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mมี้
2020-07-21T11:46:36+00:00
[url]http://www.kaixian.tv/gd/2020/0723/513541.html[/url]
“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许多跨国企业把他们亚太区总部选择设在上海。达索系统亚太区总部从日本东京迁入上海浦东,是我和公司共同的决定。一方面在于上海有着非常好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把亚太区总部放在上海,可以更好的服务中国及亚洲蓬勃发展的市场。”
7月23日,工业软件公司达索系统全球执行副总裁罗熙文接受了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媒体访问,并作出上述表示。
罗熙文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将亚太区总部迁入上海是个极具挑战且困难的决定,但达索系统必须做出这样的决定。因为只有这样,达索系统才可以跟更好地服务整个亚太区的市场和客户。
罗熙文说,上海是全世界最具有创新力的城市之一,在上海,达索系统可以给各行各业带来价值,也知道未来如何给各行各业提供更多价值。
据了解,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达索系统是全球创新设计领域最大的软件企业,在全球各地设有172个办公室和56家全球重点实验室及创新中心。该公司在全球拥有2.3万名员工,来自123个不同国家。
作为提供3D EXPERIENCE解决方案的公司,达索系统为企业客户提供可持续创新的3D虚拟协作环境,其软件系统和定制化技术服务已遍及全球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造船设计、电气工程、能源管理、智慧城市、生命科学等11个产业大类,客户数量超过21万家,且几乎囊括了全球高端制造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顶级企业。2019年,达索系统营收达到40.2亿欧元,其中,欧洲业务占总营收的41%,北美占32%,亚洲占27%。
2012年,达索系统决定迁移亚太区总部至上海,并开始陆续进行,亚太区总部将管辖大中华区、日本、韩国、东南亚、澳洲、印度等地区,成为与法国巴黎、美国波士顿并驾齐驱的全球三大总部之一。今年,达索系统加快了迁移的力度,计划加大在华业务投资,并在浦东设立生命科学与智能制造创新中心,通过仿真系统等赋能生物医药创新研发。
“现在我们在中国的员工大概有600多名,未来5到10年内,目标是增加到2000多名员工。上海的营商环境很好,一是上海市市政府以及浦东新区区政府给了我们财务上的一些支持,二是帮助我们与高校进行沟通联系,吸引更多的人才,三是在数字化能力展示上,我们举办的一些活动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在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中,我们发现,上海认可达索系统对于科技的价值,而我们也像催化剂一般,可以催化生态系统的发展。”罗熙文说。
据了解,达索系统已与中国商飞、中船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广核、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等国内上百家大型企业深入合作,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提供了强大的基础平台和技术经验。根据工信部《中国工业软件发展白皮书》显示,达索系统在中国工业设计软件类市场排名第一。
“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许多跨国企业把他们亚太区总部选择设在上海。达索系统亚太区总部从日本东京迁入上海浦东,是我和公司共同的决定。一方面在于上海有着非常好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把亚太区总部放在上海,可以更好的服务中国及亚洲蓬勃发展的市场。”
7月23日,工业软件公司达索系统全球执行副总裁罗熙文接受了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媒体访问,并作出上述表示。
罗熙文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将亚太区总部迁入上海是个极具挑战且困难的决定,但达索系统必须做出这样的决定。因为只有这样,达索系统才可以跟更好地服务整个亚太区的市场和客户。
罗熙文说,上海是全世界最具有创新力的城市之一,在上海,达索系统可以给各行各业带来价值,也知道未来如何给各行各业提供更多价值。
据了解,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达索系统是全球创新设计领域最大的软件企业,在全球各地设有172个办公室和56家全球重点实验室及创新中心。该公司在全球拥有2.3万名员工,来自123个不同国家。
作为提供3D EXPERIENCE解决方案的公司,达索系统为企业客户提供可持续创新的3D虚拟协作环境,其软件系统和定制化技术服务已遍及全球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造船设计、电气工程、能源管理、智慧城市、生命科学等11个产业大类,客户数量超过21万家,且几乎囊括了全球高端制造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顶级企业。2019年,达索系统营收达到40.2亿欧元,其中,欧洲业务占总营收的41%,北美占32%,亚洲占27%。
2012年,达索系统决定迁移亚太区总部至上海,并开始陆续进行,亚太区总部将管辖大中华区、日本、韩国、东南亚、澳洲、印度等地区,成为与法国巴黎、美国波士顿并驾齐驱的全球三大总部之一。今年,达索系统加快了迁移的力度,计划加大在华业务投资,并在浦东设立生命科学与智能制造创新中心,通过仿真系统等赋能生物医药创新研发。
“现在我们在中国的员工大概有600多名,未来5到10年内,目标是增加到2000多名员工。上海的营商环境很好,一是上海市市政府以及浦东新区区政府给了我们财务上的一些支持,二是帮助我们与高校进行沟通联系,吸引更多的人才,三是在数字化能力展示上,我们举办的一些活动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在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中,我们发现,上海认可达索系统对于科技的价值,而我们也像催化剂一般,可以催化生态系统的发展。”罗熙文说。
据了解,达索系统已与中国商飞、中船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广核、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等国内上百家大型企业深入合作,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提供了强大的基础平台和技术经验。根据工信部《中国工业软件发展白皮书》显示,达索系统在中国工业设计软件类市场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