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心得]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那劝人投身制造业,尤其是制造业质量工作呢?

Unknowen-avatar

Unknowen

2020-12-17T08:08:44+00:00

很久前听别人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当时还以为这只是一句恶毒的蠢话。然而,在这过去的两年里,我因病在医院躺了半年,每天都有接触医生护士,亲眼看到主治医师每天在配药物计划的时候还要回答身后一大串病人的问题,半刻不得闲;而后又因疫情关在武汉好几个月,每天也听到大量关于医生奋战在一线,豁出性命来对抗疫情,渐渐的对这句蠢话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医生,作为一个自带光环的崇高职业,一旦披上白衣,就如同身赴沙场的战士,这份责任、这份使命抗在肩上,是绝不可放下的,一旦放下,即会遭到万人唾弃。但是医生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谁不想钱多事少安逸快活?但是一旦投身此行,则必须做好燃烧自己奉献一生的准备。而劝人学医,也就是等于说“慷他人之慨”,被雷劈也是正常。

不过,医生再怎么样辛苦,至少还能落一个“白衣天使”的好的名头,那投身制造业,默默的为国家建设添一砖一瓦的人呢?
“打工人”?
如果有人劝你投身制造业,甚至走质量管理的路话,那可不仅仅是“慷他人之慨”这么简单了。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理解这两句话是互文兼义,说的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个是择业,另一个是择偶。择业的重要,不亚于高考。而选择制造业,用武汉话说,真的就是选择“自己造业”!
作为一个在汽车制造业摸爬滚打15年的质量“打工人”,来给大家简单讲讲这个坑,到底有多深吧!

“脱虚向实”这个口号想必大家都听出茧了吧?为什么一直在喊?因为资本一直都往”虚“里跑,那里来钱快,来钱多。“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补有余”,这原则更是被资本奉为圣典。
在这套畸形的规则下,实业难,制造业更难。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曾发布相关数据:2019年制造业企业的平均利润仅为2.59%,远低于世界500企业的6.57%。
其他的不谈,这一边是得不到充分的养分,另一边是造不出足够的业绩,光着这互为因果的两条,就足以将制造业紧紧的束缚在地板,动弹不得。这也造就了虽然制造业给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是国家的稳固的基石,但自己地位也是在整个行业金字塔的最底层的现实。
第一份工作的公司已经做到汉阳区纳税10强(某个细分领域),不说老板白手起家创业初期产品运费都找人借的事,单说我进去的时候他就天天开会,把几个部长骂的狗血淋头,我走的时候他还在天天开会骂人。那么胖,好几次开会的时候看到他翘腿还需要用手帮忙拉,每次都气的青筋直冒,真怕他哪天把自己血管气爆,后来果然出事了,在医院躺了一个月才好。
第二份工作就职的公司供应了很多大厂的零件,在国外也开了分厂,同样规格的零件,别人卖3美元我们卖3人民币,设备精度达不到就靠人工挑选,赚的就是出口退税那点钱。老板每天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全球到处飞,到处救火,说是不累是假的。
老板都累成这样,底下员工更是辛苦。

而在制造业里面,哪个部门是最不受老板待见的呢?
如果工厂内部组织结构简单分这几个:生产部、技术部、采购部、人事部、财务部、质量部、营销部。有一天工厂入不敷出,必须完全赶走一个部门的人才能继续经营,那么大概率哪个部门会被干掉呢?
生产部肯定是不行的,没人给他组装哪来的产品卖?技术部也是不行的,图纸都出不来,产品更不谈了;采购部也不行,不用原材料只能做空气;人事部也不行,一批人吃喝拉撒,一天没人招呼怕是要乱成马;财务更是不能,财报错一笔都要让人肝疼;营销部也是万万不可的,没有他谁去卖产品?
这样看了一圈,就剩下以”消灭质量部“作为使命的质量部了。
虽然这个比喻很尬,但是事实上在大部分工厂,哪怕老板的重视质量的口号喊得再响,质量部垫底地位也是难以改变的。
在这样一个金字塔底部行业的一个底部部门工作了十余年,我见过许多出类拔萃的精英,但见过更多在里面艰难跋涉的普通人,对于他们,这个行业这个职业的天花板,也只不过是别的行业的别的职业的地板,个中滋味,不言而喻。

以上讲的是大环境大背景,而实际工作中质量管理如何有效落实到位,更是让每个质量“打工人”煞费苦心的事了。就让我从质量部怎么以“消灭质量部”这个为使命工作,来谈谈吧。

