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内容] 看很多人求推荐跑鞋,我这个小跑渣给大家推荐下目前国产各个品牌的专业跑鞋吧(已更新完毕)

安仔哥-avatar

安仔哥

2021-03-23T14:42:21+00:00

本人是个月跑量100KM左右的小跑渣,从冬天到现在基本都是有氧跑,7分配的样子[s:ac:哭笑]
泥潭比我强的跑步大佬应该不少,不过本人喜欢研究下跑步装备及中底材料。最近新疆棉的事情闹的比较大,刚好趁这机会写一篇严肃跑鞋推荐。
另外感谢梅宝(微博@一无所有两手空空sadias)提供的一些跑鞋科技的科普知识。

严肃(专业)跑鞋:个人的理解是给周跑量20公里以上,或者跑步单次里程在5KM以上的人群;有明确的对应人群和对这些人群的可靠设计。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鞋面包裹感、中底缓冲、足弓支撑、后跟锁定等功能。
支撑系跑鞋:此类跑鞋适合低足弓、扁平足或者内旋过度、足外翻跑步人群穿着。能在一定程度上矫正跑姿。但正常足弓的跑步新手,也可以穿着此类跑鞋。 一般支撑系跑鞋在严肃跑鞋的基础上,对足弓内侧的中底部位会有硬性支撑,或者增强此区域中底密度;中足处的大底会有刚性较强的抗扭片,在大底会有引导线的设置,起到矫正足外翻的效果。
本人属于正常足弓,脚型不胖也不瘦的那种,说下个人的尺码选择,仅供参考。耐克42.5/阿迪43/匹克43/361本家43/361国际线43.5/乔丹42.5/李宁43/特步42(特步的尺码极为的迷,建议线下试穿下)/匹克43/索康尼42.5/美津浓42.5/布鲁克斯42.5





361度/361度国际线
361度国际线是361度公司年为了打入国际市场推出的,专门生产专业慢跑鞋的子品牌。早期研发团队在中国台湾,最近两年团队转移到内地。其慢跑鞋的产品力十分的强。由于早期361国际线的产品是不在内地销售的,而因为国外销量不是很理想,部分鞋款在国内清仓处理卖的非常便宜[s:ac:哭笑],比如SPIRE2、STRATOMIC。
当然这些鞋款都比较老了,而且基本卖断码了,就不做推荐,如果感兴趣可以去闲鱼上搜下。提醒:早期国际线的鞋楦较窄,脚胖的人慎选。


Spire3/4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6/-7Q16t-4er1KeT1kSbg-7z.jpg.thumb.jpg[/img]
定位:慢跑鞋

SPIRE系列是361国际线跑鞋的缓震系跑鞋,也是其最热门的系列。前面讲过,早期国际线的鞋楦较窄。从第3代开始,国际线的鞋楦就比较正了。由于4代相比3代基本只在鞋面小幅度的进行升级,所以放在一起说。

鞋面:双层工程网布,支撑系很好,透气性尚可。在脚趾、鞋侧面等部位都有做保护处理。整体的支撑性和包裹感都很出色。

支撑:后跟内置港宝,硬度不错。中足底部有一块玻璃纤维片作为抗扭片。整双鞋的支撑性做的非常出色。

中底:使用361的QU!KFOAM中底,后掌部分的QU!KFOAM在上层,下层位置加入了轻量化EVA。前掌部分则是上层EVA下层QU!KFOAM的设计。中底脚感偏软弹,缓震和回弹感都不错。鞋垫为Ortholite鞋垫。

大底:大面积的橡胶,抓地力不错,耐磨性很强。

重量:42.5码280g左右

价格:二级市场280-330元左右。

推荐:150斤以下的入门跑者。是一双性价比很高的国产慢跑鞋。(推荐150斤以下,并不是指150斤以上的不能穿,只是有其他更为适合的选择而已)




SpireS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6/-7Q16t-g7qlKbT1kSba-75.jpg.thumb.jpg[/img]
定位:慢跑鞋

国际线目前最新的鞋款。根据上一代SPIRE4对中底进行小幅度的升级,由原先的QU!KFOAM升级到了QU!KFOAM∞(Q弹超)。Q弹超比起之前的中底材料,回弹性略微提高,重量降低。脚感方面个人觉得是稍微偏硬弹的脚感。
其他方面基本和SPIRE4一样,算是半代的升级,在此就不多做介绍。

价格:389元

推荐:150斤以下的入门跑者。




Sensation4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6/-7Q16t-22f0KsT3cSik-b7.jpg.thumb.jpg[/img]
定位:支撑系慢跑鞋

此款型号是361国际线中的次顶级支撑款。在足弓内侧设有双密度中底,增强足弓的支撑和稳定。其余地方和SPIRE4基本差不多。
但因为国际线的前期的产品管理非常混乱,这鞋基本只有在闲鱼或者淘宝个人店铺才有,官方店铺国际线的产品只有SPIRE3\4和SPIRES。
如果是扁平足的跑友,需要的话可以去闲鱼搜下,国际线的鞋基本没有假鞋的。

价格:二级市场400-500元左右。

推荐:推荐给150斤以下,低足弓、扁平足或内旋过度,有外翻倾向的跑者。




361度飞燃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6/-7Q16t-hzvxKsT3cSii-bt.jpg.thumb.jpg[/img]
定位:碳板竞速鞋

这鞋是361本家做的第一双专业跑鞋,也是一双碳板跑鞋。首发的时候我也买了一双。脚感可以用两个字形容:梆硬[s:ac:哭笑]

鞋面:MONO纱,鞋头和其他部分有pp贴膜补强,鞋面的包裹感不错。

支撑:飞燃在一众碳板跑鞋里,是比较少见的支撑和稳定性设计都做的很不错的碳板跑鞋。中足和后跟没有太过头的收窄,中后部分外底实际着地宽度比其他大部分碳板跑鞋都要宽。同时中足和后跟的内侧还有泡棉加厚设计向上托住足弓,稳定性和支撑性应该是在碳板竞速鞋里算最好的一款了。

中底:Qu!kFlame泡棉,超临界珠粒发泡peba,中底硬度大概在47C左右。实际上脚脚感我也说了,梆硬。但是回馈非常迅速。我只上脚跑了一次,据穿了50公里的跑友说,鞋的中底在30公里左右会被踩开,此时的中底脚感会比一开始软上许多,但也只是从“硬弹”变为“韧弹”

碳板:全掌铲型碳板,刚性较高。实际跑动中在5分配我能感觉到推动力,但推动力并不强。

大底:RPU橡胶,也是一种浇注型聚氨酯。抓地力表现不错。

重量:43码225g左右。

价格:首发价是539元。现在价格699元。建议等活动。

推荐:530配速以下的跑者穿着。 飞燃对喜欢硬弹、步频节奏较快的跑者是很不错的选择,而且出色的支撑性和稳定性对脚踝力量不是那么强的跑者也比较友好,但是硬弹的脚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




