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十常侍是否就是末代汉帝手里最后一支可以信任的力量

Nicoluch-avatar

Nicoluch

东汉的灭亡与宦官专权有着很大关系。以十常侍的所作所为皇帝越依赖他们,汉亡的越快。[s:ac:偷笑]
しおみ-avatar

しおみ

何进手下的军队才是
ふろると-avatar

ふろると

皇权真正集权在皇帝手里,要从赵大开始。满清到达巅峰。
Jaydasht-avatar

Jaydasht

看了相关的记载: 东汉末年,汉灵帝倚信张让等十常侍,任其专恣蠹政。因之使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1]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死,长子刘辩继立为帝,其生母何太后临朝听政,于是外戚同宦官的斗争又重新激烈起来。太后兄大将军何进为了一举杀尽宦官,召并州牧董卓带兵入京,董卓还没有赶到,何进已为宦官所诱杀,官僚世族袁绍等又大杀宦宫。持续百年的外戚同宦官的斗争至此最终结束。但身拥强兵、骄纵跋扈的董卓也已到京,从此,皇帝被挟制于强臣之手,东汉王朝也就名存实亡了。
Cherry Vanilla-avatar

Cherry Vanilla

当然不是。

而且以十常侍的名声来看,汉帝越倚重他们,国家就灭亡得更快
Jaydasht-avatar

Jaydasht

十常侍的能量是否能够裹挟皇权?
十常侍是否是宦官?
十常侍凭什么能够和文官集团进行抗衡?
十常侍是否和魏忠贤一样,可以任由皇帝宰杀?
如果是可以让皇帝任由宰杀,那么十常侍的行为表现是否是皇帝意志的延伸?
如果是,那么和十常侍进行抗衡的文官集团是否是皇权意志下的反派?
这种情况下,十常侍是否是皇帝手中最后一支可用的力量?
Sandanu-avatar

Sandanu

汉帝有三支力量,其中太监和外戚最容易颠覆王朝统治。
Jaydasht-avatar

Jaydasht

历史小白,看了B站的一个电影解说,觉得竟如此相像

[颠覆您对《一步之遥》的认识,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与姜文一起探寻真相-哔哩哔哩] [url]https://b23.tv/gXecjjj[/url]


21:58秒开始看
Jaydasht-avatar

Jaydasht

宦官专权,手里没有枪杆子,是说不上话的,宦官的权,只能是皇帝给的。
且不说横征暴敛是否正确,以当时的情况,想要力挽狂澜,只能是聚集足够的财力物力进行建设(军队和地方)
lucaslebelge-avatar

lucaslebelge

宦官是
外戚也是
真正不是的是士家大族
汉末乱局就是士家大族(以袁绍为主)拱火外戚(何进)和宦官撕逼,最终引来军头(董卓)介入彻底崩盘
The Seventh Sausage-avatar

The Seventh Sausage

皇帝代表皇权,但是皇权未必能保护皇帝,皇帝需要把手中的皇权分出一部分以此换取支持自己的力量。东汉后期皇帝外戚宦官士族都是破坏王朝根基的祸害。
lucaslebelge-avatar

lucaslebelge

再展开说一点
汉末时期最大的刺头和毒瘤就是清流士大夫
这个群体也是土地兼并最大的受益者
桓灵二帝搞党锢限制清流士大夫巩固王权的思路是对的
但是其一是方法错了,直接搞党锢,让宦官直接认三公,比如曹操的父亲曹嵩就担任过三公之首太傅 这太粗暴了,逼着士大夫和皇权彻底撕破脸,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彻底激化了双方矛盾
其二是自己也是个废物,整天在宫里享乐搞酒池肉林(灵帝搞肉林是史书明确记载),帝国都叛乱四起了还在搞万金屋,把大司农手里的国库钱转移到自己的万金屋还不够,还要转移到太监家里,就尼玛离谱
Darkcrisis7-avatar

Darkcrisis7

是,而且不只是汉灵帝,可以说东汉自汉章帝之后,任何一个活到成年的皇帝,最信任的力量都是宦官,可以看下隔壁帖子中[@づ黑夜]老哥整理的历代皇帝年龄,东汉皇帝从汉章帝之后到汉献帝之前,没有一个皇帝活过40岁,大多是幼年继位,这样的特点带来了东汉特有的朝堂政治特点,即皇帝需要“代言人”行使皇权,皇帝年幼时,皇权在以后族为首的外戚手中,伴随皇帝逐渐年长,皇权必然要向皇帝本人过渡,这就会导致两种后果,一是过渡失败,皇帝被废/被杀,一是过渡成功,皇权重回皇帝手中,但皇帝自幼长于深宫之中,身边宠信的人只有伴随成长的宦官,于是皇权又被皇帝分给宦官,直至皇帝挂掉,重新来一波循环。

注意的是,外戚分为两种,太后的亲族与皇后的亲族,前者的威权来自太后和大行皇帝,而非当下的那位,后者才是依附于现任皇帝的代言人,是皇帝可以信任的力量。
Xpicy-avatar

Xpicy

宦官是用来制衡士族的,东汉大家族的影响太大了,很多家族世代都是大官,对皇权有影响。刘秀那时候对地方病权做了限制,导致各地军事力量大减,才让张角有机可乘。后来刘宏让各地募兵,才让地方势力有割据的可能。之前的话只要在政治上打压豪族就可以了
Seele-avatar

Seele

没办法……没有科举制,成天举孝廉,皇帝根本培育不出忠于自己的力量,不能亲自下场,指挥哪一方都没法把水端平的。
ChanelBandit-avatar

ChanelBandit

十常侍是灵帝上位手上没势力,养出来的一张制约外戚的牌,灵帝死留给刘辩的牌还是挺多的,皇甫嵩这种几个月打完黄巾全图叛乱的人还没死,整合一下三河五校还是能打的,汉家养士四百载,心向汉室的人还是不少的,就是缺钱,灵帝都靠卖官来钱了
notakiller84-avatar

notakiller84

那个东汉就是谁能打谁的小弟就多。皇帝有本事不就会在洛阳还是长安吃土了
birbingish-avatar

birbingish

其实在汉朝除了清流士大夫外,还有一支政治力量是效忠皇权的,那就是“刀笔吏”[s:a2:偷吃]

汉朝名士们确实靠举孝廉拿了不少官位,但基层的“吏”一直有一套升迁系统,实际上汉朝所谓的“王霸道兼之”很多时候说的就是平衡儒家名士们的“王道”和传自秦朝的吏治“霸道”,这两股力量很多时候是互相争斗、互相渗透的。

“吏”的典型就是张汤,被称为“酷吏”,他们学的可不是什么儒家经学,而是国家律令,平时也不好作赋应答,而是娴于辞令,某种意义上是不受儒家思想控制的“国家公务员”
Duncanas-avatar

Duncanas

[quote][pid=613350096,32052482,1]Reply[/pid] Post by [uid=344281]dadaxigua[/uid] (2022-05-26 09:28):

皇权真正集权在皇帝手里,要从赵大开始。满清到达巅峰。[/quote]东汉君权比宋大的多,要不然你以为宦官外戚这两个皇权附庸怎么能轮番上台的。
刘秀废录尚书事,砍了三公权柄,东汉连形式上的相权都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