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VYE
2021-11-08T07:39:08+00:00
古文讲的和考的基本上是二十四史吧,覆盖了大部分历史时期了,上课讲的时候总不能不讲背景吧。
古诗也是每个朝代都有代表性的作品,从先秦到清朝都有代表性诗歌。
还有一点我记得比较清楚的,就是我们(我学的是理)要记住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我记得最深的是安史之乱,如果题目里给了这首诗的时间,用安史之乱就可以辅助理解这首诗的感情色彩(乐景写哀之类的)
所以说我觉得语文老师不懂历史问题还是挺大的,诗歌理解很重要的手段就是了解背景。
顶多给讲讲春秋战国两汉的史文,然后是魏晋的古诗,然后就是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
一趟下来语文课本也没系统性地讲连贯历史吧
你和你爱人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你爱人问你历史朝代。
谁没个突然卡壳的时候。
课文背景不是备课时准备的吗?
谁只靠记忆教书啊,不怕误人子弟吗?
[s:ac:哭笑]
语文老师不会把历史教太深,一般都是分析古诗词教一些刻板印象,让学生答题不会跑偏
[quote][pid=565325666,29394292,1]Reply[/pid] Post by [uid=34305139]why5013256[/uid] (2021-11-11 16:10):
语文老师不会把历史教太深,一般都是分析古诗词教一些刻板印象,让学生答题不会跑偏[/quote]确实,不会太深,讲的那些历史知识都是为了答题服务的
到高中为止的教育,属于通识教育,培养的是古典全才,缺少是“常识”,也往往是初高中的课内知识。
而大学教育是专才教育,如果通识教育阶段没学好,确实可能在自己专才的前提下缺少“常识”。
实际上我读小学的老师基本都是中专高中学历,我读初中高中的老师,大都是中专大专学历,
虽然有些老师对自己专业的知识掌握很好,教学水平也高,但是如果他们对于其它的科目的知识不了解不熟悉,我觉得情有可原。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a2a2f43.png[/img]我高中语文课讲到“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课本下面注释“跃马,指公孙述,在白帝城跃马而称帝”,然后我老师说这个公孙述就是提出白马非马的
真的不能相信大多数人的历史素养
只上课的话,背景这么东西靠一段简短介绍就行了,语文课上的“怀才不遇”很频繁了吧,有哪些语文老师能把大多数怀才不遇的背景故事吃透,而且大多数背景故事并不是一小会能讲清楚的,讲得不好还会越讲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