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心得] 互联网十年职场路,人,事,路线,能力分享

Chengt-avatar

Chengt

2021-03-07T13:07:59+00:00

作为一名工作了十年的职场老油条,我经历了很多人和事,看多了起起伏伏,心中颇多感慨;

之前我一直都是默默看帖,现在忍不住想写一下我所经历过的人和事,提炼一下职场路线和个人能力,分享出来,希望能产生点价值。

这些内容是我在本地写好再发的, 也在其他论坛发过,如果有朋友看到过,没错,那就是我。

十年之前,我开始北漂,接触认识了各类北漂人士。

他们背景各异,有

985精英、

销售人精、

精致海归、

导演专业的少爷、

误入歧途的传销人、

蹭吃蹭喝的三无人员、

一心想着搞钱的福建小老板、

二本计算机专业的小镇做题家、

打着各种伟业、恒产名号的中介、

身无分文却心怀天下的社会观察者、

。。。

十年之后,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各异,成就高低是天壤之别, 如果用世俗的标准--财富来衡量, 那就是万倍的差距, 从负债百万到身家过亿!

我不禁开始思考,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大的差异?明明大家都一样,只是普通人。

于是我简单复盘了一部分人的经历,提炼出他们的个人核心能力, 希望从中得到答案, 分享给大家。
Alov-avatar

Alov

抢个沙发[s:ac:惊]
Iuke-avatar

Iuke

我觉着你可以出书。
JDUBBS0115-avatar

JDUBBS0115

板凳 [s:ac:羡慕][s:ac:羡慕]
MeaN_TV-avatar

MeaN_TV

mark一下看看
`Jacob-avatar

`Jacob

[s:a2:你看看你]少看点鸡汤文行吗?智商是硬伤
Chengt-avatar

Chengt

001 - 阿光

时间线:

1、阿光起点颇高,大学时参加"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获得了不错的全球排名, 并凭此成绩进入互联网大公司工作

2、阿光持续在软件工程师方向努力,能力逐步提高: 单个功能开发 -> 独立实现子系统 -> 设计整个系统架构,业务指标从百万用户->千万用户->过亿用户, 职称也逐步提高,从普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深工程师->架构师, 此时,待遇是年薪百万

3、在公司外创业的前同事找到阿光,在另外一个赛道做一家新公司,正好需要阿光的技术能力和经验,阿光选择跳槽

4、阿光到新公司后,作为架构师,从机房搬机器、维修办公室电脑开始搞起,逐步搭建起数百人的技术团队、N万台规模的服务器资源,支撑着公司业务快速发展

5、公司上市,阿光身价过亿

核心能力:刨根问底,彻底解决问题

这个能力听起来很老套,换个时髦的说法, 也可以叫做"第一性原理"。

阿光在工作中,会对每一个问题刨根问底,找到根因,基于根因来解决问题。

比如,一个千万用户的网站,有零星的用户反馈说网站偶尔打不开,出现白屏,通常工程师们面对这类问题不是很积极, 因为解决零星用户问题需要投入很大时间成本,而收益往往只是几句谢谢,对绩效没有明显帮助。

而阿光则不考虑这些,他只想解决问题。

零星用户有问题,说明客户端到服务端的链路中某个环节的连通率 < 100%, 需要找到这个环节来解决。

先收集这些用户的信息,分析特征, 出现问题的时间、所在省份、运营商、设备型号、系统版本等,然后逐一排除无关项,最后锁定问题在某些老旧设备的浏览器不支持最新的javascript环境,终于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耗时很长,但从头到尾跟下来,则会对网络链路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这种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一个程序崩溃,阿光会分析core原因,从程序代码开始到内核源码,最终定位问题。

在一次次的解决问题过程中,阿光横向涉猎网络、系统、性能、安全、架构等,纵向深入到系统内核、网络链路结构等, 技术能力逐步提升,达到架构师水平,并且收获了"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的口碑,这也是创业的前同事来找他的原因之一。

当然, "彻底解决问题" 只是阿光个人能力模型的一个点, 其他的沟通协调能力、推进事物落地能力之类的也很重要,但"彻底解决问题"能力是占比最大的。

一句话总结:认真对待每一个技术问题,会横向拓宽知识体系,纵向加固强化专业技能点,最终形成网状知识技能体系,胜任高阶技术岗位!
IamGishi-avatar

IamGishi

来了来了
ㄊㄎㄉㄐ-avatar

ㄊㄎㄉㄐ

豆瓣3天过去了才在这发,我谭不要面子的吗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08/-vabhQweap-5evmK2cT1kSgq-ie.jpg.thumb.jpg[/img]
Chengt-avatar

