿设计和头腿对应位置掏空而形成的空间就意义有限了。所以还是408胜。
其实到这里,已经是决定性了,因为“带着家人安全舒适的出行”是我对家用车的核心需求,核心赢了,就注定了我的主力用车只能是408。至于有些人看重的零百数据赛道圈速之类,对我没有什么价值。
不过比还是要比的。
外观:思域胜。审美方面就不多赘述了。
内饰设计:思域胜。仍然是审美不多赘述。408的内饰设计还没赶上后来标致新的那套,内饰设计风格比较老旧,思域反而我觉得十代比十一代设计强。
质感:注意上一条我说的是内饰设计而不是内饰,也就是视觉上思域是胜的,但材质、质感,在触觉上是败的。方向盘缝线硌手,方向盘按键硬塑料,手套箱完全没有阻尼等等,无不在触觉上传递出廉价感。与之前被车评说成“豪华、高档”的预期极不相称。当然大家会觉得这种方面应该买车前看车时就已经清楚了,但是如前面对科鲁兹的动力驾驶性的体验一样,买车时认为能接受的,未必在之后一直满意,有些不满会日积月累。质感有多重要呢?举个例子来说,手机壳最实用的外壳材质应该是塑料,但是目前即便是千元机也普遍使用金属壳,贵一点则用玻璃、陶瓷等,这些材质成本高还脆弱,让人需要再套一个塑料的手机保护壳,但厂家就是要这么做,因为人都喜欢质感好的东西,会觉得花的钱更值。
关门:网上我们很喜欢嘲笑长辈在买车时用关车门的手感来评判车的做法,不过实际多年用车后我还是觉得,虽然不能说有什么绝对意义,但开关门的感受还是很影响对车的感觉。毕竟你可能很少地板油,也多半一辈子都不会把车推到极限,但你每次上下车都会开关门。十代思域上市前后流行一个论调,说是关门高级的其实只是铰链调的紧,然后本田就真的这么做了,用轻飘飘的车门配上了调的非常紧的铰链。结果是这个门又没有手感又非常紧而难开关。对比之下真正用料用心之后的车门,在开门角度小于限位器最小角度后,是可以凭车门自身的重力和重心的影响而自然关合的,只需要松手就行都不需要用力关门。各位可以试试自己身边的车是不是这样。说的啰嗦了,这个跟上一条合并,加上漆面的质感等,合起来可以认为是质感这一条,408胜。
配置:思域胜。如果思域各方面的能力能选一项给408,我会选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这项配置,而不是被夸赞的其他什么数据表现和素质。不过思域有些配置如上面的质感一样,透着股省钱的根本作风。比如LED大灯的亮度就不够。这一点车版也有人发过帖子:[url]https://bbs.nga.cn/read.php?tid=29893686[/url]
动力及直线驾驶感受:思域胜。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7da9Q2p-bngyK11T3cS14q-6q.png.medium.jpg[/img]
这条似乎无可争议,因为马力和零百数据差距太大了。但是在实际体验中,给我带来的感受提升却没有那么大。道路驾驶跟零百测试场景有很大差别,响应性以及低扭的重要性很高。408变速箱响应比不上马自达等但还是比思域的迟滞要小一点,涡轮建压速度以及低转速扭矩也比思域更好。如果有人说你不会提前加速克服迟滞吗?那我就承认我菜了。而且我日常基本只用D档,如果是用S档或者L档的人也可能跟我体验完全不同。这些因素导致了虽然思域的动力的硬实力要强的多,但优势方面发挥不出来,在我的实际驾驶中表现没有拉开差距。也就是对我来说,这一条很难称为多大优势。
