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yeon
2020-07-17T10:30:16+00:00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一切都按照他的想法做到了,胜负也只是或未易量。问题在于六国并不是上帝视角,敌对国也不是只有秦一个,不可能预想到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最后统一天下的结果,从而团结起来干什么都防着秦国。
苏洵的论点和假如苏秦还在,或者假如信陵君还在,或者假如六国亲如一家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过于空泛的假设。只说了不能怎么做,而不说应该做什么,打败强秦的希望寄托在六国并力西向,实在是太过虚幻。
如果想要说服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应该要提出更有可行性的方案,以六国之事谈治国之道不是不可以,但是起码要把六国之事说明白了,才更具说服力。
统治者如果问你,打不过怎么办?你回答我不知道怎么才能打过,但是反正不能割地,这就是负分答案,解决不了问题,肯定不会被采纳的。
一切都按照他的想法做到了,胜负也只是或未易量。问题在于六国并不是上帝视角,敌对国也不是只有秦一个,不可能预想到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最后统一天下的结果,从而团结起来干什么都防着秦国。
苏洵的论点和假如苏秦还在,或者假如信陵君还在,或者假如六国亲如一家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过于空泛的假设。只说了不能怎么做,而不说应该做什么,打败强秦的希望寄托在六国并力西向,实在是太过虚幻。
如果想要说服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应该要提出更有可行性的方案,以六国之事谈治国之道不是不可以,但是起码要把六国之事说明白了,才更具说服力。
统治者如果问你,打不过怎么办?你回答我不知道怎么才能打过,但是反正不能割地,这就是负分答案,解决不了问题,肯定不会被采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