三个阶段三步消灭自己
作为质量管理第一阶段,生产部只管做,做出来由质量部QC进行全检挑选再发货,这个叫做“质量检验阶段”。质量部在这里要做的就是消灭QC,要求生产部在产品做出来时就是合格的,每个产线员工都是QC,每个员工都对自己的产出负责,这样不仅提高了产品合格率,产线上非生产人员比例也会大量降低,生产效率也会大幅提升。
第二个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则是将后段的问题进行归因前置,通过对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的风险分析,以及问题反馈迭代,让问题永远只出现在设计中,只出现在供应商家里。这个阶段质量工作将关注产品生命周期内的过程制造质量,也就是说更关注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是否合理,进而对整个体系进行完善。
下一个阶段,即为全面质量管理阶段,逻辑上,生产和技术人员应该比质量人员更清楚问题的所在,引导生产和设计人员主导产品质量问题的解决,直到QA能不再参与其中时,质量部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了。在这个阶段,工厂上下所有人都有充分的质量意识,产品生产质量完全由生产人员承担,业务流程的优化由各个职能部门自己负责。实现每个人都是质量管理员。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简直骨瘦如柴!
我见到的大多数企业,都只是在一二阶段反复横跳,而第三阶段的公司,更只是活在质量乌托邦式的梦里。

处于第一阶段的工厂在十多年前很常见。当你还在需要尝试把“质量是做出来,而不是检出来”这样最基础的概念灌输给全厂时,你工作的每一步都会是异常艰难的。因为一旦工厂还只是处于这个层次,那么在你会亲身经历质量部怎么在夹缝中生存的。
事情往往是这样展开的:每每遇到产线良率突降、废品暴增,生产还想闯关时;或者供应商来料抽检不良,采购还催着特采时;或者前期验证不充分,临到量产却发现型式试验过不了,项目部却火急火燎的想转产时;
这时作为质量人员理应挺身出来进行阻拦,但是在这样的工厂,你接下来很可能面对:“耽误了交货,你负责吗?”这样无端的指责。
当初单纯的我面对这样的质责时,以为自己有理有据,往往一口答应“有什么事找我!”,遇到这些情况强制停线是天经地义。
然而事实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打我脸。当这事反馈到高层后,第一反应总是继续生产,而为了不影响生产进度和交货,本应去调查问题原因的人员却被临时安排对产品进行挑选。更无语的是,千辛万苦分选出来的不合格品,却因各种原因给特殊放行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就是等待客户端暴雷。最后就是分锅大会,因为一句“找我”,各打五十大板。不过往往打别的部门,就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打质量部时,可是直接啪啪的照脸抽。
发现、暴露问题,质量把关功能,这是质量人员的基础职责,然而质量人员的基础职责却给自己带来的额外的麻烦,想想也是挺魔幻的。
如高层对于质量的支持只是停留在口头,切记不要和当初的我一样做一个只知死搬条款的愣头青,不然事情没做好,人也得罪了,更难受的是自己却还可能因坚持公司规章制度而受罚。要知道,“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句话中,对于“度”的把握才是质量的真谛。
而这事里反馈的一个事实就是,高层在尝试平衡质量、成本、交期这个不可能三角形时,交期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接下来是成本,最后才是投入高见效慢的质量。
就是因为交付和质量常常产生冲突,也导致质量部与其他部门关系总是很紧张,往往是你对工作投入越多的感情,受到的压力也会越大。

质量管理还处于第一阶段的企业,供应商质量管理也是天坑。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企业供应商也是一个个人情供应商,特别是这样出于初级阶段的企业,其供应商也是非亲即友,没得选也没得换。其生产能力一般都是较为低下的,体系建设更是最多停留在纸面,甚至连纸面功夫都懒得做的,尝试帮他们建立质量体系往往是徒费心血。
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天上午就是督促进料检验加严检查,下午就是拉着各部门批特采。就这样每天左一嘴巴右一嘴巴抽自己耳光,简直无语。
而最让我深刻认识到供应商质量管理之坑的,是我们作为汽车主机厂二级供应商,向一级供应商供货的一场质量灾难。在某产品量产中,公司悄悄搞了一批自制的核心部件,替换了进口件。因为外部是用树脂包封的,性能测试也能过,一直没有被发现。直到过了半年,4S店大量反馈问题后才被发现。而此时,数以万计的车子受此问题影响,需要召回。
结果是公司被客户罚了一大笔钱,而且在接下来的半年里,派出了差不多一半的人跑全国4S店给人说好话换零件,防止此类信息传到主机厂。
而客户韩国老板,借此带了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人,说是来考核,实际上把公司技术参数全都拿去,自己回家就建立了一条生产线。
最后,客户质量部长因此被干掉了。
我当时就设身处地的想了,要是我处于他的位置,会不会同样被干掉呢?千算万算,哪能算到供应商偷偷的改材料,还是进料检不出来的那种?