底盘和舒适性:因为我开不出来操控差距,所以底盘部分和舒适性合起来说。408的悬挂行程很长且弹簧很软,未必所有人都喜欢。我个人是比较接受的,也有很多人不喜欢,包括部分408车友会去花几千块钱把弹簧避震等整套换成欧版的。但要说板悬调教有多牛鼻我也感觉不出来,上面说过还不一定有科鲁兹的板悬好。思域的独立悬挂我同样开不出什么优势来,侧倾和晃动相对更小但也更硬颠一些。买之前有些人吹的法系扭力梁调教和思域的独立悬挂体验之后都可以说是“吹及把“。我倒是不在乎运动性,实际就是因为这代思域被称为不运动了,买菜化了我才买的。但最终包括座椅、坐姿等各方面细节综合形成的舒适性我还是觉得408更好,可能只是408比较适合我的身体,不代表每个人都会觉得舒适。如果是做客观车评,我这些内容是不合格的,但我只是作为一个论坛水友应邀谈我自己对自己车的满意度评价,那么我的身体是最诚实的了。每次开思域前半个小时挺好,但开的时间更长就会觉得比开408 的身体疲劳度更高。我的结论为我自己的身体负责。
静音:408胜。我不管你是轮胎挑沥青了还是发动机在什么转速区间了什么原因,结果上就是思域更吵,没什么好说的了吧,越是长期体验的越感觉到思域静音不行,偶尔开的则可能因为环境工况因素被暂时蒙蔽。其实这一条跟上一条舒适性也是合起来的,人在开车时的舒适感知是综合性的,未必是理性的一条条拆开来分析,而就是身体根据感知做出的综合反应。
油耗保养费用:平手。从结果上来看,408的油耗只比思域低了一丢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排量和马力上来看,这种程度的差距已经代表了思域的胜利。但之前有些论调可是认为思域这1.5T的油耗要比408这1.2T的油耗要更低的,只能说期望越高就越难满足。关于保养就很荒诞现实主义,买之前的功课是做好了思域的保养费用更贵(周期更短,要求定期使用添加剂和清洗节气门)的心理准备的,结果碰到了机油门,白嫖了几次。
可靠性:思域胜。
408遇到的问题:
1、 中控黑屏死机,以及右后尾灯不亮了。因为我加装功能拆过中控,而车尾则受过追尾,所以不确定这两个问题是不是原厂的锅,不放上来显得我偏心,还是说一下。
2、 大灯高度自动调节报错。这个配置我毫无感知(开手动调节的车也不怎么会去调),第一次感知到就是它报错了。没花钱修也不影响功能,就是每次开大灯时就跳出来恶心一下。
3、 空调偶尔在夏天长时间高速行驶后效力降低,挺诡异的毛病,因为过后又好了,没修没花钱。
4、 前面都是小菜,硬菜来了,一条皮带引发的系列问题。
很多人应该听说过,由于这款1.2T的发动机的某些批次的皮带掉屑,且设计时在发动机内部。导致本来设计目标想利用机油蒸发的气体来润滑皮带达到免维护的思路,反而使这个小问题变得棘手起来,因为拆装皮带更麻烦了。
由于换408时我决定持续关注网络汽车话题了,所以这次皮带没有像上一辆车的变速箱一样在爆发前还蒙在鼓里。但是厂家和4S一开始看了我的皮带说没问题,后续的保养我就没有每次都坚持要求仔细检查。结果还是让我开到车辆报警后,才为我更换皮带。换完皮带开了一两万公里又开始报警,一开始就近去的阳光工匠说是什么风扇电阻,换了没毛用最后实际还是烧机油了,只能大修解决。再然后又是拖延和排队。所幸的是最终的结果,毕竟没有像科鲁兹那样让我花大钱自费维修,而是给了保修(这时候我已经超过质保期了)。否则我应该已经卖车并转当髮黑了。
综合来看,408前四年使用没什么毛病挺省心的,第五年开始有各种问题。但比故障问题更大的是厂家的售后政策。如果皮带能像丰田那样提前主动召回,那么就是个小问题。再不济像本田那样形成群体投诉后迫于压力进行召回和补偿,也不失为亡羊补牢。但神龙厂家就是装死躺平,最后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反而花了更大的成本去处理。这一点神龙也是一以贯之,408上市初期就是轮胎鼓包投诉高,结果当时不处理,闹的好多投诉,过了几年却召回了,真是脑回路奇葩。包括在皮带以及衍生问题质保这个问题给了发动机保修的条件下又会有一些油液之类的额外收费,几百块钱我没计较没去刚。但厂家花了大钱,却省了小钱,还是恶心了消费者一把。从售后上来看,法系死的真的不冤。