那么361度的跑鞋就推荐完了。361的跑鞋研发实力其实是非常强大的,只是因为国际线前几年的问题,导致国内很难买到国际线的跑鞋,现在研发团队转移到内地,后面的国际线跑鞋应该也会在国内售卖。
其实361国际线的跑鞋非常全面,有自己的跑鞋矩阵。但是因为品牌早期的策略混乱,很多国际线的鞋子基本买不到,就不做推荐了。








特步
特步是在耐克推出4%跑鞋后,对碳板跑鞋的研发,是国内跑鞋厂商反应最快的。
在19年推出了可能是国内第一双碳板跑鞋——竞速160X。那时候市面上的碳板跑鞋除了耐克的4%、VAPORFLY NEXT%和HOKA的Carbon X之外,就只有160X了。而且当时耐克和HOKA的碳板跑鞋价格不菲,售价都在1500+。特步凭借着160X 899元的售价取得了不错的口碑。
并且特步在赞助国内马拉松赛事方面,是十分积极的。 还与中国田协一起发布了“国人竞速 全民畅跑。”此次发布,有两个非常重要目标,“国人竞速”以奖金激励机制促进长跑高水平发展;“全民畅跑”旨在带动更多人跑起来。(复制的[s:ac:哭笑])
在不少大城市的跑步圣地的位置,都有特步的跑步俱乐部,比如武汉的东湖绿道就有个,不过离我太远,不能经常去跑。总之对国内的跑步气氛推动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下面介绍鞋



特步动力巢X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6/-7Q16t-48xiKdT1kSck-8a.jpg.thumb.jpg[/img]
定位:慢跑鞋

特步这双鞋其实是双还可以的慢跑鞋,但是特步自己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好像就当休闲鞋再卖,挺迷的。

鞋面:常见的织物网面,透气性尚可。鞋面在中足部位也有压胶的处理,能稍微提高鞋面的支撑和包裹感。

支撑:后跟处有港宝,中足处没有外置抗扭片,但咨询过我跑团群里穿过的跑友,鞋子的抗扭还算可以。

中底:特步的动力巢X科技,也就是ETPU发泡。大家十分熟悉的阿迪的boost就是由ETPU发泡而来,只是各家对中底材料的调教不同。中底整体偏软弹,算是比较倾向于大众喜爱的一种脚感。据我咨询的跑友说,此中底在跑了10公里以后,会有较为明显的衰减。

大底:普通的耐磨橡胶,菱形纹路。

重量:43码350g

价格:329元
推荐:由于鞋子重量不轻,长距离存在中底衰减,因此推荐给单次跑步里程10KM以下的入门慢跑者。




竞训300X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7/-7Q16t-ky1wKfT1kSdb-9e.jpg.thumb.jpg[/img]
定位:慢跑鞋(支撑系强于其他慢跑鞋,但个人觉得还算不上支撑系跑鞋)

这双鞋据说当时特步是准备做成偏支撑系的竞速鞋,结果堆料堆着堆着重量堆成了一个支撑系慢跑鞋。[s:ac:哭笑]

鞋面:提花网布,鞋面有压胶处理。

支撑:后跟外置港宝,中足处大底有抗扭片并在足弓处内侧有些许上翻,可稍微防止外翻发生。

中底:同样是特步的动力巢X科技。

大底:使用了VIBRAM大底橡胶,俗称V底。是大多数越野跑鞋和徒步鞋使用的大底橡胶,极为耐操。

价格:二级市场价格400——600元左右。

推荐:此款鞋比起上面的动力巢X,在支撑方面做的更好。就是外观个人感觉略丑。一样,刚开始跑步和慢跑的人群可以考虑。




騛速160X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7/-7Q16t-1eslK17T1kSho-cm.jpg.thumb.jpg[/img]
定位:薄底竞速鞋(碳板几乎没有推动感,所以不算在碳板跑鞋里)

这双就是我开头说的竞速160X的鞋面换成了编制网面的版本。这基本是一双大神鞋,如果在你们城市的跑步圣地,基本都能看见不少跑步大神穿这双鞋。

鞋面:比起竞速160X的mono纱来,编织网面的延展性更好,更舒适,但是重量稍重,透气性没MONO纱好。但是这双鞋无论是MONO纱的鞋面还是编制网面的鞋面,透气性都非常的好。

支撑:后跟有港宝,脚踝处锁定感不错。鞋面包裹感十足。但是这一款毕竟是一双竞速鞋,在支撑性方面,优先级并不高。

中底:特步的动力巢PB科技,是一种PEBA发泡的材料。基本现在的竞速跑鞋中底大多数都会使用PEBA的发泡材料,毕竟重量轻,回弹好。 但是,此款鞋严格意义上属于一双薄底竞速跑鞋,尤其是前掌,很多跑友反应在10公里以后前掌泡棉会被踩实,导致脚感变的梆硬。

碳板:中底内嵌了一块Y字形的碳板,但是在前掌处打断的一截,使得此碳板几乎起不到助推的作用,只能算作是抗扭的碳板。但是比起其他铲型碳板跑鞋,在跑弯道的时候会灵活许多。

大底:特步160X的一大优点就是大底抓地力不错。

价格:899元

推荐:不太推荐。虽然这是特步甚至是国内的第一双碳板跑鞋,但是个人认为160X的碳板严格意义上不算助推型的碳板。而且偏薄的中底导致材料衰减的速度过快,在如今国内的市场上来看,899元的价格实在无法匹配这双鞋的性能。




160X 2.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7/-7Q16t-ap5hKeT1kSd8-9q.jpg.thumb.jpg[/img]
定位:碳板竞速鞋

160X一代的升级版,增加的中底厚度。

鞋面:MONO纱(后面提到过的材料不再多做介绍)

中底:特步的动力巢PB科技。2代中底厚度增加了不少。但是中底的硬度比起一代很多跑友评价是变硬了,虽然中底厚了,但是缓震行程还是偏短,特步这操作只能说很迷。

碳板:全掌环形碳板,但是碳板的刚性很弱,所以推动感也很弱(相比于一代提升不少,因为一代就几乎没有推动感)。这我就非常不懂特步是怎么想的了,碳板竞速鞋碳板的作用都是起到一个助推的效果,为什么二代的160X助推感还这么弱。。。

大底:CPU大底,一种浇注型聚氨酯。此种材料的特点就是重量轻、耐磨性和抓地力极强。现在的碳板竞速鞋大底大多数都是用的CPU。

价格:999元

推荐:以目前这价格和性能,还是不推荐。询问的几个跑友,甚至觉得相比1代是反向升级。[s:ac:哭笑]




160X Pro (未发布,大概6月发售)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7/-7Q16t-81kpKhT1kSeu-b2.jpg.thumb.jpg[/img]
定位:碳板竞速鞋

