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yTruSteve
2022-01-05T05:56:13+00:00
真的有点不切合实际。
属于自己立一个靶子然后输出吧。
老爸会开车,老妈当家政把富人夫妇伺候的相当满意,女儿能当家教。
各方面来看,都不至于生活混的那么惨吧。
你带入一下资本主义社会,那种不可逾越的天堑,来感受一下就行了
[s:a2:你看看你]为什么大厂码农35岁会被强制退休啊,明明都身怀绝技,学历甚高,一点都不符合现实和逻辑
伪装啊,
明明什么也不会啊,
一无是处啊
要不为啥叫寄生。。。
老爸去试驾学习的技巧,
靠计谋把司机和保姆搞走,
女儿啥都不会装成资深老师。
[quote][pid=581502075,30274470,1]Reply[/pid] Post by [uid=351741]水鱼啊[/uid] (2022-01-14 14:05):
你带入一下资本主义社会,那种不可逾越的天堑,来感受一下就行了[/quote]别说的那么虚好吗。
外面还有一个热乎的说韩国生活比国内好太多的帖子。
怎么一个司机,一个保姆在韩国养活不了家庭?
我不信。
这才是最大的悲剧啊
就算身怀绝技,也无法改变你低下的出生和悲惨的命运
你自己都说了,这不是已经在做擅长的领域了吗,这片子不就说明了这些兼职岗位不走巧不如狗吗。
Reply to [pid=581502499,30274470,1]Reply[/pid] Post by [uid=38525571]QUASIsss[/uid] (2022-01-14 14:06)如果35岁身怀绝技高学历,怎么可能辞退,说35岁工作时限的都是底层码农而已
[quote][pid=581502704,30274470,1]Reply[/pid] Post by [uid=16034979]望星狐[/uid] (2022-01-14 14:07):
穷人之所以穷一定是笨/不努力吧[/quote]不是你们在反驳什么啊?
真的搞不懂。
看过一遍,个人浅见,主旨是:
无论你多努力多有才华,出身这种决定上升空间的项目如果不够出类拔萃,那你后天再怎么努力,哪怕你坐着火箭也白搭。
另一方面,你看主人一家的奇技淫巧都是用在点歪门邪道上,没有一个是用于正途。
寄生虫的背景是在韩国,招聘一个保安都有2000多名大学生来应征的前提下。卷的超乎想象[s:ac:惊]
本质是躺平不想干活不了而获呗
这一家又没什么负债之类的,单纯的想好吃懒做
看过或者没看过奥斯卡新贵《寄生虫》的,都可以看一下《燃烧》这部电影。
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 我觉得《寄生虫》是不如《燃烧》的。
当年韩国奥斯卡新贵《寄生虫》火的时候,我在论坛推荐过《燃烧》这部电影。
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 《寄生虫》是远不如《燃烧》的。
虽然大家经常嘲笑 韩国拍的那些 讽刺政治,调侃南北双方领导人的电影,没任何卵用(比如 《共同警备区》《铁雨》比如《特工》)。
但是要知道,韩国这种作为US 的看门狗 和 附庸国的角色,能拍电影来表达对现实不满,已经算是难得的不当RBQ,而能当人的机会了。
从《杀人回忆》《恐怖直播》《老男孩》《黄海》《熔炉》《素媛》《新世界》《辩护人》这一批优秀的电影出现,
不得不承认,这些年,韩国电影确实进步很大。
直到今天《寄生虫》斩获 奥斯卡最重量的 最佳导演奖,还是惯例,先恭喜一下导演和演员们的出色表现。
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大家如果只看过《寄生虫》就着急下评论,是否值得奥斯卡的,不如再看看2018年的韩国电影《燃烧》
我个人的感受是: 2018年李沧东的《燃烧》确实要更好一些,
《寄生虫》想表达得浅显直白,很多地方都太刻意了,而《燃烧》则更加的隐晦,耐人回想和带来更多的震撼。
阐述一下为什么我觉得《寄生虫》不如《燃烧》:
第1点:《寄生虫》这部电影太过于精巧,工整,直白。
比如,山顶上的豪宅,与主人公家住的半地下室,再到这个豪宅下面深不见底的纯地下室,这就是在明示不同阶级的区分。
一下大雨,“寄生虫”们的半地下室家里就被淹了,女儿只能蹲在马桶盖上,压着汩汩冒出的污水抽烟。
平民阶层的寡廉鲜耻,和富豪阶层的天真浪漫。
寡廉鲜耻是由于生存的恶劣,他们不得不坑蒙拐骗;
天真浪漫是由于生存条件无忧,富人们可以大肆地浪费自己的爱心和柔情。
穷人,虽然能够毫无破绽地装扮成他们想要装扮的艺术家,大学生、专业司机和专业管家,
但有一点他们是无法装扮的,就是他们的气味——那个富翁所形容的、类似于在地铁上所闻到的气味。
富豪家的小孩看到的鬼,其实就是那个躲在他家地下室的平民。他是富翁,平民就是鬼。
影片最开始的,他们一家在家里接不到手机信号,与那位在地下室蜗居多年的人用电灯发出的摩斯密码不被人注意到一样——穷人,既接收不到信号,他们发出的信号也无人聆听。
第2点:影片中可供解读的地方很多,但是这些又太容易被解读了,让人无法细细回味。
《寄生虫》里值得让人回味的地方,是两处杀人:
一处是年轻小伙,要用石头去干掉地下室里面的人,这样他们就能永远保守这个秘密,永远居住在这个豪宅里面。
另外一个就是老实巴交的宋康昊突然暴起,杀死了豪宅的主人。
这两处心理巨变,本来应该是影片真正高潮的地方,应该是情绪达到一个顶点,开始释放和宣泄。
但是,整场电影看完,始终无法代入这两个人,你无法进入他们两个人的困境,无法感知那个年轻小伙,到底有多么想脱离那个底层社会?
