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曹丕在吴蜀夷陵大战的全过程中表现怎么样?

Hackehman-avatar

Hackehman

2021-04-01T08:27:20+00:00

刘备邀请曹丕共击吴国,曹丕拒绝出兵
孙权上表曹丕愿意称臣,曹丕没有出兵

吴蜀两国开始干架,干了半年,一把火蜀国重创

曹丕开始出兵杀向吴国,无果

最后魏国不亏不赚,蜀国血亏,吴国国力开始上升

如果你是曹丕,你想怎么操作比较有赚头?
Jequice-avatar

Jequice

是我的话 我也等他们两家打出来一个明确的胜负之后再去砍胜利方。[s:ac:茶]
kwasson-avatar

kwasson

正好他俩主力都凑一起了,当然是拉一波A了啊。[s:ac:上]
ExplodingHeadGiraffe-avatar

ExplodingHeadGiraffe

打差不多了一个c过去抢经验,如果能a掉宝就更好了。
Cent-avatar

Cent

从头到尾什么都不干也是可以的,曹魏当时需要休养生息,关中淮南两个前进基地还没有完全恢复生产,什么都别做都比吴国打完夷陵后再上要强
Northern524-avatar

Northern524

可以去边上摇旗呐喊[s:ac:哭笑]
六Kenzo 4th Ave (Sturdy30)-avatar

六Kenzo 4th Ave (Sturdy30)

夷陵之战期间如果曹魏出兵任何一方,夷陵之战可能就半道暂停了
▓▓▓▓▓-avatar

▓▓▓▓▓

曹丕三路伐吴,最后曹仁、张辽、夏侯尚都死了,自己没过多久也翘辫子了

打完之后季汉和东吴又再度联盟

怎么看曹丕都是亏大了吧
SoapyCub-avatar

SoapyCub

在实现统一问题上,曹丕既有希望于能有王化之举达到夙愿的诚心,也有兴国强兵而灭贼寇的强硬之志。虽然,两次伐吴却由于时机不成熟而无功而返,但由于统一志向的驱使,使得曹丕在位后期施政更需要富国强兵,以至于对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此同时,其执政功绩对于中国文学此一时期的发展风貌与繁荣,也多少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曹丕在位时,还假借征吴之名,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汉末以来,青、徐一带存在着以臧霸、孙观等为首的割据势力,他们虽归顺曹操,却拥有独立的地盘和兵力,曹操不得不对他们采取羁縻政策。曹操刚死,在洛阳的青、徐兵就发生骚动,曹丕采取抚而不讨的策略,稳住了他们,控制了局面;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以孙权不纳质子为由,三路伐吴,借机剥夺了臧霸的兵权;黄初五年、六年(224年、225年),曹丕两次亲自督师伐吴,均止步于广陵,未与吴军交锋,却平息了利城兵变,彻底解决了青、徐的隐患。因此后世推测,曹丕亲征的真实目的不是伐吴,而是以此为幌子不声不响地平定青、徐割据势力,充分表现出他作为政治家的小心谨慎又不失坚决果断的素质。


表面上是曹魏太菜打不过东吴,根本原因是经过汉末几十年的军阀混战,北方作为经济重心仍然没有恢复元气,反倒是偏安一隅的江南和川蜀两个地区在孙、刘(这里指刘虞和刘璋)的治理下更加安定平和,更具实力。整个国家还不具备统一的经济基础。
LeeZi_-avatar

LeeZi_

曹丕打了啊,后来不是伐吴的么,没打过。。
Missy-avatar

Missy

曹丕处理其实没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他后来自己手太潮南征打的太菜了。

曹魏内部不少类似青徐之类的问题需要他解决,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动手的。
ipang-avatar

ipang

曹老二不想提大耳火中取栗,大耳在曹操死后舔着脸要去给曹操打幡 顺带看看能不能弄个大魏蜀王 ,结果曹老二老不待见大耳,派去的使者都给杀了。大耳空在秭归等了大半年也盼不来曹老二下场,一个不留神实现了批发如山的誓言。曹老二这也算在低成本下获得了比较大的收益了。他在淮南下场纯粹就是替大耳打工。他在荆州下场他也没那本事,事实上整个三国也没谁能有那本事。稳稳在荆州下场能通吃的想来想去也就李二比较稳,能复制一个虎牢关一战锁五龙。
walt.-.-avatar

walt.-.

决策上没问题,主要后来曹丕南征没打赢[s:ac:哭笑]

曹丕如果不失败,这一战可有的吹了。
Thaiger-avatar

Thaiger

为什么曹丕没有去打输了的蜀汉?偷鸡不是应该偷输家吗?
DasBubbles.-avatar

DasBubbles.

打刘备要么走关中入汉中,关中又刚结束动荡没多久,组织不了大规模军事活动。不然也不会让一个治生的夏侯楙在那。孟达走子午谷如汉中这种逆流又基本上是送,魏延又不是吃素的。入永安进巴西就要先夺襄阳,再下南郡去走夷陵,而孙权就在公安一带营建武昌郡……打孙权他又没搞赢,从五五开到被翻盘……
imAries-avatar

imAries

刘日华已经给了他正确答案,他没听
TheMightyArsenal-avatar

TheMightyArsenal

[quote][pid=506119530,26232467,1]Reply[/pid] Post by [uid=61882326]一块钱两条狗[/uid] (2021-04-07 16:53):

为什么曹丕没有去打输了的蜀汉?偷鸡不是应该偷输家吗?[/quote]上面有人说了,其实就是打着南征的幌子解决臧霸他们,毕竟打蜀汉可没有正经借口派大军路过青徐
Cent-avatar

Cent

[quote][pid=506119530,26232467,1]Reply[/pid] Post by [uid=61882326]一块钱两条狗[/uid] (2021-04-07 16:53):

为什么曹丕没有去打输了的蜀汉?偷鸡不是应该偷输家吗?[/quote]资别传曰:诸葛亮出在南郑,时议者以为可因发大兵,就讨之,帝意亦然,以问资。资曰:"昔武皇帝征南郑,取张鲁,阳平之役,危而后济。又自往拔出夏侯渊军,数言'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险,喜出渊军之辞也。又武皇帝圣於用兵,察蜀贼栖於山岩,视吴虏窜於江湖,皆挠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今若进军就南郑讨亮,道既险阻,计用精兵又转运镇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贼,凡用十五六万人,必当复更有所发兴。天下骚动,费力广大,此诚陛下所宜深虑。

打吴国至少补给没那么困难无论荆州还是淮南都是水道纵横之地,打蜀汉就要了老命了,孙资直接说了起版也得是十五六万人,这里面肯定大部分是负责运输的,这个过程中要调用的民夫都足够天下骚动的了,曹丕时期北方经济比曹叡时期更差,打蜀汉后勤压力非常大,而打吴国就不一样了,曹操在的时候就经常去淮南打,这个属于驾轻就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