思域遇到的问题:
1、 原厂车机的导航莫名其妙不能用了,去4S拆装恢复出厂解决。
2、 异响。异响就像牙疼,听起来是小毛病甚至都不算毛病,但对体验的损坏可一点儿也不小。当然没有哪个车能保证完全没有异响,但异响的发生率、影响程度,还是有不同的。思域就属于异响发生率很高的。我本来也不能明确说异响对我的满意度感受影响有多大,直到通过思域车友群的交流学习,暂时针对部位进行操作解决/缓解了异响发生,才发现原来这车没异响之后感受变化这么大。就像上文说到过的那样,人的舒适度是由身体综合多方面的感知来综合反应的,高频率的异响对神经的打击真的是很恼人,我宁愿花钱修车一次解决也不愿意被持续的异响永久袭扰。很多时候人并不知道什么是对自己重要的,直到得到的东西又失去之后才懂得。这一点不光对优势和配置如此,对缺陷也一样。
3、 机油增多。当年一度闹的沸沸扬扬,也让我们诸多车主感到人心惶惶。但经历了整个过程之后,最终结果反倒没什么。因为机油增多而造成的趴窝熄火和其他严重问题毕竟很罕见,当时车版有一位,后来在论坛和车友群都没再听说了。反而因此白嫖到了几次保养和发动机延保,因祸得福。
从上述两个问题可以看出云车主和真实车主之间的巨大差异。如果让一个云车主来说思域的最大问题,肯定会说机油增多。但实际上异响对车主的满意度的负面影响比机油增多要大的多的多的多,车友群里除了当年风波的时候,后续都是抱怨异响的多,而没多少人在意机油增多了。
当然按车龄和公里数来说,思域的可靠性表现更好似乎理所应当,毕竟“年轻”了很多。这里我还是考虑了些身边统计学,车友群里,408的比我问题更多的车主还是有,思域则大家都差不多,都是抱怨隔音和异响的。所以按照对后续的预期来说,思域的可靠性比408好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个性缺点:
1、 反人类
我不自己动手修车,所以没感觉到什么,最多换空调滤芯的姿势更累一点,几分钟时间。车内储物空间等方面设计两个车也半斤八两。所以广泛评价的“法系反人类浪漫设计”我是真没啥共鸣。
2、 抖动
思域这个四缸对比408这个三缸真的没啥优势。
3、 离地低
又是一个“买的时候知道是这样,买之后才真切体会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不开低底盘的车,你就不会察觉你所在的城市的路面原来这么糟糕。而且开低底盘的车过烂路和坡、坎的时候,就像开大车通过狭窄区域一样,就算没发生实际擦碰,这个小心翼翼提心吊胆的过程,就足够带来负面的感受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7da9Q2p-ga5gZqT3cS1be-zj.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7da9Q2p-lae6ZjT3cS1be-zj.jpg.medium.jpg[/img]
综上,可以说思域在动力、配置、可靠性这些重要方面都胜过了408,你们评价思域更优秀我不会反对。只不过408的安全、舒适、质感更符合我个人对车的偏好,在买的更早、更便宜、更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能够在重要方面满足我的使用要求,且其他方面有来有回,所以我称之为“满意”和“值那个价格”。在买思域时408行驶里程大约是三万公里,也就是买完思域后我家两部车的使用率上408:思域是2:1。我并没有去鼓吹408更好,我甚至在论坛从来不在选车贴推荐法系车,我只是作为车主对408暂时还算满意,408在我手上也更加物尽其用。这个说服不了任何人,但我真实的使用也没有必要说谎。我总不能是为了论坛抬杠而刻意去少开更好的思域而多开“工业垃圾“408的吧?
