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一则:乾隆斩讷亲

Exszty-avatar

Exszty

2022-03-21T03:46:01+00:00

乾隆时期的重臣讷亲,曾经被皇帝信任和重用。金川乱起,乾隆帝曾派讷亲前往,主导战事。讷亲在协助处理朝政上,有他被皇帝认可的地方,但是,在战事督导上,却乏善可陈。最后,讷亲被乾隆帝杀掉。
乾隆帝即位之初,因为看到果毅公讷亲勤勉谨慎,认为讷亲可以托付大事。所以,乾隆帝对讷亲非常信任。

讷亲这个人,他本身也明敏机智,每次筹划判断事情时,都会与乾隆帝不谋而合。这也是乾隆帝喜欢讷亲的原因之一。

在官场上行事,讷亲常常以清正廉直自期,并且严格要求自己。正因为这样,一般人都不敢私下里对讷亲有所动作,不敢以私利来请求讷亲行公便。
戊辰(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农历戊辰年)年春天,金川乱作。朝廷派制军(明、清时期总督的称呼。)张广泗率兵前去攻打。因为金川的地势险要,清兵前进受阻,所以,张广泗率领的军队无法获胜。

于是,乾隆帝钦派讷亲前往平乱,并任命讷亲为经略(明及清初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职位在总督之上。)

讷亲到了金川之后,因为自视甚高,恃才傲物,所以,他根本就不把张广泗放在眼里。加之经略职位在制军之上,讷亲对张广泗的态度,甚至是深深的蔑视。

讷亲刚到金川的军营,就限期三天之内,一定要攻克刮儿崖。并且,讷亲还不让将士们说话,只要是对他的这一命令有所建议、异议、规劝的,讷亲就立即以军法处置。正因为如此,所以,金川的清军都十分震惊惧怕。于是,清军竭尽全力去攻打刮尔崖,结果,损伤惨重。

这次战事的结果,损失惨重,让讷亲因为害怕而有所忌惮。从这以后,他不敢再自作主张,随便下令。

每次面临战斗任务时,讷亲自己都躲避在账房里面,从来不亲自出战,远远地进行遥控指挥。

这样的作为,只会留下笑柄,让兵士们在底下争着取笑。这也导致讷亲在金川清军中的威望一日不如一日,声望逐渐扫地。

有一次,讷亲指挥着三千清军去攻打对方的碉堡,对方只有十几个人大喊着从碉堡冲击下来,清军三千多人的队伍竟然鸟兽一般四散奔离了。

金川的战况传到了京师,乾隆帝也知道讷亲不足以再任金川的战事经略了,但是,基于以往对讷亲能力的认知、以往对讷亲的信任,还是对讷亲抱了一些希望。乾隆帝期望稍待时日,就可以听到金川传来的好消息,然后,借着捷报,再把讷亲召回来。这样,讷亲体面、皇帝体面、国家也体面。

但是,乾隆帝的期望还是落了空,时间向前推移,讷亲在金川的用兵上,并无大的举措、大的进展、大的收获。

讷亲向朝廷奏报的,就是天天要求增兵、天天请求转运粮饷。

更为荒唐的是,因为出师不捷,讷亲竟然上书,请求让首领喇嘛、终南道士前来助战。

于是,乾隆帝大怒,下令褫夺讷亲的职务。

最初,乾隆帝对讷亲并没有非常严厉的处罚,只是命令他在塞外效力。

后来,乾隆帝知道讷亲一直在隐匿自己惨败的事实,非常愤怒,他立即封讷亲祖父遏必隆的遗刀,授权给侍卫,命令监管讷亲,逮至军前,杀掉以警示军队。最终,侍卫在半途又接到命令,走到班拦山时,中途就把讷亲处决了。

讷亲死后,大家一想,这样的人物都是可以杀掉的。于是,众将士十分悚惧,再遇到战事时,都会拼命搏杀,没有人敢有半点苟且偷生的念头了。
MEZZA BOSS-avatar

MEZZA BOSS

不如圆嘟嘟三年平辽,传首九边
Jaysherm-avatar

Jaysherm

乾隆就是个儒家体系下的帝王政治机器

就农耕封建的最终产物
Ayko-avatar

Ayko

感觉你在说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