由于没发布,我就不细讲了。这鞋相比于160X2.0,中底更厚了,目测是卡着国际田联规定的40mm,碳板变成了全掌铲型碳板,厚度更厚,所以刚性应该更强,助推感应该不弱。
去年彭建华,董国建、杨绍辉等马拉松运动员穿此鞋成功PB(PB:突破个人最好成绩)。应该算是特步的大招了。
如果对特步的碳板鞋感兴趣的跑步大神,我更推荐这双。3月30号更新: 啊这,这双鞋好像也翻车了……重量有点离谱




300X 2.0(未发布,大概6月发售)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7/-7Q16t-8knoKhT1kSer-b0.jpg.thumb.jpg[/img]
定位:碳板速度训练鞋

这双鞋是偏向大众跑者的一双碳板竞速鞋,并且具有一定的支撑、稳定性。也是个人非常感兴趣的一双。
此鞋相比160X2.0,在中足内侧的中底进行了加强,支撑性和稳定性有较大的提升。并且大底是全掌橡胶,耐磨性提升了一个档次。 同样也是全掌铲型碳板。160X2.0表示自己很多余[s:ac:哭笑]


特步讲完了。如今国产碳板竞速跑鞋可谓百花齐放,特步也不像19年的时候只有他一家碳板鞋了,而如今特步的跑鞋定价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尤其是在160X2.0有点翻车的情况下。而且特步在慢跑鞋方面的市场几乎是空白的,个人认为国内慢跑鞋市场比碳板竞速鞋大不少,希望特步可以扩充下自己的跑鞋产品线







乔丹(中乔/国乔)
可能许多人对这个品牌嗤之以鼻,本来我是准备第一个写乔丹的,怕被喷所以现在介绍。[s:ac:哭笑]
但你们可能不知道,目前国产跑鞋如果单论产品力和性价比,那乔丹的跑鞋可是数一数二的。甚至在我心中是NO:1
乔丹的跑鞋就好比之前手机界的小米。在相同价位段,基本就是乱杀,如果你不在意品牌的话。




风行10(风透鞋面)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7/-7Q16t-7rexKjT3cSij-bd.jpg.thumb.jpg[/img]
定位:慢跑鞋

这是我最近有氧跑经常穿的鞋,只能说太香了。

鞋面:贾卡鞋面。这种鞋面透气性不错,延展性较差,摸起来像塑料。关于鞋面我自己跑步的时候发现了个小问题:左脚鞋面弯折的地方,有轻微的硌脚感,稍微有点不舒适。但是在我跑了15公里后,这个感觉就再也没有了。

支撑:后跟港宝很坚挺,中足内置抗扭片,鞋面关键部位有压胶处理。鞋面包裹性不错。但是我跑团群里部分人感觉后跟的锁定感略微不足,但我个人是没这感觉的。这鞋最上面的鞋带孔是个假鞋带孔,如果觉得后跟锁定感不足的话,可以把这鞋带孔打穿在绑鞋带,就会好很多。

中底:巭PRO科技(念gu)由改性EVA超临界发泡而来,回弹率官方宣称80%。实际上脚感受确实很软弹,缓震极限和缓震行程都很高,是我个人目前十分喜爱的脚感。

大底:普通的耐磨橡胶,干燥路面个人觉得不错。但是有跑友反应在湿滑路面抓地力拉胯。

重量:43码,261克。(后面介绍的鞋如果我知道重量会写上去)

价格:二级市场260元。

推荐:推荐给正常足弓,跑步姿态正常的入门、慢跑人群。由于这鞋缓震行程和极限很高,也推荐给高足弓,跑步姿态有内翻的跑者。 由于鞋面使用了贾卡鞋面,加上鞋领口一圈的港宝等支撑做的很坚挺,这鞋穿脱不太方便,不能一脚蹬。如果只是想体验巭PRO中底用来通勤走路的话,我更推荐风行10PULS版本,鞋面是一体式袜套设计,更偏向休闲。另外,这鞋没有乔丹那个打乒乓球的LOGO[s:ac:哭笑]




飞影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7/-7Q16t-747uKnT1kSh0-bt.jpg.thumb.jpg[/img]
定位:速度训练鞋/慢跑鞋

官方定位速度训练鞋。但个人认为这鞋慢跑也能穿,是一双万金油的鞋,既能用来跑速度,也能用来慢跑。

鞋面:合成革+MONO纱,兼顾了透气和支撑,鞋面有压胶处理。包裹感不错。

支撑:后跟有港宝,但是硬度不算特别硬。中足有抗扭片,并在中足内侧的中底处有硬质的橡胶加强了中足的支撑。

中底:巭pro。和风行10的差别在于后跟的宽度,风行10后跟中底更宽,所以整体重量更重。

大底:非常厚的的一层耐磨橡胶。湿滑路面抓地力不错。

重量:43码220g左右。

价格:499元。建议等活动价格,刚发售那会339元可以入手。

推荐:这是一双个人认为非常万金油的跑鞋,用来跑速度、慢跑都很不错。而且在足弓内侧有支撑,轻微外翻的跑者也可以穿着。而且重量也十分的轻。 这鞋也没有乔丹的LOGO[s:ac:哭笑]




飞影PB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7/-7Q16t-2zdkKqT3cSi4-c4.jpg.thumb.jpg[/img]
定位:碳板竞速鞋

目前性价比最强碳板跑鞋。

鞋面:MONO纱

支撑:后跟有港宝但不是很硬。这鞋需要特别说明一点的是,鞋子由于足弓中底没有做多密度处理,跑起来有些许外翻倾向,这是多数碳板跑鞋的通病。脚踝力量不强的人慎选。

中底:巭PRO

碳板:全掌铲形碳板,刚性较强,助推感在430配速下明显

大底:CPU大底,耐磨性、抓地力都很不错。

重量:43码190g左右

价格:699元。建议等活动价。

推荐:这双鞋可以说是乔丹的翻身之作,这鞋在许多跑友里口碑相当之高,部分跑友觉得这鞋能有NEXT%的八九成水准。 但是,这双鞋有乔丹的LOGO[s:ac:哭笑]


乔丹的鞋讲完了。虽然乔丹就三双跑鞋,但是涵盖了慢跑、速度训练、竞速碳板这三个大分类,可以说是市场细分明确。而且乔丹舍得把高端中底材料进行下放,260元就能体验多国内数一数二的中底科技:巭PRO。但乔丹的品牌形象还是一个大问题,在不解决这个问题的情况下很多人并不会选择乔丹的产品。希望乔丹可以赶紧把那个乒乓球的LOGO给换了。







