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ò
2021-02-13T18:46:33+00:00
多谢加精,又理顺了一遍内容,能够在如今读到这样一位作者这样一部作品真的不容易,希望能有更多人认识这书。
---
春节放假后三天看这文看的两眼通红,熬得... 读完本书颇为成功的第二卷,感觉还是有必要写一篇推书的帖子,毕竟是通过泥潭知道的这本书。
钢铁火药和施法者 平台起点 作者尹紫电
这是这个作者的第一本书,兼职写作,大概八个月120万字,稳定日更4000左右的字数,题材小众,但是在泥潭、知乎、赤戟等等地方多次被提到并推荐,已经算是小火了。
关键词:文艺复兴到三十年战争时代背景(15-17世纪)、上乘的战争场面、富有血肉的群像塑造、详实的考据、复古网络小说情节体裁设计及部分桥段中萦绕的欧美经典文学气质。
书的简介是这样写的:
[quote] 一个关于钢铁、火药和魔法的故事。 故事里,火枪方兴未艾,冷兵器与盔甲仍是战争的主角;人类的历史逐渐在成为世界史,因为世界正被勾勒得越来越清晰。 但是魔法师的秘密依旧被禁锢在高塔深宫之中。 而施法者坚信,魔法的终极本质一定如同物理规律般简洁而富有美感。[/quote]书名可以,但简介不太及格,看起来像是一本类似奥数神座的魔法科学流套路文,到目前为止实际是讲了一个土著军二代被时代洪流裹挟,在刀剑、火药和低魔战争的淬炼下逐步走上军阀乃至革命者道路的故事,更像是一篇架空世界观的历史争霸文,一本架空近代欧洲背景的《晚明》,近代世界观之上的低魔的设定中施法者类似玻璃大炮,很好的融入在火药和冷兵器交替的战场环境里,主角出色的法术能力属于情节突破口和战术武器,而非金手指,这样的世界观设计可以说是合理当头,绝无惊艳感。
初读这本书,是被铺面而来的时代风貌和战场细节所吸引的。出于我行我上的创作动机,作者对该时期的历史背景、风貌有“令人发指”的考据,第一卷从单对单兵击到接舷战再到堑壕攻城,描写中的信息量堪比通俗历史科普读物。在自省开头对话流交代背景掉书袋后,改为本章说注释,作者整本书前后发了1400多条本章说,近半是细节阐释、图片地图内容等,极利于正版读者进行理解,细节内容经得起推敲。
考据详实的小说不少,难得的是,这本书的文笔文风极为扎实,甚至在战场气氛营造和部分情节逼近严肃文学水平,反过来又加强了细节考据阅读的趣味性,文笔通达流畅使得小说读起来文字有趣情节连贯,拿得起放得下不需要刻意养肥,文风上有《圣徒》、《暴风雨中的蝴蝶》等作品痕迹,甚至诸如上流宴会、乡村生活的桥段写作“融梗”《飘》、《静静的顿河》等名著,淡淡的翻译腔加大了阅读门槛,但是显著减少西幻网文“中西结合”的出戏感。
描写部分,蛋灵帝在知乎和泥潭是这样夸奖的(也是我读这本书的契机):
[quote]这个小说有一个序章,用一大段文字,描述了一个骑士被一群市民阶级组成的火枪手给弄死的战场剪影……完全震撼了我。这个序章,首先跟黄金三章没有任何关系。非止是黄金三章,跟剧情故事也没关系,跟知乎上绝大部分老手教导的东西也完全背离……我估计任何一个编辑见到这种跟剧情完全无关系的楔子、序章,都会邹眉头。但是,这个序章,是我今年乃至于去年2020年,看到的最棒的,最震撼的网络小说开头。这个序章用纯粹的、理性的、符合逻辑的,具有美感的文字瞬间就征服了我。 作者:公孙珣 链接:[url]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109339/answer/1704769462[/url][/quote]风物描写只能吸引人一时,支撑后续阅读的还是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现今网文环境中,穿越占主流,读者要求代入感和情节爽点远甚于角色心理成长,主人公多数杀伐果断、狠辣利己,以现代知识和思想的碾压替代环境融入,小白文情节设计甚至只强调一个打脸套路。