Chengt

[quote][pid=498668235,25827200,1]Reply[/pid] Post by [uid=17526125]水sama[/uid] (2021-03-08 21:27):

豆瓣3天过去了才在这发,我谭不要面子的吗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08/-vabhQweap-5evmK2cT1kSgq-ie.jpg.thumb.jpg[/img][/quote]哎,当时我想同步发的,但是 我谭 对于新注册用户, 48小时之后才让发贴阿, 老哥误会我了
Jmoney-avatar

Jmoney

选择大于努力,over
Zareow-avatar

Zareow

只能说是当故事看了,十年前的互联网行业和现在完全不是一回事了,难度门槛都高了很多……阿里这种都被称为古典互联网公司了,不能刻舟求剑了[s:ac:瞎]

想想我也快十年了,老了老了……
Legi-avatar

Legi

小镇做题家详细说说[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Chengt-avatar

Chengt

楼上诸位,我写这一系列文章,不是为了卖课程, 一是为了分享,刷刷脸, 而是练练笔, 搞不好以后代码写不动了,还能干点别的[s:pst:眼袋]
LinkAkward-avatar

LinkAkward

直接丢链接 不要刷楼 不然水得挺难看的
Whiteboy7295-avatar

Whiteboy7295

Reply to [pid=498670752,25827200,1]Reply[/pid] Post by [uid=63025560]漂仔[/uid] (2021-03-08 21:40)
加油
比那些除了嘲讽和抬杠的帖子强多了
Chengt-avatar

Chengt

002-阿文

"提供情绪价值",让对方得到被重视、信任、关注的感受,时间一长,对方就会觉得你是值得信赖,可以并肩作战的人。



时间线

1、阿文也是工程师起步,技术水平一般, 没有 001阿光 那么强的技术能力, 毕业后头几年,在一家小公司技术部门度过;

阿文技术不厉害,但是文理双修,人文素养、表达能力不错,能把 "刘邦如何耍流氓""法国酒庄口感排名" "德州扑克梭哈策略"混搭整一段rap而不违和那种。



2、阿文呆的这种小公司, 工程师通常身兼数职;

从购买服务器上机架、拉网线、装系统、部署业务软件,

到给办公室文员安装xp系统、杀毒软件,再到处理办公室网速太慢这些鸡零狗碎的活,

阿文愣是干了几年;



也正是这些鸡零狗碎的工作,让阿文把IT技术中的机房、网络、服务器这3大块摸了一遍,具备了搭建支撑中小型公司 "服务器+网络基础设施" 的能力;

同时凭着能说会道,阿文和日常打交道的技术人员关系都不错。



3、公司一个高管出来创业,把阿文邀请过去,负责机房+网络基础设施的搭建,并组建团队, 待遇是薪水翻番,以创业团队成员的身份给予期权。



4、阿文凭着平时维护的技术人员人脉,两周内拉了几个技术不错的朋友过来,组建了一个核心小团队,并逐渐扩张到十几人,搭建起了新公司的服务器+网络基础设施。



5、几年后,阿文积累了从0搭建一整套基础设施、管理十几人团队的能力经验,跳到了互联网大厂,薪资待遇再次上了一个台阶;

然后复制第4步,把几个老部下来拉到大厂里,组建了核心团队,逐步扩张到100+人,从此在大厂高管层站稳了。


核心能力:持续有效地经营职场人脉圈子, AKA "职场海王"



人脉经营,这同样是个老生常谈的能力, 本文是一个具体的实操例子。



从时间线看,有2个关键节点,是一般人很难办到的,

第4步,快速组建团队

第5步,拉几个老部下到新环境再次组建团队



不信大家可以试试,宣称自己要创业,或者要给自己团队招人, 看看能不能在两周内拉齐人开干?



为什么难? 因为对于在职人士来说,如果没有做好前期准备,短时间内换工作是有很大成本和风险的。

想让别人短时间内决心跟着你干,要么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要么就是平时大家就有足够的交流,让别人在短时间做出重大决策:"这人平时和我交流很多,业务往来也没出过什么问题,跟着他干,至少不会被坑, 可以试一试"。

阿文的核心能力,就是像海王一样经营职场人脉,



1、收集人脉资源,对于每一个技术同行,都纳入鱼塘管理,一个都不放过,



服务器硬件工程师、机房实施工程师、网络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研发工程师、售前工程师。。。

刚入行的菜鸡、工作三五年的老油条、工作八年十年的大神。。。



年老的有韵味, 年轻的抗造,统统都要!



