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emi3
2022-01-14T15:11:14+00:00
珠三角,长三角怎么发展起来的?
家家户户小作坊,劳动密集型产业打工呗。
做外贸,做出口。靠出卖劳力赚了第一桶金。
问题就是,北方沿海其实条件比南方还要好,还有大量成熟的工业配套和工人体系,为什么没有承接外贸红利呢?
根本原因就是北方人好面子,觉得去打工丢人。
事实就是,东北人确实不喜欢打工。
电子厂里安徽江西云贵川的工人一抓一大把。你见过几个东北人在电子厂里上班的?
他们宁可去酒吧夜场看场子,也不会进厂的,他们也看不起进厂打工的。
时代来的时候,你不乐意接,那就怪不了别人了。
辽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是得天独厚的条件,还有天然良港。8
80年代日韩大量劳动密集产业转移辽宁,结果日韩工业还是跑长三珠三去了。
没办法,东北老爷们心气高,看不上当厂狗 。招不到人。
因为国际主航线就到韩国了
所以山东能吃到一些
而再北的沿海地区就没有了
海南起不来而广东起来了,也是因为国际主航线其实并不在海南周边
为什么nga老是这样,明明是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总是有傻逼拿来钓鱼
[quote][tid=30281257]Topic[/tid] Post by [uid=63877118]名雲kinshiro[/uid] (2022-01-14 23:20):
珠三角,长三角怎么发展起来的?
家家户户小作坊,打工呗。
做外贸,做出口。靠出卖劳力赚了第一桶金。
问题就是,北方沿海其实条件比南方还要好,还有大量成熟的工业配套和工人体系,为什么没有承接外贸红利呢?
北方人当时好面子,工人不愿意做这些工作是主要原因吧,觉得丢人。
否则北方大量沿海良港,发展对外加工怎么可能发展不起来?
事实上,日韩第一个投资的代工厂就是辽宁,但是实在扶不起来,于是又全部跑到苏州去了。[/quote]长江是闹着玩的?
我建议你先在长江 黄浦江 珠江沿岸站一站
然后再去看看黄河 自己开阔一下眼界
然后再读书
介绍一本 谁是中国城市领跑者
好好读一读 比在论坛xjb 起哄带节奏有意义的多
你只看到海,没看到河。
上海是长江出海口,长江流域几乎辐射了小半个中国,一半的中国人在长江流域生活。这些人很大一部分生活生产依靠长江运输。
而广东当年背靠香港,在当年封闭的年代香港是中国唯一对外窗口,技术外资引进大部分都是通过香港,而广东作为连接香港的省份自然会收益。
而北方沿海就没有这些条件,山东算是发展很好的了,因为离日韩近。不过正好赶上日本衰落,韩国崛起的时间。所以在山东的韩国人很多,日本人也不少。辽宁的大连日本人就更多一些
北方没有经济腹地,
河北平原人均水资源世界倒数,广西的人均水资源是河北的十多倍
好点的也就青岛 ,有山东作为腹地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从2012年看省份gdp排名有惊喜[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这大直钩钓鱼呢?[s:a2:中枪]
河道港口条件差太多了,没法比
A burger with no honey mustard
国际航线运到中国后,需要国内交通把货物运输到全国各地,经济发达地区需要的货物多,就近原则当然是把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国际航线卸货的首要考虑目的地了。
另外,作为一个沿海航线南北沿海码头都要去的船员,接触到的码头工作人员,明显是山东以南的有素质。去北方靠码头经历过被偷被坑的事比南方多太多了。人生第一次吃到韭菜鸡蛋炒猪皮的三鲜饺子是在北方。船上前一天买回来的菜,晚班码头工人下班能拿空一整个冰柜。餐厅里船上同事买的黄酒,做的茶叶蛋,晚班码头工人愉快的喝着黄酒吃着蛋,一点不剩。去菜场买菜,菜贩会互相打招呼:他们船上来的。开出来的菜价比正常能贵一倍甚至三倍。出码头去外面买东西,叫了外面的车,没坐码头工作人员兼职的车,回来不让进码头,为此还干过一架。
233,江苏人明明最好面子最爱攀比,结果成了北方人好面子,233
很正常吧,广东靠香港,订单多,商业发达程度与世界接轨。长三角能以长江为航道输送原材料和成品,沿途的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都是人口大省,劳动力充裕。
就东北那人口量,东西造出来除了卖给北京人还能卖给谁?
想地域黑直说,何必拐弯抹角
有这功夫不如把地图出来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