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的E-Clutch算不算摩托的终极答案

Will.i.a.m-avatar

Will.i.a.m

2025-07-05T03:19:09+00:00

同时可以满足自动和手松需求,不改变传统骑行习惯
甚至还轻,只有2kg,可以适配大中小排量

cb1000也上了
[url]https://mp.weixin.qq.com/s/wvJOg907jNT61yQ7sQmBKQ[/url]


以下是DeepSeek的介绍


本田E-Clutch(电子离合器)技术是摩托车传动系统的一项重大创新,通过电子控制实现离合器的自动操作,在保留传统手动换挡乐趣的同时大幅简化了操作流程。以下从技术原理、功能特点、市场意义等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

### ⚙️ **一、技术原理与核心组件**
1. **执行机构**
- 系统在传统离合器外部增加伺服电机和减速齿轮组,通过电动马达直接控制离合器压盘的结合与分离,替代了传统的手动拉线或液压操作。
- 下一代技术将采用线性电动执行器与双拉索设计,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适配更多车型。

2. **传感与控制系统**
- 实时监测发动机转速、车速、节气门开度、挡位、换挡踏板压力等10余项参数。
- 控制算法源自本田人形机器人ASIMO的马达精准定位技术,能动态预测离合器摩擦系数并调整结合力度。
- 中央控制器(MCU)独立于ECU,体积仅名片大小,安装在油箱下方。

---

### 🛠️ **二、功能特点与工作模式**
1. **三种操作模式**
- **全自动模式(M1)**:起步、换挡、停车全程无需操作离合手柄,系统自动完成半联动控制,彻底避免熄火。
- **手动模式(M2)**:保留传统离合操作,但系统会在转速过低时自动补油防熄火。
- **手动介入模式(M3)**:自动模式下拉动离合手柄可临时切换为手动控制,松开后自动恢复。

2. **自定义换挡体验**
用户可单独设置升/降挡的离合器结合力度(硬/中/软三档),适应不同骑行风格。

3. **安全辅助功能**
在急加速、急刹车或后轮锁死风险时,系统主动调整离合器接合状态,抑制翘头、顿挫或发动机过载。

---

### ⚖️ **三、技术优势与用户价值**
1. **降低操作门槛**
新手无需掌握油离配合技巧即可流畅起步换挡,大幅减少熄火概率,提升跨骑摩托车的易用性。

2. **保留驾驶乐趣**
相比取消离合手柄的DCT变速箱,E-Clutch保留了脚踏换挡和手动离合操作,满足老用户对机械操控的需求。

3. **轻量化与低成本**
- 系统仅增重约2kg,远低于DCT的复杂结构。
- 当前成本约200美元,下一代技术通过简化设计有望进一步降低,适配小排量车型。

4. **场景适应性提升**
- 拥堵路段无需频繁半联动,减轻左手疲劳;
- 长途骑行可切换自动模式降低操作负荷。

下表总结了三种操作模式的主要特点和使用场景:

| **操作模式** | **离合控制方式** | **适用场景** | **用户群体** |
|------------|----------------|------------|------------|
| **全自动模式(M1)** | 系统全程自动控制 | 市区拥堵、长途骑行、新手练习 | 新手/通勤族 |
| **手动模式(M2)** | 用户完全控制,系统仅防熄火 | 赛道驾驶/山路骑行 | 资深骑手 |
| **手动介入模式(M3)** | 临时手动覆盖自动控制 | 特殊路况需精细操作 | 所有骑手 |

---

### 🔬 **四、与现有技术的对比分析**
1. **vs 快排系统(QS)**
- 快排仅解决行驶中换挡问题,起步/停车仍需手动离合;E-Clutch覆盖全场景自动化。
- 快排通过断油或点火延迟实现无离合换挡,易产生顿挫;E-Clutch利用半联动状态平顺吸收冲击。

2. **vs DCT变速箱**
| **特性** | **E-Clutch** | **DCT** |
|----------|------------|--------|
| **结构** | 外挂式电机,轻便 | 双离合+液压系统,笨重 |
| **操作** | 保留离合手柄与脚踏换挡 | 取消离合手柄,按键换挡 |
| **适配性** | 可覆盖小排量车型 | 仅限大排量(如金翼) |