慢慢的,很多企业趟出了质量管理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靠近。这个过程中,质量人一个迈不过去的坎就是体系建设。
有的公司有专门的体系专员,也有公司让质量工程师兼着,不过不管怎么样,体系建设质量部是必须挑大头的。
如果说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是公司技术的灵,那么质量体系(ISO/TS)就是公司管理的魂。只有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完善这两个部分,公司才能有自己的累计,才能在业界站稳脚步,而不是永远的只是一个三流的加工厂,但是,能做到这些的公司并不多。
然而,相对于普通的质量改善,体系建设需要的投入更大,回报来得更慢,很多公司都有漂亮的体系文件,而更多公司的规章制度则永远只停留在纸面上,过程的体外运行也是家常便饭的。
这里不乏人员普遍缺少体系意识的问题,更多的是公司程序文件不知道是从哪个咨询管理公司花钱改了改公司名称买过来的。一条条完全做不到规程的堂而皇之写在公司的规章制度中,而明知做不到,就不做的情况,被发现也被“理解”了,导致有法不依成为常态,继而使得公司认为质量体系起不到作用,两者相互纠缠,越陷越深。
而此时,作为体系监督者,在内部审核中一旦指出流程上的问题,往往被告知:“从来都是这样做的,你要我改,改出问题你负责?”
这话是不是很熟悉?
在职业生涯中曾有这样的经历,老板花重金请来一位大咖来改善公司体系,大咖在工厂转了1周后,找到了50大70小共计120多个问题。老板喜出望外,立即召开全厂大会,展开质量月活动,号召所有人积极响应,努力整改。然而3个月后,大咖黯然离职,质量月活动也悄无声息的终结了。
这个事让我知道,体系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而大咖即便收到老板的全力支持,也没能推动几个改善更是让我倍感难受。普通的质量人推动改善更是困难,往往需要借助客户的力量。

而一旦面对客户的二方审核,或者机构的三方审核,质量需要做的就更多更杂了。
前段时间《半泽直树》热播,其中有个片段让我感慨尤多。在面对监管机构审核时,半泽将一箱资料带走藏起来。而质量部也需要做两本账,这是我之前万万没想到的。
起因通常是因为营销部用竞争对手不可思议的价格拿到一笔意向订单,在人机料法环统统不成熟的情况下却还要用不合常理的速度完成项目并批量,这个期间会明的暗的得到客户某些部门某些人出于某种目的的帮助。而这个过程也为日后量产埋下大量炸弹。
客户过来审核的时候,真实数据是万万不可以拿出来给他们看的,当然他们有些人也不想看到真的数据,怎么办,只有做假账。
谈何容易!光说产品每日产量,有的公司生产自己做账都做不清楚,质量还要分良品、不良品、报废品、待返修、待返工,而每个不良的处理记录就是一整套表格,每个问题是否有进行汇总分析制定措施,制定措施是否有落实,落实后是否有效果,有效果是否有文件化?
所以只要审核人员愿意,随便抓着1个问题,往下多追2层,最多3层,基本就露馅,完全是别人砧板上的鱼肉。而很多审核,在出发前审核结果都已经是定好的。
但是审核过了,是公司公关到位,审核不过,那你就死啦死啦滴。

当你好不容易撑过这些,想要拉起团队,撑起质量工作时,你会发现,胡萝卜和大棒,你一样都没有,你怎么管理你的手下?
画饼和鸡汤终只是一时半刻的事,大家都能看到,你就是你手下的天花板,哪怕再热血的少年,年复一年的夹缝生涯也会让人失去工作的激情。

还有很多很多想吐槽的,不过总结下来还是上面说到的两点:
一是制造业不能又快又好的产生效益,不受资本待见,众生皆苦;
二是质量部不能又快又好的产生效益,不受企业待见,众生皆苦。

虽然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但我从不后悔此前十余年的质量生涯,国家之所以强盛在于实体经济的支撑,制造业更像是这副体魄的骨架,而制造业的成长也离不开每个在企业上班的“打工人”。也就是祖国的繁荣和发展,我们每个无名的建设者,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最后,还是回到建不建议人投身制造业,甚至质量部。我的回答是,让更有能力的人去吧。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企业工作环境改善了很多,但是根本问题还摆在那,没有资源的我们普通人同样是受社会鞭笞,有选择的话,为什么不找个更好的工作呢?)
Unknowen-avatar

Unknowen

结尾结的既没有深度,也不够有内涵,但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写了[s:ac:愁]
Dre Is Spiecal-avatar