你也无法感知宋康昊被触怒到一定要立刻暴起杀人的点,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都会说,他是被男主人那种永恒的距离感和冷漠所激怒。
富家男主人嫌弃地捏起鼻子,触到了穷人父亲的痛点,引发了最终的杀戮。
但这种暴起杀人,还是缺乏了一种情感上的铺垫。
而这也是我觉得《寄生虫》不如《燃烧》地方:
《燃烧》里面你会被主人公的情感困惑和内心无因的愤怒所裹挟,能够目睹它慢慢发酵和爆发,也就会为最终他的报复感到爽快,以及为莫衷一是的结局,感到空虚。
《寄生虫》这部影片没有提供这样一个时间和空间以及情感的入口,让我们去站在他们的立场想问题。
整部电影既像一个公式,又像一则寓言,一切都那么直白。
如果《寄生虫》能在这种情绪的铺垫上,哪怕想要直白的表达,也可以学习一下 罗伯特德尼罗的《出租车司机》 甚至 昆丁的好几部爆浆电影,应该能提升一个档次。
第3点:影片对于阶级的理解还是太传统刻板了。这种物质极度匮乏已经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从这一点来说《燃烧》就要高级很多。
《燃烧》讲的更多的不是物质上的匮乏,而是一种精神,配偶争夺等优越感上的巨大阶级差异。
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温饱已经不是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问题,不会再有古代那种为了不饿死要卖儿卖女,不会有1942中那种,一口饭一袋米,比亲人比情感更重要的问题。。
现代社会,有钱人与穷人之间的巨大沟壑在于,感官精神享受,高档攀比的物质文化追求的差距却越来越显著。
而这其中,最显著的标识就是女人,尤其是漂亮女人,这种稀缺资源的争夺上,有钱有权的阶层是完全碾压平民阶层的。
都不用说电影,就看看现实中, 王思聪隔几天带着不同网红女友到处吃饭玩乐,就能上微博头条。
有的18线女明星能火速带资进组,成为一个热门电影电视剧的 女二。
有的女明星,每部电影都投资几亿,甚至十几亿,各大明星请一堆,即便每部电影都亏得内裤都没了,依然能连着拍好几部,拍好几年。
这才是真正有钱阶层干的事儿。
《燃烧》中的穷小伙暗恋女主角,可女主角却光速投入了新认识的富家子弟的怀抱。这其实已经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燃烧》里面,富人具有随意选择女人的权利,而穷人却是自己唯一喜欢的女人也会被夺走。这种平民小人物的愤怒,最终造成后来的血案。
反过来,富人由于能够完全自由地选择这些女人,而丧失了选择这些女人的乐趣。也就是没有限制,也成了一种新的限制。
他只有通过去打破禁忌的方式,来创造一种限制,来感知这种限制,而重新获得人生的快感,于是他选择了杀人,杀掉那些爱他的女人。
说难听一点,《寄生虫》讲的阶级关系的方式有点low,
而《燃烧》,通过漂亮女人的争夺来展示阶级差距,更隐晦也更震撼。
那你是不是会觉得更绝望,明明都有技能在身都还是最底层[s:a2:不明觉厉]
他们家看起来个个身怀绝技不是因为那富人好忽悠吗,但说起来会忽悠也是种本领,现实中那些“大师”过得也不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