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斯拉的销量可以侧面证明国产车细抠品质的路线完全走错了

J͓̽u͓̽g͓̽h͓̽---avatar

J͓̽u͓̽g͓̽h͓̽--

2020-06-05T08:24:25+00:00

本人某国内汽车企业质量部员工,近两年感慨最多的就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问题也搞得火急火燎的,塑料件上有个划伤或者麻点,间隙面差均匀性差了一点,皮革件褶皱什么的。有时候看到供应商线服把那些所谓的“质量不良品”挑出来成批报废的时候真的对这些在执行的质量标准产生过疑问,消费者真的会在意这种表面品质吗?
公司里经常搞一些竞品车来做对标,经常对标完觉得自己的车品质明显比同价位的合资车牛到不行,合资车哪哪都是外观瑕疵。但问题是为啥销量总就比不过人家合资车型呢?
最近特斯拉卖得异常火爆,但几乎所有的评价都少不了“做工就那样,内饰太简单。”对比另一个国产品牌的评价“内饰豪华,只要不发动车辆哪哪都好”简直是两个极端。
消费者要么看重品牌价值(类似BBA这种花钱买标的),要么看重架势性能(类似特斯拉这种的性能车),真从来没见过看重那些细枝末节的品质的(这个车间隙面差很均匀,塑料件无瑕疵等等)。

说了这么多,算是发发牢骚。啥时候国产车能在这些没啥技术含量的品质管理上省点劲,给供应商良品率控制得高一点还有利于年降。多在品牌和动力总成方向搞些突破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