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ce
2020-11-15T02:34:38+00:00
这两天苹果出了个M1芯片,论坛里真是群魔乱舞,吹的天花乱坠,甚至有人以为这是打破wintel联盟的希望,还指望ZF部门也用起来。
我就简单说一些目前国产化CPU的情况吧,这些都是网上能找到的公开信息,其他就别问了,我不想被叫去喝茶。
------------分割线----------
国产化CPU目前主要有六个牌子,分别是龙芯、申威、飞腾、鲲鹏、海光、兆芯
龙芯:MIPS指令集,其实这个架构在国外已经基本消亡了,龙芯当时买来授权很便宜,可以随意开发,经过多年的运作指令集基本已经面目全非,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龙芯目前主打的CPU是3A4000,主频1.7,睿频2.0,4核,28nm工艺。龙芯是目前自主化程度最高的CPU。
申威:alpha指令集,alpha已经死了,但申威没死。主打产品申威1621,主频2.0,28nm工艺,16核,自主化程度与龙芯差不多。
飞腾:ARM架构,主打型号FT-2000/4,16nm工艺,主频2.6,睿频3.0,4核。飞腾其实走了一些弯路,原来并不是用ARM架构,是开发遇到瓶颈之后才转的。买的ARM架构授权但并不是买断,所以后续更新受限。
鲲鹏:ARM架构,主打鲲鹏920,主频2.6,7nm工艺,桌面版最高24核,服务器版最高64核。华为出品,因为禁令已成夕阳,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生态还在,目前还不知道后续打算怎么办。
海光:X86架构,授权来自AMD,说的很漂亮基本可以认为是AMD的换皮,可想而知性能相对较强。主打型号C86 3185,基于ZEN1架构,采用16nm工艺,主频3.0,8核。
兆芯:X86架构,授权来自VIA,28nm工艺,主频2.0,4核。VIA以前做CPU是什么货色大家都懂,兆芯么也就那样。
-------------以下说下性能---------
说是6大CPU,其实申威发展很不好,基本已被边缘化,海光和兆芯两个披着国产化外衣的洋芯其实并不被看好,本来就是为了防范背后捅刀子,你这披个壳就不会捅我了?所以实际上真正在打的,就是龙芯、鲲鹏、飞腾。
这里鲲鹏独一档,7nm的工艺,再加上在手机端做麒麟芯片的经验,研发投入和运营能力吊打另两家,所以鲲鹏920一经面市就遭哄抢。接下来美国的一纸禁令直接导致鲲鹏系列说了再见,所以现在就变成了两大阵营,分别是MIPS的龙芯和ARM的飞腾。
坦白来说,两家现有产品半斤八两,就是办个公看个片没啥问题,打个游戏想都不要想,性能体感上相当于10年前的初代i5的水平。
这里不得不说华为是牛逼,鲲鹏920的性能远远超出了办公的需求,哪怕前一代916也不是那两家能比的。具体数字不说了,反正牛逼就是了。我有个朋友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不要让客户去碰鲲鹏,否则其他两个别想卖。
有人问,为什么其他家用28nm、16nm能做,华为不能切回老制程呢?其实研究过,结论是鲲鹏换到28nm性能不如龙芯,所以就这样吧。
-------------分割线----------
说下个人看法:
1.鲲鹏之死未必是坏事,掐了个尖另两家才能发展,不然国内真被华为统一了。
2.国产CPU起步晚,但发展还算比较快,更新换代频繁,所以可以期待
3.不要指望一口吃成胖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现在还没有国产GPU出现,所以个人用户还是没多大关系,该用啥用啥
4.国产化YES就完了,个人特别支持龙芯
5.别把这些民族脊梁和汉芯那种垃圾画等号
最后附龙芯送我的一本本子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18/9aQ5-4oe5Z13T3cSk4-f3.jpeg[/img]
我就简单说一些目前国产化CPU的情况吧,这些都是网上能找到的公开信息,其他就别问了,我不想被叫去喝茶。
------------分割线----------
国产化CPU目前主要有六个牌子,分别是龙芯、申威、飞腾、鲲鹏、海光、兆芯
龙芯:MIPS指令集,其实这个架构在国外已经基本消亡了,龙芯当时买来授权很便宜,可以随意开发,经过多年的运作指令集基本已经面目全非,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龙芯目前主打的CPU是3A4000,主频1.7,睿频2.0,4核,28nm工艺。龙芯是目前自主化程度最高的CPU。
申威:alpha指令集,alpha已经死了,但申威没死。主打产品申威1621,主频2.0,28nm工艺,16核,自主化程度与龙芯差不多。
飞腾:ARM架构,主打型号FT-2000/4,16nm工艺,主频2.6,睿频3.0,4核。飞腾其实走了一些弯路,原来并不是用ARM架构,是开发遇到瓶颈之后才转的。买的ARM架构授权但并不是买断,所以后续更新受限。
鲲鹏:ARM架构,主打鲲鹏920,主频2.6,7nm工艺,桌面版最高24核,服务器版最高64核。华为出品,因为禁令已成夕阳,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生态还在,目前还不知道后续打算怎么办。
海光:X86架构,授权来自AMD,说的很漂亮基本可以认为是AMD的换皮,可想而知性能相对较强。主打型号C86 3185,基于ZEN1架构,采用16nm工艺,主频3.0,8核。
兆芯:X86架构,授权来自VIA,28nm工艺,主频2.0,4核。VIA以前做CPU是什么货色大家都懂,兆芯么也就那样。
-------------以下说下性能---------
说是6大CPU,其实申威发展很不好,基本已被边缘化,海光和兆芯两个披着国产化外衣的洋芯其实并不被看好,本来就是为了防范背后捅刀子,你这披个壳就不会捅我了?所以实际上真正在打的,就是龙芯、鲲鹏、飞腾。
这里鲲鹏独一档,7nm的工艺,再加上在手机端做麒麟芯片的经验,研发投入和运营能力吊打另两家,所以鲲鹏920一经面市就遭哄抢。接下来美国的一纸禁令直接导致鲲鹏系列说了再见,所以现在就变成了两大阵营,分别是MIPS的龙芯和ARM的飞腾。
坦白来说,两家现有产品半斤八两,就是办个公看个片没啥问题,打个游戏想都不要想,性能体感上相当于10年前的初代i5的水平。
这里不得不说华为是牛逼,鲲鹏920的性能远远超出了办公的需求,哪怕前一代916也不是那两家能比的。具体数字不说了,反正牛逼就是了。我有个朋友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不要让客户去碰鲲鹏,否则其他两个别想卖。
有人问,为什么其他家用28nm、16nm能做,华为不能切回老制程呢?其实研究过,结论是鲲鹏换到28nm性能不如龙芯,所以就这样吧。
-------------分割线----------
说下个人看法:
1.鲲鹏之死未必是坏事,掐了个尖另两家才能发展,不然国内真被华为统一了。
2.国产CPU起步晚,但发展还算比较快,更新换代频繁,所以可以期待
3.不要指望一口吃成胖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现在还没有国产GPU出现,所以个人用户还是没多大关系,该用啥用啥
4.国产化YES就完了,个人特别支持龙芯
5.别把这些民族脊梁和汉芯那种垃圾画等号
最后附龙芯送我的一本本子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18/9aQ5-4oe5Z13T3cSk4-f3.jpe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