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suke Uchiha (BrotherBill)
2021-05-05T21:48:39+00:00
感觉这里为情所困的人不少。大致是,一开始无法有进展,有进展之后无法深入,确立关系后也无法长久维持。感觉核心还是无法建立吸引,没有吸引,便没有爱欲。没有爱欲,那么情侣和朋友,甚至和普通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对于普通人来说,追求另一半的过程,往往只是展示自己普通生活的过程。聊天找不到话题,因为自己没有什么可说的,出门找不到乐子,因为去的地方高度同质化(商场,电影院,咖啡厅)。交往变得千篇一律,自然难以建立吸引。
这种同质化可能不只是当代的特征,可能每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过着同质化的生活。只是互联网尽可能地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它把以往时代大多数人未能见识的新奇生活展现给尽可能多的人。更重要的是,它是垄断的。推荐算法迎合人们的口味,这些有趣的新鲜的生活方式和人们集中在小小的手机屏幕上,并随着指尖的跃动无限地延展。新奇之后也会无奇,于是人们会寻找新的刺激,推荐算法推波助澜,最后人们的阈值越来越高。吸引就更难建立。
这种阈值的提升,是高度文明的代价之一。它激励着人们"上进"。无论是口头上的,还是行为上的,都驱使着人们按照某种被塑造的标准前进,个体的标准往越来越窄化的纬度,越来越高的位置收缩,那么就导向"内卷"的结果。这势必使得人们更为压抑,压抑自己的秉性而去迎合某种准则。
这种情况下,是否建立吸引等价于是否满足了这些准则,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准则往往是现实的直接反映,缺少了艺术性的,带有幻想色彩的内容。
相比之下,基于对文学,电影,游戏的共同兴趣产生的吸引可能容易建立,容易维持,也可以摆脱一些既有标准的约束。因为这些东西足够私人(但也有集中的趋势),所以不导向内卷。因为这些内容富有幻想,天然地构造了可以摆脱问户口和唠家常式对话(习以为常的事物)的话题空间。其中,对于游戏的共同兴趣可能可以在初期更快地建立吸引。因为它相比前两者往往更为短平快;对待游戏的时候,人们不会轻易亮出自己的价值观,在初期,价值观容易引起冲突,或是使关系过热;参与感更强(整体而言更强)。
总之就是一些粗略的观察。
对于普通人来说,追求另一半的过程,往往只是展示自己普通生活的过程。聊天找不到话题,因为自己没有什么可说的,出门找不到乐子,因为去的地方高度同质化(商场,电影院,咖啡厅)。交往变得千篇一律,自然难以建立吸引。
这种同质化可能不只是当代的特征,可能每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过着同质化的生活。只是互联网尽可能地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它把以往时代大多数人未能见识的新奇生活展现给尽可能多的人。更重要的是,它是垄断的。推荐算法迎合人们的口味,这些有趣的新鲜的生活方式和人们集中在小小的手机屏幕上,并随着指尖的跃动无限地延展。新奇之后也会无奇,于是人们会寻找新的刺激,推荐算法推波助澜,最后人们的阈值越来越高。吸引就更难建立。
这种阈值的提升,是高度文明的代价之一。它激励着人们"上进"。无论是口头上的,还是行为上的,都驱使着人们按照某种被塑造的标准前进,个体的标准往越来越窄化的纬度,越来越高的位置收缩,那么就导向"内卷"的结果。这势必使得人们更为压抑,压抑自己的秉性而去迎合某种准则。
这种情况下,是否建立吸引等价于是否满足了这些准则,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准则往往是现实的直接反映,缺少了艺术性的,带有幻想色彩的内容。
相比之下,基于对文学,电影,游戏的共同兴趣产生的吸引可能容易建立,容易维持,也可以摆脱一些既有标准的约束。因为这些东西足够私人(但也有集中的趋势),所以不导向内卷。因为这些内容富有幻想,天然地构造了可以摆脱问户口和唠家常式对话(习以为常的事物)的话题空间。其中,对于游戏的共同兴趣可能可以在初期更快地建立吸引。因为它相比前两者往往更为短平快;对待游戏的时候,人们不会轻易亮出自己的价值观,在初期,价值观容易引起冲突,或是使关系过热;参与感更强(整体而言更强)。
总之就是一些粗略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