收集手段分三步走, 也非常海王,



搭讪: 你好,同行,多交流,共同进步!

恭维: (拉个网线) 牛逼,你精通网络!

(装个系统)牛逼,你对系统底层原理了如指掌!

(画部署图)牛逼,你掌握了公司的整个业务架构!

总之,牛逼!

收号:牛逼完了干嘛?当然是加微信啊!



日积月累下来,鱼塘里可不就游满了鱼么



2、对人脉资源分门别类,精准的投其所好



喜欢喝酒的,向上管理喝茅台,向下管理喝江小白;

喜欢户外活动的,每个周末都安排的明明白白;"哥们,周末去水库钓鱼不, 鱼开始产卵了";"朋友,周末爬长城去,去个有逼格的,箭扣!" ;

喜欢二次元的, 强迫自己去b站补课,了解最新流行的什么剧本杀,这样就能和95后聊开了;

阿文还有一些朋友,开凯迪拉克的洗浴中心爱好者, 不知他怎么维护的,关系也挺好;

。。。



上述种种, 有很多是阿文不喜欢的,"一把年纪了还装嫩玩剧本杀"、"坐在水库边几个小时钓不到一条鱼" 真不是什么舒服的体验;



但阿文还是坚持下来了,为什么?


阿文说,这叫"提供情绪价值",让对方得到被重视、信任、关注的感受,时间一长,对方就会觉得你是值得信赖,是可以并肩作战的人;

当你需要他们时,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响应你,这叫"价值回馈"。



事实也确实如此, 阿文需要人组建团队时,不敢说一呼百应,三五应还是有的,有了这三五个人组成核心团队,后面的事就不难了,堆时间、堆人力来解决。





一句话总结:持续收集职场人脉资源,对这些人脉资源分门别类,有针对性的维护关系, 平时提供情绪价值,关键时刻索取价值, 得到价值回馈,就像海王一样。



最后,要是你问我为什么这么清楚这些事,因为我是海王阿文鱼塘里的一条鱼, 当年我给他装系统,他请我喝的是江小白!
MilkyTheJin-avatar

MilkyTheJin

加油 等更新。最近我也在反思,很迷茫 。
Chengt-avatar

Chengt

003 - 阿鸿



核心能力: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50%), 来自哥哥的爱(50%)



时间线:

1、刚毕业:阿鸿是985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硕士, 毕业就进了互联网大厂,标准的*乎水平; 不过进去后, 分配到了一个边缘业务线,XX空间,类似qq空间;



2、毕业后半年:阿鸿也没说什么,老实干了半年,结果,XX空间业务线黄了,这个组的员工要么离职,要么转岗,阿鸿转岗到了核心业务线广告系统, 至于为什么他能转岗到核心业务线,后面详细分析;



3、毕业后一年半:在核心业务线,阿鸿先从修改历史堆积bug做起,熟悉系统后,主动揽活,逐渐摸熟了系统上下游对接、广告数据存储、性能优化这些关键方向, 做出了业绩,在年底职称评定时, 升了一级, 薪水涨30%,同时公司发了一批股票;



阿鸿晋升后,做出了一系列骚气的动作,连续面试多家公司,手持多个offer,和其中心仪的一家谈薪资, 基于第3步涨薪、拿股票后的水平来谈的, 又涨了50%, 股票数量未知,属于早期的干股;





4、毕业后三年半:在新公司,阿鸿作为主力开发,复用了上家公司关于广告系统的经验,将广告系统整个框架搭建起来,并落地应用了,由于业绩出色,几乎每年都晋升,每晋升一次,薪水和股票都有涨幅;



5、毕业后五年半,阿鸿再次跳槽到一家新兴的独角兽公司,职位是 CTO







核心能力: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50%), 来自哥哥的爱(50%)



阿鸿的专业技术能力并没有特别之处,就是名校+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水平;

他的职场之路如此顺畅, 跳槽如此精准, 涨薪如此丝滑,秘密在于:他有一个大他4岁,并且也是做计算机行业,还很爱他的哥哥!





试想,

对于毕业生,他怎么会懂得什么是核心业务?什么是边缘业务?

因为他哥哥经历过,在边缘业务线不管干多久,干得好不好,晋升总是得不到重视, 而核心业务线可以每半年升一级, 他把这个经验告诉了弟弟;



对于工作半年的人,他怎么有能力从边缘业务线转岗到核心业务线?