匹克
匹克在前几年靠着态极科技打了一场翻身仗,让人都熟知了态极科技中底。凭借着态极中底非常软的脚感,也就是所谓的踩屎感,让许多人喜爱上了这个中底。
态极中底在日常穿着使用自然是不错,但是作为跑鞋的中底科技,弊端就很多了——重量中,形变大。加上匹克过于执着于态极,和本身对专业跑鞋研发在国产厂商里是比较落后的。导致匹克目前除了UP30没什么严肃向跑鞋。




UP3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7/-7Q16t-klbdKoT3cSj1-c4.jpg.thumb.jpg[/img]
定位:大众碳板慢跑鞋(这鞋很奇葩,只能这么定位了)

匹克的第一双碳板跑鞋,也是第一双专业跑鞋。UP30名字来源据说是这款跑鞋在跑友间进行内部测试的时候,其中有一位穿着跑全马下来比自己之前足足进步了30分钟,所以取名UP30。不过听听就好,别太当真。[s:ac:哭笑]

鞋面:官方宣称是琉璃纱,其实也算MONO纱的一种,透气性好,延展性差。鞋面有大面积的压胶处理,鞋面的包裹感和支撑都没什么问题。

支撑:后跟有港宝,硬度一般,但是后跟内里有很充实的海绵填充,询问的跑友觉得后跟的海绵过于厚了,不过这鞋的后跟锁定和舒适感没得说。中底内置全掌碳板,抗扭没得说。(其实碳板跑鞋我一般不多介绍支撑性,因为碳板跑鞋几乎都是竞速跑鞋,基本都选择牺牲支撑来减少重量,但是这鞋很奇葩所以多说两句)

中底:前掌态极的澎湃科技,官方宣传是ETPA发泡,其实也是PEBA发泡而来,脚感轻弹。后掌老态极科技中底。 鞋整体的脚感肯定是偏向于大众人群喜爱的那种软弹脚感。

碳板:全掌铲型碳板。刚性偏弱,推动力弱。

大底:前掌大面积的水晶橡胶,后掌马蹄形的耐磨橡胶。抓体力不错。

重量:43码近300g

价格:649元。建议等活动价入手
推荐:6分配速左右,后掌落地的跑者慢跑。(不过我建议近期不是特别想买的话,可以等这双鞋的第二代,升级的地方很多)由于后掌加入了面积不小的态极科技,导致鞋的重量直接飙升到近300g,许多品牌的慢跑鞋都没有他重。 碳板刚性较弱,推动力不强,甚至在540配速的时候都能感受到一定的推动感。但正因为如此,这双鞋相比于其他品牌的碳板竞速跑鞋,更适合给那些配速不高,但也想体验下碳板的大众跑者穿着。碳板的推动力不会超出你自身能力控制的范围外,更好驾驭。




到此匹克的严肃跑鞋就介绍完了,是的,匹克严格意义上就UP30这一双严肃跑鞋。不过很多人对匹克其他有态极科技中底的鞋很感兴趣,比如态极3.0、3.0Pro。我也说下。
匹克的态极科技早期(也就是老态极)是用P4U(胀塑型流体,非牛顿流体的一种)将EVA和TPU混合发泡形成的一种固体材料。这样的中底材料缓震极限很高,也非常的软,非常的重,而且极为卸力。所以不适合做专业跑鞋,因为过软的中底会导致跑动过程中产生左右方向的大幅度形变,可能会造成跑者受伤。
老态极中底科技应用在态极3.0之前产品。所以不推荐穿态极3.0以前的态极跑鞋跑步。
去年匹克公布了新的态极技术,新态极材料将基材从eva+tpu换成eva+peba,同时加大发泡倍率而大大的降低了重量。但是脚感上相比于老态极科技没那么的软了, 但是在材料的形变控制上比起老态极科技好上了不少。
态极3.0和3.0pro用的就是新态极中底。但如果是想兼顾日常通勤和3公里左右的跑步的话,建议选择3.0PRO,支撑性相对于3.0强上一些。



匹克到此讲完了。匹克的技术研发能力还是不弱的,但是感觉过于强调态极科技了。而且在专业跑鞋的研发上感觉匹克并不是很上心。非牛顿流体材料的中底个人感觉还是很有前途的,毕竟布鲁克斯的DNA中底基材中也有非牛顿流体,但是布鲁克斯对此种材料的调教运用的炉火纯青,在慢跑鞋中的脚感深受很多人喜爱。 希望匹克以后对态极科技的调教能做到和超越布鲁克斯(布鲁克斯在国内太难买了啊[s:ac:哭笑])







安踏
在开始写安踏前,我是挠了半天的脑壳,因为确实不知道咋写。
安踏作为国内第一大、世界第二大的运动品牌,你很难想象安踏在专业跑鞋以及中底材料科技的研发是如此的拉胯。在目前几乎没有一款能拿出来说道的专业跑鞋和中底材料。以安踏目前的体量来看,着实不应该。




C202 2.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7/-7Q16t-1izmKxT3cSkr-dv.jpg.thumb.jpg[/img]
定位:薄底速度训练鞋

算是安踏在今年3月前,你能买到的唯一一双严肃跑鞋了。C202的名字由来是1.0刚发布的时候,世界马拉松记录是2小时02分,所以叫C202。现在看来这双鞋和这双鞋的名字都已经落后了。

鞋面:双层工程网布,透气性尚可。包裹感不错。

支撑:后跟外置TPU港宝,一直延伸到了靠近中足部位,中足处底部有一块碳板作为抗扭片。整双鞋的支撑系是没有问题的。

中底:安踏的A-FLASHFOAM中底材料。回弹尚可,缓震一般。以目前国产各家的中底科技对比来看,算是十分普通了。

大底:前掌类似碎钉的人字形颗粒橡胶,后掌一圈耐磨橡胶。 抓地力算是这双鞋的优点了,前掌类似多威的DSP中底的设置,带来极强的抓地力。但是后掌的橡胶耐磨比较一般。

价格:二级市场300-400元不等。

推荐:推荐前掌落地,配速5分配左右,有一定基础的跑者。以及预算不多,而近期需要体考的考生们。




马赫/C202马赫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8/-7Qph5t-h8liKoT1kSg7-9y.jpg.thumb.jpg[/img]
定位:速度训练鞋/慢跑鞋
安踏3月份推出的新跑鞋,根据造型和中底来看应该是C202的升级版。由于安踏跑鞋在大部分跑者群体选购跑鞋的时候,脑海中都会自动过滤掉安踏这个品牌,所以安踏的这几双新鞋基本找不到穿过,甚至了解过的人来询问。只能简单说下了。

鞋面:官方叫法是SpaceFiber鞋面,梭织mono纱,据说在鞋面编制部分的重量极轻。包裹性,以安踏做C202的经验来看,应该不会差。

支撑:后跟外置碳纤维港宝,中足底部一块面积很大的X型TPU抗扭片。这双鞋的支撑系光看配置,应该是很强的。

中底:中底A-flashfoam+++。(安踏你搁这学英特尔呢)是在A-flashfoam的基础上升级了下工艺,相比于A-flashfoam在弹、软上略微提升,重量也略微降低了一点。 顺带说下,鞋垫是Ortholite鞋垫,这种鞋垫深受很多跑者喜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一双鞋整体的脚感。

