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blephantasm4
2020-02-28T23:24:35+00:00
想着作为个同好的交流吧,其实很多时候所谓的感受都是很主观的东西。性能车其实是比较宽泛的一个概念,我这里主要谈论的是双门或者四门的性能轿车和轿跑。我心目中最究极的性能车是保时捷,不过不在这次的讨论范围内。
性能轿车的定义我主要根据原厂搭配的发动机的动力,变速箱的类型,配套的轮胎和刹车,悬挂调教的偏向来判断。
澳大利亚可以选择的国际品牌很多,这么多年在这边基本上把4S和朋友的新车都试了个遍,当然自己也开了好几年的性能车了。
宝马:Mpower即使新车上了mxdrive后依然还是偏向于后驱的动力分配,其实主要就是起步的时候偏向四驱,高速还是后驱。M系列,尤其是后驱的优点主要是驾驶反馈非常直接,我特别喜欢她转向时候的精度和动力响应,尤其是转弯车头过去后一脚地板油(公路上千万记着开dsc),车尾带点晃动给到我的感受非常棒。同时性能配件用料方面也让我很欣赏。缺点的话,想着用一台Mpower泡妹子,结果来和我搭讪的全是男人[s:ac:惊],还有吃冷却剂吃机油(尤其是上了年份的),几千公里下去就给你来一个加一升机油警告,而且还得是0w40,还有那个奇怪的刹车行程,前段没啥感觉,然后突然一下就刹死了,需要用时间去习惯。
奔驰:AMG的声浪比较浑厚,有些人觉得像拖拉机,这个就见仁见智吧,主要摸过的是C63,C63S和CLA45,这两个在13年-19年的设计是我最喜欢的,新的出来后细小的大灯让我看着很难受。加速时候感觉推动力量很大,转弯也还算精准,变速箱稍微有点迟钝但是不算很影响。但是轮胎搭配这里真的很减分,CLA45搭配的235轮胎,抓地力稍显不足;最离谱的是上一代的507马力的特别版,后胎还是255…想要宽只能加钱上black。顺便一说19款的C63S还在用pss的轮胎,没错,就是那个被ps4s替换了好几年的pss。
奥迪:有四驱加持的奥迪可以说是对于新手最容易上手的了,RS系列的起步也确实是真的快,不过由于自己只有机会开过上一代的RS5,所以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吧,转弯感觉有点像火车在轨道上的那种抓地力,8200的红线很棒,轮胎还是很实在的,唯一不爽的就是只有双门,还好新的一代RS5有了四门,下次有机会会去尝试一下。
日本
斯巴鲁:我最喜欢的一个日本性能车品牌,STI的驾驶感受应该是我开过的日系性能车里面山路感受最好的,原厂的变速箱齿比分配的很好,油门的响应非常迅速,而且感觉得到重心低带来的抓地力很强。缺点的话,中冷放在顶上真的不行,外观也确实没那么讨巧了,当然近年来和丰田学习了一手营销,BRZ和WRX这种注重外观的性能车也在土澳卖的不错。
三菱:只短暂的开过evo8和10,原厂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不过对比STI可以发现EVO真的是全身名牌,驾驶感受其实有点接近STI的。大家黑evox主要还是因为当年换了发动机后没有什么改装套件跟进。其实evo给到我的整体感觉是稍微有点不如STI的,可能也是因为她已经停止了进化吧。
本田:穷,没能尝试nsx,不过有幸开过ep3,fk8的typeR还有塞了k24引擎的ek,S2000近期打算买一台尝试然后再补上感受。相比起本田的发动机,最让我震惊的还是底盘的调教,能让几乎原厂的FK8(就换了刹车和轮毂轮胎)在过弯的时候基本不感受不到推头,而且类似于自动补油等对于刚入门的手动玩家很友好的设计。顺便,EP3真的弱,白瞎了K20A这么好的几头。
其他国家的后续慢慢更新,有些年代久远不太有印象了还需要再借过来试一下。
性能轿车的定义我主要根据原厂搭配的发动机的动力,变速箱的类型,配套的轮胎和刹车,悬挂调教的偏向来判断。
澳大利亚可以选择的国际品牌很多,这么多年在这边基本上把4S和朋友的新车都试了个遍,当然自己也开了好几年的性能车了。
宝马:Mpower即使新车上了mxdrive后依然还是偏向于后驱的动力分配,其实主要就是起步的时候偏向四驱,高速还是后驱。M系列,尤其是后驱的优点主要是驾驶反馈非常直接,我特别喜欢她转向时候的精度和动力响应,尤其是转弯车头过去后一脚地板油(公路上千万记着开dsc),车尾带点晃动给到我的感受非常棒。同时性能配件用料方面也让我很欣赏。缺点的话,想着用一台Mpower泡妹子,结果来和我搭讪的全是男人[s:ac:惊],还有吃冷却剂吃机油(尤其是上了年份的),几千公里下去就给你来一个加一升机油警告,而且还得是0w40,还有那个奇怪的刹车行程,前段没啥感觉,然后突然一下就刹死了,需要用时间去习惯。
奔驰:AMG的声浪比较浑厚,有些人觉得像拖拉机,这个就见仁见智吧,主要摸过的是C63,C63S和CLA45,这两个在13年-19年的设计是我最喜欢的,新的出来后细小的大灯让我看着很难受。加速时候感觉推动力量很大,转弯也还算精准,变速箱稍微有点迟钝但是不算很影响。但是轮胎搭配这里真的很减分,CLA45搭配的235轮胎,抓地力稍显不足;最离谱的是上一代的507马力的特别版,后胎还是255…想要宽只能加钱上black。顺便一说19款的C63S还在用pss的轮胎,没错,就是那个被ps4s替换了好几年的pss。
奥迪:有四驱加持的奥迪可以说是对于新手最容易上手的了,RS系列的起步也确实是真的快,不过由于自己只有机会开过上一代的RS5,所以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吧,转弯感觉有点像火车在轨道上的那种抓地力,8200的红线很棒,轮胎还是很实在的,唯一不爽的就是只有双门,还好新的一代RS5有了四门,下次有机会会去尝试一下。
日本
斯巴鲁:我最喜欢的一个日本性能车品牌,STI的驾驶感受应该是我开过的日系性能车里面山路感受最好的,原厂的变速箱齿比分配的很好,油门的响应非常迅速,而且感觉得到重心低带来的抓地力很强。缺点的话,中冷放在顶上真的不行,外观也确实没那么讨巧了,当然近年来和丰田学习了一手营销,BRZ和WRX这种注重外观的性能车也在土澳卖的不错。
三菱:只短暂的开过evo8和10,原厂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不过对比STI可以发现EVO真的是全身名牌,驾驶感受其实有点接近STI的。大家黑evox主要还是因为当年换了发动机后没有什么改装套件跟进。其实evo给到我的整体感觉是稍微有点不如STI的,可能也是因为她已经停止了进化吧。
本田:穷,没能尝试nsx,不过有幸开过ep3,fk8的typeR还有塞了k24引擎的ek,S2000近期打算买一台尝试然后再补上感受。相比起本田的发动机,最让我震惊的还是底盘的调教,能让几乎原厂的FK8(就换了刹车和轮毂轮胎)在过弯的时候基本不感受不到推头,而且类似于自动补油等对于刚入门的手动玩家很友好的设计。顺便,EP3真的弱,白瞎了K20A这么好的几头。
其他国家的后续慢慢更新,有些年代久远不太有印象了还需要再借过来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