因为他哥哥经历过,转岗面试也是有诀窍的,他告诉弟弟要提前学习准备广告系统所需的技术, 并且日常在公司内部兴趣群, 要和广告系统的同事聊天聊的火热,提前刷脸;



对于工作一年半的人,他怎么知道工程师的核心能力,高溢价能力,不是填充实现业务代码,而是要摸清楚系统的上下游,从而完整的掌握系统的实现并落地?

因为他哥哥经历过,工程师的核心能力不是重复的实现业务代码,而是尽早掌握架构的能力,他督促弟弟开始学习软件架构;





对于工作一年半的人,他怎么懂得在掌握核心业务线核心系统之后,是跳槽的好时机?他怎么懂得 先拿多家公司offer后,再和心仪公司谈,可以掌握谈薪资的主动权?

因为他哥哥经历过,谈薪资这种事,不像做项目,是很少"历练机会"的,因为大家跳槽不会很频繁,都是按年算的,所以谈薪资的技巧是很多人的短板, 他补足了弟弟这个短板;







一句话总结:如果有亲人、熟人是同行的前辈,应该尽可能的从他们身上吸取经验,征得他们的指引,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快速提升;如果没有,那只能自己用时间、金钱、甚至血的成本,去换取了。
Chengt-avatar

Chengt

004 阿伟

核心能力:"小而美"的个体, 点亮了一个产业所需的技能点



时间线

1、童年:

阿伟是南方人,父母读的书少,忙于做生意养家,对孩子教育没什么心得,所以就放养阿伟;



放养,这给了阿伟自由生长的空间,接触了小人书、小说、漫画、街机游戏、网吧游戏、音乐CD、学习机、游戏机、吉他、画板之类的常见玩意儿。



自由散漫成长的阿伟,学习没有多大动力,高考考了个祖国东北角落的二本,平平无奇。



2、大学:

入学后,阿伟发现学校的论坛很烂,界面很丑,于是去图书馆借了本编程书籍看了两周,就毛遂自荐和老师说要重做学校论坛,一个月后新论坛上线,广受师生好评;

这时有学长找到阿伟,说他可以去接做网站的外包单子,让阿伟帮忙开发, 五五分;

凭着这份兼职,阿伟在学校攒了一笔钱,顺利毕业,然后去北京找工作。



3、毕业后:

在CBD摩天大楼的办公室格子里,阿伟并不是真正的快乐,日复一日的沉闷工作吸食了青春的活力;

直到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到来,app store 横空出世,阿伟发现做独立游戏能卖钱;

于是他一个人捣鼓手机小游戏,构思、策划、美术、UI、音乐、编程、打包、上传、推广、软文、客服,全都自己搞;

上架后第一个游戏后,发现真的能卖钱,于是他孤注一掷辞职, 从此没日没夜的开发游戏推上app store, 前前后后推了十几款游戏上app store。



4、六年后:

凭着app store 上十几款游戏,阿伟赚到了数百万的现金;

而且,在手机游戏热潮褪去之后,这十几款游戏,仍然能给阿伟带来 每月3万以上的睡后收入;





核心能力:"小而美"的个体, 点亮了一个产业所需的技能点



阿伟的核心能力,是一系列技能组合而成的技能树,刚好可以完整地生产一个游戏产品;

于是,阿伟可以不用和别人沟通,从头到尾独立地制作游戏产品,并持续输出游戏成品,在app stroe 上变现;

这是一个人打造的现金流系统,比网文那些系统设定爽多了。



  

可惜,这种独立打造现金流的技能树,几乎是无法复制的,因为阿伟在童年就开始向这些技能投入时间精力;



看小人书和漫画,可以学习人物设定、剧情设计; 打街机游戏、网吧游戏,可以学习游戏爽点、关卡设计、道具系统设计;

这两件事让阿伟有了游戏构思和策划的能力;



听音乐,学吉他,可以培养乐感,对音乐的审美,以及熟悉配乐原理,比如消消乐游戏就应该配轻松欢快的bgm;

画画,可以培养艺术审美,这个技能平时看起来没什么卵用,但在设计领域真是太重要了,没学过美术的,画出来的按钮、对话框之类,还有背景配色,都丑的一比;

这两件事让阿伟有了制作UI和画人物皮肤、游戏场景、物件的能力;



其他的就很好理解了,在学校学会了编程,看小说积累的写作、文案能力;



组合上述能力,这就是阿伟能像独行侠一样,独自打造一个现金流系统的原因;



这种能力旁人羡慕不来,运气占了很大成分, 但这个例子能给广大办公室、工厂里的员工一个启发:这个世界肯定还有别的行业,可以像独行侠一样独立完成且变现的产品, 为了自由,或许我们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