大底:官方叫法为A-grippro橡胶,抓地力表现应该没问题。橡胶覆盖面积很大,耐久性应该也很不错。官方介绍中还有一项Gozone科技,个人的理解应该就是前掌大底橡胶以及中底,有一块延伸到后跟的凸起,增强一点鞋的弯折刚性,带来一点点助推感。

价格:二级市场价格380—400元左右。

推荐:6分配速以下,140斤以下的跑者。这双鞋光看配置是堆料还是堆的挺足的,就是中底不懂安踏还要用A-flashfoam这么落后的技术平台去做专业跑鞋。就我个人来说实在提不起兴趣。但如果价格能到300以下,还是可以冲一双的。




羚跑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8/-7Qbvvq-38hrKqT1kSg4-9z.jpg.thumb.jpg[/img]
定位:日常训练跑鞋(官方自己的定位,很迷)个人认为应该算慢跑鞋

也是安踏3月发布的三双跑鞋中的一双。同样还是没什么人买和了解,继续云评测

鞋面:官方介绍为Cloudknit鞋面,看外观应该是贾卡鞋面。鞋面包裹应该不错。

支撑:后跟外置碳纤维港宝,中足底部内置了抗扭片。这双鞋的支撑性同样应该也不错。

中底:安踏的A-FLASHFOAM中底。前面介绍过:回弹尚可,缓震一般。很普通的中底。

大底:同马赫一样,A-grippro橡胶。同样有Gozone科技

价格:二级市场240元-300元不等。

推荐:6分配的140斤以下的跑者使用。这双鞋的定位其实感觉和马赫冲突了,定位也很迷。中底用的还是安踏祖传的A-FLASHFOAM,不如加点钱上马赫。




C202 GT(4月2日发售)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8/-7Q8gle-edm3KiT1kSf8-aq.jpg.thumb.jpg[/img]
定位:碳板竞速鞋

来了,安踏第一双专业碳板跑鞋,虽然安踏之前也出过一双所谓的碳板跑鞋:星峦,但是一双碳板跑鞋重量能做到380g,只能说离谱。

鞋面:和马赫一样,为SpaceFiber鞋面,但是不同的地方在于鞋舌处,安踏使用了自家的非牛顿流体SMART S.A.M,在鞋舌的位置添加了一小块以减少脚背压力。不过这样做可能会增加整体的鞋重。

支撑:看起来是有内置港宝的,不过竞速鞋的支撑不是最优先考虑的。

中底:安踏的NitrSpeed Nuc中底,一种超临界氮气模内发泡peba泡棉,并做出了上下双密度设计,上层硬度40C,密度0.12g/cm3,下层硬度50C,密度0.10g/cm3。总体能量回馈率75%。鞋垫同样为Ortholite鞋垫。虽然此中底很早以前在星标系列的鞋款就使用过,直到现在才用在专业跑鞋上。后续的篮球鞋KT6PRO据说也会搭载此中底。

碳板:官方名为“3D足底仿生铲形碳板”。和别家不同的是,安踏碳板的左右方向也有落差,外侧较低靠近地面,足弓内侧较高靠近脚底。一般情况下,碳板越低越靠近地面放置,中底的脚感越软;碳板越高越靠近脚底放置,中底的脚感越硬。安踏碳板的这种左右结构可以带来前掌中底外侧较软缓震较好,内侧较硬反馈较快的脚感。对内旋正常的跑者来说,一般是脚外侧先落地,过渡后由脚内侧主要发力向前。安踏碳板这种
左右结构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落地时左右相对自然而快速的过度。

大底:CPU橡胶,前面介绍过,重量轻、耐磨强、抓地力强。和马赫、羚跑一样也有Gozone科技。

价格:官方定价999元。

推荐:5分配以下的跑者。从这双鞋上可以看出安踏的技术储备还是很强的,从参数上来看,性能应该不输很多国产碳板跑鞋。



安踏到此讲完了。可能有人会奇怪:安踏这跑鞋不是挺多的吗,而且碳板跑鞋看起来很强吗,怎么我开头把安踏说的如此拉胯。
其实这四双跑鞋,如果我不介绍,我敢说基本99%的人都不知道安踏有这几双严肃跑鞋,而且其中三双是今年3月份才发布的,并且其中两双的中底还在用A-FLASHFOAM这种性能十分普通EVA中底。并不是说EVA的中底不好,而是安踏对A-FLASHFOAM的调教几乎没怎么用心。
这就是安踏的问题所在了,安踏以往以来,对休闲鞋或者奇怪的鞋子上给予的宣发资源太多了,比如安踏的C37、星标系列、创1.0之类的,当然并不是说这些鞋子不好。而是说安踏太不重视专业跑鞋的宣发了,就比如说马赫、羚跑这两双鞋就几乎没做过什么宣发。
本来安踏以往给跑者群体来说就没什么严肃跑鞋,现在出了跑鞋也不宣发。也就我这种没事喜欢翻翻各家有没有发新鞋的人知道了。就在我写安踏的时候,我问跑团群里安踏严肃跑鞋的穿着反馈,都没人知道安踏新出的那几双鞋,甚至连几年前的C202不知道的都很多。
而且安踏作为国产运动品牌的老大,过于的不重视专业跑鞋的研发和宣发了。对于品牌形象而言,就算你不在乎这个细分市场,起码也要出一款自家顶级科技堆砌的专业鞋款来秀肌肉,但是也没有。这一点李宁就玩的很溜(溜过头了)
不过从C202GT的发布可以开出来,安踏开始准备进军专业跑鞋领域了。希望以后在专业跑鞋上的研发能对得起国产运动品牌老大的地位








李宁
国内专业运动鞋领域的研发实力应该是第一的品牌。其中的䨻(beng)科技中底,似乎也是国内的第一款PEBA发泡的中底材料。弜(jiang)的结构缓震科技我觉得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相当牛逼的科技。
其实写了一大堆话,发现放在开头不太好,所以在结尾说吧。




烈骏5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8/-7Qpwm1-fervKgT1kSfj-9p.jpg.thumb.jpg[/img]
定位:支撑系慢跑鞋

除去361度国际线里,在官网买不到,目前只能在闲鱼或二级市场和代购能买到的Sensation和STRATA系列。烈骏5算是目前唯一在国内最好买到的,严格意义上的支撑系跑鞋。(其实李宁还有一双支撑系跑鞋:战斧,但是比较老了,而且只能在闲鱼买到,就不详细推荐了)