但这本书几乎完全背离当下网文写作套路,粗浅说就是展开慢、没有爽点且主人公还是土著(不讲套路逆潮流是这书在优书网低分的决定性因素...本帖回复里也有老哥直接就土著不看,只能说非常可惜),开头部分情节无疾而终带来的荒诞感,到收线才发现不过是历史背景和政治阴谋的一隅,突然死亡式的唐突发刀和人物不见全局导致各行其是的情节会被读者理解成毒点,也是个体在全局下无力化的缩影。一场战争几场战役动辄二三十万字篇幅占大半卷,视角不停转换,展开推进慢但是其中的情节、节奏和信息量一点不小,人物被战争所左右,细节和配角又很充盈,颇有战地笔记和戏说人物传记的感觉;整本书不乏眼前一亮的小情节,例如以提前发薪引诱佃农挥霍以便加强人身依附的农场主情节,可谓是太阳下没有新鲜事,对世道和阶级的刻画入木三分。
这部作品的整体框架和紫川、佣兵、风姿物语时期古典网络文学情节发展逻辑相仿,更偏向于实体书。主人公被世道裹挟着沉浮,在铁与血的战争历练中走向成熟。第二卷中从治安官到民兵队长再到连队军官最后走向割据乃至革命的转变是我近些年来看到最好的塑造。犹如抄诗,尬抄不提,猫腻唐诗三百首打脸一众为小爽,香蕉借诗暗合情节题中之意为中爽,蛋蛋一首元夕能在辛弃疾原意上更进一步为最爽。男主从毫无归属感天天想回家的咸鱼局外人到融入环境、小有建树并在军人责任感趋势下加入战争兢兢业业,最后到伤痕累累返回驻地在物是人非中抛弃命运、反抗世道、割据一方的过程非常饱满,读完唏嘘不已,能够有这种级别的共情可以说是极为不易,我愿称其为最强爽点[s:ac:上]
总之,个人仙草,但也是一部逆潮流并且需要一定阅读门槛和耐心的作品,推荐给oldass网文读者(紫川、佣兵、亵渎年代一直看过来的)、偏严肃历史小说读者(秦吏、绍宋等)、西幻读者(暴风雨中的蝴蝶、历史的尘埃等)、考据党合理党、P社全战等历史策略游戏爱好者;而发明创造工业化+思想改造一力降十会、金手指RPG升级打怪爱好者、非穿越不看以及一目十行图一乐等读者比较不推荐,恐怕很难适应偏慢的情节发展。
另外如果不是设定爱好者可以直接第七章或者第十九章开始看情节展开,等到第一卷中段上了海岛再回来补设定完全没问题...开头六章全是主配角对话写世界观的文怕是得有五六年没看过了,在商业化网文创作环境成熟的今天只能说太离谱了[s:ac:擦汗]
---
钢铁火药和施法者 平台起点 作者尹紫电
这是这个作者的第一本书,兼职写作,大概八个月120万字,稳定日更4000左右的字数,题材小众,但是在泥潭、知乎、赤戟等等地方多次被提到并推荐,已经算是小火了。
关键词:文艺复兴到三十年战争时代背景(15-17世纪)、上乘的战争场面、富有血肉的群像塑造、详实的考据、复古网络小说情节体裁设计及部分桥段中萦绕的欧美经典文学气质。
书的简介是这样写的:
[quote] 一个关于钢铁、火药和魔法的故事。 故事里,火枪方兴未艾,冷兵器与盔甲仍是战争的主角;人类的历史逐渐在成为世界史,因为世界正被勾勒得越来越清晰。 但是魔法师的秘密依旧被禁锢在高塔深宫之中。 而施法者坚信,魔法的终极本质一定如同物理规律般简洁而富有美感。[/quote]书名可以,但简介不太及格,看起来像是一本类似奥数神座的魔法科学流套路文,到目前为止实际是讲了一个土著军二代被时代洪流裹挟,在刀剑、火药和低魔战争的淬炼下逐步走上军阀乃至革命者道路的故事,更像是一篇架空世界观的历史争霸文,一本架空近代欧洲背景的《晚明》,近代世界观之上的低魔的设定中施法者类似玻璃大炮,很好的融入在火药和冷兵器交替的战场环境里,主角出色的法术能力属于情节突破口和战术武器,而非金手指,这样的世界观设计可以说是合理当头,绝无惊艳感。
初读这本书,是被铺面而来的时代风貌和战场细节所吸引的。出于我行我上的创作动机,作者对该时期的历史背景、风貌有“令人发指”的考据,第一卷从单对单兵击到接舷战再到堑壕攻城,描写中的信息量堪比通俗历史科普读物。在自省开头对话流交代背景掉书袋后,改为本章说注释,作者整本书前后发了1400多条本章说,近半是细节阐释、图片地图内容等,极利于正版读者进行理解,细节内容经得起推敲。
