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ren
2021-06-06T14:08:35+00:00
我看潭里很多人觉得非升即走这个制度极其不人性,但实际上,这个制度在学术圈是个常态,只是被我们特色化了。在这里科普一下。
非升即走(tenure track)在国外,最重要的不是赶人走,而是通过给予一定的压力,最终选拔出可以授予终身教职的学者。这里的重点是终身教职的珍惜性。正是因为这东西不能随便给,所以才会选择一种具有压力的测验方式。
非升即走很残酷么?其实也没有,对于一般的学校而言,非升即走的学者到最终考核有九成能留下来。即使是哈佛这种顶尖学校,也有超过五成的通过率。
为什么国外的 tenure track 通过率这么高?一是因为进入非升即走的学者,本身就是要进行严格筛选的。毕竟这人也要在学校待个六年,还是得招个水平达标的人来。通常顶尖学校给名额,也就是二个选一个这样的比例;二是因为学者自己心里也有B数,快到期的时候感觉不行可以跑路到次一档的学校,不用等着被开除。
但这个制度到了我们这,就体现出了一些特色:
1、差额悬殊,招人和最终名额会达到10:1甚至更夸张的比例。据传某些学校甚至是 N:0,就是根本没打算留你们,招过来当苦力而已。
2、资源极其紧张。不仅进入时给的经费很少,更是缺乏合理的退出机制。在高一档学校竞争失败的人才,低一档学校通常也不会要,毕竟人家用个在自己这混的久的嫡系更香。
如此一来,出些事情,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非升即走(tenure track)在国外,最重要的不是赶人走,而是通过给予一定的压力,最终选拔出可以授予终身教职的学者。这里的重点是终身教职的珍惜性。正是因为这东西不能随便给,所以才会选择一种具有压力的测验方式。
非升即走很残酷么?其实也没有,对于一般的学校而言,非升即走的学者到最终考核有九成能留下来。即使是哈佛这种顶尖学校,也有超过五成的通过率。
为什么国外的 tenure track 通过率这么高?一是因为进入非升即走的学者,本身就是要进行严格筛选的。毕竟这人也要在学校待个六年,还是得招个水平达标的人来。通常顶尖学校给名额,也就是二个选一个这样的比例;二是因为学者自己心里也有B数,快到期的时候感觉不行可以跑路到次一档的学校,不用等着被开除。
但这个制度到了我们这,就体现出了一些特色:
1、差额悬殊,招人和最终名额会达到10:1甚至更夸张的比例。据传某些学校甚至是 N:0,就是根本没打算留你们,招过来当苦力而已。
2、资源极其紧张。不仅进入时给的经费很少,更是缺乏合理的退出机制。在高一档学校竞争失败的人才,低一档学校通常也不会要,毕竟人家用个在自己这混的久的嫡系更香。
如此一来,出些事情,也是在所难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