鞋面:双层贾卡网面。鞋身有大面积的压胶和车线提高鞋面支撑性。鞋面整体的舒适性,包裹感都不错。透气性一般

支撑:后跟外置港宝,硬度很坚挺。中足内侧设有TPU稳定支架一直延伸到大底处,官方管这个叫Pro Bar LOC。 整双鞋的支撑性没得说。

中底:“低配䨻”中底科技。由tpee材料超临界珠粒发泡而来。脚感偏软,缓震行程和缓震极限很大。回弹性不如“䨻”

大底:官方宣传为Foam RB Lite+Tuff RB橡胶。橡胶厚度很厚,耐磨性和抓地力表现不错。不过大底的颜色是真的花里胡哨。

重量:43码350g左右。

价格:二级市场350-400元左右。

推荐:大体重(200斤以下),低足弓、扁平足,跑步步态外翻或内旋过度的入门跑者。算是性价比很高的支撑系跑鞋了,也是李宁为数不多价格良心的鞋款。




绝影Essential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8/-7Qpy7a-l5ttKbT1kScf-80.jpg.thumb.jpg[/img]
定位:慢跑鞋

也叫小绝影。去年首发价549元买了一双,跑了3次崴了脚就卖掉了。结果当时没想到首发价就是史低。现在直接被李宁弄成了潮鞋。

鞋面:三段式拼接鞋面,鞋头位置为贾卡鞋面,中间为MONO纱,后跟部位为工程网布。鞋面整体包裹感不错,舒适性一般,当时在穿着的时候总感觉拼接的位置不舒服,虽然影响不大,但总觉得膈应。

支撑:后跟没有港宝。但后跟处中底的lightfoam材料有上翻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后跟的锁定感。中底内置有PEBAX版,抗扭性肯定没问题。但是中底过厚的材料,还是让这双鞋的重心偏高。

中底:上层lightfoam科技中底,此中底偏软弹,但是中底的衰减速度是出了名的快。下层䨻科技中底,䨻:PEBEX超临界珠粒发泡的中底材料,回弹率高 官方宣传达到80%、偏韧弹的材料。 中底搭载弜科技,由上层的一块弧形PEBAX弹性板和大底处的PEBAX板组成,是一种结构缓震科技。中底整体脚感弹性十足,是上脚就能明显感觉到的弹,此鞋的脚感在所有的跑鞋里,都算独一档的,非常特殊。
并且鞋头处上翘弧度高,使得整双鞋的滚动感十足,有利于跑者在跑步中依靠中底的滚动感更快的迈步,跑起来更省力。

大底:全掌水晶橡胶,耐磨和抓地力尚可。

重量:43码280g左右

价格:849元。基本不会降价。

推荐:推荐给全掌和后掌落地,有一定脚踝力量的跑者慢跑,并且建议在跑步路段弯道较少,直线多的场景下穿着;因为此鞋中底过厚导致在过弯的时候,重心偏移严重,我的跑步路线弯道较多,因此穿这鞋崴了脚。不推荐前掌落地的跑者(因为弜科技对前掌跑法的人群作用很有限),和跑步步态不正常跑者(内翻、外翻均不适合)



绝影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8/-7Q8glj-b3arKbT1kSc3-84.jpg.thumb.jpg[/img]
定位:潮鞋/竞速鞋

也叫大绝影,李宁发布的第一双搭载弜科技的跑鞋。

鞋面:MONO纱。鞋面包裹性、透气性不错。

支撑:后跟没有港宝。中底的䨻材料在后跟处上翻,但是对后跟的锁定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这鞋的后跟跑过的跑友都觉得不跟脚。但是因为有碳板和后跟中底的加宽处理,总体的支撑性和稳定性比小绝影强上一些。

中底:上下两层均为䨻科技中底。中底和小绝影一样有弜科技,只不过板材替换成了碳板,使得这双鞋弜科技带来更强的弹性,更高的缓震极限。不过这样也造成了一个问题,在配速不高的情况下,过强的向上的弹力会使得小腿肌肉紧张。

碳板:弜科技碳板,兼具缓震回弹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助推感。

大底:全掌GCU全天候止滑耐磨科技。此大底的耐磨性和抓地力极强。

价格:官方定价1699元,但基本没码。二级市场价2000元-4000元视配色而定。

推荐:潮人、有钱人、大体重跑者。




飞电Discovery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8/-7Qbvyc-3fe7KnT1kShf-bk.jpg.thumb.jpg[/img]
定位:慢跑鞋

李宁近期推出的慢跑鞋系列。李宁目前为数不多的良心鞋款之一。

鞋面:外层mono纱,内层挖孔植绒革加强,中足部分是双层植绒革加强支撑和包裹。一体式袜套鞋面设计。包裹感和支撑性做的不错。透气性不错。但一体式袜套的鞋面设计可能对高脚背的跑者不太友好,可能存在压脚背的问题。

支撑:后跟港宝前后硬度普通,左右硬度较高,安放位置偏低,后跟锁定感一般,建议使用飞线式鞋带绑法。中足处有TPU抗扭片。整双鞋的支撑性和稳定性合格。

中底:全掌低配䨻中底。脚感偏软,缓震极限高。

大底:全掌Tuff RB耐磨橡胶,耐磨性和抓地力不错。

重量:43码267g左右

价格:官方定价799元,二级市场500元左右。

推荐:跑步步态正常的入门跑者、大体重跑者。此鞋据跑过的跑友反馈,在430以上的配速使用,也还不错。




飞电2.0 ELITE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8/-7Qbvyg-5wxbKmT1kSh1-bk.jpg.thumb.jpg[/img]
定位:碳板竞速鞋

可能是目前国产碳板竞速鞋,综合性能最强的碳板跑鞋

鞋面:外层mono纱,内层部分铺设绒布;一体式弹性针织鞋舌设计。在透气、支撑、包裹感上表现出色。

支撑:后跟有港宝,但港宝面积和硬度均比较小,中底材料在后跟处有略微的上翻设计,总体的后跟锁定性尚可。

中底:全掌䨻科技中底。在中足到后跟区域有打孔处理,减重的同时使得此片区域中底的硬度,相比于前掌偏软。属于前掌弹,后掌软的脚感。

碳板:全掌铲形异构碳板,刚性很强。 搭配跖枕科技,推动感十足。

跖枕:李宁的跖枕科技,跖枕科技指是对在前掌中底下方(也就是跖趾关节前部正下方)凸起硬块的称呼。对于后跟或中足落地跑者而言,该凸起部分作为支点,类似于杠杆的支点,在跑动过程中起到快速过渡的撬动作用,从而为运动过程提供支撑及助推力,提供更好的蹬伸效能。对于前掌落地跑者而言,可以减少落地后足跟下压的幅度,更快进入蹬伸状态。总体而言都会减少蹬伸状态的时间,加快跑步节奏,提升步频。

