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4s7a x420
2020-05-17T07:14:11+00:00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语言看似质朴,实则句句凝练,诗文虽短却细节完备。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无议论,然作者融情感爱憎于叙事之中,浑然一体,意极精妙。此诗无愧于“诗史”之名,每次读来都让我动情泪目,这种笔力几千年来还没有第二个人能够达到吧。
来了,初中课文鉴赏
说实话,当年我老师讲的比你好。
这个要怪安禄山,不是他造反,大唐人民哪用全民皆兵。
其实我更喜欢捕蛇者说
卖炭翁
唐 ·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我一直好奇,如果是真的里面有杜甫这么个大男的,咋没给抓去[s:ac:咦]
看看这首诗,一千年前的文人对马云“996是福报”言论的讽刺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粼粼居大厦
[quote][pid=422628303,21782986,1]Reply[/pid] Post by [uid=40665202]保证不作死[/uid] (2020-05-17 15:23):
卖炭翁
唐 ·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quote]最精髓的一句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读读老杜的这首。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再多国仇家恨,都落入了油盐酱醋中
Reply to [pid=422628922,21782986,1]Reply[/pid] Post by [uid=61859927]柳仙花鼓[/uid] (2020-05-17 15:27)
杜甫是个小官
[quote][pid=422628922,21782986,1]Reply[/pid] Post by [uid=61859927]柳仙花鼓[/uid] (2020-05-17 15:27):
我一直好奇,如果是真的里面有杜甫这么个大男的,咋没给抓去[s:ac:咦][/quote]杜甫是官啊[s:ac:哭笑]
[quote][pid=422628922,21782986,1]Reply[/pid] Post by [uid=61859927]柳仙花鼓[/uid] (2020-05-17 15:27):
我一直好奇,如果是真的里面有杜甫这么个大男的,咋没给抓去[s:ac:咦][/quote]杜甫再惨也有功名在身,和草民不一个级别。
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
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
其实生在贞观开元盛世的人,大多数都将死于安史之乱。
[quote][pid=422628922,21782986,1]Reply[/pid] Post by [uid=61859927]柳仙花鼓[/uid] (2020-05-17 15:27):
我一直好奇,如果是真的里面有杜甫这么个大男的,咋没给抓去[s:ac:咦][/quote]我也好奇,大概,有护身的皇家文书?
三吏三别都挺惨的。
安史之乱后从盛唐转入中唐,百姓饱受战乱离别之苦。边患频发、藩镇割据、皇位仓促更迭。当权者的过失最后苦的都是底层百姓。
[quote][pid=422628922,21782986,1]Reply[/pid] Post by [uid=61859927]柳仙花鼓[/uid] (2020-05-17 15:27):
我一直好奇,如果是真的里面有杜甫这么个大男的,咋没给抓去[s:ac:咦][/quote]古代当官的当然不用服兵役[s:ac: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