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lyMike
2022-06-14T10:17:31+00:00
归义军平定凉州第二年张议潮入长安,顶替自己去世的哥哥成为人质,但是这样就导致两个问题,一个是虽然给了张议潮很多虚职但是没有实权,唯一实权是遥控归义军,但是却导致了归义军那边张议潮的继任者张淮深长期没办法正常继承节度使权力,最终为张氏内斗争权的惨剧埋下伏笔;第二个虽然名义上是打压节度使势力,但是归义军又不完全等同于节度使,盲目套用节度使分权的措施,导致最后河西走廊一再丢失。就算现在上帝视角来看,唐懿宗也应该重用张议潮这个唐末屈指可数的将才吧?[s:a2:不明觉厉]
唐末的时候君王跟节奏使之间已经没有互信了,历史能证明张议潮是忠于大唐的,但是当时人谁看得明白呢?皇帝也怕你是下一个安禄山史思明。
看过归义军核心四州(瓜沙甘肃)的民族组成就明白了,归义军的衰败是必然,四个州里只有沙州汉人比较多,剩下几个汉人连主体民族都算不上[s:ac:汗],归义军崛起时各个民族首领是以反吐蕃为大旗聚在一起的,吐蕃寄了后例行解体而已,不是人力能挽回的,张义潮活着的时候大家给你个面子,张义潮一入朝仆固俊就闰了(别跟我说唐朝挺他,唐朝挺的是庞特勤),伊、西两州直接脱离归义军控制
荣新江的《归义军史研究》里认为唐和归义军是有矛盾,进行过限制打压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0/njQ2q-fbzvZdT1kShk-bb.jpg[/img]
唐朝实际上对河西基本不怎么关心了,归义军只要不与唐朝为敌就行了,唐朝控制区和归义军隔了个凉州,凉州还是张义潮交给唐朝的,结果不到一年就又丢给吐蕃六谷部了,张义潮看了直接无语
安史之乱历历在目,河西主体非我族类,唐中央不敢放权是情有可原的
而且其实以张议潮侄子表现出的对内经营能力。。。很难说早给他一个节度使的头衔能让他的结局更好
归义军的基础都不太牢靠,很多回鹘人……这些人都不是张议潮能够真正控制的,所谓十一州听起来好听罢了
从人的角度来说,光叔上位就是靠着蝇营狗苟上去的,本身他也没啥英主气质,指望他信任张议潮这个事儿就不现实
英雄生不逢时啊,若当太宗时,必为凌烟阁第二十五人也!可惜当朝皇帝只是小太宗[s:ac:哭笑]
你光叔什么的都在执政,他执得了吗!没这个能力知道吧,再输下去就输庞勋,输完裘甫输庞勋,再输黄巢,最后输猪瘟,接下来没人可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