而且满意度也是会随使用过程的变化而变化的,408后两年由于故障问题就没有开始四年时的满意度那么高了,但总算还没有像科鲁兹那样严重而产生根本性的颠覆。而思域则在暂时解决异响问题后觉得舒服了很多。或许后续也还会有变化,比如万一之后408又遇到什么严重的故障问题难以解决,或者让我花很大成本维修,或者让我提前换车,也必然会因为保值率问题挨上一刀而扣满意度。这都是还没发生的事情,就不好说。包括我个人的经历和使用场景等方面如果有所不同,可能也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最后祝大家新春愉快,希望大家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车。
孜孜不倦的求问我为什么觉得自己的车“满意”和“值”。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7da9Q2p-64ipZ16T3cS114-1os.png.medium.jpg[/img]
我在10年购入个人的第一辆车,初代科鲁兹。
由于是第一部车,很土鳖的配合了4S店的提车拍照。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7da9Q2p-haeiZkT3cSz4-nl.jpg.medium.jpg[/img]
尽管考驾照更早,家里也有车,但我开的时候并不多。购买这辆车时我相当于是个新手司机,所以我买车的要求以及对这辆车的期望是:安全、性价比,对于具体的驾驶操控空间要求都不高。买的时候颜值也很重要,不过这个就不列入了。
用后验证:
安全性方面无法验证,应该跟当初同级别比不算差吧。
性价比,账面配置价格当年比过,马马虎虎差不多。
驾驶,买之前知道动力弱油耗高顿挫大,觉得自己新手开开无所谓,再差能差到哪去。结果是真特么的差,前两年时还能接受,后面越开越不爽。
然后重头戏来了,令人崩溃的可靠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7da9Q2p-gvfaKcT1kSa8-8h.png.thumb.jpg[/img]
有些内容可能看起来不像故障。比如电瓶,我列入是因为我其他车基本五年才换电瓶,这车平均两年一次。电瓶坏之前没什么征兆,突然没电了就不能打火要叫救援,跟出一次故障的体验没什么差别。比如变速箱油,是因为不是按照保养周期正常更换,而是刚换了没多久又说要换。我当时还以为他们说变速箱油里有金属屑是他们为了增项吓唬我,后来才知道他们是早就明知变速箱有问题了,就想让我换变速箱油来拖延和多赚钱。比如低速刹车异响,我其他车不响,而且这个车并没有刹车表现更优秀(如果是刹车更好材质特殊造成的异响,可以认为是一种代价),所以我也认为是问题。
其他更是实打实的故障,点火线圈坏都是路上正常行驶突然就整个车抖得像要跳起来,而且这车点火线圈换起来四个一组必须全换;渗油、空调、大灯、内饰顶棚、后备箱按钮,都是费钱或者影响使用体验的。
而以上这么多故障,加起来都没变速箱大修一项更严重,让我对这辆车本来已经不高的满意度被彻底击穿,提前决定换车。是的,我家的车基本都要开十年以上,五年半换车已经是提前了。
不过真换车以后,这车倒是意外的加分了:跟后面的车对比中发现,这车底盘不错,过起伏路面时贴服感是我三辆车里最好的。还有静音不错,也是三辆车里最好的。不过然并卵,加完以后总分仍然是负分。而且当时买的时候并没有以后的通用车那么便宜大碗,连“买车时便宜了后面吃点亏能接受”的心理安慰都没法做。
之所以要从第一辆车开始说起,是因为经历是人的一部分,塑造了人的观念思路。这辆车的经历使我形成了以下观念:
1、 提高了我对车的可靠性的耐受度,我特么这样的车都经历过了还怕啥。当然了,谁都希望自己的车可靠性更好一点,不出问题是最好的。
2、 可靠性不能用一辆车或一款车型一棒子打死整个车企,因为刚好我家那时还有一部通用车,买的比这个更早还没啥问题。
就是这玩意儿,过了两年才退役换的思域。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7da9Q2p-4vp6ZqT3cSzk-qo.jpg.medium.jpg[/img]
4、 底盘、隔音等表现,不是长期使用对比,真难感受到优劣。对一辆车的综合评价,也是一个长期过程,会随着其表现和自身对比经历而产生变化。
上面这些加上我本来就重视的安全和舒适,构成了我选车的理念。
后两部车408和思域由于长期双持,体验评价更多来自双方对比,而且也是这次话题的焦点,大家更为关心,我放到一起说。
首先说下我的“双标”:我对思域的要求会更加高,打平就等于输了。这是因为:
1、 思域落地价格17.4万,408落地价格14.3万。3.1万的价差在这个价位是很大的差距,更贵的车要求更高,很合理吧?
2、 思域不论是按上市年代看还是按我购买的年代看,都比408晚两年。我从科鲁兹换408时感觉几乎所有方面(除了上文提到的两个)都是巨大的跃升,我觉得是四五年间汽车行业的进步。那么再买入思域的时候,我的预期是提升幅度或许没有那么大但也应该提升不小,没问题吧?
3、 408就算在当初也是存在争议,不被许多人看好的。思域则被公推为同级别最好,甚至加价也值。评价高的期望度高,没毛病吧?
