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ecie
2022-05-27T10:44:03+00:00
2022年6月02日,Gartner的统计结果显示,2021年全球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从2020年的643亿美元增长到909亿美元(606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1.4%。
2020-2021年全球IaaS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单位:百万美元):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02/-7Qajiq-8gdkZpT3cSzk-dt.jpg.medium.jpg[/img]
阿里又反超谷歌了?
阿里亚太不仅是份额最大,而且还稳定盈利。
我有个问题,云存储也是依赖介质的吧,那么资料存在云端是如何保证数据安全的呢?(仅讨论硬件故障丢失数据的情况)
[quote][pid=615313088,32163917,1]Reply[/pid] Post by [uid=1108489]megaman[/uid] (2022-06-02 19:51):
我有个问题,云存储也是依赖介质的吧,那么资料存在云端是如何保证数据安全的呢?(仅讨论硬件故障丢失数据的情况)[/quote]异地多节点存储,最起码三个节点
谷歌怎么这么菜,它不是最先搞的吗,k8s也是他搞出来的
[quote][pid=615313088,32163917,1]Reply[/pid] Post by [uid=1108489]megaman[/uid] (2022-06-02 19:51):
我有个问题,云存储也是依赖介质的吧,那么资料存在云端是如何保证数据安全的呢?(仅讨论硬件故障丢失数据的情况)[/quote]对于消费端,不保证安全,几乎所有的云服务eula都有要求你备份数据的义务,宕机了要造成多少%不可用才有赔偿,国内赔的还是代金券
不过底层一般都有raid,异地很麻烦的,你买云的时候都得选地方,哪里有那么多异地
[quote][pid=615313751,32163917,1]Reply[/pid] Post by [uid=1300799]默默语[/uid] (2022-06-02 19:54):
对于消费端,不保证安全,几乎所有的云服务eula都有要求你备份数据的义务,宕机了要造成多少%不可用才有赔偿,国内赔的还是代金券
不过底层一般都有raid,异地很麻烦的,你买云的时候都得选地方,哪里有那么多异地[/quote][quote][pid=615313515,32163917,1]Reply[/pid] Post by [uid=15398257]SuperDancer7[/uid] (2022-06-02 19:53):
异地多节点存储,最起码三个节点[/quote]谢谢解释
[quote][pid=615313088,32163917,1]Reply[/pid] Post by [uid=1108489]megaman[/uid] (2022-06-02 19:51):
我有个问题,云存储也是依赖介质的吧,那么资料存在云端是如何保证数据安全的呢?(仅讨论硬件故障丢失数据的情况)[/quote]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包括raid cdp之类的实时备份 多活数据中心之类的,
根据预算来,预算越多越安全。
腾讯以前是不是丢了别人公司数据,给别人退钱[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此处应@那些整天说阿里没技术的人,看看到底是腾讯更没技术,还是阿里更没技术
小白的我一直以为亚马逊只是电商公司,虽然知道大企业会涉及很多其他产业,但是万万没想到在这方面这么强,我靠
[quote][pid=615313088,32163917,1]Reply[/pid] Post by [uid=1108489]megaman[/uid] (2022-06-02 19:51):
我有个问题,云存储也是依赖介质的吧,那么资料存在云端是如何保证数据安全的呢?(仅讨论硬件故障丢失数据的情况)[/quote]大部分资料都有重复吧
Reply to [pid=615313088,32163917,1]Reply[/pid] Post by [uid=1108489]megaman[/uid] (2022-06-02 19:51)三副本备份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02/-7Qjh4-jajkKsT1kSfe-7g.jpg[/img]大概原理就这样
Gartner的统计还是很有权威性的,借这个机会业内人士也简单说说真实的情况:
首先是第一梯队毫无疑问是双A:AWS(亚马逊)和Azure(微软),这两家的云业务简单来讲就三个字:印钞机——在几百亿美元如此大的营收情况下,还能保持30%+以上的利润率
其次是T1.5:一般来讲是谷歌,不过据我观察Gartner的分析师一般更看好阿里云,所以往往Gartner的报告中阿里云也会处于这个位置。谷歌的云业务在to B(也就是to企业)市场始终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服务基因。
国内市场来看:
T1:阿里云毫无疑问,基础能力、服务体系以及人员配置都不错,生意模式也比较规矩。不过最近两年业务增长远低于预期(有部分原因是字节不再用阿里云了),于是转向开始急于盈利,因此整体收缩的厉害,内部变动频繁。
T2:一般意义上是腾讯云和华为云。
腾讯云最大的问题在于之前的定位不怎么看重基础的IAAS(也就是服务器、数据库这些),直白的说就是不爱卖这些,因为考核的原因更习惯于做一些大包大揽的生意,导致利润非常差以及IAAS的市场份额不理想。基础能力方面稍弱于阿里云,最近也是收缩的厉害,同样内部变动频繁。
华为云,基础能力方面弱于阿里云和腾讯云,因为后两者都有自家海量业务的技术沉淀,更契合市场。而且华为云的营收统计口径一直以来有各种争议(比如卖一些硬件服务器到底算不算云的收入)。
阿里在针对小规模应用灵活部署这块的技术挺好用的。我司一年给阿里云贡献一两百万,后来腾讯和华为都来撬过,评估后还是没法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