考据详实的小说不少,难得的是,这本书的文笔文风极为扎实,甚至在战场气氛营造和部分情节逼近严肃文学水平,反过来又加强了细节考据阅读的趣味性,文笔通达流畅使得小说读起来文字有趣情节连贯,拿得起放得下不需要刻意养肥,文风上有《圣徒》、《暴风雨中的蝴蝶》等作品痕迹,甚至诸如上流宴会、乡村生活的桥段写作“融梗”《飘》、《静静的顿河》等名著,淡淡的翻译腔加大了阅读门槛,但是显著减少西幻网文“中西结合”的出戏感。
描写部分,蛋灵帝在知乎和泥潭是这样夸奖的(也是我读这本书的契机):
[quote]这个小说有一个序章,用一大段文字,描述了一个骑士被一群市民阶级组成的火枪手给弄死的战场剪影……完全震撼了我。这个序章,首先跟黄金三章没有任何关系。非止是黄金三章,跟剧情故事也没关系,跟知乎上绝大部分老手教导的东西也完全背离……我估计任何一个编辑见到这种跟剧情完全无关系的楔子、序章,都会邹眉头。但是,这个序章,是我今年乃至于去年2020年,看到的最棒的,最震撼的网络小说开头。这个序章用纯粹的、理性的、符合逻辑的,具有美感的文字瞬间就征服了我。 作者:公孙珣 链接:[url]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109339/answer/1704769462[/url][/quote]风物描写只能吸引人一时,支撑后续阅读的还是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现今网文环境中,穿越占主流,读者要求代入感和情节爽点远甚于角色心理成长,主人公多数杀伐果断、狠辣利己,以现代知识和思想的碾压替代环境融入,小白文情节设计甚至只强调一个打脸套路。但这本书几乎完全背离当下网文写作套路,粗浅说就是展开慢、没有爽点且主人公还是土著(不讲套路逆潮流是这书在优书网低分的决定性因素...本帖回复里也有老哥直接就土著不看,只能说非常可惜),开头部分情节无疾而终带来的荒诞感,到收线才发现不过是历史背景和政治阴谋的一隅,突然死亡式的唐突发刀和人物不见全局导致各行其是的情节会被读者理解成毒点,也是个体在全局下无力化的缩影。一场战争几场战役动辄二三十万字篇幅占大半卷,视角不停转换,展开推进慢但是其中的情节、节奏和信息量一点不小,人物被战争所左右,细节和配角又很充盈,颇有战地笔记和戏说人物传记的感觉;整本书不乏眼前一亮的小情节,例如以提前发薪引诱佃农挥霍以便加强人身依附的农场主情节,可谓是太阳下没有新鲜事,对世道和阶级的刻画入木三分。
这部作品的整体框架和紫川、佣兵、风姿物语时期古典网络文学情节发展逻辑相仿,更偏向于实体书。主人公被世道裹挟着沉浮,在铁与血的战争历练中走向成熟。第二卷中从治安官到民兵队长再到连队军官最后走向割据乃至革命的转变是我近些年来看到最好的塑造。犹如抄诗,尬抄不提,猫腻唐诗三百首打脸一众为小爽,香蕉借诗暗合情节题中之意为中爽,蛋蛋一首元夕能在辛弃疾原意上更进一步为最爽。男主从毫无归属感天天想回家的咸鱼局外人到融入环境、小有建树并在军人责任感趋势下加入战争兢兢业业,最后到伤痕累累返回驻地在物是人非中抛弃命运、反抗世道、割据一方的过程非常饱满,读完唏嘘不已,能够有这种级别的共情可以说是极为不易,我愿称其为最强爽点[s:ac:上]
总之,个人仙草,但也是一部逆潮流并且需要一定阅读门槛和耐心的作品,推荐给oldass网文读者(紫川、佣兵、亵渎年代一直看过来的)、偏严肃历史小说读者(秦吏、绍宋等)、西幻读者(暴风雨中的蝴蝶、历史的尘埃等)、考据党合理党、P社全战等历史策略游戏爱好者;而发明创造工业化+思想改造一力降十会、金手指RPG升级打怪爱好者、非穿越不看以及一目十行图一乐等读者比较不推荐,恐怕很难适应偏慢的情节发展。
另外如果不是设定爱好者可以直接第七章或者第十九章开始看情节展开,等到第一卷中段上了海岛再回来补设定完全没问题...开头六章全是主配角对话写世界观的文怕是得有五六年没看过了,在商业化网文创作环境成熟的今天只能说太离谱了[s:ac:擦汗]