大底:全掌GCU全天候止滑耐磨科技。耐磨性和抓地力很强。

重量:41.5码195g

价格:2099元

推荐:有氧配速在5分配以下的跑者。并且这双鞋更适合前掌跑法的跑者,能更大程度发挥其性能。




飞电CHALLENGER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8/-7Q8glk-3jngKmT1kSg7-al.jpg.thumb.jpg[/img]
定位:碳板竞速鞋

也称飞电挑战者。属于飞电2.0 ELITE的降配版。

鞋面:同飞电2.0 ELITE

支撑:后跟中底宽度相比于飞电2.0 ELITE更宽,所以后跟的稳定性比ELITE更好。后跟港宝硬度比ELITE更硬,锁定感更好。总体的支撑性和稳定性相比ELITE有了较大提升。

中底:同飞电2.0 ELITE,但是中底厚度整体降低了1mm,后跟宽度增加。

碳板:前半掌铲形异构碳板,由于是非全掌碳板,推动感比起ELITE会稍弱一点。

跖枕:同飞电2.0 ELITE。

大底:同飞电2.0 ELITE

重量:42码210g左右。

价格:官方定价1299元。

推荐:同飞电2.0 ELITE。但相比于ELITE,驾驭门槛降低了许多,碳板的推进感没有ELITE那么激进。性价比相比ELITE高了许多。




我看论坛很多人对超轻18也很感兴趣,这里说下:超轻18抗扭和支撑很差,中底的镂空可不是跟绝影一样的弜科技,而且镂空还没有起到减重的作用,反而是增重了。你要说能不能跑,你要跑个2 3公里也是勉强可以的。
其次是李宁以前的一些跑鞋,例如追风、战斧、赤兔4等等,因为太老了,基本二级市场才能买到,而且货量已经清的差不多了,就不做推荐。



李宁到此讲完了。下面说下我对李宁这个品牌的看法。
最近XZ代言李宁的事闹的沸沸扬扬,但是在没有宣布这件事之前,李宁的声望在不少人心中也是不高的
1、沉迷限量和炒鞋。你普通的潮鞋限量、炒作倒也无所谓。但你专业运动鞋也限量?就拿飞电2.0ELITE来说,这鞋刚发布的时候,我们跑团群里有人准备入一双,当时我们觉得2099如此离谱的价格,应该好买。然后那名跑友信了我们的话,第二天发售后,好像是8点,他只迟了几分钟去官网买,鞋子已经没了,首发你或许可以说是货量不足,结果那位第二波 第三波定着闹钟抢都没抢到,最后不买了。堪比现在抢K40。 我们就不说跑鞋吧,篮球鞋论坛里各位打篮球的可能懂,驭帅14的䨻版本,是不是到现在还要抢?这可是实战篮球鞋,而且还不是联名款。 羽毛球鞋,贴地飞行2020,现在我没了解不知道货量怎么样了,反正在去年这鞋基本也是靠抢,而且难度不低于甚至比驭帅14䨻更难抢。
2、中底材料名称的混淆视听。上面介绍李宁跑鞋的时候,我提到过“䨻”和“低配䨻”这两种材料。实际上这两种材料李宁在官方和线下都叫“䨻”,但实际性能、脚感是有差距的。不是说谁比谁好。但是这样混为一谈的叫法,绝大部分人根本分不清,现实中肯定有人会以为超轻18的上的低配䨻,和大绝影上的䨻是一个东西而被误导。 李宁说䨻只是一种技术平台,那好,我就问了,大绝影上的䨻该怎么叫?超轻18上的䨻该怎么叫? 就像Air Strobel也是气垫而不会标成“低配气垫”,但Nike也没缺德到把“Air Strobel”标上“Zoom”
3、专业性的运动鞋如果有成为潮鞋的倾向,立马限量。参考大绝影。简直离谱。小绝影现在也变成潮鞋了。 驭帅14䨻具体什么情况我不太了解,不过看李宁的宣发策略,也是奔着潮鞋的策略走的。
虽然李宁的研发实力国内一流,但是沉迷潮鞋、限量这些恶心人的营销策略。让很多人都很反感。就不说现在XZ代言这种操作了。 希望李宁别玩着玩着,把品牌玩成十年前需要重组公司架构的地步。








多威
多威这个品牌对于体校生而言,肯定不陌生;但是对于大众人群,知名度肯定不如上面的国产品牌。
作为专业的体育运动品牌,多威的鞋便宜、好用、耐穿,毕竟体校的学生们,每天的运动量都十分巨大,基本1-2个月就能穿报废一双鞋,多威鞋子的高性价比就是很好的选择。
如果你在跑步的地方看到有人穿多威的鞋,基本90%的可能是跑步大神。[s:ac:哭笑]
多威的跑鞋大多数都是薄底鞋,核心、小腿力量等较强的跑者,一般都很喜欢薄底鞋的脚感,因为反馈灵敏、迅速。所以多威也有大神鞋的名号。
多威的严肃跑鞋其实挺多,但一个个介绍我头发要掉不少,所以就介绍几款比较出名和相对适合大众的鞋款。




多威神行者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9/-7Qj1d-b5wcK28T1kSdr-7t.jpeg.thumb.jpg[/img]
定位:碳板竞速鞋

多威在3月26日发布的自家第一双碳板跑鞋。也是国内第一双搭载PEBE板材发泡材料的中底。

鞋面:MONO纱+植绒革材料。鞋子包裹和支撑性没问题。

支撑:后跟特地根据脚踝进行设计,后跟两侧海绵填充饱满,使得后跟的锁定不错。中底造型特地做了足弓支撑处理。

中底:官方名字Suder F3,国产首款超临界板材发泡peba,密度0.07-0.08g/cm3,回弹率75%以上。鞋垫是很有意思的一点,鞋垫为6mm厚的Suder F材料(超临界发泡tpu,回弹率67%),脚感相比中底材料偏软。一般其他品牌的跑鞋的中底都是上软下硬的双密度设计,而多威神行者的中底是单密度设计,“上软”的效果通过鞋垫来达成。这个鞋垫与中底的组合带来了比较温和的脚感,缓震、回弹和反馈都很均衡。 另
外PEBA板材发泡的材料整体性和轻量化相比珠粒发泡优势很大,但良品率很低,成本高。 NIKE的ZOOMX中底就是PEBA的板材发泡材料。

碳板:全掌铲型碳板,刚性中等,碳板的推动力比较温和。

大底:CPU橡胶。

重量:43码218g。

价格: 843.9元。

推荐:官方推荐全马350完赛跑者穿着。




多威战神2代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29/-7Qj1d-8r2pKjT1kSfu-9k.jpg.thumb.jpg[/img]
定位:薄底速度训练鞋