下面开始逐条对比。
安全性:虽然穷,买来买去都是十几万的车,但命还是要的。安全性不求比更贵的车和后来的新车,起码不能比同年代同价位的差。本来这一条无法验证,不过刚好出现了中保研。408胜。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7da9Q2p-kw8jK1zToS8w-cj.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7da9Q2p-3iujZ11T3cSu5-fg.jpg.medium.jpg[/img]
空间:思域的空间利用率确实很强,在车身尺寸和造型吃亏的情况下,按传统“几拳几指”的测量方法,跟408几乎一样。本田空间大师名不虚传。但是,在真正满载(后排安全座椅+两个成年人,或者三个成年人)时,还是体现出了空间的物理局限。我在实际用这两辆车分别带全家出游了几次后发现,相对来说还是408空间更大。因为后排满载时人不是按照设计的标准坐姿来乘坐的,而是互相借开身位来尽可能利用车内的空间容积,这时候,车的物理实际空间的作用就被体现出来,而通过座椅坐姿设计和头腿对应位置掏空而形成的空间就意义有限了。所以还是408胜。
其实到这里,已经是决定性了,因为“带着家人安全舒适的出行”是我对家用车的核心需求,核心赢了,就注定了我的主力用车只能是408。至于有些人看重的零百数据赛道圈速之类,对我没有什么价值。
不过比还是要比的。
外观:思域胜。审美方面就不多赘述了。
内饰设计:思域胜。仍然是审美不多赘述。408的内饰设计还没赶上后来标致新的那套,内饰设计风格比较老旧,思域反而我觉得十代比十一代设计强。
质感:注意上一条我说的是内饰设计而不是内饰,也就是视觉上思域是胜的,但材质、质感,在触觉上是败的。方向盘缝线硌手,方向盘按键硬塑料,手套箱完全没有阻尼等等,无不在触觉上传递出廉价感。与之前被车评说成“豪华、高档”的预期极不相称。当然大家会觉得这种方面应该买车前看车时就已经清楚了,但是如前面对科鲁兹的动力驾驶性的体验一样,买车时认为能接受的,未必在之后一直满意,有些不满会日积月累。质感有多重要呢?举个例子来说,手机壳最实用的外壳材质应该是塑料,但是目前即便是千元机也普遍使用金属壳,贵一点则用玻璃、陶瓷等,这些材质成本高还脆弱,让人需要再套一个塑料的手机保护壳,但厂家就是要这么做,因为人都喜欢质感好的东西,会觉得花的钱更值。
关门:网上我们很喜欢嘲笑长辈在买车时用关车门的手感来评判车的做法,不过实际多年用车后我还是觉得,虽然不能说有什么绝对意义,但开关门的感受还是很影响对车的感觉。毕竟你可能很少地板油,也多半一辈子都不会把车推到极限,但你每次上下车都会开关门。十代思域上市前后流行一个论调,说是关门高级的其实只是铰链调的紧,然后本田就真的这么做了,用轻飘飘的车门配上了调的非常紧的铰链。结果是这个门又没有手感又非常紧而难开关。对比之下真正用料用心之后的车门,在开门角度小于限位器最小角度后,是可以凭车门自身的重力和重心的影响而自然关合的,只需要松手就行都不需要用力关门。各位可以试试自己身边的车是不是这样。说的啰嗦了,这个跟上一条合并,加上漆面的质感等,合起来可以认为是质感这一条,408胜。
配置:思域胜。如果思域各方面的能力能选一项给408,我会选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这项配置,而不是被夸赞的其他什么数据表现和素质。不过思域有些配置如上面的质感一样,透着股省钱的根本作风。比如LED大灯的亮度就不够。这一点车版也有人发过帖子:[url]https://bbs.nga.cn/read.php?tid=29893686[/url]
动力及直线驾驶感受:思域胜。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7da9Q2p-bngyK11T3cS14q-6q.png.medium.jpg[/img]
这条似乎无可争议,因为马力和零百数据差距太大了。但是在实际体验中,给我带来的感受提升却没有那么大。道路驾驶跟零百测试场景有很大差别,响应性以及低扭的重要性很高。408变速箱响应比不上马自达等但还是比思域的迟滞要小一点,涡轮建压速度以及低转速扭矩也比思域更好。如果有人说你不会提前加速克服迟滞吗?那我就承认我菜了。而且我日常基本只用D档,如果是用S档或者L档的人也可能跟我体验完全不同。这些因素导致了虽然思域的动力的硬实力要强的多,但优势方面发挥不出来,在我的实际驾驶中表现没有拉开差距。也就是对我来说,这一条很难称为多大优势。