3. **vs 弯梁离心离合器**
克服了离心式离合器的起步顿挫、降档抱死问题,且支持大排量引擎。

---

### 📅 **五、开发历程与技术演进**
- **2014年启动**:初衷是为解决DCT系统重量大、成本高的问题,目标是将成本/重量/空间减半。
- **2023年量产**:历经10年迭代,借力ASIMO机器人马达控制技术实现小型化,首装于CB650R/CBR650R。
- **2025年升级**:专利显示下一代采用线性执行器,进一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 **耐久性**:实测寿命与传统手动离合器相当,且未来或支持后市场加装。

---

### 📈 **六、市场应用与未来前景**
- **当前车型**:2024款CB650R/CBR650R(欧洲及亚洲市场)。
- **规划扩展**:逐步下放至500cc、400cc甚至250cc车型(如Rebel 250)。
- **用户定位**:
- 新手:降低跨骑车学习曲线;
- 资深骑手:提供拥堵/长途的舒适选项。
- **行业影响**:
技术壁垒提升本田在中排市场的竞争力,或推动电子离合成为跨骑车新标准。

---

### 💎 **总结**
本田E-Clutch通过**机电一体化**实现了离合控制的智能化,在**保留传统操作自由度的同时提供自动化便利**,填补了快排与DCT之间的市场空白。其轻量化、低成本的特性使其具备大规模普及潜力,尤其对亚洲及新兴市场的小排量车型具有重要意义。未来若与IMU惯性传感单元协同,或将进一步解锁弹射起步、防抬头等高阶功能,成为继DCT后本田引领两轮技术革新的又一里程碑。
reryaa-avatar

reryaa

是的,就是终极答案,在保留了离合操作玩法的同时可以半自动(只要踩档就行,还不会熄火)。

可惜sb本田就是不愿意在国内下放,我要是本田,二话不说,300-500排量全部给上了,直接血洗入门市场。
Googly-avatar

Googly

目前来看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而且故障率也是问题
Will.i.a.m-avatar

Will.i.a.m

[quote][pid=830845017,44548095,1]Reply[/pid] Post by [uid=37584923]柠萌不萌[/uid] (2025-07-07 11:50):

目前来看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而且故障率也是问题[/quote]只要路线没问题,优化只是时间问题
SnowBallin𓃵-avatar

SnowBallin𓃵

它就是最终答案。等待就行了。
低成本 高可靠性 广泛的适配性
操作感受可以持续更新直到越来越完美。
就如同本田的dct一样 你要是试过初代nc750 Xadv750和现在xadv750就能感受的dct技术也明显明显提升了很多
但是Dct的成本还是比较高并且适配性比较差
ᵉᵍⁱʳˡᴮᵃʳⁿᵒᴰᴰⁱⁿᵒ-avatar

ᵉᵍⁱʳˡᴮᵃʳⁿᵒᴰᴰⁱⁿᵒ

E-Clutch刚出的时候我是发过帖子的,我是觉得很牛逼的,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成本,让老机头焕发第二春
不过现在看来嘛,650平台上好几起故障的案例,外加川崎都舍得给z9上电子节气门
所以……
Dave8983-avatar

Dave8983

从小车发展史来看,自动挡才是最终形态····
Crab King-avatar

Crab King

[quote][pid=830881310,44548095,1]Reply[/pid] Post by [uid=1129233]aliensung[/uid] (2025-07-07 16:16):

E-Clutch刚出的时候我是发过帖子的,我是觉得很牛逼的,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成本,让老机头焕发第二春
不过现在看来嘛,650平台上好几起故障的案例,外加川崎都舍得给z9上电子节气门
所以……[/quote]650不是电子节气门?
Googly-avatar

Googly

Reply to [pid=830890761,44548095,1]Reply[/pid] Post by [uid=63455341]biogon[/uid] (2025-07-07 17:18)
一直都是双拉线啊[s:pst: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