Dre Is Spiecal

学医也可以,但是千万别来临床[s:ac:哭笑][s:ac:哭笑][s:ac:哭笑]
chi149-avatar

chi149

有点长,待我慢慢看……
Tyler🦋-avatar

Tyler🦋

直接说劝人投身当资本家算了,无产阶级干什么行业都是被剥削的命!
Tuval-avatar

Tuval

金融地产兴邦啊[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Unknowen-avatar

Unknowen

[quote][pid=477433166,24688819,1]Reply[/pid] Post by [uid=62333958]蕭拂雪[/uid] (2020-12-17 16:14):

直接说劝人投身当资本家算了,无产阶级干什么行业都是被剥削的命![/quote]别这样,好歹把文章看完啊,,这么多字都是我一个个敲出来的,

每个也都是我亲身经历,虽然片面,但是也能让不了解这行的人看到一些
Krisxvvs-avatar

Krisxvvs

今年还说不要去制造业,真是非蠢既坏了,出口暴涨,产线工人最少月入一狗,年终奖起码2狗起,赚疯了
Unknowen-avatar

Unknowen

[quote][pid=477433215,24688819,1]Reply[/pid] Post by [uid=25907570]BloodVoodoo[/uid] (2020-12-17 16:15):

金融地产兴邦啊[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quote]越接近钱越容易赚到钱,这个是真的。。
maikati-avatar

maikati

学医可以,千万别来临床[s:ac:呆]
Unknowen-avatar

Unknowen

[quote][pid=477433788,24688819,1]Reply[/pid] Post by [uid=62565379]Magiclizard[/uid] (2020-12-17 16:16):

今年还说不要去制造业,真是非蠢既坏了,出口暴涨,产线工人最少月入一狗,年终奖起码2狗起,赚疯了[/quote]但愿我是又蠢又坏吧
Armed-avatar

Armed

学医可以,现在上临床是真的受罪[s:ac:囧]
毕业后学姐当初拉我去搞论文,我没应
现在想想我是真的蠢[s:ac:喷]
不过还好当时没一口回绝[s:ac:哭笑]
-xA1-avatar

-xA1

学医要看哪个方向,医美和牙科还是非常好的,制造业真的是早点提桶跑路
Just Another Guy-avatar

Just Another Guy

我在某国企的甲方施工单位,我们抓质量安全抓得非常严格[s:ac:茶]质量部是非常关键的,宁可进度慢,不能出事故。
FishingFreak95-avatar

FishingFreak95

临床狗:抗压就完事了[s:ac:茶]每天都在抗压
Unknowen-avatar

Unknowen

[quote][pid=477437314,24688819,1]Reply[/pid] Post by [uid=39356329]ufo1083[/uid] (2020-12-17 16:28):

我在某国企的甲方施工单位,我们抓质量安全抓得非常严格[s:ac:茶]质量部是非常关键的,宁可进度慢,不能出事故。[/quote]做质量最好是能在欧美企业,规章制度相当完善,做得事情也单纯,工资也高
再就是国企,合规要求高

再往下就是民营企业,基本上和我描述的差不多
可惜大部分质量人都只能在民营这个泥潭里挣扎
Dre Is Spiecal-avatar

Dre Is Spiecal

[quote][pid=477436136,24688819,1]Reply[/pid] Post by [uid=61797122]时琦弓瞳[/uid] (2020-12-17 16:24):

学医可以,现在上临床是真的受罪[s:ac:囧]
毕业后学姐当初拉我去搞论文,我没应
现在想想我是真的蠢[s:ac:喷]
不过还好当时没一口回绝[s:ac:哭笑][/quote]临床是真的累[s:ac:哭笑][s:ac:哭笑][s:ac:哭笑][s:a2:偷吃]
Yuki-Ai-avatar

Yuki-Ai

从事质量体系,公司120人,有9001、16949、GJB9001C体系,本公司还给神舟六号,嫦娥等航天项目提供磁性材料,公司有30%份额是军品,50外贸,20民品就这样的公司,你猜质量体系如何.

完全是做的假资料,现实一套,资料一套,全厂的质量体系,让质量部2个人搞定,除了生产记录是真实的,其他资料全是质量部做的(FMEA,MSA,SPC等等)老板是根本不会重视的,因为你无法带来直接的利益。

就这样质量部2个人负责全厂体系资料,还要兼职安全标准化、职业卫生防治、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等等(各种补贴)简直离谱真的。
SUNSHINE-avatar

SUNSHINE

做过质量相关,深有感触

质量工作特别是现场品控,qc这一块。你的绩效是别人的罚款,隔三差五的要跟人吵起来,做的心累
Dre Is Spiecal-avatar

Dre Is Spiecal

[quote][pid=477438538,24688819,1]Reply[/pid] Post by [uid=62577463]祖国医学掘墓人[/uid] (2020-12-17 16:32):

临床狗:抗压就完事了[s:ac:茶]每天都在抗压[/quote]这个ID[s:ac:呆][s:ac:哭笑][s:ac: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