底盘和舒适性:因为我开不出来操控差距,所以底盘部分和舒适性合起来说。408的悬挂行程很长且弹簧很软,未必所有人都喜欢。我个人是比较接受的,也有很多人不喜欢,包括部分408车友会去花几千块钱把弹簧避震等整套换成欧版的。但要说板悬调教有多牛鼻我也感觉不出来,上面说过还不一定有科鲁兹的板悬好。思域的独立悬挂我同样开不出什么优势来,侧倾和晃动相对更小但也更硬颠一些。买之前有些人吹的法系扭力梁调教和思域的独立悬挂体验之后都可以说是“吹及把“。我倒是不在乎运动性,实际就是因为这代思域被称为不运动了,买菜化了我才买的。但最终包括座椅、坐姿等各方面细节综合形成的舒适性我还是觉得408更好,可能只是408比较适合我的身体,不代表每个人都会觉得舒适。如果是做客观车评,我这些内容是不合格的,但我只是作为一个论坛水友应邀谈我自己对自己车的满意度评价,那么我的身体是最诚实的了。每次开思域前半个小时挺好,但开的时间更长就会觉得比开408 的身体疲劳度更高。我的结论为我自己的身体负责。
静音:408胜。我不管你是轮胎挑沥青了还是发动机在什么转速区间了什么原因,结果上就是思域更吵,没什么好说的了吧,越是长期体验的越感觉到思域静音不行,偶尔开的则可能因为环境工况因素被暂时蒙蔽。其实这一条跟上一条舒适性也是合起来的,人在开车时的舒适感知是综合性的,未必是理性的一条条拆开来分析,而就是身体根据感知做出的综合反应。
油耗保养费用:平手。从结果上来看,408的油耗只比思域低了一丢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排量和马力上来看,这种程度的差距已经代表了思域的胜利。但之前有些论调可是认为思域这1.5T的油耗要比408这1.2T的油耗要更低的,只能说期望越高就越难满足。关于保养就很荒诞现实主义,买之前的功课是做好了思域的保养费用更贵(周期更短,要求定期使用添加剂和清洗节气门)的心理准备的,结果碰到了机油门,白嫖了几次。
可靠性:思域胜。
408遇到的问题:
1、 中控黑屏死机,以及右后尾灯不亮了。因为我加装功能拆过中控,而车尾则受过追尾,所以不确定这两个问题是不是原厂的锅,不放上来显得我偏心,还是说一下。
2、 大灯高度自动调节报错。这个配置我毫无感知(开手动调节的车也不怎么会去调),第一次感知到就是它报错了。没花钱修也不影响功能,就是每次开大灯时就跳出来恶心一下。
3、 空调偶尔在夏天长时间高速行驶后效力降低,挺诡异的毛病,因为过后又好了,没修没花钱。
4、 前面都是小菜,硬菜来了,一条皮带引发的系列问题。
很多人应该听说过,由于这款1.2T的发动机的某些批次的皮带掉屑,且设计时在发动机内部。导致本来设计目标想利用机油蒸发的气体来润滑皮带达到免维护的思路,反而使这个小问题变得棘手起来,因为拆装皮带更麻烦了。
由于换408时我决定持续关注网络汽车话题了,所以这次皮带没有像上一辆车的变速箱一样在爆发前还蒙在鼓里。但是厂家和4S一开始看了我的皮带说没问题,后续的保养我就没有每次都坚持要求仔细检查。结果还是让我开到车辆报警后,才为我更换皮带。换完皮带开了一两万公里又开始报警,一开始就近去的阳光工匠说是什么风扇电阻,换了没毛用最后实际还是烧机油了,只能大修解决。再然后又是拖延和排队。所幸的是最终的结果,毕竟没有像科鲁兹那样让我花大钱自费维修,而是给了保修(这时候我已经超过质保期了)。否则我应该已经卖车并转当髮黑了。
综合来看,408前四年使用没什么毛病挺省心的,第五年开始有各种问题。但比故障问题更大的是厂家的售后政策。如果皮带能像丰田那样提前主动召回,那么就是个小问题。再不济像本田那样形成群体投诉后迫于压力进行召回和补偿,也不失为亡羊补牢。但神龙厂家就是装死躺平,最后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反而花了更大的成本去处理。这一点神龙也是一以贯之,408上市初期就是轮胎鼓包投诉高,结果当时不处理,闹的好多投诉,过了几年却召回了,真是脑回路奇葩。包括在皮带以及衍生问题质保这个问题给了发动机保修的条件下又会有一些油液之类的额外收费,几百块钱我没计较没去刚。但厂家花了大钱,却省了小钱,还是恶心了消费者一把。从售后上来看,法系死的真的不冤。
思域遇到的问题:
1、 原厂车机的导航莫名其妙不能用了,去4S拆装恢复出厂解决。
