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ything
2020-12-19T21:26:46+00:00
司马光那个贴有人说古代说司马光是圣人,所以司马光巴拉巴拉。还有人AOE说儒家整个不行。
这俩说法都不太对。
其实古代对王安石、司马光的评价更多是从意识形态出发的。
宋朝是儒学大发展的时代,很多人提出了不少派别。王安石变法有一个重要环节是把新学(即王安石的儒家学派)作为官方学说,科举就考新学了。这算是和皇帝的一个交易,事实上也对当时其它学问,比如关学、道学、蜀学、理学造成了致命打击(这一点可看《宰执天下》,讲的很出色)
司马光算是道学人物,意识形态就和王安石不对付,并且算是理学的二程的盟友。之后南宋理学兴起,朱子之后更是大发展,等到元朝,理学就彻底成了官方学说。
这一过程中理学实际上是取代了新学的位置,所以自然要对新学相关大批特批,对反抗新学人士大赞特赞,所以王安石和司马光就成了两杆旗子。
但风水轮流转,意识形态斗争不是请客吃饭。等到清末康梁要用他们的学问批倒理学的时候,就又把王安石拉出来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梁启超手下荆公一下被抬上去了。而之后由于革命史观,荆公自然评价比司马光强太多了。
古代对王安石、司马光的评价就是儒家学派斗争的棋子。
顺便多说一句,那帖子里面老王志大才疏的评价都有。。。单说一点,熙丰改革的主导者之一是宋神宗,尤其是元丰年。割地七百里,五路伐夏这种锅甩不到老王头上。
这俩说法都不太对。
其实古代对王安石、司马光的评价更多是从意识形态出发的。
宋朝是儒学大发展的时代,很多人提出了不少派别。王安石变法有一个重要环节是把新学(即王安石的儒家学派)作为官方学说,科举就考新学了。这算是和皇帝的一个交易,事实上也对当时其它学问,比如关学、道学、蜀学、理学造成了致命打击(这一点可看《宰执天下》,讲的很出色)
司马光算是道学人物,意识形态就和王安石不对付,并且算是理学的二程的盟友。之后南宋理学兴起,朱子之后更是大发展,等到元朝,理学就彻底成了官方学说。
这一过程中理学实际上是取代了新学的位置,所以自然要对新学相关大批特批,对反抗新学人士大赞特赞,所以王安石和司马光就成了两杆旗子。
但风水轮流转,意识形态斗争不是请客吃饭。等到清末康梁要用他们的学问批倒理学的时候,就又把王安石拉出来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梁启超手下荆公一下被抬上去了。而之后由于革命史观,荆公自然评价比司马光强太多了。
古代对王安石、司马光的评价就是儒家学派斗争的棋子。
顺便多说一句,那帖子里面老王志大才疏的评价都有。。。单说一点,熙丰改革的主导者之一是宋神宗,尤其是元丰年。割地七百里,五路伐夏这种锅甩不到老王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