多威跑鞋中口碑和销量都很高的一双跑鞋,在多威神行者发布前,也是多威家性能最强的跑鞋。

鞋面:三明治网布,鞋面大面积压胶做支撑处理。

支撑:后跟港宝硬度坚挺。中足处有TPU稳定片,并朝上拱起,对足弓也有一个支撑效果。整双鞋的支撑和稳定性良好,并且这双鞋原本就是薄底鞋。

中底:全掌DWmote中底(EVA),后跟处内嵌了一块Poron材料(PU材质),前掌处内嵌了一块Suder F3,也就是神行者的中底材料。 因为后掌有一块Poron材料,后掌脚感相比于前掌偏软弹,前掌是硬弹的脚感,反馈快,能更好的蹬伸发力。

大底:耐磨橡胶。干燥路面抓地力表现不错,湿地和雨天抓地力表现较差。如果对抓地力有更强的需求,建议选择战神2代DSP版本。

重量:42码215g。

价格:379元。

推荐:5分配以下的跑者进行速度训练或LSD使用。 多威战神2代在跑圈里有着很高的评价和口碑,以至于不少人都称其为国产“虎走”或者国产波士顿9。 并且价格也实惠。 战神2代还有DSP版本,大底橡胶换成了DSP颗粒,推荐给对抓地需求更高和体考的人群。




多威到此讲完了,多威旗下的专业跑鞋还是很多的,但大多数都是薄底训练鞋、场地鞋、田径鞋等, 普适性并不高,能选择多威的基本都是跑步大神和体校生,看我的推荐也就图一乐。至于多威马力和多威反重力这两双鞋,本来我已经写好了。 但是我思考了下,这两双鞋作为多威对慢跑鞋的试水之作,着实谈不上成功。 过重的重量和较差的透气性、舒适度,在如今的国产品牌市场里,在相同的价格下其综合性能已经被拉开的太远了,个人并不推荐。 希望多威后续的慢跑鞋产品能改正这两双鞋上的毛病。。




终于更新完了,回过头自己看了下帖子,发现国产专业跑鞋在近几年进步真的神速。假如让我在18年写这种推荐贴,我估计10双都凑不齐。而且今年更是国产专业跑鞋的爆发的一年,再假如 你让我在今年1月份写这个推荐贴,这上面的鞋能少十多双。可见就在这短短的两个月,各品牌的国产专业跑鞋就发布了如此多,而且今年还只过去了一小半,后面就光我了解的 匹克的UP30二代、李宁的绝影2代、361的国际线正代更新、安踏的三碳板结构缓震跑鞋、海尔斯的碳板跑鞋等等。国产的专业跑鞋在以后会越来越多。
但是国产跑鞋目前在碳板竞速鞋上面的发力个人感觉过猛了,有点军备竞赛的感觉了。虽然国产碳板竞速鞋领域,个人认为几乎已经追赶上了某克,甚至超越了亚瑟士、美津浓、布鲁克斯这些品牌(目前)。
但忽视了大众慢跑鞋、支撑系跑鞋这种受众群体更大的市场。更多的跑步人群其实对慢跑鞋的需求相比于碳板跑鞋而言大的多。 而国产运动品牌在慢跑鞋领域的投入相比与碳板跑鞋,实在有些少了。
就比如在更新帖子的时候,不少楼内的朋友询问我扁平足、大体重有什么好的国产跑鞋推荐,我的回答基本就一个:李宁烈骏5。 就像我在介绍烈骏5的时候说到的一样——烈骏5是目前唯一在国内最好买到的,严格意义上的支撑系跑鞋。
361的国际线虽然慢跑鞋做的很出色,并且是目前国产品牌唯一有自己的跑鞋矩阵的。但是其产品除了SPIRE系列,基本不在国内正经售卖。比如说国际线的顶级支撑慢跑鞋STRATA系列在去年更新到4代,但并没有在国内售卖,甚至你搜不到任何相关的消息。这营销策略我属实看不懂。希望361国际线的市场重心能放在国内。
特步你别看我推荐了两款慢跑鞋,其中动力巢X很多人并不知道是慢跑鞋,甚至特步线下都当休闲鞋卖,竞训300X原先是特步定位稳定性速度训练鞋,结果堆料堆成慢跑鞋的无心之作。 典型的偏科生。
安踏就不谈了,今年才睡醒。
国产运动品牌真的需要在慢跑鞋上也下点功夫了,毕竟慢跑鞋更能体现这个品牌在跑鞋领域的沉淀。碳板竞速鞋对舒适性、支撑性甚至稳定性上的要求都没有那么高,毕竟可以靠跑者个人力量来弥补。而慢跑鞋不同碳板鞋,对鞋的支撑、稳定、包裹、舒适、鞋楦等等都有要求,而其中的不少功能都需要通过长时间、大量的跑者反馈一点点完善。国产跑鞋在专业慢跑鞋领域上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安仔哥-avatar

安仔哥

[s:ac:哭笑] 艹,写完361发现没人回
Bavi-avatar

Bavi

我支持下,最近恢复跑步。之前能跑半马的渣渣。。
FBA-Assassin-avatar

FBA-Assassin

继续施工,我觉得很专业
xxcheese-avatar

xxcheese

技术贴马克
另外想问一下国产品牌有没有宽楦的,之前买过一双加宽的kayano感觉打开了新世界,脚宽伤不起[s:ac:哭笑]
安仔哥-avatar

安仔哥

Reply to [pid=503265083,26071207,1]Reply[/pid] Post by [uid=27227256]before_the_time[/uid] (2021-03-26 23:40)

国产跑鞋我印象中没有专门出宽楦版本的。

好像就必迈的跑鞋鞋楦比较宽了,但是他家慢跑鞋只能说中规中矩
grand fire wizard-avatar

grand fire wizard

查个眼 感谢楼主

顺便问下前掌跑法,就是趾球往后基本不着地的买什么鞋合适。好像用不到缓冲减震功能
shinku443-avatar

shinku443

最近入了一双国际线spire s,感觉良好,期待楼主更新,学习一下
BlueLitmusPaper-avatar

BlueLitmusPaper

去年图便宜买了双断码的态极1.0 不知道咋样……
Mr_West-avatar

Mr_West

在等呢,快更
NYCK-avatar

NYCK

加油啊~
IcyGamerGeek-avatar

IcyGamerGeek

耐克阿迪能死透的话可谓是2个鲸落。妙啊!
Yagi-avatar

Yagi

我爸全马基本在5分钟上下,之前他的跑鞋都是我买的耐克阿迪
收藏了看看有啥推荐的国产跑鞋替换一下
JamesPJ-avatar

JamesPJ

帮顶~ZSBD
Cory-avatar

Cory

楼主很好的科普了下,感谢楼主
Nommy-avatar

Nommy

收藏了。
KYChristian-avatar

KYChristian

收藏了[s:ac:闪光]
AjsTii-avatar

AjsTii

插眼收藏一下
Azriel⛧-avatar

Azriel⛧

国产品牌有什么大码的鞋子吗?46 47这种的
TypicalRadish-avatar

TypicalRadish

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