2、 异响。异响就像牙疼,听起来是小毛病甚至都不算毛病,但对体验的损坏可一点儿也不小。当然没有哪个车能保证完全没有异响,但异响的发生率、影响程度,还是有不同的。思域就属于异响发生率很高的。我本来也不能明确说异响对我的满意度感受影响有多大,直到通过思域车友群的交流学习,暂时针对部位进行操作解决/缓解了异响发生,才发现原来这车没异响之后感受变化这么大。就像上文说到过的那样,人的舒适度是由身体综合多方面的感知来综合反应的,高频率的异响对神经的打击真的是很恼人,我宁愿花钱修车一次解决也不愿意被持续的异响永久袭扰。很多时候人并不知道什么是对自己重要的,直到得到的东西又失去之后才懂得。这一点不光对优势和配置如此,对缺陷也一样。
3、 机油增多。当年一度闹的沸沸扬扬,也让我们诸多车主感到人心惶惶。但经历了整个过程之后,最终结果反倒没什么。因为机油增多而造成的趴窝熄火和其他严重问题毕竟很罕见,当时车版有一位,后来在论坛和车友群都没再听说了。反而因此白嫖到了几次保养和发动机延保,因祸得福。
从上述两个问题可以看出云车主和真实车主之间的巨大差异。如果让一个云车主来说思域的最大问题,肯定会说机油增多。但实际上异响对车主的满意度的负面影响比机油增多要大的多的多的多,车友群里除了当年风波的时候,后续都是抱怨异响的多,而没多少人在意机油增多了。
当然按车龄和公里数来说,思域的可靠性表现更好似乎理所应当,毕竟“年轻”了很多。这里我还是考虑了些身边统计学,车友群里,408的比我问题更多的车主还是有,思域则大家都差不多,都是抱怨隔音和异响的。所以按照对后续的预期来说,思域的可靠性比408好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个性缺点:
1、 反人类
我不自己动手修车,所以没感觉到什么,最多换空调滤芯的姿势更累一点,几分钟时间。车内储物空间等方面设计两个车也半斤八两。所以广泛评价的“法系反人类浪漫设计”我是真没啥共鸣。
2、 抖动
思域这个四缸对比408这个三缸真的没啥优势。
3、 离地低
又是一个“买的时候知道是这样,买之后才真切体会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不开低底盘的车,你就不会察觉你所在的城市的路面原来这么糟糕。而且开低底盘的车过烂路和坡、坎的时候,就像开大车通过狭窄区域一样,就算没发生实际擦碰,这个小心翼翼提心吊胆的过程,就足够带来负面的感受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7da9Q2p-ga5gZqT3cS1be-zj.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7da9Q2p-lae6ZjT3cS1be-zj.jpg.medium.jpg[/img]
综上,可以说思域在动力、配置、可靠性这些重要方面都胜过了408,你们评价思域更优秀我不会反对。只不过408的安全、舒适、质感更符合我个人对车的偏好,在买的更早、更便宜、更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能够在重要方面满足我的使用要求,且其他方面有来有回,所以我称之为“满意”和“值那个价格”。在买思域时408行驶里程大约是三万公里,也就是买完思域后我家两部车的使用率上408:思域是2:1。我并没有去鼓吹408更好,我甚至在论坛从来不在选车贴推荐法系车,我只是作为车主对408暂时还算满意,408在我手上也更加物尽其用。这个说服不了任何人,但我真实的使用也没有必要说谎。我总不能是为了论坛抬杠而刻意去少开更好的思域而多开“工业垃圾“408的吧?
而且满意度也是会随使用过程的变化而变化的,408后两年由于故障问题就没有开始四年时的满意度那么高了,但总算还没有像科鲁兹那样严重而产生根本性的颠覆。而思域则在暂时解决异响问题后觉得舒服了很多。或许后续也还会有变化,比如万一之后408又遇到什么严重的故障问题难以解决,或者让我花很大成本维修,或者让我提前换车,也必然会因为保值率问题挨上一刀而扣满意度。这都是还没发生的事情,就不好说。包括我个人的经历和使用场景等方面如果有所不同,可能也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最后祝大家新春愉快,希望大家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